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
27

回归麦片餐

By xrspook @ 9:13:17 归类于: 烂日记

从昨天起,我又开始了自己的麦片模式,因为感觉晚上都吃单位的食堂,无论如何都控制不住食量,也无论如何都控制不住体重。在不需要如果饿了就坚持不下去做不了正经事的时候,我选择了回到一开始的燕麦片当晚餐,好长一段时间我都那么干,但是也有好几年,除了燕麦片以外我还有猪里脊或鸡胸肉加胡萝卜跟青瓜。这样的晚餐搭配让我过去几年体重都能保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但是今年开始,我的体重又不受控制了。最让我觉得不可接受的是过去几个月即便从理论上说我的运动量更大了,但实际上体重上蹿得更过分。已经到达了让我觉得忍无可忍的地步,体重上升人就不想做运动,不想做运动体重就升得更离谱,我实在太明白这种恶性循环。

过去几个月,一周四个工作日晚上的其中两天要进行篮球训练,余下的两天用来跑步。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不敢选择麦片作为晚餐,因为无论是哪一项,饿着肚子去做显然都不好。吃饭的时候总希望分菜的师傅越慷慨越好,但实际上,当你站到体重秤上,发现数字又往上蹿的时候,你真心失望那个师傅分菜的时候吝啬点,那么自己就不会那么头大了。我不是那种会轻易吃剩饭菜的人,准确来说,这种事几乎没有发生过。因为分菜的师傅很豪爽,所以即便我饭量再少,吃下去的东西还是很多,油多盐也很多。所以今年体检我也有甲状腺结节了。去年体检,当大家都有的时候,我还庆幸自己还没有。晚上也在饭堂搞定另外一个让人不爽的地方就是把钱充到饭卡里,感觉很快就没了。单位的饭钱算是很便宜了,早餐一块钱,午餐跟晚餐分别是三块,从四块钱的消费变成七块钱,当然饭卡的余额就会快速消失。我不是那种自己吃过饭,当闻到别人饭菜香就毫无感觉的人。我是那种即便吃饱了还是能继续吃的人。所以如果我选择在饭堂开饭的时候跑步,每过一分多钟就路过一次,那种感觉真的很糟糕。别人在吃饭也好,师傅在做饭炒菜也好,那种香味飘过来对我来说是种折磨。虽然我能控制住自己不去吃,但实际上,我的内心还是想去的。之所以去饭堂其中一个原因是我很懒,我不想自己做,去饭堂吃饭,通常10分钟,最多20分钟就搞定了,但如果在宿舍自己做,即便是煮个面条,等水烧开也可能花掉了10分钟。做的过程你还得担心如果边烧水边去做其它事,火力太猛那个水会烧出来,喷到到处都是,于是又得搞一番卫生。做饭的时候得搞卫生,做完以后还得洗,又得搞卫生。吃面条对我来说就是5分钟的事,吃5分钟的面条搞15分钟的卫生,太不划算了。但是如果在饭堂吃,吃完以后我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

虽然我已经毕业工作十年,但因为在这个单位,因为单位有食堂,所以我的感觉自己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学校,而且单位的消费居然比在学校还要低。还记得在华农的时候,他们的一碗瘦肉面3块钱,但是如果去吃个饭,也要个汤,3块钱是包不住的,起码得3块2。当然,如果去素菜的窗口2块2就搞定了,因为那些菜品每个1块钱,饭钱是2毛钱一两。如果没有了单位食堂,家里也没有了父母,我的日子要怎么过呢?大概我每顿都会白开水煮各种东西,蔬菜是这样,肉类也是这样。对我来说,家里可以没有酱油没有醋也没有食用油。别人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烹调方式我也能吃得下。之所以这样,我觉得一定程度是因为吃饭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很短暂的步骤。美味也好难吃也好,我也只是把它们塞进肚子里。又或者到那个时候,我根本不用烦恼这个,因为我会把自己寄托在老人院,老人院也是有饭堂的。

