2015-03
4

谢谢下马威

By xrspook @ 13:40:59 归类于: 烂日记

已经不记得第一次被安排写综述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了。那是我大学的第一门专业课《食品化学》,按照学号,每个人都有一个题目,然后就各自去写综述然后做PPT,最后理论上是要上讲台像毕业答辩般介绍的,但因为时间关系,没轮到我就已经课程结束了。不知道为什么华农食品学院居然会在第一个专业课就安排这种任务,那并不意味着就不用期末考试。考试还是要,但也有这个特殊的“作业”。幸好那个学期我们也有一门大概叫做“文献检索”的课程,所以我们并不至于非常被动。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从一开始就push我们,从完全不知道专业是神马到我们可以掌握方法自由地去探索我们想知道的神马。学会学习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当时,我被分配到的题目是“薯干化学”,最主要就是褐变方面的东西,比如说褐变程度如何,用什么去抑制?用热烫?热烫的温度和时间如何控制?用加什么抗氧化剂?具体类型和用量?实际上呢,很具体的东西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了,上面列举的只是我现在的一点思路而已。在入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的演讲上被批得灰头土脸绝对要比在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才被一众老师问得无地自容好。从第一门课起,他们就已经在着重培养我们学会学习以及无边自信的能力了,真好!不知道华农其它专业是不是这样的,反正,在第一门专业课我们就遇上外号成“灭绝师太”的老师(吴雪辉)也不算一定是件非常糟糕的事。大学课程就应该这样,完全按照书本说啊说有什么意思,说是老师的事,听或者说听不听得进去是学生的事,但如果有个必须让学生抓破脑袋挖空心思才能做好的过程就很好。不知道当初老师们是如何给我们挑选题目的,我们食工一个大班接近100号人(分3个班,每班30多)这么多的题目。感谢那个一开始就给了我们狠狠下马威的作业,让我们在以后的专业课无论是试验设计还是要写其它什么综述,又或者在做毕业实验、写毕业论文的时候都柔韧有余。我们啥都不懂,啥都还没学,但我们从一开始就已经掌握了该如何学的方法了。

昨天早上把论文投了出去,昨天下午在收集另一篇综述文献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自己投上去那个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有问题,所有参考文献文章名后面都没有加上[]包围着的文献类型缩写。从前的参考文献没有这等要求,起码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在我们交各种综述作业或者毕业论文的时候没有这个要求。我犯错误了!但如果文章本身没问题,大不了被编辑部退回让我修改格式罢了。若他们真的不妥这种格式上的问题,我另投别处呗。问题摆在那里,但这不是大问题,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不过会让审稿和编辑觉得我神烦而已。

昨天下午完成了2015年李宁10K广州站的报名,比赛时间是2015-04-12,地点是大学城。尼玛的又是大学城!我跑过那个路线的其中一段,上一次NB慢跑英雄跑的是环湖小圈,这一次是环湖中圈,还有一条是大学城外环的大圈。神烦!算上大学城中心体育馆的主副场循环跑,广州大学城这个鬼地方真是个从5K到全程马拉松都能hold住的地方,问题只是那个鬼地方有很多上坡下坡,那个鬼地方我至今不怎么爱,但偏偏几乎全部非广州马拉松的跑步比赛都在那里搞!虽然,在这个李宁10K宣布到底具体在哪里之前我已经收到风声说会在大学城了,现在确定下来,以几乎同样的线路绕大学城的某条路线2圈。我一点都不喜欢绕圈!!!和去年一样,报名费是60元,但今年的报名体验非常不好,首先是网页貌似神经病似的,其次是交费完毕没有短信也没有邮件通知。412那天我可真不确定要不要加班,如果要的话,我纯粹就是用60元买件衣服而已了。为什么要摆在4月呢!华南地区的跑步比赛应该放在11月到次年3月的好吗!那几个月的温湿度最合适,4月,很虐的你们懂不懂?!

