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
2

顺其自然

By xrspook @ 9:57:30 归类于: 烂日记

小时候我并不觉得我跟其他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样,长大了以后我才发现我跟他们的确不一样。已经37岁的人了,但是我没有结婚,甚至没试过谈恋爱,就更加没想过要生孩子之类。为什么我会跟一般的孩子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呢?看一下我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其实原来就那样了。我单位已经结婚的女同事只有两个类型,一个是来这个单位之前已经有男朋友或者老公,另外一种是和我单位的男同事结合在一起。过去10多年从来没有出现过第三种类型,所以就出现了第四种人,大龄的单身女性,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跟我年龄差不多的那批人大都已经有两个孩子,而且第二个孩子都已经不小了,起码三岁。女同事是这样,而我的亲戚,跟我年龄最相仿的那几个,我妈那边的亲戚同样是没有结婚。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这种事情在我跟我身边的人身上居然有这么高的概率?是因为我们这些人跟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吗?还是说其实全体的概率都挺高的,不过我刚刚看到的这一部分尤为突出而已,而我也是个拉高概率的人。

我不知道爱与被爱到底是怎样的,其他人说从前其实也有男性暗地里表示过,但是我没有察觉,又或者说我一点感觉都没有,于是就暗示着拒绝了。为什么别人觉得那就是那回事,而我自己却完全不觉得呢?又或者说,其实那个时候我觉得那不是我想要的类型,我没有一点感觉,为什么我要接受呢?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类型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这里的意思是指对我自己的要求,既然我对自己都有那么高要求,我凭什么在我选择对象的时候要降低标准?我要让着他们?不是应该他们让着我吗?为什么得反过来?二者的结合我明白一定程度上的妥协是必须的,但如果根本没有感受到爱,没有觉得要为之而着迷的话,谈什么妥协呢?

我妈和我爸的关系一定程度上直接让我畏惧婚姻这种东西。从我懂事时起,他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我甚至怀疑过爱到底是不是存在。他们当初的结合不过是一个不算非常糟糕的决定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只会进一步的激发,结果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上,为什么要在一起呢?无论是他们其中的哪一个,在一起都是折磨。之所以让我畏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如果我也觉得折磨,如果我觉得妥协之后没办法和解,我该怎么办呢?按照现代人最经常的做法就是离婚了。既然知道要离婚,为什么当初要在一起呢?到底多少人是一直都快乐的呢,我很怀疑。我觉得如果那两个人在一起的话,起码在一段时间之内,二者都会觉得很舒服。在互相厌恶互相嫌弃之前,起码有段时间两人应该觉得任何时候只要在一起就会舒服。但现在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我就没有感觉到不舒服。我没有感觉到某个时候我必须得找个依靠、没有某个特定的依靠我就没办法活下去,我从来没有这种感觉,尤其是两个月前的住院经历,证实了我的这个想法。

一直都一个人,我承认是因为我根本没有努力去找,我也没有打醒十二分精神,从我身边的人那里物色,甚至可以这么说,我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用心过。现在我已经远离了那个有点纠结有点慌的年纪了,现在的我很坦然,我的确跟一般的女性不太一样。如果最终我能遇上,我会感谢老天爷,如果最终我还是一个人,我觉得这就是我的命。

2020-10
6

不好

By xrspook @ 22:18:15 归类于: 烂日记

我真的觉得,有钱什么的,学霸什么的,都不重要。如果那是你的亲人,他们在其他方面很厉害,但是却不把心放在你那里,一切都白扯。

当父母老了的时候,他们想要的不是钱,也不是物质上的享受,而是你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为什么我有这样的体会?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从前的同事朋友都一个个渐渐疏远,甚至离开人世。对我们来说,这些东西暂时来说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当我们换位思考,就会觉得淡淡的悲凉。在这个世界上,他们仅有的熟人就只有我们了。外面的世界很大,而且变化很快,跟他们从前游刃有余闯荡的世界完全不一样。到达一个新的地方,他们想到的是找朋友帮忙,找陌生人询问,但是对我们来说,第一个反应可能是打开导航,第二个可能是询问搜索引擎,如果答案不满意的话,第三个我们可能就在某些群里发问,等待人肉答案。当我们成为他们仅有的依靠的时候,如果连我们也主动疏远他们,可想而知,他们的日子会多么的难过。尤其当他们手脚不灵便,身体不舒服,虽然还住在那个老房子里,但是里面的东西就像是外星来的一样,不会用,或者忘记怎么用。如果连我们也失去了,他们的人生可以有什么盼头呢?

