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
19

xls变xlsb

By xrspook @ 10:24:57 归类于: 烂日记

这个月我突然发现一个很惊恐的现象,我的坚果云的1GB免费上传流量几乎爆掉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一个月下来,米叔的东西是有点多,但是我整个文件夹都只有不到300MB,不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而我每天都进行更新的就只有单位的统计数据的东西了。理论上坚果云是增量同步的,所以如果是同一个文件,我在里面新增了东西就同步那些,旧的东西不会再给我同步,但实际上,周末经过两天的观察,我发现情况不是这样的。每天我都会增加十几MB的上传数据,但显然我每天都加进去的东西不可能那么多,每天我加进去的东西顶多几MB而已。为什么会有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差别呢?昨天晚上我终于发现了原因!因为实际上它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坚果云直接把我更新过的文件重新上传覆盖上去了,不管那个文件里面之前有没有我已经存储过的内容。于是呢,这就让我比较惊恐了,因为我每天都要更新的文件里面有几个文件是MB级的,最大的那个甚至接近9MB,如果每天我都要更新数据,更新的文件达到15MB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以每天15MB计算,一个月30天,即便我什么东西都不往里面添,450MB是跑走不掉。我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些数据文件绝大多数都是Excel数据表,我用的系统是Office 2003,所以文件是xls。以前我就发现用2007以上的xlsx更大大能节省空间,至于为什么我不知道。之所以仍然选择老版本,一定程度是因为我觉得用的习惯,而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也曾经试过用Office 2013或者2016,结果发现他们的数据透视表有严重的绝对引用问题。我不知道那个东西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升级以后有没有得到改善,但显然我今年早几个月做测试的时候,那还相当糟糕,出来的东西完全不是我想要的。幸好那是年头,我只是改了几个数据表而已。据说这是因为xlsx看上去是一个Excel文件,但实际上是一个压缩文件,核心是xml所以它的体积要比传统的xls小起码一半,尤其是但文件里有缓存数据库的时候。xml不是微软自己的东西,有人曾经调侃,在2007版本以上出现的那个xml的绝对引用问题是临时工搞出来的,微软还没有完全吃透那个东西,就把它用在数据里面了。但是,据说如果用的是xlsb,就没有那个烦恼,虽然那个跟xlsx是同一代的产品,但是xlsb是微软自创的二进制的数据表,所以没那么多毛病。用xls保存文件大小是8.5MB,如果用x1sx,大小是二点多,如果用xlsb。文件就只需要一点多。这就意味着,那个东西能做到接近八倍的压缩,所以,如果平时我每天有15MB的数据量,经过这么一压缩,就会只剩下几个MB而已,一个月下来,那些东西顶多200MB就包住了。之前我一直觉得没什么问题是因为单位的数据量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多,而另外一个情况是我一直很相信坚果云,我觉得xls是很普通的文件,增量同步应该没什么问题的,但显然,他们只是检测了文件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就整个换掉。到底什么文件上他们才可以做到增量同步呢?难道只能是txt文件吗?如果那样的话就实在太恐怖了。我还要测试一下在新版本的Office 2016环境下,是不是真的用xlsb就没有绝对引用的问题。xlsb对使用office软件的人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如果对方使用的是WPS,非常有可能他们就打不开文件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之前已经说过,那是微软自创的二进制模式,WPS没办法攻克这个也很正常。如果真的这样,我也就只能把只是我自己使用的文件转格式,而发给别人的文件还是用原来的样子。

之前我从来没试过坚果云单月超上传流量,但现在单位的数据真的把我逼上绝路了。

2018-04
26

必然的开窍

By xrspook @ 9:55:45 归类于: 烂日记

昨晚接近8点半的时候,终于离开办公室,开始跑步,然后回到办公室,汇总数据,再回宿舍洗澡,最后坐在风扇前把头发吹干,顺便用语记记录下这片东西。直到那时为止,我的左手无名指的指尖还是痛的。食指和中指也会痛,但是没那么明显。我不知道这种痛感什么时候会消失,但起码比几个小时前我刚放下尤克里里去跑步时的胀缓解了许多。握拳的时候,痛感不会很明显。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傍晚6点多一点就开始抱着尤克里里,到我放下的时候,接近用了两个小时。在这两个小时里,我只重复一组节奏和五个和弦一首曲子。我折腾的是Beyond的《光辉岁月》。折腾我这么久,还不包括前奏部分,我一直循环的只是主歌的一半,因为《光辉岁月》应该有两段,中间的节奏别提有多难了,我暂时不去想。

