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
25

永恒的对手

By xrspook @ 14:59:56 归类于: 烂日记

对胜利的渴望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谁不想赢?!动画片里的角色总得分个输赢,而且越是低级的东西,输赢就越明显。比如说坏人永远斗不过不好人,比赛也总有个胜负之分。但是,在小朋友的动画片里面,却从来不会告诉你,坏人未必就一定那么坏,好人其实也会有阴暗面。真正的胜负对错并不是简单几句就能说清楚,里面包含了很多因素。所以未必胜者就是最强,输者未必那么糟糕。识英雄重英雄这种事,只有当你接触得足够多了,你才会体会得出来。

到了某个时候,胜负反倒不那么重要了。但如果胜负不重要,什么重要呢?我觉得,是过程变得比结果重要。是怎么实现的?你付出了多少?你还有没有更加多上升的空间?你会不会因为自己曾经不够努力而后悔?如果你已经竭尽全力了,还是没做得足够好,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种问题本来就是无解的,还是因为计划不够周全导致不完美?

显然,我是个非常讨厌应试教育的人,因为每到测验考试,我就会莫名感到慌张,即便可能那些东西我都会。只有当我成年了,工作了好些年了,慌张的感觉才逐渐开始变得没那么强烈。之所以那样,我觉得大概是因为那个时候我总算能把握好自己,明白自己到了什么程度。我小时候之所以慌张,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却不得不被拿去跟别人比。我知道自己情况如何,但我不知道其他人的情况怎样。要揣摩自己已经不容易,还得把别人都一并预测,这实在太难了。成年后的自由了,我觉得其中一个是虽然你还不得不老是被拿去跟别人比,无论你愿意不愿意,但是对比的规则你不再那么完全由别人说了算。在某个层面上,你可能不如别人,但在其他的领域,你可以做得比别人好,在心理上就会形成优势。以前之所以慌张,是因为只有一个对比的方向,而且甚至比的内容也是定死的。定死的东西没有发展空间,于是你甚至连转移注意力这一招都用不上,所以我们不得不沮丧。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地把别人PK掉,才能提升信心,这难度也太大了,毕竟人不可能一直强势。但是除了死磕卷子上的题目去PK别人,你根本没有其他方式证明你比别人好。小时候,我真的很羡慕那些记忆力超强的人。天知道他们是怎么把东西记住。因为东西记不住,你怎么可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呢。越是紧张越是记不住,越是记不住就会越发紧张。如果可以重来,我们能不能不让所有人都必须走那条路呢?或许可以这么干,但是这必须改变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显然,这不是短期内就能做到的。让大家觉得好不只是一个样子就已经足够难了。

我们永恒的对手应该是自己。

2017-12
28

隐藏的洁癖

By xrspook @ 9:45:05 归类于: 烂日记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洁癖,但起码这种事当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会很在意。在一些我知道肯定不能改变的环境,在我忍无可忍的时候我也会主动去改变。比如说从前检验的办公室每次都是我忍无可忍的时候就去拖地了。也不管那是什么天气,哪怕是非常潮湿的天。我会把空调温度开到最低然后拖地。拖地那种事我绝大多数都会在我的搭档不在的时候进行,甚至有时我会把他撵去检验室,等我拖完地,而且地完全干了以后再让他回来。因为他从来不拖地,所以我把他撵走的时候他没有意见,甚至还有些乐意。但一旦和一些会主动去拖地和搞卫生的人“捆绑”在一起的时候我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依赖,因为即便我不去做,他们也会去做,虽然靠他们不如靠我自己。大概是因为被我妈唠叨了一辈子,而她又是那种非常严格的人,所以我对搞卫生这种事的要求也很高,因为随随便便地搞肯定会招来一顿臭骂。当我和那些会主动搞卫生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我绝大多数时候会直接不搞,即便我不是很满意他们搞卫生的程度,但我会尽一切所能忍着,忍着那些我不太认同的成果,也忍着不自己出手。日积月累之后效果就会有点恐怖,因为估计别人心里也不爽,会觉得怎么只是他们搞而我一点都不干。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当我一个人住一个宿舍以后,我的行为连我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那种搞卫生的频率和范围简直超乎了我自己的想象。哪怕小学暑假的时候我妈给我的任务是每天都用抹布檫地板,虽然当时家里的地板也不多,但我所涉及的层面和范围远远都不够现在来得神经。从前是我妈逼迫着我必须做,而现在是我自己觉得得这么做。每天洗澡完以后都用水刮把挂有水珠的墙面、玻璃都刮一遍。每天拖地(房间、阳台、洗手间),每天都把挂衣服的柜门、大门后、冰箱顶、组合柜、书桌、床头柜、窗台、阳台的不锈钢护栏、阳台护栏下的台阶、铺在洗衣机上改版的纸皮、洗衣机的“衣服”全部都擦一遍,选择性擦的是阳台门和阳台窗。变态成什么样才会每天都做这些事?现在我搬进新宿舍已经超过21天(如果只算工作日,昨天整好是第21天!)。据说坚持21天就能养成习惯,我觉得自己的确养成全方位搞卫生的习惯了。但这种事我在办公室不会做,因为即便我不做别人也会做,如果我都做了,她们可能就不做,我心理不平衡。在家里我也不会做,因为我妈会包办一切,只有当我心血来潮的时候才会突然大搞一番。比如说今天夏天我把从前学生时代所有的教科书、练习册、各种卷子之类的东西全部都翻出来,全部都归类,该卖掉的卖掉。如果这种事不是我自己主动去做,无论我妈怎么要求,我都不会动手的。

