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
7

我的外公(三):郑重的仪式感

By xrspook @ 11:07:06 归类于: 烂日记

据说家里的几张凳子都是外公亲手做的,我没见过外公做凳子,但是我知道他是一个动手能力非常强的人,因为他给我做过玩具,比如说菱角车,我只记得菱角车的大概模样。那是一个拉扯绳子,菱角就会转起来的小东西,但问题是我人比较粗鲁,也比较暴力,所以那个东西很容易就会被我拉扯坏,但是坏了以后,外公可以一次又一次地把那重新修好。

我没见过外公做比较庞大的木工活,但是外公的那些工具箱从来都干净整齐。虽然说那些东西很久都不用一次,长期都放在男装柜底下深处,但是拿出来的时候。你根本不会觉得那些东西脏。在没有太多塑料和现成的便宜货之前,家里大大小小的东西都是靠自己维护,可能是纸皮,可能是木头外加一些钉子螺丝铁线之类,就可以让生活用品一直用下去,不需要买新的。这是穷人家必然会发生的事,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看着大人做那些事。心底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和动手欲望。小时候的我不知道如何修东西,但是却会拿着剪刀螺丝刀之类做各种破坏。可能是剪,可能是切,也可能是戳或者翘。

在做精细活方面,外公是绝对的高手,每一次他刮胡子的那个阵势我都相当的着迷。当年他用的是手动刮胡刀,用的大概是吉列的刀片。毛巾准备好,水杯准备好。然后把镜子架起来,接着打开装刮胡刀的小盒子,把里面的零件一件一件的拿出来组装好。其他时候我都会多手去碰一碰,但是在刮胡子这个问题上,我是一点都不能触碰那些东西。否则外公就要大发雷霆了。我觉得外公刮胡子的那个操作是一个神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巧妙精细活。我爸拿起电动剃须刀刮胡子,也就是那三五分钟的事,随便拿着个小镜子,各个地方过一下也就完了,但是外公对着镜子,各种角度,各种姿势,有时需要舌头在口腔里把面部的某一片区域顶起来。其实我不知道刮胡之前和刮胡之后的外公到底差了多远,但是我就觉得那个过程太神奇了。在那个过程里,我只能远远地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的份儿,因。只要我制造出一丁点声响或者有一丁点动静。外公就会发脾气。因为拿着刀片在脸上飞这个操作是危险的。除了外公以外,我这辈子从来没有认真看过任何一个男性刮胡子,而我却观察过外公刮胡子无数次。摆开阵势非常严谨,就像是外科医生即将开始做手术。当刮胡子结束,把东西一件一件清洁好后放回原位的过程同样让我着迷。当外公把刮胡子的所有利器都收拾好,放回小盒子以后,我才可以终于拿着小盒子把玩一下,前提是我不能把盒子打开。装刮胡刀的小盒子外面有一张立体的照片,就是那种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画面的东西。当时家里有好几张那种照片,都是四姑婆从香港带回来的。外公的刮胡刀盒子上那一张最小,是一个跳芭蕾舞的小人。刮胡刀的盒子一开始的时候是可以自己锁上的,但是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那个机关渐渐失灵,所以到后来要把盒子合上也就只能拿个橡皮筋捆几下了。

对男人来说,刮胡子是在普通不过的事,有些人甚至天天都要这么干,即便不是天天干,隔几天也要干一回,但那种郑重严谨的仪式感,我只在外公刮胡子的过程中感受到。

2018-03
30

不聪明不严谨

By xrspook @ 7:11:31 归类于: 烂日记

前几天统计培训的时候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我们一共有四门课程,分别安排在两个上下午。其中一门课程是Excel的应用,是门上机课。直到上机的时候,我才知道那门课是要让我们对着电脑的,但是让我非常意外的是老师居然不知道如何把他的素材放到每个学生的电脑里。因为时间紧,一个上午只有大概两个小时的时间。所以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做这种实操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便是很熟练的人也做不到一边看上面,一边在下面模仿。其实这门课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去一个普通的课室,老师演示,我们不需要抬头低头。如果课室安排在一个机房,老师可以控制我们的电脑。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抬头看老师那里,而只需要盯着眼前的电脑。理论课和上机课应该是分开的。理论课和上机课的时间应该对半,但我们居然用一个早上安排了这样的课程,显然对老师来说这很难,对学生来说这也不容易。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我非常熟悉了解老师讲的那些应用该如何具体操作,但是按照老师一步一步做下去,我觉得时间不够。要不就是在自己电脑里没找到那个功能(我用的Excel 2003,机房电脑的是Excel 2010),要不就是抬头发现老师的操作已经到了下一步。于是,这就让我想起了大学学习C语言的时候,老师叫我们不要做笔记,只是看着她,听着她讲就可以了。因为电脑操作这种事,一个眨眼分神,几秒钟你就可能错过了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刚上了一半,老师突然问下面的人觉不觉得他说得太快。他要不要慢一点?结果下面的人果然觉得他说得太快了,于是老师懵了,问他们那么是不是要重来,还是往后的部分说慢一点。无论是哪个操作,他要把课程讲完都是不可能的。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到底可以教会多少东西呢?我真心不知道!

