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
29

分分分,永远的命根

By xrspook @ 11:03:29 归类于: 烂日记

经历过更长的人生后,人会清楚地明白到高考只是个序幕而已。当那些不知天高地厚地厚的小屁孩,经历过大学用几天时间考几门到十几门课程的时候,他们才会意识到什么是难。这些课程平时老师不大理会,完全靠自觉,那些所谓重点也只有在考试之前1-2个星期才逐步放出。几乎可以这么说,每一门考试都意味着你要在1-2天的时间里把一整本书、把全部课件、以及所有相关练习题之类完全熟悉。到那时,他们才会意识到,用一整年的时间学好区区那几门课程,那薄薄的几个课本是多么的轻而易举。大学的考试不容得你有任何的喘息。这一门刚考完,下一门马上又来,有可能前一门是晚上7点开考到9点,第2天早上8点又开始新的一轮。时间完全不够用,通宵达旦,即便是宿舍要拉电,之后还得拿着个小电筒或者各种神器继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那个时候他们或许会意识到自己根本不是学生,而是一个快速记忆神器。大学要掌握的一门必备技能就是在短时间之内记住这一门课的所有东西,然后在考完试以后马上初始化开始录入下一门需要考试的知识点。这有点像《哆啦A梦》里的记忆面包。我们当然不会有那种开挂的食物,但是如果你不懂得开挂,毕业的时候成绩单一定很刺眼。

当你开始找工作,当你开始四处投简历,当你要上交各种资料被别人挑选的时候,你才会意识到大学时的轻狂会让你吃尽苦头。虽然高中时努力的你考上了一个好的大学,但是大学期间的放荡、考试之前的技巧缺失,虽然你也正常毕业了,也拿到了学位证书,但是,当招聘者拿起你的简历,拿起你的成绩单的时候,你从前的闪光点变得一文不值,别人只会盯着那些刺眼的成绩。当然要判断一个人能力如何,不应该只看他成绩单,更加不能只看他那几门很糟糕的科目的成绩,但是招聘者就是这么无聊。除非你是那种大老板钦点的人物,你的某些优点可以掩盖你所有缺点。比如你拿到过什么国家级的奖项,又或者在大学期间有什么非常大的项目。这些闪光点让你被某些单位录取完全不需要通过笔试面试考察,而直接是大老板跟你谈好了,然后去人力资源那里签个合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就像那些在开始查分那天凌晨被清华打电话的学生或学生家长一样,我们这些普通人奢求不来。我不知道那些被大老板相中必须挖的人才到底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怎样,学霸是些很神奇的人,你永远都搞不懂为什么他们每门功课都那么厉害,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学霸会严重偏科。

我们这些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高考的时候跟别人拼命,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也要跟人拼命,凭什么击败你的对手呢?他们能从那几分钟的面试里看出我们的能力吗?他们能通过那顶多两小时的笔试检验出我们的真正水平吗?如果这都不可以的话,估计一小段时间的实习会是我们很好的展现机会。但如果这样都不能说服他们,他们仍要纠结我们那个高校的水平、我们那个专业的水平以及我们那张成绩单上的内容,我们的人生算什么呢?算是一直都只被考试定义的人吗?

越是在这个单位待的久,恶心的东西越是扑面而来。

2020-12
19

留在麦当劳的青春回忆

By xrspook @ 22:49:35 归类于: 烂日记

有时我也搞不懂,到底自己喜欢吃的是什么。现在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到了特定日子才能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的限制了,只要想吃,什么都可以吃。现在的问题是,我想吃什么呢?其实,我也不知道。

有很多东西我已经吃过了,也有很多东西,是我从来没试过的,但是我已经没有去尝试的欲望了。高级餐厅是什么?各国美食是什么?以前我觉得自助餐是一件非常让人向往的事。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自己的胃原来吃不下那么多,所以那些东西只会让我有选择困难症。吃不下那么多,但是却想尝试多一些。每次都把自己撑得死去活来。现在到底我能吃下多少东西呢?我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出去吃围餐的时候,几乎每次我都会过量,但是这种机会通常很少了,所以偶尔一两次还可以接受。