我的自觉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反而有可能是你所看到的并不是我自觉的最高境界。在这方面,我藏得有点深。

归档:2017-12-28 PK

2017-05
9

破亿

By xrspook @ 9:04:24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下午6点多一点,《摔跤吧!爸爸》的中国票房破亿了。用了四天时间破亿,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要知道之前在中国最卖座的印度电影《我的个神啊》在中国整个上映周期的总票房才1.16亿元。可以这么说,再过半天,《摔跤吧!爸爸》就打破这个纪录,而这仅仅是上映的第五天。该电影的排片数量还一直在上升,人们的口碑在不断地发酵。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我觉得其中很重要的是这不只是一部非常优秀的运动电影,而且这还是一部非常感人的亲情片。

之所以说这是一部优秀的运动电影,因为正如邹市明和他的家人看过以后所说,在看到高潮的时候,他和他的家人都一并为女主角的拼搏紧张捏汗。最后的英联邦运动会摔跤比赛过程可能有二三十分钟,但那个时候你的神经根本没有一分钟可以松懈下来,你情不自禁地全神贯注到比赛之中,感觉就像你不是在看一部电影,你是在看一个运动赛事的直播。那种张力是你无法抗拒的。身边的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甚至你会忘了你已经憋尿了很久,你必须得上厕所。不是每一部运动电影都能做到这种效果,但是一旦做到了,那就必然会成为经典。我不是学电影的,我也从来没有上过什么电影理论课。但是正因为我什么都不懂,我只能用心去体会。大概那些非常懂的人在看到那一幕的时候也会有点游离,没办法让自己再次理性地纯粹用技术去理解分析那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怎么拍的,镜头是怎么切换的,故事是怎么阐述的。

运动相当精彩是《摔跤吧!爸爸》的一大特点,但之所以在中国爆红,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这部电影里有一些东方人共通的感情特点。我们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可能是一个小点,也可能是一大部分,无论年龄。我们曾经被父母压迫过。当父母的也曾怀着一颗好心干狠心事,希望孩子们变能更好。这部电影里完全没有跟我们上课和说教,他只是用事实说话。人生的道理很多时候都尽在不言中,通过动作、眼神以及简短的对话,你就能悟出些什么。这些东西并不一定需要很长的语言,所以,即便没有翻译为中文,这部电影也能被看懂。感情方面的东西是没有国界宗教语言隔阂的。这部电影我觉得最让我回味欲罢不能的是其中的亲情。而这个东西在铜臭味非常严重的商业电影时代几乎不存在。现在的电影都在打着烧脑烧钱的旗号。在他们绞尽脑汁要怎么让我们惊艳的时候,他们却忘记了其实你把身边最简单的事说好。也已经足够打动人了。但是现代人的想法是那些琐碎的事、那些天天都遇到的事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看了这部电影以后,无论是当父母的还是当孩子的,都会对自己的孩子和父母有一个新认识,会理解到为什么会这样。这非常有必要,但在中国,之前从来就没有一部电影或电视可以深刻地做到。我不知道欧美的家庭观是怎么样的,反正在看过印度电影以后,我真的觉得那里跟中国很像。而他们的影人又愿意很耐心细腻地讲这些故事。对我来说,这简直就像找到了心灵的港湾。

