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
9

人生就是这么难

By xrspook @ 8:36:47 归类于: 烂日记

2022年生日的那天,我在亚马逊中国上下单了《人生海海》这本电子书。好几个月以前我就已经想买这本书,因为之前我已经看过麦家的谍战三部曲,感觉麦家的书很合我的口味,而这又是他比较容易找得到,且貌似口碑还不错的一部长篇小说。因为要接近20块钱,我觉得这个价格有点高,蹲一下的话我猜应该能在10块左右买到,但实际上我蹲了大概半年都没有等到那个价格,所以在我生日那天我就出手了。

看完莫言的《丰乳肥臀》以后,我就开始看麦家的这本《人生海海》。《人生海海》的写作风格跟谍战三部曲有点不一样,我甚至不觉得这是同一个作家的作品,但还是那种熟悉的流畅性和逻辑关系,还是我喜欢的类型。在看麦家的谍战三部曲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那是谍战的故事,但《人生海海》到底说的是什么,其实我完全没有了解过,完全没有主动去剧透过,所以刚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一脸迷糊。

这本书当里的第一人称“我”不得不为了保命离开中国去西班牙谋生以后,这本书的人生大道理就开始不断涌现,于是过上一段时间你就能看到某一句话被大家划线。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前妻鼓励“我”要活下去等那番话。大概意思是英雄主义是明明知道生活很残酷,但依然能乐观的勇敢活下去。相对于死来说,活着更难,但即便这样也依然要逆流而上,勇敢地活着,而且好好地活着。我不知道这种感觉年轻的读者到底能不能感受得出来。就我自己来说,如果我在20岁之前读到了这句的话,估计我会没什么感觉,但我是37岁的时候读到这句的,一定程度上我已经见识过人生的诸多不容易,也曾经花了一些时间去思考生与死、思考什么是简单什么是困难的问题。所以对现在的我来说,这句话残忍又现实。

《人生海海》的主角上校,最终虽然是死掉了,但是死亡方式相对于谍战三部曲的主角来说已经很好,因为上校是自然老死的,而其他主角基本上可以这么说,都是非自然死亡。一定程度上我觉得这个有非常强大医生天赋的上校经历的事情比谍战的那些主角多,他的人生可以用跌宕起伏去形容。正如书里面的一句话所说,生活不是你活着的那个样子,而是你记忆中的那个样子。这句话我觉得是一个伏笔,因为整个故事里的上校都是通过各人的口述得出的。记忆这种东西会背叛我们。第一次回忆的时候,可能跟实际情况差不太远,但是一些细节可能已经模糊了,所以人会自然而然的添油加醋补上去。当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回忆,跟最原始的真实版本比起来,差距会越来越大。就好像综艺节目里面的传话游戏一样。传到最后一个的时候,简直不知道成什么样子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如果某件事对我来说很重要,那么在我第一次回忆的时候,我就会用各种方式把第一个版本完整的记录下来,绝大多数时候我用的是文字,用我的blog。

多年以后,如果一些人要研究我的话,那实在太简单了,直接挖我的blog就可以了,因为我从未在上面说谎。如果他们发现了一个牛头不对马嘴、前面跟后面有矛盾的我的话,只是因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我变了。