好吧,我应该继续去折腾我那酝酿中的综述了。

2014-12
3

我和微生物的那些事

By xrspook @ 21:40:05 归类于: 烂日记

微生物对我来说不是新鲜事,我太熟悉那玩意了,那对我来说是很严肃认真的活儿。那里没有好玩不好玩只有很多规矩必须严格执行,没有后悔药,“一子错,满盘皆落索”的节奏。不到最后一步,不知道结果如何,当然如果程序中已经出错结果就肯定没戏了,但即便不出错,结果也有可能出乎你意料,但这种情况通常很少发生。微生物检验意味着很长时间的奋斗,尤其是在夏天对着那高压灭菌锅,冬天需要清洗那一堆一堆的玻璃玩意。微生物需要的玻璃玩意尤其多,虽然几乎不用洗涤剂,但一摞一摞的培养皿、三角瓶、试管等足以让人醉了。涂平板的话几乎只是个体力活,但如果是镜检的话那是相当费神的玩意。镜检前的准备已经把体力耗掉了,镜检时需要付出100%的脑力和注意力,于是,整个流程下来,那是相当的恐怖。那可不是闹着玩我想试试的节奏,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周密的部署,你怎么可能完成得了!光是那些漫长的等待时间得和工作时间匹配好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没有玩过平板涂布的觉得那很好玩,但玩过的人知道为了好玩的几分钟换来的是几个小时的准备和收拾。同样,没有玩过血球板计数的觉得那很高大上,但玩过的人知道那简直就是在强奸大脑。有些人很容易就晕镜了,即便不晕镜的人,一天就在那里数摸又摸不到,指又指不着的东西,天天如此不神经病才怪。本科的毕业论文我正是因为明白到血球板计数到底有多么的困难才转而进行平板涂布。后者虽然慢点且多功夫,但前者直接就让你想死了。多干点活儿不会死,但有想死的心态你就不能把活儿干好。

不知道他们脑子里长的是哪棵葱,居然想数粮食里的霉菌孢子作为粮食变坏的预兆。尼玛的,你们知道那些破小麦有多难变坏么!你们知道要多么数量庞大的霉菌才真的让小麦发热成功么!你们知道在这种高大浅圆仓里得多么糟糕的小麦才会因为霉菌疯长而发热么!所有概率叠加,你们几乎就没有能把质量控制得当的小麦搞得因为霉变发热而最终导致粮食变质出事故的能耐!

做研究的人总是那么的理想化,他们觉得怎样怎样,他们要预测出最糟糕的状态,但实际上,在一个不漏雨漏水隔热和气密性良好的仓房,适合霉菌生长的理想环境几乎没有,呵呵呵。

回想当年,为什么我会和微生物打上交道实在太偶然。若不是教《食品微生物学》那老师的气场实在让我很喜欢尊敬我不会一头扎进去。按照现在的说法,他是个暖男,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暖暖的科学家!我只能用“科学家”这三个字来形容他。要快要走捷径要出成绩你就别在微生物这上面打主意,从前我就从未打过那个主意,我只是觉得,跟着这个老师做实验是我的本能需要,我从小就存在但不确切的梦想之一!就像跑步和刻橡皮章一样,干微生物的技术和能力并不是一天炼成的,无数次千篇一律,当你记录详细并经常查看,你才有可能会欣喜地突然发现自己的进步。以至于在往后的毕业论文抢导师战争中,我可以KO掉那些生物工程的人以擅长做微生物为卖点抓到自己喜欢的导师。我当然知道微生物很麻烦,但在我真正意识到这个麻烦并产生负面思想产生之前我已经在一根筋地在干了。

如果这个单位真要开展神马微生物检验,我不会退却,我只是会念叨为啥我要为这帮我不爱的人拼死拼活。

2014-12
2

规则

By xrspook @ 11:54:26 归类于: 烂日记

我是那个喜欢制定规则的人,所以我无法理解为什么别人觉得遵守规则有多么的难。一方面他们不制定规则,另一方面他们也不遵守别人制定的规则,这让我感到很烦躁!第一次让我深刻意识到规则的是我一个人去箭牌参观,当时箭牌的老大是我表哥的朋友,所以我有了这么个机会,但不是谁带我去,只是我自己去,本来我的同学说要和我同去,但最终她爽约了。到门口带我进去的是老大的秘书,实际上带我参观整个工厂的是一个一线工作人员。当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切都太规范了!比如说路上就画了一条线,人行这边,车行那边,一开始我不知道,走了好几米才醒觉过来。更不用说到生产车间参观要arm to teeth了,之前之后我都从未试过参观要包得那么的严密。的确,如果需要这么高级的“措施”,学校是不可能组织得到去集体参观的,耗费太大了有木有!那天的馈赠在我离开箭牌以后还在继续,身上那股薄荷的味道足足3小时开外才逐渐散去。大三大四的时候学校组织过我们去好些食品企业参观,什么益力多、什么可口可乐、什么旺旺、什么宝桑园、什么燕塘、什么肉联厂…… 但没有一个给我的震憾堪比我自己去的箭牌。据说箭牌的电路铺设项目是我表哥负责的,所以才会和那里的老大有了关系,进而我才有了去那里参观的机会。参观归参观,我0.01%都没有想过凭借关系去那里工作。首先,我不应该只当一个一线的生产工,其次我一点都不喜欢化妆什么高跟鞋行政套装什么坐办公室,我更加不是一个搞业务的料子。我当然知道箭牌牛逼,但与我无关。

