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
4

有所为有所不为

By xrspook @ 8:40:03 归类于: 烂日记

一天之内翻译600多条字幕是什么感觉?其实那里也没有600多条字幕,因为里面大概有两首歌,合计约一百条字幕。这个600多条我是在一个工作日完成的,所以我承认一整天我都在摸鱼。但摸鱼的前提是,我已经把我该做的都做了。别人临时丢给我的我也快速解决掉了。从那个人把文件发给我,到我把数据填完再把文件发还给他只用了15分钟不到。这15分钟里,我做了可能他半个小时都搞不定的事。因为我做的表我很熟悉,但是他对那些东西一窍不通。虽然说他的成人大学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但是实际操作能力远不如我。这并不是因为他年纪比我大很多,而是因为他没有终生学习。大学的时候其实我没学多少Excel,都是工作之后边用边学的。我工作文件夹里面的Excel文件全部都是经过高度处理的。保证我可以以最快最优方式完成任务。我对自己的要求不只是把工作完成,而且是又快又好地完成。不能让他们大吃一惊,就算我输了。

下午正当我潜心翻译的时候,科长突然来了一句,叫我搞定今年的征文。我一向对那个东西非常的反感,工作十年有余,我只交过一次。也就是去年那一次。而过去30多年来,征文我也总共只交过两次,一次是在大学的时候。也不记得那是什么内容了,反正我交了一份英文上去,邮件回复说,如果我是外国人,这个征文活动不是和我,如果是中国人,请交中文的版本,当时我被气疯了。我一向对征文这种东西不热衷。但实际上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并不抗拒写作文。作文这种东西,当我还是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我很烦恼,但是,当我进入了小学中高年级,其实那还好啦。尤其当我书读得越来越多,知道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以后,作文写不写得出来就看平时有没有观察了。但征文这种事跟学生时代的交作文不一样,作文是你必须要交的,但征文这种东西本来就有自愿的性质,随便交一个连自己都不满意的东西,我良心绝对过意不去。除非是我心甘情愿地去写,否则我不会随便凑数,丢一篇什么出去。所以有时我觉得自己真不适合当什么撰稿人或作家之类的,因为我实在不喜欢被催稿。你越是催稿,我越是写不下去,内心越是反叛。但是如果你给我足够多的空间,我会让你非常惊讶。征文这种东西强迫你去凑数完成指标,其实我觉得很搞笑。如果你的绩效考核里面有一条,必须完成征文,不完成那你就没有分的话,那我会去写,但既然你没有这一条,你能说我做得不对吗?即便我做了,我有什么回报呢?就那么几百块的入围费吗?交一篇自己完全没有感觉的东西上去拿个几百块,这到底算什么啊?!对别人来说,可能这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事,但对我来说,对自己不负责任是一个耻辱。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我不想做的东西我不会随随便便地去应付完成。

他们或许会觉得,我一天都对着莫名其妙的东西做翻译,而且是完全没有酬劳的,不只是没有酬劳,如果某一天片方追究起来,还会告我侵权。为什么我要这般死心塌地地做,而不做一个非常轻松就能搞到钱的征文呢。人生价值的体现我觉得不能光用钱去衡量,如果你只用钱去衡量我,我会看不起你的。对我来说,做一些我觉得很有必要的翻译会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就像无偿献血一样,按照现在的条例,献血400mL以上个人的终生用血免费。但为什么超过了400mL后我还不断去呢。为什么超过了4L以后,我还会去呢?对我来说,这完全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了,而是因为我觉得做这件事有意义,而且我的身体有必要定期去做点这种事。

别人可能会觉得,我只爱玩,该做正经事的时候总是在摸鱼,那就让他们觉得去吧。现在我觉得学生时代上课时候开小差的人其实也很值得我尊敬。

2017-01
9

职称改革呵呵呵

By xrspook @ 10:26:48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好不容易看了一次新闻联播,我之所以能看下去是因为在一开始简单介绍的时候说会谈到职称改革。好不容易熬过了前面的一些什么什么什么会议,终于轮到说职称改革的时候我却一句话都没听懂,因为说的又是那些四字成语,没有实际意思的东西。大概我层次比较低,所以新闻联播一开始说哪个会议上领导提出了什么什么我都一直没听进脑子里。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我单位开会的时候,所以这就意味着,我不是一个当领导的料,我的内心深处,自然而然会抗拒那些东西。完全没听进去,一个字都不记得。那种选择透过性的能力相当的厉害。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些领导可以一天到晚都坐在那里开会,而且还不打瞌睡,样子看上去还很认真,完全不明白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上个星期五,开了两个多小时的会,开到一半我实在忍不住要上个厕所。当然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单位是50多号人,期间只有几个需要上厕所。领导发言并不是在读而是在说的时候,我是有听进去了,但当他开始排比句,我就完全选择性透过了。我开始看自己的书,因为我把kindle拿上去了,那东西很有隐秘性,因为看上去它就像个笔记本,而且因为是黑白的,所以显然我不是在打游戏,也不是在上网。如果我不翻页,你看不出那是一本电子书。单位开会的时候是我看书最认真的好时机。平时我或许也会看着看着就干别的去了,但是开会的时候你哪也去不了,上面说的东西我又没有兴趣,那个时候看书神马最适合了。