之所以这样,可能因为我吃得快,于是不知不觉就摄入过量了,我是那种事后才觉得很饱的人。在华辉,吃一个拉肠,一个粥,再加一个糖水,就会把我撑得不行。这些东西看上去不多,但是都灌到肚子以后,分量却很足。虽然拉肠和粥这些东西其实是消耗得很快,饱腹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我已经无法想象,当我还是个初中生的时候,我可以去麦当劳吃一个巨无霸,一个中薯条,一个中可乐,外加6块麦乐鸡。这样的组合是用优惠券的时候最划算的,但是这样的量真的很变态。初中的时候,每次考完试,无论是期中考还是期末考,我们同学几个都会去麦当劳,通常是去海珠广场的那家麦当劳。至于为什么,我已经记不起来了。大概因为那家麦当劳比较大,人也比较少。回想当年,海珠区的麦当劳真没几家。很久很久以前,当我还读小学的时候,我在海珠广场那家麦当劳喝过奶昔,但现在,奶昔这种食品已经从麦当劳的菜单里消失很多年了。几年前,我经常在万国广场的那家麦当劳吃6块钱的早餐,通常是火腿麦满分加无限续杯的咖啡。我会在那里喝两三杯黑咖啡,然后再带着一杯回家。现在我甚至不知道麦当劳早餐的咖啡还能不能无限续杯。外婆去世之前,我已经不晨跑,更加不会跑到大元帅府,当然也就没有后续到万国广场的麦当劳吃早餐。那些在麦当劳里曾经的青春已经一去不复返。初中结束以后,我再也没去过海珠广场的那家麦当劳。外婆离开以后,我也再也没去过万国广场的麦当劳吃早餐。为什么那些青春的回忆会出现在麦当劳呢?大概因为我去肯德基的次数几乎可以说屈指可数。从前一些我经常去的快餐店也都已经消失了,比如说添美食,也比如说下九路的大快活。现在偶尔我也会遇到大快活,但我已经不确定这是不是我曾经经常去吃的那个品牌了。

如果时光可以重来,我的那些青春记忆还会留在麦当劳吗?

2020-06
12

特别的你们

By xrspook @ 10:16:19 归类于: 烂日记

遇到问题后该如何处理?有时我也会蒙圈,而之所以会那样是因为我莫名地感到有点愤怒。有时我会感到无助,完全没有思路,通常是在我觉得可能可以做到,但我却清楚知道我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又或者我对那个办法的控制力完全没有信心。有时我立马就能给出解决方案,通常情况下我都可以做到。至于方案可不可行,是不是一定可以解决问题,这个我不能保证,但我确信既然我可以有方案一,就可以有方案二和方案三。不一定一个方案比另一个方案好,但起码不会一直都只是耗在那里原地踏步等待被拯救。

还记得初一上学期的思想政治期末考试,我在满分100的卷子里考出了超过100分。并不是因为我的答案全部都做对了,而是因为我回答某道题目的时候给出了好几个方法。回答那道题的时候我只是把我想到的东西都写上去,我根本不知道老师会因为解答方法多而给我加分,虽然那道题目的确有说可以有加分,但具体加多少没有明确。那一次考试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个神话!还记得那个学期的期中考试,思想政治的老师说不用背书,结果我真的没背,破天荒地期中考试我的思想政治只拿到了70多分,而那些高分的同学显然都背书了,而且不只是背黑体的标题。所以那个学期的期末考试的思想政治的书我往死里背,那也是我最后一次在南边路那个家备考,那次考试以后我就搬家了。也正是那一次考试,让我这辈子第一次体会到考试全年级第一到底是什么滋味。那只是一个开始,考试全年级总分第一这种事自从那次考试后我整个初中生涯里就从未被夺走过。就像神话一般!不是因为我很厉害,而是因为那所学校的成绩太糟糕,学生都是推荐生以外随即派位进去的,生源不好。至于老师好不好,我不说不准,对我来说他们其中的一些我还是很喜欢的。他们的执着、他们的认真、他们不是一切都朝分看,教会学生做人比教会他们把试考好拿高分读重点重要多了!数学老师、语文老师、政治老师、化学老师、美术老师、教导主任等等,这些人特色鲜明,跟我之前和之后所遇到的老师比起来,他们至今仍然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给你顶尖的生源,他们考出优秀成绩,那很正常。但当你上课的时候下面的学生都心不在焉、各种打闹、功课乱来、考试成绩糟糕的时候,你如何hold住,一如既往地做好你的工作呢?他们太不容易了!心态若是不够好,估计都会被学生逼得去看心理医生。他们在乎我们,他们更多是把我们当人看,而不是普通的学生、普通的服务对象。我不知道他们实际上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我真的觉得他们喜欢他们所教的那门课,虽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那些东西。