向来我都对计算机的老师有很高的要求。他们应该本身自己就很聪明,而且反应很快,因为他们要解决的不只是常规的问题,还有学生莫名其妙搞出来的其它事情。显然给我们上这门课的老师在备课方面不那么仔细。另一方面,在应对他预料以外的事情的时候,也显得不够敏捷。他在给我们说loopkup使用之前,给我们说了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但是在公式里,他自己懵了,把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搞错。在他写好公式即将往下拉的时候我就知道出来的结果一定跟他料想的不一样。所以当他拉完以后,发呆的那一刻,我马上可以给他指出你到底是哪里错了。对我来说,这只是很自然的反射,因为这些函数和公式我一直都在使用。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之前我不怎么熟悉的,但是在经历过职称的计算机考试以后,我已经彻底掌握了那个东西,虽然反应还会有点慢。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老师的反应居然更慢。在另外一个countif公式使用的时候,他要计算某个字符串到底出现了多少次,但搜索出来的结果居然是零。在他给学生演示之前,我已经在自己电脑上按照他的思路做了一遍,发现结果不对。老师还在郁闷,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觉得那件事不可能在几秒钟之内解决,所以打算把那跳过的时候,我突然发现限定搜索的单元格里面的某个字符串并不是他所拼写的那样。因为单元格里面的东西除了他敲键盘进去的字母以外,还有几个空格。因为单元格里的字符串和他限定的字符串不一致,当然计算不出到底有多少个单元格是中彩。我的做法是直接把单元格里面的东西复制粘贴到计算的公式里。他的方式是把空格放到替换里面,把整个工作表的空格都替换掉。显然,这个工作表示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复制过来的,所以看上去你不知道有些地方居然有空格,但是备课的时候,老师要讲这门课,他是不是应该在上课之前过一下他准备的素材呢?如果他事先有准备,他不可能不把那些空格去掉,又或者讲课的时候,他会先让学生碰一下壁,然后告诉学生,其实某个单词后面还有空格,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先灵活处理。在这门课里,他碰了两次壁,两次都被我秒杀解决掉了。对我来说,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在其他人眼中,一定程度上我成为了一个神人。因为我自己是在基层单位做统计的,所以我知道什么才最适合我们。老师在课上说的那些东西都是Excel皮毛之中的皮毛,但尽管如此还是会有人得到启发。但我个人觉得,在适用性和易用性方面,讲其它东西可能效果会更好。又或者审视我们现在正在处理的表格,有什么改进的地方,更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只是把大学生用来考试测验的东西用在我们身上,显然不完全合适。

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我只是在某些事情上曾经花过比他们更多的时间而已。

2017-11
23

积重难返

By xrspook @ 21:00:08 归类于: 烂日记

有些东西如果完全是我做的,我记录得很详细,所以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做正推或者反推,但显然别人不这么干。他们做了就是做了,没有把那些特征值记录下来,于是查找原因的时候就会变得非常麻烦。通常来说写程序的人应该不会这般丢三落四,因为其中某个地方改了又没有记录下来后来要查找时就会变得非常麻烦。之所以他们不做记录,大概是因为他们就没想到会有查找的那一天。为什么居然会有这种思路呢?因为他们只是完成工作,而不想把这个工作做得更好更顺畅,所以不会站高一点想远一点。对他们来说每天就是把数据做出来,至于那个数据之前之后怎么用,他们不会去考究。每一天的数据肯定是对的,但问题是每个细节数据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跟实际情况完全相符,这个不是他们纠结的范围。过了一段时间,到积重难返的时候,他们会跟你说,这没办法搞清楚。但实际上如果在遇到这种问题的第一天开始最近把它整理好就不会发生往后的麻烦。就像如果每天做一张单,你可能觉得做个程序有点多此一举,但是如果你每天要做十张单,在前面花一些时间写个程序是有必要的。我最讨厌那些一次要做两百张单,他们自己觉得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就把任务直接抛给别人。或者直接问你有没有程序让他直接去套用。那些人不只是懒到了极点。而且推卸责任也是到达了一种让人极度厌恶的程度。通常这种人自己犯错的时候会矢口否认,人人都觉得是这样,人人理解都如此,那些东西做了几年都一贯是这种风格。然后他会告诉你我就不这样,我就不听你的。到最后谁会遭殃呢?他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我们也懒得跟他解释。只有撞板的事实才能让他闭嘴。跟这种人斗气一点意思都没有。遇到这种人,通常我的做法是,就是能指出他不得不承认的错误。我也不说这到底有多严重,但是你觉得自己完美无瑕,我却偏偏可以指出你的瑕疵。