第一次接触这首歌,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的事了,那是我第一次在Populele app歌库里找到的。属于初级难度的曲子,但显然,那个节奏,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一开始单音很容易,四分音符也很容易。但是到高潮部分,那时多种音符混合在一起,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办,怎么练怎么错,所以我就去网上搜了教学视频,以及以图片展示的尤克里里歌谱。那个教程的和弦跟Populele app是一样的,但是弹奏的节奏不一样。人家整首歌都在用app里面高潮的那种,我觉得天书一样的扫弦节奏。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学会,但是我从来就没考虑过我可能会掌握不了。最终结果如何,就要看我投入了多少精力、投入了多少时间。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什么不可能,除非那种事一开始就违背原则的,是个错误的假设,但显然,要学会用尤克里里弹唱《光辉岁月》,不是一个错误的假设。左手的和弦很早我就已经掌握了,只是换弦的速度有时够不够快而已,右手的扫弦我用了好些时间去磨合,基本也就那个样了。一边看视频,一边自己弹,我已经练到跟视频里演奏者的扫弦节奏一致,左手换弦也没有问题。和弦上手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真让我觉得卡的是弹琴和唱歌结合起来。因为这首歌很特别,之所以特别是因为每个小节有多种音符混合。所以该在哪个音符的时候切入是个问题。我曾经专项练过每一小节的扫弦。按照尤克里里谱上标注的速度,大概每个小节三秒钟,一个小结三秒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如果只是毫秒等级的插入错误,估计没人听得出来,但是如果上升到秒级,就会很暴露。之前我的问题是光是弹和弦没问题,但只要一开口,马上和弦节奏就乱套了。因为唱歌的部分跟和弦的小节不是一回事。以我的说法就是,唱歌跟和弦是故意对错位的。当然也不是所有都对错,但这已经是我研究透了以后才得出的结论。前两天我用了这么一个笨方法:首先把和弦弹一遍录下来,然后开着一台手机播和弦,然后自己唱一遍,同时把我唱的歌和和弦一起录出来。接着就是把这条音频压制成视频,Aegisub可以直接编辑音频时间轴,但是Subtitle Edit只能播放视频,所以我不得不把mp3音频压成mp4音频。也幸好因为前段时间我的MeGUI完全崩溃了,网友给了我一个小丸工具箱。所以我才能够很容易地把音频压成有一个图片的视频。为什么要有一个图片呢?因为如果不加入图片,字幕软件无法识别那个视频。我先用Subtitle Edit打了个粗的时间轴,然后在Aegisub里把时间轴精细调好。接下来的事,就是看着波形图仔细研究我唱歌和和弦到底是什么的关系。光是研究没有用,所以我又用起了我最擅长的Excel。用很笨的方法把和弦扫弦节奏和歌词完全对上。经过了这么一番操作以后,我总算明白这首歌到底是怎么回事。昨晚开始练前两遍的时候,我居然已经有一点点感觉,虽然前天晚上研究完歌曲以后我根本就没练过。我也不知道自己虽然知道了插入点,但是能不能控制住自己,在唱歌的时候手能继续保持和弦节奏。最后我真的做到了!在录下最终音频之前,已经废弃了多少条录音我已经记不清。最终的音频也不能说完美,不过是相对来说,还可以接受。毕竟我不是那种完美的人。两个小时连续下来,到最终成型的时候,每一次换和弦,我都能感觉到手指的痛,尤其是无名指,所以那个时候我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坚持太久了。这也是除了初学头几天以外,我第一次练习到觉得手指痛。