貌似我想的真的有点多了。

2018-09
26

又一部教育题材的印度片

By xrspook @ 9:09:39 归类于: 烂日记

非官方的东西我不会当搬运工的,所以如果只是国内外某些外泄资料,我会当做没看到。即便有些时候,从直觉推断,那些应该是真的,但我觉得只要官方不发布,我就不应该落井下石。虽然我不知道那些消息灵通的人到底是如何获得信息的。那些偷发海报,偷发预告片的人,和在电影上映之后没几天就在大肆宣传盗版片的差不多。一定程度上,我自己也在看非正常途径获取的片子。因为外国的电影靠国内电影院引进真的一年下来看不到几部,而且即便在中国的电影院播了,播的那些也不一定是你喜欢的。在没得选择的时候,我们希望自己有选择的权利,但当电影院真的在播的时候,我们又会跳出来的觉得那个翻译不够好,没有我之前看过的那么好,又或者虽然之前我没看过,但我总觉得翻译怪怪的。

基本上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在中国上映的印度电影,之所以能打进中国,要不是因为那部电影在印度的票房实在太好了,是现象级的,但不一定就很精彩,因为印度是个偶像崇拜的国度,所以只要电影主角是某些人,他们的票房通常都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是这种事在中国行不通,因为他们在中国跟路人甲没什么区别。即便是成龙大哥,到了印度,只要他的片子不好看,票房和口碑都会糟糕透顶。如果印度的电影,不是因为里面有大牌明星,那就必须是因为他们有不一般的口碑,才会让他们最终登陆中国市场,但是这种口碑,又不一定是任何题材都行得通的。

昨晚突然收到个消息,说《嗝嗝老师》即将在10月中旬上映。算上《起跑线》,这已经是今年在中国上映的第二部有关教育题材的印度电影。两部电影我都觉得很赞,相比之下,我喜欢《起跑线》多一点,但是,《嗝嗝老师》的剧情更容易挑动人心。《起跑线》的故事让你觉得很打脸,你知道那样做不对,但是你看完电影以后可能还是那么做,因为别人都那么做,你觉得你没得选择。但《嗝嗝老师》不一样,就像《神秘巨星》一样,就像《摔跤吧!爸爸》一样,《嗝嗝老师》给了你突破常规的勇气。

在我的生命中,我也遇到过类似《嗝嗝老师》的老师,虽然我的老师没有那种天生的生理缺陷,但是她所做的事,跟《嗝嗝老师》一样伟大。她让一个参差不齐,可以说是来自于社会最底层的学生,认真接受教育,而不是只是在捣乱。在我们班里,老师也的确发现了一个神算子,他的计算速度非常快,而且精准度很高。在别人眼中,他就只是个普通人,但在老师的眼中,他是一个金子,为了让那个金子能更好地发光,她用尽一切办法。教导主任都没去干的事她去了。她去电脑室把正在打游戏的他们一个个抓回来,而且不是一两次。学校的教学大纲没有要求她那么做,学校发的那份工资也没有要求她必须履行这个职责。她完全是出于她想那个学生走正路,读好书,不要年纪轻轻就把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游戏上。至今我仍觉得,好的老师通常都会和学生发生亦师亦友的关系。正是因为我自己有过这种类似的经历,所以看《嗝嗝老师》的某些时候我的眼泪根本完全控制不住。

用最好的资源培养最好的苗子,这当然非常好,但那些不起眼、甚至有缺陷的苗子,我们也不应该放弃。

2018-09
25

永恒的对手

By xrspook @ 14:59:56 归类于: 烂日记

对胜利的渴望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谁不想赢?!动画片里的角色总得分个输赢,而且越是低级的东西,输赢就越明显。比如说坏人永远斗不过不好人,比赛也总有个胜负之分。但是,在小朋友的动画片里面,却从来不会告诉你,坏人未必就一定那么坏,好人其实也会有阴暗面。真正的胜负对错并不是简单几句就能说清楚,里面包含了很多因素。所以未必胜者就是最强,输者未必那么糟糕。识英雄重英雄这种事,只有当你接触得足够多了,你才会体会得出来。

到了某个时候,胜负反倒不那么重要了。但如果胜负不重要,什么重要呢?我觉得,是过程变得比结果重要。是怎么实现的?你付出了多少?你还有没有更加多上升的空间?你会不会因为自己曾经不够努力而后悔?如果你已经竭尽全力了,还是没做得足够好,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种问题本来就是无解的,还是因为计划不够周全导致不完美?

