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
15

港味翻译

By xrspook @ 8:36:40 归类于: 烂日记

《妈妈的神奇小子》的英文片名叫做Zero to Hero。基本上中国电影都不会取这么押韵牛逼的名字,当然这只是通常,现在年轻的中国人的英语水平已经大大超越从前了,但是这种命名,我觉得很香港。

还记得从前明珠台的那些英语节目翻译的中文片名,我觉得都很有吸引力。老师在英语课上说信达雅,但实际上我只有在香港的英文频道上才见识到让我很佩服的信达雅。可惜的是我已经很久很久都不看明珠台了。以前我花很多时间在上面看各种各样的纪录片,有可能是Discovery的,也有可能是National Geographic, 但是Discovery的居多,因为National Geographic通常会在国际台播,不知道为什么虽然也是香港台的英文频道,我不怎么喜欢国际台。

我不只喜欢明珠台的中文翻译,也喜欢他们的粤语配音。放电影的时候,尤其是在晚上放930那场的时候,明珠台用的都是双语播放,但因为广州这边看那个频道用的是有线电视,没办法选择到底用什么声道,所以有段时间我们听到的是英语原声,有段时间我们听到的是粤语配音。比如说一开始我看830那场的《X档案》的时候听的是粤语配音,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可能是停播了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开播,变成了英语原声。相当的不习惯,我花了好多时间才终于适应了男女主角的声线。在我不再看明珠台之前好像双语播放的节目广州有线电视再也没有给我们默认选择粤语配音。之所以这样,大概是因为他们觉得看英文频道,一定程度上大家是打着学英语的幌子的,如果片子都变成粤语,明珠台跟翡翠台有什么区别呢?但实际上一开始我之所以看明珠台,倒不是因为那是英语频道,而是因为我们喜欢上面播的那些国外纪录片、电影和电视剧。那些东西不会在粤语频道播。所以,当明出台再也没有粤语配音以后,我被迫习惯了看繁体的中文字幕。在那之前,即便翡翠台播的那些电视剧都有繁体中文字幕,但实际上因为都听得懂,那就是我的母语,根本不需要看字幕。

现在的有线电视默认给我们选择原声的声道,大概是因为在广州看有线电视的人好大程度都是说普通话的,哪怕土生土长的广州人,现在的孩子已经把粤语当做是一门外语,他们开口就说普通话,所以说如果明珠台播放的是粤语配音可能那个频道的受众会更少。当然了,估计现在英语频道再也没有当年那么多粉丝了,因为要看外国的节目,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我们都已经有了很多其它选择。再也不需要准点蹲在电视旁边,激动地等待,也不需要看插播的广告,虽然其实我觉得明珠台他们自己的广告挺好看,倒是好长一段时间有线电视都把明珠台的广告剪掉和插播他们自己的广告,广州有线电视的广告真心不好看。香港电视台的广告一定程度上我觉得那些东西虽然是在推销某些商品,但实际上短小的广告挺有养分的。很多广告讲述的是某些故事,而不纯粹是某个明星在那里带货。

那些在明珠台看大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15分钟播一次广告。换做是现在,可能我会抓狂到极点。但是当年15分钟一次的原版广告其实我也从中吸取了很多信息,比如说某些新的CD专辑。也比如说那个电视台还有什么好看的节目,因为除了广告以外还有不少节目预告。

感谢明珠台,我少年时代探索世界的领路人。

2021-08
15

回忆牛津书虫系列

By xrspook @ 11:37:39 归类于: 烂日记

连续说了好多天的运动,我觉得自己有点根本停不下来。因为天天都有新话题,大概因为我每天都把很多时间和思考放在那个上面,所以生活里除了吐槽工作就是描述我运动的状态以及谈我运动时或者运动之后的感受。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做法,因为只有不断地做,不断地思考,人才会慢慢一点一点进步。胖子不是一天吃出来的,进步也不是突然间就有了一个质的升华。正是这些跬步的积累才最终可以至千里。

但是其实除了工作和运动,我也会做一些其它的事。有些事是在我计划之中做的,比如说当某一天我发现了关于JEA很久很久以前的某篇文章(EL EXTRAÑO CASO DEL DR. MENDOZA Y EL SR. ABELLO,REDACCIÓN EL TIEMPO,2000-12-23)我就想要看《化身博士》。在我印象之中,我见过这个名字,但是又好像有点模糊,后来当我搜索图书的时候,的确发现牛津的书虫系列就有这本书。还记得初中的时候我非常喜欢看牛津书虫的双语系列,但那个时候我没有一整套买,我都是一本一本挑着的来买,至于是怎么挑,大概我觉得封面和标题比较恐怖,比较吸引人,我就买了。比如说我第1本买的是《歌剧院幽灵》,那是在广州购书中心买的。书虫系列的很多书我都是在购书中心买的。我已经不记得一开始是怎么发现那些书了,我甚至不记得那些书到底是放在哪一个类别的货架。大概那个时候我正在儿童书籍的书架上找《X档案》吧,因为初中的时候,某个同学跟我说她在某个儿童图书馆里发现了《X档案》。但最终,无论是图书馆还是书店,我都没找到。同学说的《X档案》系列图书我没找到,反而让我发现了牛津的书虫系列。如果当时的我就有强烈的收藏癖好,如果当时的我不吝啬钱,而我的父母也知道我喜欢看那些,估计我会一套一套买回来,但实际上没有,所以我买了很多零散的,也买过一整套的,但只买过一套。说来也奇怪,一本一本买回来的我大多看过,但是一整套买回来的,我反而没拆封过。我不知道书虫系列到底是不是全部都是简写版本,还是说有一些故事本来就比较简单就不需要简写了。当年我为什么没有买《化身博士》呢?因为我觉得那比较不恐怖、不吸引人?当我不久之前看完《化身博士》以后,觉得这本书还真的挺悬念的,而且也足够恐怖。从一开始那个气氛就是阴森森的。如果当年我知道是这么个情况的话,我绝对要入手那本书。

