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
29

塑料汽水瓶

By xrspook @ 9:24:29 归类于: 烂日记

不知道在我几岁的时候,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才终于进入了我的视线,又或者说进入到我的口腔。虽然广告上有那些可乐,但实际上小店里却没有,明明那只是很便宜的饮料,但是你却不可以轻松买到,所以喝上一口都感觉很高端。

小学的时候,每个同学的水壶基本上都是各式各样的塑料饮料瓶。倒不是因为大家天天都买饮料,而是因为每次喝完饮料以后瓶子都不丢掉,接下来那就是我们的水壶。一次性的塑料饮料瓶变成了我们重复利用的水壶,从现在的观点看,这不太安全,也不太卫生,但当时人人都这么干。理论上那些瓶子不能过热,但即便是开水,我们也会灌进去,虽然知道灌进去以后瓶子一定会变形。可以选择的时候我们会灌冷水,但有些时候实在找不到冷水,热水也会灌进去。因为相比于没水喝,瓶子变形没什么大不了,而且那还意味着可以跟家长说要买一瓶饮料,因为要一个新的水壶。小学的6年,我用的水壶一直都是一次性的饮料瓶,直到上了初中,才换成了当时比较流行的太空杯。太空杯实际上就是一些耐热的塑料瓶,但那个东西不是一次性的。一瓶500多毫升的饮料才几块钱,留下来的那个瓶子可以用一个学期甚至一年。那时一个靠谱的太空杯三四十块钱很正常。塑料的饮料瓶不怕摔,但是太空杯显然是经不起摔打的,于是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小学的时候家长们会默认让我们带一次性的塑料饮料瓶,而不是昂贵的水杯之类。现在的小孩通常不这样,但也不排除依然会有把一次性塑料瓶当作水壶的。大多数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专业水壶,有可能是保温的,也有可能是塑料的,而且款式还也很多,花样也很特别,因为有些小孩如果不够漂亮、如果功能不够齐全,是说什么也不会带去学校的,因为他们觉得那样的话会丢脸。小孩子的攀比之心是很重的。几乎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小孩是没有攀比之心的。到底什么是好?什么是他想要的?小孩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所以当别人那么干,他们会觉得自己也得那么干。相对而言,我觉得某些东西如果要传播开来的话,在小学生那里一旦引起波澜,肯定会一发不可收拾,但初中高中和大学这种浪潮就不会那么的猛烈,因为大家逐渐意识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小学的时候如果拿了一个新的饮料瓶去当水壶,那是一件挺了不起的事。你会忍不住故意在同学面前把那个瓶子多拿出来几遍。倒不是因为那个瓶子是新的、很漂亮,而是因为你想让伙伴们知道你近期又喝了一回饮料。如果是现在饮料瓶变成了临时水壶,或许用之前还得用水涮上几遍,但当时这个操作绝对不会干。因为白开水灌进去以后,还能弱弱地感受到饮料的味道,尤其是盖子的那个部位。哪怕实际上舌头感觉不到,但是鼻子即便能闻到一点点的气味,也会让我觉得满足。当汽水塑料瓶用的还是铝盖的时候,那个味道的持久时间相对而言会久一点,但是自从全部换成了塑料盖子以后,那种可留恋的味道很快就消失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念想,看到某个物件你觉得你已经感知到了那代人的生活,但实际上一些细节性的东西,如果不是真经历过的话,是无法通过想象臆造出来的。