2023-01
25

看电视,看书

By xrspook @ 13:25:09 归类于: 烂日记

白天的时候和我妈一起看电视,准确来说是白天一整天和晚上到睡觉前。看的是《纵有疾风起》。有些时候会觉得挺磨叽,但总体感觉还行。到晚上10点过后。我妈终于不得不去洗洗澡,我也自己回去自己的房间里准备睡觉,睡觉之前我继续开始看kindle上的《人生海海》。刚刚看完莫言的《丰乳肥臀》,再看麦家的《人生海海》。会觉得重口味变成正常的风格,各种不习惯。因为《丰乳肥臀》的味道太浓烈了,所有东西都很夸张,所有东西都会让你很痛,相比来说,《人生海海》清淡许多,但如果之前我看的并不是《丰乳肥臀》,可能《人生海海》的感觉会刚刚好。之前已经看过麦家的三部曲,正是因为看过那三部,所以我已经成为了麦家的粉丝。但是麦家的这部《人生海海》好像跟他的三部曲的风格有点截然不同。没有那么夸张的描述,虽然里面还是有各种光怪陆离的故事,但跟《丰乳肥臀》比起来,已经算是很正常了,但是跟三部曲比起来,好像没有了之前麦家之前那些斗智斗勇的夸张。虽然《人生海海》里也有个天才,但是这个天才跟三部曲的那些还真有一点区别。可悲的是三部曲里的天才,最终都没有一个好结果,我希望这本书里的主角结局不会那么悲凉。虽然我也不是那种看不得悲剧结果的人。如果是那种接受不了悲剧结果的人,千万不要看《丰乳肥臀》。但是为什么就不能有悲剧结果呢?其实除了正就是反,不可能人人都有一个美好的归宿。归宿这种东西,要不就是好,要不就是不好,平平淡淡毫无感觉。反倒让人觉得这辈子好像没什么意思,仿佛从未来过一样。

现在的小说家会用口述的方式去创作吗?还是说依然会使用敲键盘或者写字的方式。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对话有很多,用口述的方式,估计之后得改很大一篇标点符号。

之前我觉得《丰乳肥臀》怎么看都还剩下很多,后来才发现,原来《丰乳肥臀》真的是一本很厚的书,甚至我觉得如果去书店买那本书的纸质版的话,可能得分上下册甚至是上中下册。普通的书也就200多页,准确来说,现在的书通常200页为一本,而《丰乳肥臀》接近600页,于是这就导致了我一直努力在看,但是却一直没感觉听到的百分比进度条在移动。除了到最后20%的时候,我每天都花很多时间,看得很快,一天到晚就躺在床上不断看,而平时通常我只会在睡觉之前看半个小时。《丰乳肥臀》很残忍,也很魔幻,我睡觉之前才看,我的同事疑问我看了那些东西,我还睡得着吗?怪异的是,即便看了那些东西,我依然想睡就睡,闭上眼就睡着了,而且越那样,我的深睡时间就会越靠前。所以说睡觉前看半个小时那个东西,我反而睡得更好了。所以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那些东西居然对我的睡眠质量毫无影响?

静静地在那里看,我一直是这种人。

2023-01
16

难过、痛心

By xrspook @ 17:13:38 归类于: 烂日记

连续好多天话题都是跟电脑相关,再早之前每天的话题都是跟新冠相关。因为这两个话题感觉都是系列型的东西,所以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再也没有聊过其它,当我想要找个别的话题的时候,居然不知道该如何谈起。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亚马逊上买了莫言的《丰乳肥臀》刚好那一天特价,我又刚好碰上了,所以那本书平时多少钱我不知道,反正我觉得那一天价格合适,所以就入手了。在看完麦家的三部曲以后,我就已经开始在看莫言的《丰乳肥臀》。相对于麦家的来说,《丰乳肥臀》真的很长。一开始的时候各种不习惯,但是后来我看到欲罢不能了,虽然挺揪心的。我的某个同学不喜欢看悲剧的东西,所以无论是麦家的三部曲还是《丰乳肥臀》,估计她都不会看。麦家三部曲的揪心跟《丰乳肥臀》的揪心相比,我感觉弱多了。《丰乳肥臀》如果近段时间再努力一点的话,我觉得应该可以在春节之前或者春节期间看完。那么我就可以开始看麦家的《人生海海》了,《人生海海》那本书我关注了好长一段时间,一直都没有特价。这个好长一段时间意味着超过了半年,所以在我生日那天,我再也没有等下去,直接买了。