我有一个亲戚,他们家几乎可以说都是学霸。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一对儿女都是名校毕业。可以这么说,从小到大,他们是我所有亲戚里,最让我们这个家族感到骄傲的。但现在,当父母老去,子女们都结婚成家。女儿去了新加坡教书,儿子虽然和父母住的地方相距不远,但是,一直以来一家人在一起的机会不多。可能是工作太忙,也可能是工作之余去了旅游。小的时候,父母为了工作奔波,到法定退休的年龄以后,仍四处讲课。后来,妈妈在几年前确诊柏金森,爸爸近几年的身体几乎可以说是每况愈下。在别人眼里,他们家真的好厉害,但如果纯粹谈家庭关系,我觉得它们之间的联系好弱。子女小的时候,因为父母的工作都很忙,所以好长一段时间,子女都寄养在亲戚家。如果不是我的降生太吵了,影响了他们儿子的学习,他会一直住在我家直到初中毕业。

现在妈妈和爸爸的状况,我不知道子女们到底了解多少。他们有没有站在老人角度考虑过,如果老人的决定不对,他们应该及时纠偏过来。这对父母年轻的时候做了很多事,做了非常多的好事。过去的几年里,他们犯下的医学判断错误让大家瞠目结舌。如果不是从前积累下的福气,可能在某些他们根本不上心的不经意之间,父母跟子女已经阴阳相隔。用这个词可能不太恰当,但我还是得用可悲去形容。父母会去找亲戚,朋友,甚至陌生人帮忙,但是却不会跟子女开口。有些事情,即便父母不开口,子女也应该必须得观察得出来,无论你用什么方法,无论你身在何方。既然能当学霸,这些如此明显的东西怎么可能领会不到呢?!之所以这样,大概是因为他们从未把心思落在这上面。

每当中考高考结束以后,总会有无数的报道介绍那些学霸,但是,几十年之后的曾经学霸是怎样的呢?在考试以外,他们成为了什么样的人?他们的人生是否真的值得我们羡慕?

见识过这些以后,我明白到,我不想成为他们。但同时,很现实的是,我远远不够格成为他们。

2020-06
26

一起煲电视剧

By xrspook @ 23:29:22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我跟我妈用了一天的时间,把现在的热播剧《隐秘的角落》看完了。这部电视剧,一共12集,是爱奇艺的独播剧,估计不会在电视台播了。据说我妈之前也看过一些爱奇艺制作的片子,也是探案的,但因为太紧张,我妈居然没看下去,看到一半就直接不看了,据说那部电视剧也很短,也只有12集。12集的电视剧要在一天之内看完也是件很不简单的事。跟其他标准时长的电视剧不一样,这部《隐秘的角落》每一集都有长有短长,长的可能有50分钟以上,短的只有35分钟。因为看电视剧的时候,我是不看进度条的,所以就会有那么一种感觉,为什么这一集看了这么久还没看完?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要把电视剧做得忽长忽短。大概这样的电视剧如果拿到电视台播的话,插广告的估计会很抓狂,也会被观众喷死,因为广告的长度不一样。通常情况下,电视剧都是标准40分钟的,或者会多一点。这种每一集说不准是长还是短的电视剧,估计就只能在网络平台上播了,因为没有播放时长的限制,观众可以在任一时点开始或者结束。

《隐秘的角落》据说豆瓣上的评分非常高,简直可以说是突破天际了。我也觉得这部片子很好,但我觉得这部片子里面其实也是有吐槽地方的,看到那些点的时候,我会很抓狂,为什么主角居然会这么干而不那么干?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他不应该这么干。但不得不说,这部电视剧的整个脉络设计的非常复杂,其间也夹杂着很多人性的矛盾。比如说什么时候该谈人情,什么时候该谈正义,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如果我们就是主角,我们应该怎么做那些选择呢?我们有比他们更好的解决方法吗?