是牛津的书虫系列让我喜欢上了英文阅读,不再畏惧,不再觉得学英语纯粹为了测验考试,那不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知道那些我很想知道的故事。那时,英语考试的阅读理解的成绩我依然非常一般,但起码不再害怕了。至于喜欢上考试的阅读理解,直接觉得那好玩过瘾,那又是高中时候一个英语老师打通我任督二脉的故事了。牛津的书虫系列是我拥抱英语阅读的启蒙老师。

在知道JEA的那个相关文章以后,没过几天我就入手了《化身博士》的纸质书,买的是译林出版社的书,但是可能因为书太薄,所以他们硬是一本中文版配套一本英文版。至于英文是不是原版,这我没有考究过。中文版放在家里,英文版放在单位,但实际上英文版我连翻都没翻过。中文版是某一天晚上单位的作业比较早结束,所以我翻了一下,看了几页,觉得很过瘾,但是回到单位却没得看,于是我又只好在kindle上买了电子书。中文版的《化身博士》电子书好像单卖不便宜,跟《金银岛》捆绑起来很划算,所以我就买了《金银岛》加《化身博士》捆绑起来的中文版。之所以会捆绑一起卖,是因为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英国的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化身博士》画了我一个晚上十几分钟,然后又花了两个白天的某些摸鱼时间看完。

这个有点阴森森的故事里面满满的人性纠结。但实际上当我看完以后又觉得那好像没有人们说的那样纠结。这让我想起韩寒的某些作品被放到了某些语文考试的试卷里,但是当他自己去做那些题目的时候,他自己反而懵了,因为标准答案和他之前的设想其实是有不少距离,连他自己都没想得那么深入。

如果《化身博士》的篇幅再长一点,里面的东西再细致一点的话,我感觉会更好,但为什么就只有那么一点的篇幅呢?我觉得有点可惜。

至于对这本书、这个故事的具体感受,我还得花一篇blog慢慢展开,因为这一篇里面前面铺垫的东拉西扯太多了。

PS:搞定这篇后,我无聊翻了翻自己书柜里牛津书虫的存货,一堆散买的书都很薄,薄到根本没有书脊。我随手抽出来的第一本就是《化身博士》!我那个去~ 当年我有买!但买回来以后根本没看过!!!!!否则我不会没有一点印象!!!!!!但为什么那么本书里没有书店的戳呢?到底当年我是在哪里买的呢?省图批吗?

2019-07
7

我们超前了吗

By xrspook @ 17:49:40 归类于: 烂日记

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某个中午我跟几个男生一起去父母的工厂,貌似那是因为放寒假或暑假之前,开完会以后就提前放学了。一路上大家都在讨论着离奇事件。他们一直在说着UFO外星人之类的东西,当时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是在听。我不知道为什么男同学那么喜欢那些东西。在那个年代,除非看过电视或者书籍,否则不会了解到那种东西。当时我对UFO外星人之类的没有很感兴趣,但也不会很抗拒。起码那个东西比语文书上的内容有趣一些。又过了好长时间,网络发达了,信息通畅了,搜索各种消息的渠道更多了,而我也看过了更多的X档案,但原来那些貌似很神奇的东西不能打动我。

今天我在家里,连续看了大概6集的X档案,把第11季的全部看完了。吃过午饭以后我就在床上看,一开始是坐的,然后是半躺着,最后直接躺下来了。有些时候我的确看得很困,很想睡觉,但总算挺过去了。