麦家的书给我的感觉是一个理科生写出来的东西,因为里面有很强的逻辑,虽然没有写得很细,但是你能感受到里面有很多技术的成分,而莫言的书我也说不准那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一开始的时候,在描述日本鬼子进村的时候。那些场景让我想起了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真真假假在混在一起说不准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开始我之所以看得没那么顺畅,是因为里面描述的很多东西我都没见过没听过,我无法想象出来那到底是个什么玩意。莫言没有对那个东西进行描述,他只是说那就是一个那种名字的东西,所以我一脸问号。

《丰乳肥臀》发生在高密东北乡,我一直默认那就是东北的某个地方,后来我感觉那也有可能是山东的某个地方。这东西其实我是完全可以通过搜索去解答的,但是我却一直没去搜索。如果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外国,我一定不会去搜索,因为我觉得那是一个编造出来的地方,所以没必要进行搜索,但为什么如果这个地点发生在中国,我要进行这种摸底呢?我也搞不懂。

《丰乳肥臀》横跨的时间很长,有日本鬼子侵略的时候,有解放战争的时候,有成立新中国之后,有大跃进的时候,有三年饥荒的时候,有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现在我还没看完,但已经说到了改革开放之后。为什么莫言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丰乳肥臀》会成为他的代表作?看过《丰乳肥臀》的人估计都会有这么个感觉,大概是因为它里面的某些东西,那些东西讲得很多很白。明明知道那很残忍,但那就是现实,虽然这些东西大概率不会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很多人都不幸,很多户人的不幸都聚集在上官这一家人身上。不得不否认,这些不幸是真的。我之前读的那些书,尤其是上学时教材里读到的各种资料从来没有如此赤裸裸地把这些信息反映出来,所以当我看到的时候,我觉得相当的无奈心痛。能活着能吃饱能过得好好的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尤其是对那个时候的普通人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你不去整人家,不意味着人家就不过来整你。在那种情况下,要做一个老实的好人,几乎是不可能的。起码在看完莫言的《丰乳肥臀》之后,你会这么觉得。

我生在这个时代、现在这个大环境之下,我很庆幸自己还是能做个安安稳稳的普通人。看过这本书以后,我觉得自己真的太幸福了。

2022-11
17

从看书谈起

By xrspook @ 8:33:59 归类于: 烂日记

《公羊的节日》这本书我感觉已经看了好久,就像《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一样,看了过半我才开始入戏。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感觉每当拉美小说里涉及了大量政治相关信息的时候,我就会落入这种境地。因为我个人感觉需要知道了解的背景资料太多了。上一本书说的是哥伦比亚,这一本书说的是多米尼加。在挑选这本《公羊的节日》的时候,我看都没看内容到底是什么,我只是知道这是一本很有名的书,也是略萨的代表作,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的价格很便宜,于是我就入手了。其实以前我也不是没试过看书看到一半就不看了,然后就看别的去了,比如看《王小波全集》的时候,我总是看着看着就不看了,也比如说看梁文道的《我读》的时候也是,看着看着就没有继续了,同样,在看龙应台的《野火》的时候也是这么回事,之所以那些书看着看着就不看是因为那些书实际上是由一个又一个故事组成的,每个故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所以看到有某个程度我觉得没什么兴趣,可能我看完这个故事我就不再继续下去了,有时甚至这个故事没看完就没有继续下去了。所以如果某一本书能抓住我的心,让我看下去通常都是因为那本书只是一个故事而已。这些年来唯一让我欲罢不能的大概也就只有麦家的那三部曲。自从少年时代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后,我感觉看麦家的三部曲算是我最痴狂的一次,根本不想停下来,但显然这种事可遇而不可求。因为上一次遇到几乎已经是30年前的事了,人生有多少个30年啊。

30年前我还是这个少年的时候,又或者说我还是个儿童的时候,我不觉得自己会看到后面前面就忘记了,现在我经常会有这种感觉,显然这就是年纪大了,记忆力衰退了,而且实际上看这些书的时候我的脑子不完全的在这个书上面,所以哪怕我刚刚读完一本书,你问我整个故事是怎样的,大概我会说不出来。其实这也不仅仅看故事书,而且用了很长很长时间,比如说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看完一本书的时候才这样,我感觉在看一些技术类的书的时候,我也会有这种失忆的感觉,所以年纪越大学习新生事物越难,这个东西现在我总算理解了。