大学快毕业要找工作的时候有过这么一种两难——到底要当牛逼的凤尾还是但小不点的鸡头。凤尾和鸡头在学生时代我已经都经历过了。但找工作并不是完全由你选择,中国人说那是运气,外国人说那是宿命,就是那么回事。大学毕业,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根本不知道自己最终可以怎么样,只是像苍蝇一般乱撞而已。

昨天上午用了1个半小时多一点的样子我把那个谁需要起码2天才能完成的超过20个样品的碾米完成了。每个样品200秒,实际上我是180秒就结束了,为什么还要设置为200秒呢?因为那个时间设置是有分百十个位的,如果按180需要按很多下,但如果是200就只需两下而已。还剩下20秒我就把样品清出,机器继续转动,本来是停了以后再拔插销然后按点动清机器的我提前做了,所以机器蜂鸣结束的时候我就可以倒入下一个样品继续。一环接一环,否则我怎么可以在中午12点吃饭之前把那些东西都干掉呢!那个谁是怎么做的呢?样品放进去了等蜂鸣,蜂鸣以后点动把样品倒出,筛理完毕装袋后再放进去下一个样品。筛理样品神马在下一个样品正在碾米的时候我才去做,有180秒的时间怎么可能做不完呢!通常来说只需120秒左右。对他来说,做这件事只是耗时间,重点不在碾米上而在手机上。对我来说只有把东西在规定时间里快而准地做好,其它的事在其它时候做。

我跟这个单位是格格不入的,因为这个单位的人都是那种把乱七八糟混入工作的人,目的是耗时间。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别人都这么做,他们不这么做就突兀不合群。他们想都不会想过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既然知道,我为什么还要那样呢!这个破单位,永远饿不死你,但也永远不会有酣畅淋漓让你展翅高飞的机会。他们是甘愿被折翅的鸭子,怎么会让你飞呢!现在我的做法是就当自己什么都没看到,该干嘛的干嘛。我不能为附和这帮人而降速/降低要求。

他们不会喜欢我,我也从未对他们有爱。

2014-11
22

我和饺子馒头那些事

By xrspook @ 22:58:03 归类于: 烂日记

已经不记得第一次做饺子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但我清晰记得在幼儿园我们玩过一次,那一次起码我把饺子的皮都密不透风地捏起来了,所以没有漏馅。记忆之中,估计是小学的时候家里做饺子妈妈就会招呼我过去包,虽然我包得很慢且只会把饺子皮很平实地捏起来,但我捏的饺子还是不漏馅。妈妈包的饺子能整齐站起来,我的饺子只能整齐紧挨躺着。妈妈没说过不允许我把我那些只能躺的饺子乱放,但当我摆得不整齐的时候她会纠正过来,她没有批评我也没有说我那么做是错的,但她总是在纠正,以致到了后期我觉得不把饺子放整齐是不可原谅的。在外婆家做饺子的机会不多,她也从来不让我插手,虽然我会一直嚷嚷强调我会包!直到搬家后,初中开始,我成了家里(三口人)包饺子的主力,妈妈只是过来临时插手的,妈妈会准备好一切,但如果到点了我这负责包的人仍在床上躺着她会大发雷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饺子也会站起来了,我不懂什么花式,妈妈也没有很特意地教我到底可以有什么花式,我不过会很整齐地几乎以同一个模式把饺子都包起来而已,样子很规整,虽然说不上漂亮。大二时中秋节班里某次聚会——包饺子,原来很多人都不会包,会包的人里面原来我包出来的算漂亮了!实在让我很震惊!!!我出生在一个纯广州人的家庭,爸妈几乎没有北方的朋友,有那么一两个,过年去拜年的时候他们在家里自己做饺子,我们只有看的份儿,当时我还太小,估计小学都没到,完全看不出个所以然,对那个我也毫无兴趣。都说乡下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懂更多生活上的事,我出生在一个工人的家庭,家人也没有刻意教过我该如何包饺子,但大二的那个晚上我突然意识到在饺子这个问题上,原来我比农村/城市的同龄人优秀。估计,这是因为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