显然,我是个非常讨厌应试教育的人,因为每到测验考试,我就会莫名感到慌张,即便可能那些东西我都会。只有当我成年了,工作了好些年了,慌张的感觉才逐渐开始变得没那么强烈。之所以那样,我觉得大概是因为那个时候我总算能把握好自己,明白自己到了什么程度。我小时候之所以慌张,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却不得不被拿去跟别人比。我知道自己情况如何,但我不知道其他人的情况怎样。要揣摩自己已经不容易,还得把别人都一并预测,这实在太难了。成年后的自由了,我觉得其中一个是虽然你还不得不老是被拿去跟别人比,无论你愿意不愿意,但是对比的规则你不再那么完全由别人说了算。在某个层面上,你可能不如别人,但在其他的领域,你可以做得比别人好,在心理上就会形成优势。以前之所以慌张,是因为只有一个对比的方向,而且甚至比的内容也是定死的。定死的东西没有发展空间,于是你甚至连转移注意力这一招都用不上,所以我们不得不沮丧。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地把别人PK掉,才能提升信心,这难度也太大了,毕竟人不可能一直强势。但是除了死磕卷子上的题目去PK别人,你根本没有其他方式证明你比别人好。小时候,我真的很羡慕那些记忆力超强的人。天知道他们是怎么把东西记住。因为东西记不住,你怎么可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呢。越是紧张越是记不住,越是记不住就会越发紧张。如果可以重来,我们能不能不让所有人都必须走那条路呢?或许可以这么干,但是这必须改变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显然,这不是短期内就能做到的。让大家觉得好不只是一个样子就已经足够难了。

我们永恒的对手应该是自己。

2018-09
24

中秋味

By xrspook @ 22:01:17 归类于: 烂日记

中秋到底应该怎么过呢?至今我都不知道,因为在我家几乎没有一次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东西聊天看月光。首先是因为我们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看月光环境,其次是到月光出来的时候,大概所有人都各回各家了。

今天下午下了一场很大的雨,我们一家三口刚好在大雨之前回到家。大雨结束以后,坐在房间里看着电脑,我微微地闻到了烧纸的气味,估计已经有人在拜神了。到了晚上,那个味道越发浓烈,估计有小朋友在玩蜡烛玩灯笼了。蜡烛的味道和小孩的叫喊声一波接一波,有些时候,甚至盖过了电视机的声音。中秋节、过年等等那些节日就应该这样,但是对我来说,貌似这都只是美好的愿望,以前我曾经有过,但现在以及往后对我来说几乎不存在。

还记得小的时候,在外公的阁楼夹缝里有几个纸灯笼,我不知道那个东西是什么放进去的,但是有一年,中秋节之前,我们把那拿了出来,然后一直盼望着中秋节的那天要点灯笼。好不容易,终于等到了中秋节的那一天,把灯笼点着了以后我们才发现,手根本不可能抓在纸灯笼上面的铁丝那里,因为太烫了,应该找个棍子之类的挑着,但显然我们毫无准备。我实在不记得了那几个灯笼最终的下场是怎么样的了,但我还记得我小的时候有过一个金鱼电灯笼,但那个东西,存活的时间不久,很快就坏掉了。好长一段时间,那个东西都插在外公阁楼的一个洞里,至于往后为什么扔掉了,我没有一点印象。

我还记得小时候有个电视广告是说中秋节的,当时每家每户要存很久的钱才能买到月饼。一个月饼切开,每人只有一块。广告里,弟弟把姐姐的那块月饼偷吃掉了。辛辛苦苦一整年,存了那么久的钱,才买到月饼,最终吃不上一口,的确让人很伤心。我小时候看那个广告的时候只是觉得大概应该月饼缺货才发生这种事,但后来,当我看过电影《岁月神偷》以后,我才明白到对穷人来说,月饼也是个奢侈品。不是因为市面上真的没有货,而是因为他们根本买不起。