这部电视剧让我觉得有点奇怪的地方是普通话里夹着一些不标准的粤语。我也说不准那到底那是不是某个地方的方言。但我猜估计不是,那是一些不说粤语的演员学粤语的结果。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直接找一些说粤语的路人甲过来凑一下数呢?毕竟电视剧里的某些地方,粤语只是个旁白,录制那么几段话,找一个标准的过来还是很容易做到的。大概不说粤语的人听起来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是对我来说,一直觉得怪怪的。

昨晚我看了一部叫做《快把我哥带走》的电影,今天又看了一部《隐秘的角落》,这两部作品都讲到了父母离异的家庭。爸妈离婚,孩子是怎么想的?离婚发生在有孩子的家庭,已经远远不止是夫妻两个人的事了。首先是父母离婚,然后是父母再婚。这种事情一再被搬上影视屏幕,并不是为了凑什么热闹,而是这个就是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多人的写照。从前的电视剧或者电影里几乎不会谈这个话题,但现在,这个我们不想面对、让我们很揪心的话题,我们已经不可能避而不谈了。

《隐秘的角落》这部电视剧的片头标题的版面设计让我想起《进击的巨人》。这明明是一部剧情片,但是却有像恐怖片一样的片头,的确很难反映这部电视剧的核心。这部电视剧里没有小白脸,也没有公主病,所以我才能看下去。现在的很多主流电视剧,看到男女主角的那个模样和那个声线我就根本没办法继续看了。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好好地表演,好好地说话呢?!

我躺着看,我妈坐着看,两母女连续2个周末煲电视剧。

2019-06
16

不是我的榜样

By xrspook @ 18:30:52 归类于: 烂日记

小时候,我们总会被告知要以学习成绩好的人为榜样。那个人可以是你的同学,可以是你的亲戚,又或者是你家长的朋友的孩子,于是即便我们自己目空一切,我们的家长老师也不会让我们闲着。有时是我们主动拿自己跟别人比,有时是我们的家长老师之类的强行拿我们跟别人比。比较这种东西永远都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的状态。现在回过头来,我真心不觉得当年那些学习成绩很好的人人生就一直美满幸福。当然那些成绩不好的,后续的日子比较郁闷,我也见识过。

还记得某一年奔丧完了以后,吃饭的时候,我的一个叔公跟我说要向我的某某亲戚学习,因为到那个时候为止,她是整个家族里学习成绩最好的,从小学开始,她就可以把语文书里每一篇课文背下来。她的高考成绩是广州的前几名,那个成绩理论上可以去清华北大,但她只是去了中大,在大学那几年她的成绩一直是她那个系的第1名。入学的时候,她不是理科的第1名,但去了个文科的第1名,后续的学习中,那个文科的根本不是她的对手。中大毕业以后,她去了香港科技大学读博士。完了以后去了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当老师。

直到她去香港读博士,我觉得她的人生很正常,但是当她去了新加坡并入籍定居在那里以后,我觉得怪怪的。35岁以后才结婚生孩子,因为她实在太强势,所以很难找到一个比她更厉害的男人当老公。在某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她认识了现在的另一半。当时除了她自己以外,家人朋友都不觉得这样的结合是件好事。两人的经济条件、学历情况,以及家庭背景相差太远。当时家人极力反对,但是,她还是结了。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她的家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所有人都不满意这个女婿。因为她有稳定的收入,而且还不低,所以她一个人就能撑起那个家,虽然也算不上轻松,因为她的老公是个好吃懒做的人,而且在新加坡那种地方,以他找工作不容易,不是没有工作,是某些他干不来,他干得来的,他不愿意去做。