2023-05
28

不得不去

By xrspook @ 10:23:40 归类于: 烂日记

小时候打针非常畏惧,因为那会痛,而且小时候打针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尽头,就像吃药一样,可能早中晚都得去打,又或者不用定时去打,但是要离开医院之前必须有那么个手续。对小时候的我来说,打针就只是肉痛。对长大后的我来说,打针除了是肉痛以外,可能打针之前会感觉得钱包痛。因为那得先给钱。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先给钱的,但有一个例外。拆线的时候是先拆线,然后再去给钱,之所以这样大概是因为得把纱布拆开看清楚里面的情况,然后才好算钱,拆开纱布就能算得了钱,但是拆开纱布算好钱,先去交费再回来,显然这就很折腾。医院到底是如何避免那些拆完线,但是又不给钱的人的呢?他们并没有留下我的什么东西作为抵押。但如果我拆完线,又不给钱的话,我以后就没办法在那里挂号看医生了。拆线的价格是跟伤口有的大小有关系。拆线的总价跟伤口的大小有关系,也跟伤口的个数有关系,所以腹腔镜的伤口虽然很小,但是腹腔镜的伤口有4个,所以那份钱就得算4遍,哪怕那已经是拆线最低的价格。我让我觉得有点震惊的是拆线是一个价格,换药是一个价格,拆线意味着同时得换药。还记得在华农摔破头的那一次,清创缝针拆线换药加起来全流程,而且期间还有不止一次的换药,但是才只需要给5块钱。这实在太让人震惊,所以那5块钱就等于基本上不用钱,之所以交要交那5块钱大概只是留个手续证明你在这个地方接受过这样的福利。虽然这种福利谁也不想享受。试在医院拆过线换过药,而且伤口又那么小,你会觉得还不如买个碘伏回家自己弄。在那个时候医生居然会告诉你,有些人碘伏买错了,浓度太高了,把伤口烧坏了,于是之前那种抠门的连念头突然间就消失。抠门的人喜欢在家里自己弄,但是很多人不敢自己用,又或者是不想自己动,非要去医院享受那个过程。

在我记忆之中,这辈子我缝过三次针,一次是在后脑勺上,一次是在口腔里,最后一次是在肚子上。第1次后脑勺的拆线感觉非常糟糕,简直把我疼得灵魂出窍,所以第2次口腔拆线的时候我很怕,但实际上那反倒没有很剧烈的感觉。第3是肚皮上的拆线,那个可能是实习医生的医生拿着那个拆线包里面的塑料镊子半天没办法把线头夹住,让我紧张了好半天。所以总的来说拆线这种事是一定会痛的,无论是在什么部位,不过痛的强度可能有所区别。我肚子上的4个伤口全部都只缝了一针。伤口的长度有长有短。短的大概只有0.5厘米,长到超过了2厘米,但是拆线时候的疼痛感却跟伤口的长度没什么直接关系。拆线的疼痛跟伤口本身的疼痛是两回事。伤口短,其实那个地方哪怕是刚从手术室出来的时候也没感觉到痛。伤口长的那些每次咳嗽或者每次某个动作的牵动,都能感觉到那东西的存在。但是拆线时候的那种痛,你又明显地感觉到是浅层的皮痛,但是那种敏感的程度又可能跟你那个部位的神经密集程度有关。可想而知,如果是在手指脚趾那些神经密度非常大的地方拆线可能会很恐怖。

小时候不想去就躲着试图不去,但还是得去。长大以后只能乖乖地硬着头皮去。

2023-05
27

与雌激素斗争

By xrspook @ 19:54:19 归类于: 烂日记

周五回到家先洗手,然后上个厕所,提裤子的时候,我无意中看到镜中的自己,好像出现了腹肌的轮廓。这种事好久都没有发生过,准确来说起码三个月了。自从我腹腔镜手术,记忆之中我就再也没见过自己的腹肌。肥胖不可能是手术之后就马上出现,但问题是腹腔镜手术之后我也说不准是排气比较慢,还是肠道内的微生物因为是连续吃了几天的抗生素受到了影响,出现了异常发酵,所以术后那一个月,我都感觉自己的肚子胀胀的,尤其是吃完饭以后,甚至会胀到觉得痛。再加上如果出现便秘,那更加是生不如死。术后那一个月体重没有出现明显上升,但是腹部的围度却很大,所有裤子都变得非常紧绷,尤其是裤头那个地方。连续吃了大概一个月的益生菌之后我感觉腹胀基本消失了,一个月的时间也基本让我腹腔镜手术最大的那个伤口从外表上看合拢了,里面我不知道好全了没,但起码没有像之前那样要死要活了。

术后的第1个月是因为腹胀。我感觉有一些微生物的因素在里面,因为我能听到肚子在咕咕叫,胃会打嗝上来,屁股那里好像屁永远都放不完,而且放出来的大多是完全没有味道的屁。