广州市第一〇八中学里遇到的美术老师和化学老师,我确信这辈子我再也不会遇到这样的人。曾经遇到你们,是我的福气。

2018-12
30

外语电影和阅读理解

By xrspook @ 9:17:24 归类于: 烂日记

星期五晚上第一次去看《印度暴徒》,昨天早上又看了一遍,今天中午即将去看第三遍。但直到现在为止,我都还没有写观后感,这跟平时非常不一样,因为通常我会非常在乎第一次的感觉,但我也知道,看第一次的时候,很多细节不能把握的到。去电影院看跟在电脑上看很不一样,因为电脑上看不明白的地方,你还能倒回去,再看一遍,但是电影院刹那之间你没捕捉到的东西,就没有会看了。必须再次买票看,但是,又会有多少人会把一部电影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去电影院支持呢。做这种事的,大概就只有一些有病的人,比如说我。

有时我会觉得,自己把看电影当做是英语的听力考试。通常来说,应试策略是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听材料,但实际上我觉得,如果这样的话,我就会被题目牵着鼻子走,不能享受听力材料本身的乐趣。听力材料都是些很好玩的东西,我更愿意享受那份材料本身,我当然希望拿到高分、甚至满分,但是为了那样,把明明很快乐的东西变得很套路,甚至阅后即焚,这就太痛苦了。昨天去看第二遍的时候,我的确是带着问题去看的。在走去电影院的路上,我问自己,到底前天我有哪些地方没看清楚呢?昨天我得注意看好了。有时倒不是因为我注意力不集中,而是因为电影说的是印地语,字幕写的是中文,画面的内容又太多,所以你不能刹那间接收所有信息,看不过来是很正常的。如果电影说的是中文或者英文,是一些我能听得懂的语言,大概也就没有了这种错过的烦恼。于是这就带出了另外一个问题,的确,字幕翻译可以让我们理解外国作品,但实际上,肯定会有我这种不能同时完全接收画面以及字幕信息,除非我对电影不纠结,只是很随便,甚至会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否则,我肯定在看完第一遍以后,还会有些困惑。至于为什么要纠结那些细节,我不知道,但貌似这是我与生俱来的一些重点错的习惯。别人觉得无所谓的地方,我却要搞清楚它。虽然有些时候,那根本就不是重点,有些时候,在阅读的材料里,那些根本就不是后续选择题里面相关的东西,但我就是会揪住不放,我觉得那些东西很好玩,甚至要为此查一下牛津高阶字典。

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我觉得做英文的阅读理解跟做中文的非常不一样。我曾经做过专四的阅读题,显然,那对我来说难度太大了,但是在那以下级别,比如四六级之类,我觉得那是一种很好玩的东西,在阅读材料里,我看到了很多好玩的,有科技类的有文化类的,或许现在我再去看那些题目,里面甚至会提到印度电影或者阿米尔·汗。但显然,我已经不再是需要做那些题目的年龄了,而在高级别的英语等级考试里,估计不会出那些这么好玩的东西。因为对他们来说,主流是欧美的各种我有点厌恶的重点。今年我们单位计划招两个广外的回来,一男一女,从广外毕业的人,他们必须要过专八,我很想见识一下,专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水平。当我遇到一些很纠结的困惑的时候,他们能立马快速地帮我解决问题吗?还是说,其实在那个时候,他们的专业也不太顶用。