回到职称改革,我没听懂新闻联播里说的什么意思。这种大事当然在其它地方也会有传播,有些很懒的就直接把新闻联播里说过的东西再写一遍,但有些地方则会进行一些资料收集,用具体的东西解释那到底是怎么回事。某些报纸说职称改革是多个方面的,其中一点是取消了职称英语和计算机能力的硬性规定,这个我早就知道了,因为去年夏天评职称的时候,已经不需要那两样东西。另外的是对某些实用性很强的职称,据说也不需要论文的硬性要求。但是我觉得,这些最硬性的考核指标都取消掉的话,怎么还能评价,这个职称还会公平公正吗?!这些都能省掉,但有一些事绝对不会省,而且还会增加,那就是继续教育。职称英语和计算机,考一次通过就可以用很久了。论文也一样,五年之内要有两篇或以上,只要写出来了,不管在哪里发表,只要他们认可也就可以了,但继续教育这回事,年年都要干,年年都要花很多钱。这个钱,从法律法规上来说,单位是有硬性要求必须支出的,但实际上即便我在国企,单位也不肯花这个钱。所以职称这个东西有什么含金量可言?几乎可以说,那是用钱买回来的。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所有的门槛都去掉,唯一的解释就现在领导人的孩子连那些都不想干,那些能力都不具备,所以为了让他们更容易达到目标所以就这样。做生意的人有没有职称都无所谓。只有蹲在国有企业以及某些研究机构,职称才算是个事。工程师的等级跟技师的等级是完全不一样的两条线。技师不需要考核英语和计算机能力,也没有论文的要求。工程师也取消了那些评比的门槛,那么,工程师跟技师,有什么区别?

有钱的人靠钱打通所有。有权的人拿着他的权力为自己铺平道路。我这没钱也没权的人只能适可而止地吐个槽。

2015-09
21

分神

By xrspook @ 13:07:39 归类于: 烂日记

为什么我这么喜欢学习新的东西呢(前提是这是我自己想学的而不是别人逼迫的)?什么东西都有可能挑起我的兴趣,任何领域、上山下海一律通杀。为什么居然可以这样?到底我的极限是什么?我不想触碰的界限在哪里?

好奇和贪玩是每个小孩都具有的。但某种游戏玩久了没玩出什么新花样自然会觉得无聊,要换另外一种,但对我来说通常换另外一种不是因为我觉得无聊了,而是心血来潮就要开玩别的。不知道这种心血来潮是不是内心觉得无聊所致,但可以肯定,屁孩时的xrspook没有现在来得专注,做事的时候极少真能做到一心一意,即便有时候专心了,但持续时间也不会太长,至于什么时候开始走神,那就很难说了。就玩游戏而言,当我突然很想玩另外一种的时候肯定是因为我走神了。这种走神有药可救吗?可以,我觉得可以,体育运动可以治愈这种注意力无法集中经常神游。可能因为我的运动神经并不怎么发达,所以身体的协调不那么优秀,所以即便不走神我的运动模仿能力也一般,如果走神了,那更加是必定大囧。而且呢,体育神马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我这种笨鸟若不多练习,那只能是拖后腿的节奏。我无法接受自己成为垫底,我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只有在玩各种体育运动的时候我才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完全忽略时间。通常来说,只有上课铃或下课铃,又或者家人喊我去干嘛才会让我停下来。一旦开玩某体育,我几乎就不懂得主动刹车是什么。竞技运动如此,一些明明不是竞技的运动更加需要我集中——比如说长跑。长跑的时候我经常胡思乱想,那是高度的开小差状态,但前提是我的跑步已经进入条件反射模式了,我有开小差的本钱,即便开小差我也能一直好好地保持姿势跑下去。长跑我觉得是一个漫长的冥想过程,我跑得太严肃,绝对不会想停就停下来,没有跑够一定的距离或时间我是不会停下的。身体和精神经常分离,身体长时间专注在跑步上,精神不可能一路都想着跑姿和呼吸,所以,我觉得这是最神奇的分神事件。