术后的第2个月我开始打诺雷得。诺雷得不会引起腹胀,但是我明显地感觉到雌性激素的下降,因为在大概两次姨妈之间的时候,我发现了一点点褐色的分泌物,有人把那叫做小姨妈。之所以会有那个东西,是因为雌二醇偏低。诺雷得的第1个月感觉还不太明显,但我觉得每天晚上我都会做梦,不仅仅是晚上,午睡的时候我也会做梦,但从小米手环的数据看来我的深睡时长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从第2针诺雷得开始,我就明显的感觉自己会早醒,而且很容易醒,所以宿舍旁边别的单位工地晚上洗车的声音非常困扰我。虽然我已经睡着了,虽然是在半夜,但是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我就会被吵醒。那些高压水枪洗车的声音简直是我的梦魔。关上阳台的窗,理论上可以形成隔绝状态,但我依然能隐隐约约听到那些噪音。那段时间刚好没怎么下雨,我不知道下雨的话我会不会也受影响。第2次洛雷德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深睡时长直接打了个5折,尤其是下半夜,基本上是没有深睡的。一直以来我都是那个躺在床上就秒睡着的人,而且是那种不容易被吵醒的人,到了周末和节假日我还能一觉睡到很晚。但诺雷得让这些都不会存在,很早就会醒过来,醒过来就会出现潮热,又或者是躺在那里什么都没干,突然间就潮热了。除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天任意时间我都会出现潮热,说不准什么时候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走。所以从第2针诺雷得开始我就发现自己的体重进入了失控状态。一个月重两公斤,术后的第1个月是因为腹胀,第2个月我感觉到了肥胖,体脂秤也证实了我的这个感觉。

打第3只诺雷得的时候,我就跟医生说了症状,所以从第3针开始就给我加药,加了钙片和莉芙敏。莉芙敏的说明书上写这个药得4周后才会开始见效,最长的连续服用时间不超过12周。周六我就开始要打第4针,莉芙敏服用到第3周的时候,我感觉潮热是有点加重,但我也说不准,这是我的原因还是因为5月的中下旬开始天气突然就变得湿热,所以人的体感会不舒服。真要打,药也加了,接下来就只能靠自己去克服,所以我尝试加大了运动量,饭堂打饭的不知道为什么减少了我的饭菜量。在打第4针洛雷德的前一天,我终于看到了这三个月以来第1次体重下降,也是在打第3针诺雷得之后的第4周半的时候,到晚上差不多该睡觉的时候我感觉到了困,半夜虽然也得上厕所,但是不再那么容易被吵醒。

我不知道那些小孩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想的美到底是什么?他们想降低体重,到底目标是多少?作为一个成年人,作为一个经历过成功减肥,现在因为客观原因又不得不减肥的人,我深刻明白到这个过程你得不停聆听身体的声音,先观察,然后分析,接着采取各种手段,而不是一味的少吃甚至不吃。

2023-05
26

原来我不能

By xrspook @ 8:51:03 归类于: 烂日记

工作日的晚上,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突然兴起在全民K歌上录上几首歌。很多时候打开软件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要唱什么,但显然我不会在推荐给我的那些里面选,因为实际上推荐的跟我擅长的根本是两回事。至于我擅长什么歌,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有一点是肯定的,一定不是新歌,一定会是老掉牙的歌,通常是八九十年代的,但是更久远一点的可能也会有。你要我唱2020年以后的歌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我可能听都没听过。有一些歌我的确听过,有一些歌我的确是喜欢的,但我知道我肯定唱不了,比如周深的歌,也比如那英的歌。所以每次唱歌之前我就会在大脑里面不断地翻滚,我到底会唱什么歌呢?有些歌虽然我没有练过,没有经常反复唱过,但是我听得比较多,所以我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我也能唱。那些从前一直被我挂在嘴边的歌,反而其实有些地方我是不怎么了解的,因为自己唱多了,原唱到底是怎样的,我根本就不记得了。比如有些歌有些地方很高音,我自己唱的时候每到那里我就直接把那降了个8度。显然我自己清唱哼哼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是在一个软件里面唱,这样绝对不行。会不会有人到了高潮的那一段就调节,把那个高音降下来呢?可能真会有人干这么变态的事情,但是估计绝大多数人如果要升降调的话,一开始就做处理。

我几乎不唱女生的歌,我听的CD里印象之中也没有买过纯女生的。如果是买专辑,是某个乐队或者某个歌手的,在我记忆之中都是男的,之所以也会有女生唱的歌是因为那是一张混合专辑。不仅仅在听CD的年代,我听女生的歌很少,哪怕是在网络时代,再也不买CD了,我听女生的歌依然很少。反倒是小时候听儿歌的时候女生唱的歌我听得相对多那么一点点。大概是因为我看的那些动画片的受众主要是女孩吧,比如说什么樱桃小丸子,什么会变身的花仙子之类。但即便那样,实际上在唱儿歌的时候,我朗朗上口,唱得最多的也同样是男歌手的歌。