阅读理解最重要的是理解,把那些东西吃透了,让那些材料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我觉得那是一个很快乐的过程,但如果那直接跟分数联系在一起,只是为了分数,只是为了回答正确那五道选择题,那些材料就算是被浪费掉了。

blog可以用语记口述的方法完成,但是,我非常在乎的观后感,必须只能通过敲键盘输出。今天三刷《印度暴徒》以后,我就会去敲键盘。

2018-12
27

准备放假

By xrspook @ 8:41:30 归类于: 烂日记

其实我觉得上班并不痛苦,但是2018年的最后两个工作日我选择了请假。因为上年底要做的事,基本已经做完了,而昨天我把最麻烦的事也都全部搞定。接下来是一些收尾工作,之所以赶最后两天请假,因为我知道总公司的绩效考核小组2018年年底不会来了,据说具体时间是2019年的1月3号。通常来说,我们的人会在年底这几天完成科室内的绩效考核,也就是批判大会。以前,对我来说那是批判大会,现在只是一个小组讨论。因为以前一个科室的人超过十个,现在就只有三个,只要我们科室不和其他科室联合一起搞,很快就搞定。理论上,今天就可以把东西结束,但实际上我们还有一个人无论如何今天都不能把她的那篇年终总结搞出来,不过最终让今天的考核泡汤的是分管我们的领导今天要去总公司开会。鬼知道他们为什么有那么多会要开,而且分管我们的领导除了开会,每到月底的最后几天总会消失。

关于要不要请假,要怎么请假这个问题已经纠结了我一周,直到昨天中午吃饭,我知道考核组不来,才终于放下心头大石,放心地去请假。这个12月我一直都很忙,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各种总结以及分析简直分不清哪些是工作日哪些是休息日。为的就是要在最后结束之前轻装上阵。有些人喜欢临急抱佛脚,最后那天晚上才竖起床板做事,但我不是那种人。学生时代的时候,有些情况下我不得不这么干,因为某些课程的设计以及考试必须靠着你这种能力,非这样不可。比如说大学的很多专业课。也并不是因为我们上课不认真听,而是一些要死记硬背的东西你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提前搞定。因为我不是那种一目十行都会记住的人,而且还得把那些东西一个字不差的记在脑子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当时对我来说,考一门课程之前,先把这个记住,考完以后就马上忘掉,接着下一门课程。但工作跟学习考试我觉得不一样,工作很多东西你是可以提前的,但是无论你怎么做,还是会被一些东西束缚。别人忙的时候你闲庭信步,这是一种很优越的感觉。他们觉得你很神,但实际上你一点都不神,因为在他们之前风花雪月的时候你正在埋头苦干,他们看不到你的辛苦而已。一般情况下,我不会在别人面前晒这些东西,我觉得如何分配时间是自己的事,喜欢早起还是晚死纯粹是你个人的选择。既然那些事情肯定是你一个人干的,就不要埋怨那么多了。天底下不是你一个人最惨,比你更惨的人还多的是,只是他们没说出来而已。我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感动到落泪,但是我却一点都不同情那些懒惰的人,他们活该。从前,当我跟我的领导说,我要三天时间写总结分析的时候,他说他不会给我那个时间,我自己看着办,上班时间我还得做我平时做的事。但现在居然有人跟我说上班时间她没时间写个人年终总结,所以最后的小组讨论要往后拖。我写的统计分析不是为了展示我自己,那是单位绩效考核需要完成的任务。这样的对比也太强烈了吧。明明是工作的事,别人觉得不应该给我时间做,而另外一些明明是她个人的事,她觉得占用公家的时间理所当然。当然,如果你有大把时间,这完全没有问题,但你把自己需要完成的事跟单位急着要完成的事挤在一起,这到底什么意思呢?

我不会为所有东西死心塌地,但如果我真的用心的时候,无论是那些人还是那些事,都应该感到非常庆幸。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