特效的东西是过眼云烟,烧脑的东西想通了也就那样了,但是亲情这个东西,一旦被触动了,你就再难放下,自然而然地久久回味。

2017-05
1

带上爸妈看电影

By xrspook @ 17:22:30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带着爸妈去广州花城汇UA看了广州FIRST DAY FIRST SHOW的《摔跤吧!爸爸》。这是我这辈子有记忆以来,第一次一家三口去看电影。我妈说从前我爸是个电影的狂热粉丝。每次有新片上映,他都会去看,而且通常一部电影他还不止看一遍。对上一次我爸是什么时候看电影已经很难再记起来。但显然,对我爸和我妈来说,他们对上一次去电影院看的印度电影就是《流浪者》。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这些年来在中国上映的印度电影非常少,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更少。我妈甚至不只记得她对上一次看的是《流浪者》,她甚至可以把流浪者的歌哼唱出来。可以说明,当年的流浪者在中国的风靡程度绝对是顶级的。如果你是三十几岁的人,你还能记起你几岁时候看过的某个电视剧或动画片的主题曲吗?

三十年前的,电影院跟现在的电影院有了非常巨大的区别。荧幕大小有区别,音响效果有区别,但最大的区别可能是电影院的大小。昨天我们去的UA 2号厅,有112个座位。我爸说以前的电影院,分前中后三块,光是前的一块,就要比这样一个厅都大。现在其实也有那些大厅。广州有能容纳四百多人的大厅。如果那出现在一些新的电影院,电影院一定是横向长方形的。比如说天河城的,正佳广场的,或者万胜围的,但如果那是一个比较老的电影院,那样的大厅就是竖向长方形的,比如说是二宫。

要带他们去看《摔跤吧!爸爸》,我之前几乎没说过什么。看完以后我也没有问什么。也不能说我没有问,我问过,但他们没有给我什么答复。于是我就干脆不问了。电影好不好,观众心里知道。如果某天他把这部电影作为和别人交流时的谈资。这部电影就算是体现了它的价值。

我以为我看这部电影会哭,甚至哭得很厉害,但实际上我只有两个场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是因为我心肠太硬吗?可能不是。又没有死人分手那种场景,为什么要哭呢!电影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激烈的摔跤场面。激烈和哭没什么必然关系啊!因为这部电影相当写实,几乎没有任何夸张的成分。所以那些温情的场景让我觉得就像发生在我身边一样。我感觉到很窝心,但是不会哭。这部电影的笑点主要落在轻松调侃的对话上面,而搞笑的人物绝大多数都是女儿们的表哥。几乎每到那个人说话,全场就知道,有笑点了!但其实,这个人物的设置也是真实的,而不像其它印度电影一样,某个小角色专门为搞笑而设,那样的角色通常都是某个仆人。

140分钟的电影,听上去好像很长。但实际上看的时候,我却觉得前面的故事好像还没说完就已经过掉了。因为我总觉得印度电影的铺垫应该不止这样。这到底是因为我看印度电影已经熟悉到一个程度,还是因为我之前就知道这部电影砍掉了21分钟,所以心里一直有个疙瘩,会不知觉的去找那21分钟到底在哪里。

《摔跤吧!爸爸》我肯定还要去二刷。不只要刷,可能要三刷四刷,甚至上映多少个周末,我就去刷多少遍。去电影院花钱看印度电影这种事一年之内不会有多少回。如果那部电影是米叔的,频率将更低。

看第二遍的时候,我关心的重点会变成什么呢?但其实到现在为止,除了我参与做字幕或时间轴的米叔的电影,我完整看过第二遍的也就只有PK。第一次在电脑上看,用十几个GB的高清完整原声版本。第二次在电视上看,那是CCAV-6播的普通话阉割版。