对我来说,今天的弹唱结合就像是开窍了,但是回望我所做过的事情就会发现,这种开窍不是运气,而是积累,是厚积薄发。我当然不可能每一首歌都这么折腾,但是如果我真的把前面几首歌像这样都认认真真琢磨透了,估计后面的事情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32岁过后才开始学乐器,会不会太迟?只要你有一颗学习的心,即便是四五十岁,我觉得也不是问题。如果我是6岁或者12岁开学,估计当我碰壁之后,我就没那么多方法帮助自己,而只能指望别人救我。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那个年龄就学习,大概我是被家长或者老师逼迫的吧,所以我不会有那么大的主观能动性。

学习之所以让人有成就感,并不是因为掌握那东西一路都是康庄大道,而是因为我们遇到了很多,然后战胜了很多。

最后怎么把音频分享到朋友圈我兜了一圈都没找到简便的方法。最后我第一次把音频以音频模式上传到B站,但到今天早上才发现B站的音频只能在客户端收听,PC端无能,所以我又把那东西压成了我熟悉的mp4。好吧,这就是我的第一次弹唱对号作品: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2582693/

2018-04
16

做与不做

By xrspook @ 16:35:43 归类于: 烂日记

昨晚做了个动作类的噩梦,虽然准确来说也算不上是个噩梦,尽管最终结果还没有等到,但起码趋势对了。我花了好大的力气才终于让别人接受了问题存在,需要解决。期间我经历的东西甚至差点危及到我的生命。我居然把我的命赌在一件原本完全不用我的操心的事上,我为何要那么用力呢?我也不知道。

别人要我去做的事,我可能会很有性格地拒绝掉,但我自己却会主动去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一个是拒绝帮助别人,一个是主动帮助别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别人如果纯粹为了自己懒,明明自己能做,自己却不做,直接推给我去做的,我一般不会鸟他们。那些事不难,也不烦,只要他们肯花那么15分钟,顶多30分钟就搞定了,但他们却选择把包袱直接丢给我,等于领导接到任务直接丢给他们一样。他们不懂得拒绝,也没办法拒绝,但我不会,遇到这种事我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你或许会觉得我这样做很傻,那不过是很简单举手之劳的事,我为什么不顺便做个顺水人情呢?大概我在某些人际关系上一直不怎么长进就是这个原因。我宁愿被别人觉得我不够意思我也不干这种事。我觉得这是他们的陋习,必须改掉。他们习惯于一层一层包袱往下丢,所以直接导致的是执行力极差,因为人人都不想负那个责任。他们当最底层的时候不得不去做,一旦让他们当了倒数第二层他们就会有模有样地学他们的上级那样对待下面的人,甚至不是下面的人,是和他们同级的人。这让我想起初中语文教材里《孔乙己》说到的那些“爬上去”的人。有些东西是需要分配下去一起做的,但有些东西之所以还有那个“分配”的过程,纯粹是因为那个人懒。我也很懒,所以我不会让别人依赖我,使得我没那么可懒的空间。

今天我主动去做了一件我觉得必须去做的事,因为如果我不迈出第一步,我的同事不会觉得他们自己有问题,需要改进。今天的那套Excel表格设计完毕以后可以把他们的工作时间从几天缩减为几十分钟。之所以可以这样是因为我改变了他们原来表格的格局,把明细数据和汇总数据彻底分离。明细数据的输入从痛苦的找横坐标纵坐标表变成纯粹的连续回车输入。复杂的双轴定位不应该是人肉去做的,而是应该由机器去完成。从前,他们工作除了痛苦的对应输入以外还有痛苦的挑选日期求和计算。输入方面我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了极大的简化,简化后依然有可能会有数据输入错误的情况发生,但要核对出来会简单很多。修改后的求和汇总计算简直可以说是秒杀就能把困扰他们的东西解决掉。汇总后的数据变成他们需要的上交格式只需再做几个简单的复制粘贴。只要不是心粗得一塌糊涂贴歪了,他们整套流程下来没有多少可出错的空间。加班计算那种事本该是办公室统一搞定的,但我们这个奇葩单位却把这项任务分到了各自的业务科室,而各自业务科室负责这项任务的同事可能只是完成平时日常工作之余额外去做的,所以这就有了他们不得不连续几天时间加班去干这种从前对他们来说相当痛苦事情。我这般改革下来,他们最后要做的只是日积月累把平时每天或者每几天科室其他人员交过去的加班申请表录入一下就可以了。如果不是堆积一个月再录入,如果每次只录入几张,十几分钟绝对够了。外加最后的汇总操作秒杀完成,他们的整套工作将从相当痛苦变成非常轻松。