今天本打算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去把所有单据的签名都翻一遍,结果上午一点时间都没有,只能把这安排到下午做。上午我们的上班时间是8-12点,下午是2-5点,所以理论上上午的时间更充裕一些。但上午我真的把时间都耗在别处了,也没办法,那个东西我必须做,但检查签名那事并不太急,也并不需要一定必须完全由我亲自做。检查签名时我在文件柜之间站了一个下午,眼、手、胳膊都感觉废掉的样子。我觉得自己没开小差,翻那些东西我的脑子可以一边继续考虑另外的东西。情况就像我跑步的时候在想其它东西一样。检查签名那种事一旦成为了条件反射一切都顺其自然。如果我每次把一堆凭证装订起来的时候就有检查,我也就不需要这般积重难返了(超过7000张)。我觉得漏签名这种东西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漏签名就会被扣分,扣分了名次自然就不能太好,但即便名次不太好该发的钱也不会少发,那只是领导某段时间面子有点难过而已。

晚上去了新宿舍瞧瞧,顺便拖了个地。我就像拖地上瘾一样,几乎每次过去都会拖地。如果能把这个养成习惯并磨练出技巧的话这会很不错。

归档:2017-11-23 鬼娃

2017-08
11

神逻辑

By xrspook @ 11:10:06 归类于: 烂日记

还记得第一天作为统计的时候,我的字有多丑,丑得我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汉字丑,数字也丑,因为平时,我要写的汉字不过是我自己的名字,那种汉字又不是正常的字体,会有个人风格融到里面。签名的时候可以这样,但平时写字的时候就不能这样了,而至于数字,虽然平时在做检验的时候原始记录写得很多,但是那时只要求我速度,能辨认出来就好,哪怕辨认不出来,大概能猜出来也可以。因为有些数是可以估计的,即便当时我写的很丑,实在无办法辨认写的是什么,但根据大体的规则还是能事后根据逻辑把那个补回去。虽然说原始数据要严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实验中原始数据在一定范围之内其实是可以商量的。但是统计的数据不一样,小数点后三位,一个都不能错。原始数据不能错,用原始数据汇总出来的东西也不能错,哪里都不能有0.001的差别。对我来说,这个难度在于我经常是心手不一,看一个数抄下来的时候就变成了另外一个,还有一个情况是在很急的时候我的字就会乱写,乱写以后连我自己也辨认不出那到底是什么字了。也正是因为这两点,所以在还当学生的时候我的计算经常出错。如果只是要求我写个公式,说个思路,我随时可以拿一百分,但是要每个计算流程最终结果全部正确,对我来说难度就很大。不是因为我不会做,而是因为我在草稿纸上的计算太混乱,字写得太丑,我自己也搞不清那到底那是什么。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字体我会被误导一次,外加心情有起伏的时候心算会出差错,我又可能犯错第二次,两种情况叠加起来,我的笔算又怎么会正确呢!于是,在完全手算的时候,要我计算正确实在太难为我了。大学允许我带着计算器去考试,于是情况又好了一点。,纯数据的计算对我来说是种折磨,但如果是必须写出过程的,字母公式运算又会好一点点。前两周在收拾我房间里书柜的所有书本、试卷以及练习册的时候,我发现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我写的字在一步一步地变得比较好看。工作以后,基本除了自己的名字就不用写其它的字。所以字又开始写得越来越难看。大概因为字写得好看一点计算的时候不会因为字体的原因犯那么多的错误。从前的草稿纸花得连我自己都搞不清那到底是什么回事。其实我完全没必要那么抠门,但是我却总喜欢挤在一个角落里整。于是这一次的计算叠加在上一次计算那里,到底谁是上一次的谁是这一次的,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或许我每次都这么整的话,连老天爷也会被搞糊涂。

调岗到财务当统计,到今天为止是第三周。我觉得自己的字体越写越像个人样了。在抄写数字的时候也总算有了一点感觉,数字看一眼以后,不知怎么就可以缓存住,然后写下来。至于写的字,也有了明显的改观。当这份工作要求我抄写必须不能有丝毫犯错。对其他人来说,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但对我来说,要完全做到,不太容易了。

昨天等了一个上午,京东的快递员还是没有过来,直到昨天下午上班的时候,我仍然没有收到他的短信或者电话。当我去查快递单的时候才发现中午一点多他派送成功了。如果是其他快递公司,肯定会有所表示,但是京东的人太老油条了。那部新手机总体感觉很不错,但是有一些细节却让人很抓狂,比如说那个指纹开锁。放在口袋里每一次我都很纳闷,明明我没有按开关键,怎么掏出来的时候就亮屏了呢?原来是那个蛋痛的指纹感应,只要被触碰到,如果你没有设置密码和指纹,就会自动亮屏。,如果你设置了密码和指纹,当然你乱碰的不是录入指纹的手指,而是其他东西,黑屏下会震动,震动三次到第四次的时候会自动亮屏要你输入密码。这个智能功能很烦人,却居然不能关掉,于是你还得真想办法,怎么把手机放在裤兜里,又不会被其他东西触碰到。整搞不明白那些设计者是怎么想的。既然他们能有防止触碰的功能。距离感应器感受得到手机在裤兜里,开关键不会亮屏,为什么指纹键却会亮屏呢!天知道他们的是什么逻辑,难道说他们的手机就永远不会放在裤兜里,而容远都只会拿在手上吗?!

地球人的逻辑太怪异~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