虽然要接受新的东西,并要把它吃透的确更难了,但是在你学习新的东西的时候。相对而言好像又会比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小白好一点点,因为接触其它事物的经验会有所帮助。但经验这种东西有时也会帮倒忙,比如说你会不知不觉地落入经验主义,很长一段时间你都习惯那样,但现在让你完全纠正过来,显然非常难,比如在学习DAX语言的时候我就陷入了这种迷茫。明明知道自己栽在哪里,但是却很难爬出来,而且好像越是挣扎陷得越深。那个时候我真的很想让自己忘掉过去一切,但是这根本不可能。其他人在接受这个的时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对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编程语言的人来说,他们学起来会不会容易一些呢?如果真的会容易一些,我很想知道那种人初相识的感觉到底是怎样的?

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让自己尽量习惯。

2022-10
7

感性的人

By xrspook @ 23:59:28 归类于: 烂日记

我买《公羊的节日》这本小说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那是在说什么的,我只是觉得价格很吸引,然后就买了,这是巴尔加斯·略萨的作品。在我记忆之中,我好像读过他的书,但具体是哪一本我已经说不上了。当我开始阅读后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跟标题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的,公羊实际上是一个代号,指代的是多米尼加的某个元首,但那是虚构出来的还是有点写实的意思,我不知道。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读得有些困难,因为角色太多了,名字太长。当我看了好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写的书以后,突然间又变成了翻译小说,就会觉得自己在那些名字之间绕来绕去实在挺痛苦。这本《公羊的节日》不仅仅角色名字很长,里面的情节也跳跃得比较厉害。让我觉得绝望的是你要明白看懂你还得有很多他们默认你应该知道的东西。比如说某些政治事件,也比如说某些党派斗争。如果没有了这些东西的加持,他们在你面前讲故事,但是你却完全不知道他们讲的是什么。

作家和政治总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毕竟作者的东西反映的就是生活。极少数的人会反映一般老百姓的普通生活。如果真有那样的作品的话,有人会愿意花钱买书看邻居家的平常故事吗?如果只是要看一个普通人的普通故事,大概在大家日常生活的聊天之中也都可以实现。我不需要特意为此出一本书了,尤其是现在自媒体时代。通过大家的文字博客、图片分享又或者短视频。各种故事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来。之所以作家的书能变成书,显然他们不仅仅是把生活的故事直接呈现出来,必然会有某些提炼浓缩升华还外加一些像做饭那样的添加了各种调料。主心骨还是那样,但实际上我们所看到所呈现出来的那种色香味已经远远不是一开始的那个状态了。

我是一个理科生,但是我有个很大的特点,是当我看书的时候,我从来不会研究剖析作者的思路意图之类,我只会全身心感受故事本身,于是这也就决定了我是一个非常容易被感动的人。换个说法,容易被感动,也容易被欺骗感情。某些把我感动的屁滚尿流的故事,在某些人面前,他们觉得那不过是一些虚假的、无以言表的东西而已,无论是构成还是表述方式,又或者是故事的核心都经不起各种推敲,但我觉得,如果生活之中没有了被感动,人跟石头没什么区别。被感动的基础是当你接触某个故事的时候,你完全不去剖析,你完全不能把理智加在上面。情况就好像当你看某部电视剧的时候,如果你总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人的服装表达一点都不合理上面,你总是各种嫌弃,那么你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电视剧的剧情本身上面。当然,如果角色表达出来的东西让你秒秒钟出戏,我感觉就无需继续挣扎下去了。直接不看,换另外一个就好。强迫自己看一个一边看的一边吐槽的东西,又何必这么自虐呢?

感谢老天爷,虽然在各个方面我都不太突出,但起码我是一个感性和理性并存的人。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