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时绝对不出手。

2018-03
30

不聪明不严谨

By xrspook @ 7:11:31 归类于: 烂日记

前几天统计培训的时候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我们一共有四门课程,分别安排在两个上下午。其中一门课程是Excel的应用,是门上机课。直到上机的时候,我才知道那门课是要让我们对着电脑的,但是让我非常意外的是老师居然不知道如何把他的素材放到每个学生的电脑里。因为时间紧,一个上午只有大概两个小时的时间。所以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做这种实操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便是很熟练的人也做不到一边看上面,一边在下面模仿。其实这门课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去一个普通的课室,老师演示,我们不需要抬头低头。如果课室安排在一个机房,老师可以控制我们的电脑。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抬头看老师那里,而只需要盯着眼前的电脑。理论课和上机课应该是分开的。理论课和上机课的时间应该对半,但我们居然用一个早上安排了这样的课程,显然对老师来说这很难,对学生来说这也不容易。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我非常熟悉了解老师讲的那些应用该如何具体操作,但是按照老师一步一步做下去,我觉得时间不够。要不就是在自己电脑里没找到那个功能(我用的Excel 2003,机房电脑的是Excel 2010),要不就是抬头发现老师的操作已经到了下一步。于是,这就让我想起了大学学习C语言的时候,老师叫我们不要做笔记,只是看着她,听着她讲就可以了。因为电脑操作这种事,一个眨眼分神,几秒钟你就可能错过了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刚上了一半,老师突然问下面的人觉不觉得他说得太快。他要不要慢一点?结果下面的人果然觉得他说得太快了,于是老师懵了,问他们那么是不是要重来,还是往后的部分说慢一点。无论是哪个操作,他要把课程讲完都是不可能的。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到底可以教会多少东西呢?我真心不知道!

向来我都对计算机的老师有很高的要求。他们应该本身自己就很聪明,而且反应很快,因为他们要解决的不只是常规的问题,还有学生莫名其妙搞出来的其它事情。显然给我们上这门课的老师在备课方面不那么仔细。另一方面,在应对他预料以外的事情的时候,也显得不够敏捷。他在给我们说loopkup使用之前,给我们说了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但是在公式里,他自己懵了,把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搞错。在他写好公式即将往下拉的时候我就知道出来的结果一定跟他料想的不一样。所以当他拉完以后,发呆的那一刻,我马上可以给他指出你到底是哪里错了。对我来说,这只是很自然的反射,因为这些函数和公式我一直都在使用。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之前我不怎么熟悉的,但是在经历过职称的计算机考试以后,我已经彻底掌握了那个东西,虽然反应还会有点慢。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老师的反应居然更慢。在另外一个countif公式使用的时候,他要计算某个字符串到底出现了多少次,但搜索出来的结果居然是零。在他给学生演示之前,我已经在自己电脑上按照他的思路做了一遍,发现结果不对。老师还在郁闷,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觉得那件事不可能在几秒钟之内解决,所以打算把那跳过的时候,我突然发现限定搜索的单元格里面的某个字符串并不是他所拼写的那样。因为单元格里面的东西除了他敲键盘进去的字母以外,还有几个空格。因为单元格里的字符串和他限定的字符串不一致,当然计算不出到底有多少个单元格是中彩。我的做法是直接把单元格里面的东西复制粘贴到计算的公式里。他的方式是把空格放到替换里面,把整个工作表的空格都替换掉。显然,这个工作表示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复制过来的,所以看上去你不知道有些地方居然有空格,但是备课的时候,老师要讲这门课,他是不是应该在上课之前过一下他准备的素材呢?如果他事先有准备,他不可能不把那些空格去掉,又或者讲课的时候,他会先让学生碰一下壁,然后告诉学生,其实某个单词后面还有空格,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先灵活处理。在这门课里,他碰了两次壁,两次都被我秒杀解决掉了。对我来说,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在其他人眼中,一定程度上我成为了一个神人。因为我自己是在基层单位做统计的,所以我知道什么才最适合我们。老师在课上说的那些东西都是Excel皮毛之中的皮毛,但尽管如此还是会有人得到启发。但我个人觉得,在适用性和易用性方面,讲其它东西可能效果会更好。又或者审视我们现在正在处理的表格,有什么改进的地方,更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只是把大学生用来考试测验的东西用在我们身上,显然不完全合适。