直到昨天晚上我才知道原来美亚Like Stars on Earth那套双DVD+CD里面的CD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样的!里面的歌真的就是OST,是电影原声,而不是我想象的电影MV里的歌曲。我呆了,但这可以理解,因为第一只DVD,含有电影全片的DVD里就已经可以选择观看电影的歌舞MV以及电影的歌曲,那里有了,何必再单搞一只CD来存放这些内容呢!不过让我觉得郁闷的是DVD里可以没有目录(实际上包装盒上是有DVD简要目录的),但CD是OST,即便用电脑打开也不过能看到一系列音轨而已,怎么也得来个目录吧!那个目录可以一张纸夹在包装盒里,也可以直接把音乐名(不能称为歌了,因为根本几乎没人唱没歌词的)印在光盘正面。幸好,我还有一招:用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然后查找并更新专辑信息,出乎我意料,居然能匹配得到曲目名称,但专辑图片没有,专辑的部分资料是缺失的,比如说年份。CD里不是我料想的内容让我失望了一把,但随即这个失望就变成了高兴,毕竟TZP的歌我早有了,有flac的,也有320Kbps MP3的,但这个我还真没有,我没有别人有的估计也不多,因为没有真正入手DVD的人怎么会有,不满足于网上看高清,还剁手入手DVD的当然有收藏癖,有收藏癖就舍不得拆包装,不拆包装不把里面的碟盘放到光驱里播无论如何也不会知道里面居然是这等内容~ 我手贱、我有收藏癖,但我也有好奇心。这套光盘我快到手1个月了,直到昨天晚上我才第一次把CD放到电脑里播,另外两个DVD我收到的第一次就已经放光驱里了。可见,我也是差点就错过了这个宝藏的。

在找AK电影海报/封面的时候我发现他很多电影的网站都已经不复存在,比如Lagaan,但今天我才惊讶地发现原来Taare Zameen Par的居然还活着,而且还活得好好的!!!网站的网络合作伙伴有MSN,虽然MSN现在已经呵呵呵了,但至少TZP还活着!访问速度超快!资料内容也都很好!看来,全世界都爱小孩,对小孩特别呵护。

今天有种很懒散的感觉,非常不想动。

2015-08
17

坚决去付出

By xrspook @ 13:44:26 归类于: 烂日记

无论你喜欢的是什么,如果只求回报不想付出一切都是浮云。

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一开始只有欢乐,欢乐到简直有点乐晕过去了,沉浸在一片幸福的海洋之中。仿佛世界上就没有比那更好的选择了,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了解的深入,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凭之前我们的经验往喜欢事那里套,有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为什么会喜欢?因为未知,所以兴奋,但要怎么探寻未知呢?这就需要技能,经验能解决一点问题,但只是一点而已,如果经验能解决所有问题,大概我们就不会新入坑迷上某事物了,一点挑战性都没有,有什么意思?这暗地里就要求了我们要突破自我,让自己成长起来。无论你迷上的是什么,兴奋期过后的艰苦奋斗期和更靠后的纠结矛盾期都会存在。你真的爱吗?你爱得到底有多深呢?你肯投进去多少时间和精力?我觉得,那些只是处在兴奋期的人甚至称不上迷,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在兴奋期没结束还没真正着迷之前就已经另觅新欢呢?现在的人太浮躁也太善变,归根到底是现在的选择太多了,琳琅满目面前到底该选哪一个他们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看法,就更加不用说要让他们静下心来慢慢咀嚼研究了。从前我并不这么觉得,现在我渐渐觉得自己就是有种研究的调调,与生俱来的,这种能力/癖好并不是人人都有。从前,在没得选择,我一定得跟别人做同样的事的时候我并没有把自己的特殊性表现出来,但当现在我可以有我自己的选择走我自己的路的时候,这种特征越发明显。我这是在愤世嫉俗吗?好像有点,但我更多想表达的是一种我无法苟同随大流。

昨晚看AK 1999年电影《终成眷属》的时候,看到某个镜头是男主角和女主角都去看话剧/舞台剧,舞台上的男女主角在干冰烟雾中对唱,那一段我开小差了。不知为何我想到了灭火器,想到了火灾,我完全就没有注意到他们唱的是什么内容,我完全掉进自己的惊恐世界里了。不得不说,两周前的某件事对我影响很大,虽然我毫发无损,但经历过那种事以后,也不知道是自己在某问题上成熟了还是那东西已经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伤疤。看AK电影这般开小差法是极罕见的,而且还分心得那么的彻底。不过呢,我之所以分心是因为我知道那一段不过是为了表达男女主角看着表演有多么的揪心。我知道印度电影的歌词一向很美,但几乎没有一首歌我在听第一次的时候就留意到歌词意思,歌曲的调调我可能看完一部电影后就可以哼出来,尤其是一些一整部电影都用一个主旋律配以不同的歌词和节奏略改动的。印地语我不懂,歌词翻译得太好,都像诗一样,我就更难记住了。我已经看过AK 39部电影,我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歌就是有节奏的诗,都是押韵的,翻译出来的意思不同,但从印地语的发音和调调来说,每一句不过是转换了一点点原音而已。这种东西对我来说一直是硬伤,要我记住实在太难。而且他们的歌通常还不叙述事件,而是像散文那般有感而发,我就更头痛了,难入戏,真心难入戏。所以呢,如果说某首歌让我忍不住单曲循环无限次听的话我肯定是爱上那个调调和节奏而不是迷上歌词本身。昨天更奇怪,我看AK电影歌舞的时候我直接把注意放在他们的步法和身体扭动上了,我试图弄清最基础的到底是什么,好偷师。今年3月参加广州塔下的N+TC后我就觉得我必须得学跳舞,与此同时,瑜伽之类增加平衡感和柔韧性的也非常必要,这两种东西印度电影的歌舞里不是都有了吗?!!!!!啊啊啊啊啊,命中注定的巧合??????关于我在印度电影里观察到的舞蹈细节,必须开一篇blog细细道来,三言两语完全不能完全输出我的想法。