在全民K歌上唱了好几首歌以后,我发现如果是女生的歌,我要唱的时候也得把那降成男调,然后我的音准才会靠谱,否则就全首歌都不在调上。所以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决定了我脱口而出的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男生的歌呢?这到底是原因还是结果?我听得多,所以我的调子就下去了,还是说我的调子本来就是在下面,即便我听上面的,我也没办法把自己提上去。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男生的歌,我也不是全部都能通杀,比如说有些低音经常超过我力所能及范围的,比如郑伊健的歌,到低音的部分就会让我很辛苦,根本唱不出来。但是相对而言,陈小春的歌就没有这种烦恼,但在全民K歌上我试了好几回,要在陈小春的歌里拿高分,一点都不容易。

喜欢听什么和能唱什么是两回事啊~

2023-05
25

1万个三分球达成

By xrspook @ 8:37:50 归类于: 烂日记

2021-07-01至2023-05-23,花了接近两年的时间,我终于完成了1万个三分球。从数量上说,这实在是太难了,从我经历过的那些晚上来说,这的确很难。但难归难,如果没有这个1万个三分球的目标,估计我的好多次大病初愈都不会那么积极,想要恢复、想要重新回去继续我没有完成的任务。

这1万个三分球我经历过三次中断。第1次中断了30天,第2次中断了42天,第3次中断了68天。正常情况下,我的间隔是7天,遇上一些长假,也顶多是两周14天左右。第1次中断是2021年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被叫去检查中断了接近一个月。那一次身体完全没有毛病,但是身不由己,因为工作的原因不得不暂停。暂停一个月就意味着再次开始又得花好些时间去适应。第2次中断是新冠。2022年底是我三年来第1次阳。因为总是有人说新冠之后很快开始剧烈运动容易心肌炎,当我抗原阴性以后没过多久就是农历新年,新冠加新年,我一个多月都没去投篮。第1次跟第2次之间间隔了一年多,但是第2次跟第3次,几乎可以这么说,是紧接着的。2月初做了个巧囊的微创手术,出院记录上写的是“注意休息,全休45天,避免重体力劳动两个月”。所以我足足两个月都没有去投篮。2022年12月20日,也就是我生日那天,是我2022年最后一次投篮,正式恢复投篮是2023年4月11日,2023年2月1日有过一次,但那是三个月里唯一的一次。如果没有这么多的中断,如果一切都顺利,我感觉2023年2月底或者3月初大概我就可以完成任务了,但现在我不得不到5月下旬才终于结束了,但起码我总算在2023年7月1日之前搞定了。

相比于2023年2月1日的那一次,2023年4月以后的那些三分我比较顺利。理论上新冠伤害的是肺是呼吸道,所以只要我呼吸顺畅,一切都不是问题,但是腹腔镜微创手术到底牵涉到什么东西,我实在说不准,因为完全没有经验。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最后这一次重新开始的时候,我小心翼翼地花了三个星期才回到我往常的运动量。正是因为最后这一次复出我很控制很保留,所以会出现状态一次比一次好的积极信号,这对信心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我没想过要让这个任务拖下去,因为随着夏天的到来,随着温湿度的升高,一定会变得越来越难。心理上和生理上都有更大压力,所以能尽快结束是唯一的出路。

跟我预料的很相似,1万个三分球结束的时候我没有太多的感想,没有觉得好兴奋,也没有觉得很解脱,更加没有想过以后我就不再干这个了。在达成这1万个三分球的晚上,我开始了新的一轮投篮计划。之前为了冲三分球,我的投篮变成了50个罚球和200个三分,现在变成了100个罚球,100个三分和100个混合。我的定点罚球和三分有些时候的确可以很神,但是当我把投篮变成篮底颜色区域的定点以后,那些对新手来说貌似很容易的事情对来我来说反而挺挣扎。以前那两个牛角我总是力量不够,现在经历过三分的洗礼以后,力量不够这种事是不存在的,但现在我的情况是力量太大了,又或者是左右偏了。因为过去一年多我都没有上篮,所以再次上篮的时候,我的问题暴露得相当彻底,比如心肺耐力非常糟糕。以前我可以连续10个上篮。中间大概只会丢掉一两个,不正常的时候顶多三个。现在5个已经算是极限,而这5个里面还包括一些站在栏里无论如何补不进的。接下来那5个我得用走的形式去完成。的确我的三分球能力提高了,但同时我的其它能力在不知不觉中退化得很严重。

篮球场上还有很多困难等待我去战胜。

© 2004 - 2023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