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我只是在某些事情上曾经花过比他们更多的时间而已。

2018-02
2

该懂却不懂

By xrspook @ 13:48:16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几乎一整个下午都在算什么安全奖,但直到最后我才发现原来在人员定等方面我一开始就错了。有些人并不属于那个档次,而有些人虽然是那个档次但不在那个计算范围之内。设定公式不难,难就难在把那些最基础的东西搞清楚。发难的人只有我一个,因为平时做这份工作的人都知道那些人该怎么划分,但实际上他们的划分方式又很有问题。于是这就导致他们的工作经常变得很多很难,而且出错的几率很高。当我看到那个人员划分表的时候,难怪他平时的工作经常出错。如果在做数据的时候仍是按照那个纯粹是给领导看的汇总表来运作,不死才怪。从那个表的划分你就能看出做表的那个人其实思路也是有点混乱的。即便他思路不混乱,在我们70多号人的单位,同一个人员,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职级和岗位,在进行不同汇总的时候,需要用到的头衔不一样,但显然,如果你把明细表和汇总表都混在一起,这个快速汇总转换的工作没办法高效进行。人事基础这些东西做数据透视表绝对是最方便的。前一秒钟我可以给你统计这个岗位的人员,下一秒钟我可以帮你统计那个职级的人员。无论你想按照什么规则排序都不成问题。不止可以单干,还可以联合干,一层两层三层关系一起干。只要把各种关系都分列得足够细,往后的操作你可以随心所欲把它们组合起来。你可以通过层叠的方式把它们组合起来,你也可以通过人工连接的方式把它们组合起来。什么场合需要什么数据,只要组合得当,总有一个非常快速的解决方法。

我没有系统学过很专业的数据分析。从前曾经用过高级分析软件,是因为想偷懒解决一些大学课程交作业的问题。毕竟在我的大学学习过程中还没有一个必须让我精通那些东西的课程。不过话说回来,在学校课程里学到的东西,大多都只是最基础最皮毛的部分,更精髓的东西需要你产生兴趣,然后再往后,特别是你有这个需求的时候才会掌握。Excel从我们刚接触电脑就已经听说甚至正在使用,这个软件能满足一般人士及高级人士的需求。当然,如果每项工作都有一个专业软件去实现,有些步骤可以方便一些。虽然那些步骤其实也可以通过Excel的高级操作去完成,但用软件的话,即便你什么都不懂,看着那个操作手册,你就可以得出高级操作的结果。但软件开发和购买需要大量的资金,软件使用过程中也会肯定出现很多毛病,所以需要往后的售后服务维保。当然,如果单位有大把钱,完全不在乎这些。但如果从个人能力培养方面方面看,了解具体操作和思路非常重要。Excel当然不是一个免费软件,但我们绝大多数人使用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免费的形式。也正是因为Excel不是免费软件,所以它能实现很多国产软件做不到的事,而且软件的缺陷概率很低。

掌握好Excel的公式、数据透视表以及VBA,基本可以实现办公室操作的所有事。你熟悉这些东西的程度又决定了你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从现在的情况看来,我觉得这个单位急需让所有管理人员都进行Excel的业务培训。培训不只是教会他们一套该怎么操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改变他们一直以来惯有的处理数据思路。有些我觉得他们应该懂得东西,实际上他们都不懂,这会让我觉得很抓狂,而且不只是一两个人不懂,而是几乎全部都不懂。于是有时,我会觉得到底我是外星人还是他们是外星人。

学校是个让你学习的地方,但很多时候都只是老师家长以及那个氛围逼迫着你去学。我觉得人生更重要的是有主动去学习的欲望以及执行力。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