不知道为什么会走上这么一条路,但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无论我顿悟了没。

2015-07
7

积累经历

By xrspook @ 13:30:09 归类于: 烂日记

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捧着一本断词错乱且有些字母识别错误的书在某个洋快餐店里看得很欢,而且,我还是完全不消费,纯粹只是去看书的。为什么我不去图书馆呢?对!我这种人应该去图书馆,但我跟压根就没想过去那些地方,因为那里的人不少,但大家都太安静,人人都太认真做自己的事,我需要吵闹,我需要开小差,我需要各种额外的小故事,所以我需要在吵杂的人堆里看书。为什么我不去市场看呢?如果家乐福愿意给我张椅子和桌子,可以没问题的,但估计别人不会这般。当现在的家长为了给应考的孩子们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把家里的空调也换成超低分贝贵价型号的时候,我却选择在一个吵翻天,食物香气不断的地方看书,我脑子是不是不正常啊!只要没有蚊子虫子的干扰,即便那个地方热得我汗流浃背也无所谓,只要不对眼睛伤害很大晒太阳也可以。我并不是故意在制造什么恶劣环境去虐自己,我只是觉得人生得百味叠加才会更深刻。人生正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经历才变得有趣。接近30岁的xrspook近期觉得,我经历和感知的实在太少了!我不久前发现,观察身边的陌生人是件很有趣的事。这种观察可以是直挺挺地盯着人家(但这样结果可能会很尴尬,甚至会被骂一顿或打一身),所以我通常不这样。通常我会竖起耳朵去听,偶尔瞄上几眼。生活在自己地头的好处是,身边人说的话和我同声同气,我毫不费劲就能听懂他们说的是什么,而无需像做英语听力题那般全神贯注,又或者使出吃奶的劲都猜不出他们方言说的是神马。听懂了,偶尔“偷听”故事很好玩;完全听不懂他们在你耳边唱歌也是种调调(前提是他们并不是喊得很大声粗鲁,比如说有些人在公交车上吼叫讲电话就让人觉得相当讨厌!)。不要觉得世界都是恶意的,把自己当作是个无知且有非常强求知欲的孩子去看这个世界一切都还不错。

很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学校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会担心这个那个,什么够不够分,什么不知道那个专业是怎样的,合不合自己胃口之类。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觉得他们都想太多了、担心过头了。分数够不够,能不能上什么学校,当然,找工作的时候学校的名气相当的重要,但那只是敲门砖,当你工作了几年,有实打实的经验技术以后,毕业学校是什么一点都不重要。同理,你知道多少毕业生在从事着他们的本行吗?很负责地说,50%以上通常都不是。倒不是因为他们觉得专业在一开始的时候选错了,那是他们不喜欢的,因为他们选的时候根本什么都不知道,何谓错?何谓不喜欢呢?那些负面的评价都是后来形成,但后来是后来的事了。是因为大家的学习的时候没入戏?还是因为学校的教学有问题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这些都要慢慢考究。总而言之,学生最后丢下自己的大学专业在别的专业入职是很普通的事。我想说的是,有些学生之所以不从事本行是因为他们觉得其它行业更有前途和钱途,原因不在于他们真的不喜欢他们当初的选择。我算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吗?好像是,也好像不是。是,是因为我没有非常主动地选择过我的终生专业,不是是因为在我终生专业以外的辅助专业我都经过严格挑选。我认为,一个专业,无论是什么,如果你真的扔了时间的精力进去,一切都无所谓喜欢不喜欢,你自然而然地就会情不自禁地着迷不可自拔。同理,对我来说一见钟情是狗屁,我需要在后续的相处观察中了解更多,当然了,也不排除有些我第一次见就有好感的事/人。

能平淡地好好过日子是种福气。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