顺理成章地她定居在新加坡了,每年回来几次。她有个哥哥,没去什么地方,仍然在广州,从前学习成绩也很好。基本上也可以这么说,这是一对绝顶聪明的兄妹。他们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他们的人际关系也处理得很得当,但是在照顾家庭方面,我觉得他们做得远远不够。小时候因为工作原因和家庭原因,他们经常被父母寄托在亲戚家里住,因为那样的话上学会方便一点。他们的爸妈是工作狂人也是终生的专家学者,什么劳模先进的头衔非常多,但偏偏在这种标兵模范的家庭里,我感觉少了一些真正的温暖。因为人总是各自做自己的事,分散各地。现在两个老人年纪大了,经常出现各种毛病,最先知道的不是子女,帮父母解决那些问题的通常也不是他们的一对子女。他们家有钱,在社会上有地位,被无数人尊重崇拜,但实际上,如果要让我以他们为榜样,我做不到。因为我不觉得他们这种状态很好。有时我甚至觉得,他们很可怜。

好与坏或许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我们不能以自己的观点判断别人到底好还是不好,但起码我们可以选择以我们觉得好的方式活下去。

2019-05
5

关于吃的家庭记忆

By xrspook @ 13:14:14 归类于: 烂日记

小时候我总觉得家这个词总意味着很多人、东西很少,因为人很多所以经常不够分,无论是饼干、糖果还是餐桌上面的菜。虽然当时我还只是个孩子,所以大人都会让着我,我想吃什么大都能吃到。还记得从前有个广告,我忘记是哪个品牌的了,广告里面的姐弟看着父母在切月饼,然后弟弟手快把姐姐那块也吃掉了。显然这个操作意味着姐姐那个中秋节估计就没有月饼可吃了。对经历过那种事的人来说,那真的是非常非常痛心的。虽然我没有经历过,我没试过没月饼可吃,但我经历过想吃蛋黄的时候轮不到我。从前还不怎么流行双黄月饼,一个月饼就只有一个蛋黄。如果只分为4块的话。能不能吃到蛋黄就得拼手气了。没人会让着我,或许会让你先挑,但如果挑错了就没得反悔。工作以后的某年中秋节,我一块月饼都没吃,因为我觉得那实在太油腻了,我不想吃。从小时候的那种没得吃到现在的这种送给我我也不吃,差别实在太大。相比之下也只有物质缺乏年代的人才会更加懂得珍惜。

我还记得某年的暑假,外公下午不知道哪里去了,回来的时候他给我带回来了一根冰棒。那不过是一根很普通的冰棒而已,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就只记得那一根。虽然爸爸妈妈也给我买过很多雪糕冰棒之类,但在我记忆之中,最让我兴奋的是那根仍然是外公不动声色给我带回来的那个。因为对我来说,那真的是莫大的惊喜。很多东西你都不能用钱去衡量,又或者用那个东西的味道去衡量。外公带回来的冰棒肯定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至于那是什么味道的,我已经不记得。但我还记得外公把冰棒展示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兴奋到了极点。也许我们已经默认把很多东西当做是理所当然,所以爸妈基本没有给我带来过跟外公那根冰棒类似的惊喜。尤其是我爸,他只会让我们失望,因为他说好要去做的事通常都要拖很久或者直接不做。

和外公外婆共同生活的很多细节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我还记得外公的冰棒,以及外婆放在玻璃罐子里的卤鸡翅。我不知道当我爸妈百年以后我会想起他们些什么。我总觉得我跟我爸没什么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回忆。至于我和我妈的关系,我觉得更多的像是对情人。都说女儿是爸爸前世的情人,但我觉得对我来说,我更像是我妈的情人。

洗澡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从前因为家族庞大,所以东西总不够吃,现在我自己赚钱了,想吃什么就能买什么,没什么发愁,但往后如果爸妈都去世,只剩下我一个。我就会进入了一个东西买回来,但我无论如何都吃不完,又或者吃了两口我就不想继续下去了。以前总是嫌东西贵,花很多钱只能买一丁点,但往后我或许会觉得某个东西的分量太多,我不能一次性的尝很多个品种,因为其中一份已经把我撑得不行了。我不知道这种觉悟其他人要到什么年龄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又或者他们一辈子都不这么觉得。从前我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但现在我真心觉得落入这种境地还真挺可怜。

人知道得太多不是件好事。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