2016-11
10

血腥童话

By xrspook @ 8:22:34 归类于: 烂日记

昨晚做了个相当奇葩的梦,很有趣,但某些部分却有点血腥。那可能发生在一个剧院,也可能是大型体育馆,之所以说那是一个剧院,因为那个结构几乎是圆形的,只有舞台部分是平的,其它都是完美的弧度,而且不是椭圆是正圆。那个场子应该能容纳超过六千人,上座率还不错,有70%左右。之所以有这种场景的脑补,大概是因为几年前去过上海看WWE。这次我们去看的什么呢?好像是PK的一个现场秀。但我觉得那更确切地说是一场剧场版的PK。我坐在半山腰的位置,看到正对舞台的左前方,在山脚的位置有一群拿着标语拿着花之类在加油的粉丝。我脑子里蹦出来的就是一句“很傻很天真”。他们的人数很少,而且做出来的东西有点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台上的表演,其实只能说是PK男女主角出来走走,因为其他人不存在,他们也不是在说PK的故事,只是穿着相关的衣服在那里逗。全程说的是英语,但是有一部分,米叔用了比较慢的语速,说出了几句非常标准的普通话。全场都惊呆了,那些话是他自己说而不是别人为他配音的。然后我就跟坐在我身边的人来了一句“牛叉吧”!还不只是这样,米叔的个人表演还包括有一幕台上放着四台电子琴,两两相对。米叔用左手在电子琴上弹主旋律,虽然他手放的那个位置是电子琴平时弹和旋的地方,但其实和旋不和旋,只不过是高音低音的问题。米叔用的是左手,另外一个人用的是右手,他们两个人各自出一只手,把音乐弹了出来。这种脑补,大概是因为昨天晚上我看了一段了米叔和印度海洋乐队一起现场演奏《自杀现场直播》的主题曲,在那段视频里,米叔驾驭的是架子鼓。也不知道准备了多长时间,甚至有没有准备,米叔被叫上台,然后他就被请到架子鼓那个位置,然后就跟其他乐队成员,和谐地奏了起来。因为里面用到的乐器很多,所以要辨别出架子鼓,我没办法一直盯着视频看,我只能把目光移开,完全用耳朵去听。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觉得电子琴这东西米叔估计也是手到拿来,但问题是,左手是不是那么灵光呢,我就不知道了。

那个舞台剧的最后出现了比较残忍的一幕。PK说他来地球已经100天,他必须得回去了,希望女主角能跟他一起回去。女主角也心动,也想去,但是却被别人拉住了,而PK则是被来自不知道哪里的一根缆绳拉住,就这样出现了比较血腥科幻的情景。他们的分离场景在海边。PK的手和女主角紧握在一起,但是手臂却跟他的自己身体分离了,所以整个海的好一大片区域都染成了血红色。PK身体的其它部分被拉走了,但是他的手却仍紧握着女主角。下一幕出现在一个丛林里,那可能是一个红树林,或者说热带雨林,比较原始。出现了一个可能是把PK拉走的人,那个大概是他爸爸。爸爸虽然强行把PK带走了。身体分离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因为,我默认那种生物就是可以像壁虎那样变形的。在那个星球,PK的爸爸以人形出现,但PK却是以一只蝴蝶的方式,他在他爸爸面前飞过,飞去远方。我觉得我简直把这个故事的结局用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梁祝的情节给融合上去了。虽然说跟那两大悲剧相比,这里男女主角都没死,但被迫分离在两个世界,对情人来说,这跟死又有什么区别?!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可以这么残忍,首先是剧情上的残忍,把情侣给分开了,而且还是永不相见的那种。第二个是我怎么可以脑补出这么血腥科幻的场景。难道是因为昨晚,我特意没用像姨妈巾就去跑10K(刮蹭神马伤害大),然后回来以后洗裤子的时候,足足换了三盆水,才稍微不见水被染红,因此引起的脑子不正常?

最后,出现了一个比较诡异的事件,我在梦里遇到了我们单位已经去世的一位同事。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我的梦里实际上是我们整个单位的人一起去看那个表演的,而那个时候她还在。如果按照PK在中国是2015年5月22号上映,那场表演应该是在上电影上映之前,而那个时候,她的确还在人世。我没有跟她谈话,也没有跟她有身体接触,我只是远远地看到她在那里。

心有多大,梦就有多大,真不知道,我的梦里还能科幻出些什么东西?

2016-11-10_stamp01

2016-11-10_stamp02

2016-11-10_stamp03

2016-11-10_stamp04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