一个多月前,我第一次做馒头,我从未看过别人是怎么做的,如何和面?如何成型?该如何发酵等等?我只看过国标,也知道馒头的行标,那里几行字就说完了该怎么制作馒头,但做起来,谈何容易。第一次,从干粉到揉成面团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甚至揉到连衣服都脱掉了,只剩下bra,馒头里只加了面粉、水和酵母,如果吃出有点咸的话,估计是我的很多汗滴到里面去了。不就是揉个面团而已,需要那么夸张吗?!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挺夸张的,揉了半小时有多才把半斤的面揉好,进行第一次发酵。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几乎每个周末都做馒头,现在进步了,第一次发酵前的揉面大概15分钟就可以。每周都会做一到两斤的面粉,每次做一斤。一斤面粉会做成8个馒头,很大的一个,和我的拳头体积差不多,甚至比我的拳头还要大。馒头做出来我自己吃的不多,大多数居然是拿去给别人了。我包办前面所有的工序,只有馒头蒸熟后从锅里拿出来那一步得借助我妈的“铁砂掌”,但其实,如果是我的话,我会用筷子。一开始,决定要做馒头是我的主意,妈妈百般阻挠。现在,每到超市,妈妈就会像发疯似的盯着特价面粉。她买面粉的速度比我做馒头的速度还要快…… 每次买1公斤,但通常是2包一起买,最疯狂的一回一次就2.5公斤一大包了…… 我简直不好意思说我不想做了。从一开始做出来的馒头时好时坏到现在我可以hold住整个过程,做出来的馒头品质差不多,如果有明显差别,不是我的问题,是面粉本身的差异。

从前,我是家里的饺子工,现在我成了家里的馒头工……

2014-09
25

fighting

By xrspook @ 21:39:45 归类于: 烂日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已经学会不完全相信老师,只要我觉得对的东西,我会毫不犹豫地质疑他们。他们也是人,为什么他们就不会犯错呢?!老师又怎么了,老师不是万能的。就像父母一样,小时候觉得父母如山,他们是那么的博学、什么都知道,但长大后我们就得不得不接受他们的很多缺点,他们实际上有很多东西都不懂,我们耳熟能详的东西他们可能听都没听过。今天吃早餐的时候,有一桌同学讨论起有没有可能在理论考试时作弊,负责这几天培训讲课的老师就坐在我旁边,她说与其把自己赌在别人身上不如靠自己。我觉得也是这样的,越是临近考试,你越是看书本身就好,更多的题目只会让你造成更多的混乱。书没看好,本该知道的不知道,一个知识点能出N种形式的题目,如果你只纠结于那个答案本身你就肯定输了。我这辈子就几乎没有为那些所谓考试题目奔波过,别人给我我当然要瞧瞧,但如果一个都没有,我死心塌地地把书背好理解好足以。

大家都读过那么多年的书,他们很多来自郑州粮院的或许真没有想象到广东的考试居然还能这般严格。对学生而言,这是不可想象的,但能参加高级工的考试,肯定不是刚毕业的学生。学生时代他们可能就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残酷,尤其是大学时期,但工作以后,尤其在广东工作多年以后,他们应该懂的。

还记得大二上《食品化学》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写一个综述,然后每个人都上台“答辩”。那是我们第一门专业课,她们就以毕业答辩的水准要求我们。当时我们不知道综述是什么,也不知道“答辩”该怎么办。但她们告诉了我们一句话,让我们觉得站在台上就可以理直气壮——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找资料写综述,我们对这个课题已经很熟悉了,不会有人会比我们更熟悉这个课题领域的东西,我们是这个小天地的专家,我们怎么有理由会被问倒?!因为是一个专业的大班上课,接近100人,所以虽说要每个人都上台答辩,实际上我没有被轮到,在大二的时候我没有那个机会。但当我大四进行毕业答辩的时候,我牢记着那个句话,在以后多次上台演讲的时候我也牢记着那句话。甚至当我上课,发现老师也糊涂的时候,我会自发脑子里就蹦出那句话。有些东西,老师觉得摆明是那样的,但事实有时并不完全按照他们的常识发展。我不知道老师的常识是什么,但我对具体地某个问题动过脑子或动过笔头,所以我比讲课的老师思路更清晰,这完全是有可能的。老师在某个领域比我们知道得更多更广,但这不意味着我们的智力和努力就一文不值、我们就只有接受的份儿。

勇于跟老师抗衡的学生不多,勇于承认自己疏忽了的老师也不多。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