现在对我们来说,月饼只是一些我们真的不想再吃的东西。有好多年的中秋节,我一块月饼都没碰过。看到家里堆积如山的月饼,我就觉得头痛。端午节,我会吃粽子,甚至不是端午节的时候,我也喜欢吃粽子,但显然我对月饼没有这种爱。小时候,当家里的月饼不多,只有外婆家才有月饼而且还有双黄莲蓉月饼的时候,我总是抢着去吃蛋黄。以前是因为喜欢吃,所以抢着吃,但现在,一家三口的月饼蛋黄基本都是我包的,这是因为爸妈都觉得他们不适合吃那东西,所以我做了一个垃圾桶。

人月两团圆这种东西,到底应该怎么去实现呢?是某些特定的步骤?是某些特殊的食品?还是,那只是我幻想出来的美好愿景?

2018-09
19

武侠片和它们的主题曲

By xrspook @ 9:05:03 归类于: 烂日记

还记得还是学生的时候老师说过,学习的奥秘就是把很厚的书读薄,然后再把很薄的书演化出其它东西。以前,我觉得做视频翻译的时候最困难是把长句缩短。要表达那个意思,怎么才能把字数控制好让观众看得不那么着急呢?现在我觉得自己可以比较轻松地做到这一点,有时甚至觉得是不是太短。第一次有这感觉的时候是前两天我开始翻译电影歌舞。明明那个意思不短,但是我却直接老领会出很短几个词。还记得那天我满脑子都是八九十年代香港的那些武侠电视剧的主题曲。因为近几个星期我在家里都在听郑少秋的歌。我觉得,也只有那些用词和那些调调才跟我现在正在翻译的电影匹配。我现在翻译的电影是1992年的,回想那个时候我才读小学一年级而已,什么都不知道!直到小学二年级,家里才有了有线电视,然后我才开始看香港电视,我还记得那时正在播的是台湾版的《倚天屠龙记》,下一年是张智霖版的《射雕英雄传》,接着是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然后是吕颂贤版的《笑傲江湖》,接下来的《天龙八部》,可能我得说是陈浩民版的,因为如果说是黄日华版大概会被理解错误,最后就是陈小春版的《鹿鼎记》。这几部武侠片基本贯穿了我整个小学生涯,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电视剧,没有之一,我不明白为什么当时那么喜欢看古装片,现在我早已没有那个兴趣爱好了,我妈尤其讨厌看现在的古装电视剧。我也不喜欢看,无论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的国内电视剧,那都让我觉得很假。小学的时候之所以那么喜欢,大概是因为那东西给了我美好的梦想,而之所以会让那么多人着迷,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金庸的这几部小说剧情真的很好。现在再把那些片子拿出来看,你会觉得各种假。当时的特效跟现在没法比,而且那只是一个电视剧,而不是电影大片。即便是那样,我们也看得很着迷。甚至可以说,那几部片子影响了我们这代人的一生。对之前或之后的人来说,大概感觉不会那么强烈。

就电视剧来说,我觉得九十年代的还不错,但是就武侠片的主题曲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八十年代的。现在听起来也觉得那些曲子真的很有气场。大概是因为他们用词比较有文化,就像诗句一样,但是又不是那种文绉绉让你看不懂的类型。我真的很佩服黄霑。顾嘉辉加黄霑简直就是黄金组合,直到现在为止,我还真说不出在华语界有哪个作曲家和作词家能那么的厉害。不知道他们之所以搞出那么多经典是因为他们真的很棒还是因为当时我们可以选择的东西不多。他们的作品真的可以说是风靡大江南北,现在,当我要做印度电影,尤其是九十年代的歌舞翻译的时候,我觉得我要听听他们的歌去找些灵感。灵感这种东西倒不是要把他们的句子用上,而是要感受一下应该怎么去表达。词语这种东西是靠积累回来的,不可能临急抱佛脚,我的词库就只有那么一点,我无论如何都挖不出更多的东西,但是如果以他们的作品为指引,我还能脑补出一些东西。我觉得我翻译的歌词主要都是喊口号。某些句子大概我会考虑联系上下文来个对句甚至押韵什么的,但是极少发生。

只有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历练,我才会真的成长。不断地碰壁是件好事。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