这部从前让我非常着迷的电视剧现在我看的时候却莫名地觉得怪怪的。那明明是2017-2018年才上映的内容,但里面说到的人工智能之类的东西我觉得一点都不超前,甚至还有点落后。搞不懂为什么他们的手机这么的落伍。他们用得最多的居然是固定电话,而且是那种,貌似现在你叫我再找一个出来,我大概只能在博物馆里找到的类型。他们开的车子很漂亮,但问题是房子里面的设施让人觉得非常无语。无论是电脑、平板、其他电子产品,又或者是厨具之类的。最让我觉得惊讶的是他们习惯地把录像带这种东西也带出来了。00后知道录像带是什么东西吗?在他们懂事的年代,甚至光盘这种东西也越发少见了。如果谁家还有录像机这种鬼东西绝对应该拿去博物馆。如果电视剧里是2006-2007年拍摄的,我还可以接受。毕竟如果播放年份放是2007-2008,片子里面的内容还有一点超前性。这是一部科幻剧啊!如果这是10年或者20年前的科幻剧,这样的情节我还可以接受,但这可是一部去年的科幻剧啊!于是我开始问自己,这到底是不是因为近几年中国真的发展得太快了,以至于我们已经把外国司空见惯的正常现象默认为已经落伍了?比如说在某一集里,在结账的时候,男主角得塞一个信用卡。在现在的中国,普通付款方式是扫二维码,稍微高端一点的方式是人脸识别。如果他们要玩生活中的高科技,他们的任何特征,无论是脸部、指纹还是瞳孔,足以辨认出他们的身份,而不需要通过监测身上携带的可定位电子设备。因为到处都是摄像头,摄像头全部都可以精准地人脸识别,无论是在光线很好的情况下,还是在黑暗的情况下。当你在科幻剧里看到里面的东西反倒比不上我们的普通生活,我理所当然会觉得太奇怪。

我从来没走出过中国,估计现在如果我到欧美国家去,也会有我看电视剧的这个感觉。

2019-07
3

再遇X档案

By xrspook @ 9:10:19 归类于: 烂日记

对上一次看电视剧X档案我已经彻底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的事了。数据上说,第九季的X档案大概是2002年的,我也好像记得好像我高一的时候还有看X档案,但是那个记忆已经很模糊了。我唯一记忆非常深刻的是我初三中考一模的时候,我还在看X档案。其实都到了那个份上了,看电视和不看又有什么区别呢?多复习一个晚上并不会让我在考试的时候创造什么奇迹。我记得貌似我最后一次看X档案看的是一个电影版。那个大概是在我高中的时候看的,好像是一个周日的晚上。现在回想起来,明珠台当年真的包办了我看过的很多外语节目,准确来说是包办了所有。从他们的儿童节目,他们的纪录片,他们930大片,又或者是深夜才播放的WWF以及半夜重播的X档案。

我这代人大概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家里有有线电视的,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可以看香港台了。还记得和我读同一个幼儿园,住在同一栋宿舍楼的一个男同学。他从小学就开始看X档案,而且看得欲罢不能,但是我直到上了初中,搬了家以后才开始看。我开始看X档案的时候,那已经是个过气的东西了,不再那么受欢迎,也不再成为大家聊天的话题,演员什么时候跳槽,公司什么时候开始不拍都是个问题。由于时间太久远,X档案对我来说是一个让我脑洞大开的科幻系列剧。很长一段时间,我看的都是明珠台粤语配音版本,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家的有线电视播放的是粤语版,理论上那个电视剧他们是双语播放的。又过了不知道多少年,突然间没有了粤语版本,变成了英语,所以我花了好长时间都么有适应过来。对我来说,那个男女主角就应该是粤语配音的声线,实际上不然。

昨晚无聊的时候我在爱奇艺上搜索了一下X档案,突然发现近几年居然有新的!第10季是2016-2017的,第11季是2017-2018的。爱奇艺上面第11季是独播。第10季我翻了一下,貌似不能容易地找到中文版本,所以我就随便从爱奇艺上的第11季开始看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它们的边头居然仍然是一开始的那个版本,那种久远的历史感实在让人记忆满满。男主角老得让我觉得必须得称呼他为爷爷了,满脸的皱纹让人觉得岁月不饶人,至于女主角,我觉得她太瘦了,但相比于男主角的衰老,女主角还稍微好一点。不得不说,这部新拍的片子如果收视好的话绝对是见鬼了,因为跟GA比起来,真差太远了。无论是拍摄角度、拍摄灯光、剧本编写还是悬念的设计,这些都很有问题。看GA的时候我几乎不需要看字幕,但是看X档案的时候,我貌似听不清角色在说什么,尤其是男主角说话的时候。虽然我在一边原地跳一边看,但也不至于英语听力退化成这个程度吧。从数据看来,X档案第10季的收视率很不错,但是第11季好糟糕,我看过一集半的11季以后,觉得这相当合理。如果他们不把电视剧的质量提上去,光靠怀旧,是没办法吸引观众的。连我这个当年的疯狂粉丝现在都觉得无语,觉得没办法看下去,又怎么可能吸引没看过的人关注呢?

我觉得新的X档案与其这样,不如别干了,就让我们把记忆停留在那个90年代的世界吧。

2019-07
2

RUN NOTE

By xrspook @ 22:19:03 归类于: RUN NOTE

星期二 2019-07-02 20:31
平均心率115.,最高心率127,平均配速539,原地跳。一边看第11季的X档案一边跳,感觉,怎么这个系列剧变得如此糟糕啊啊啊~~~ 是我跳的时候英语听力严重退化了还是他们说话真的很迷糊呢?我怎么几乎听不清,尤其是男主角说话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悬念设计成这样,明明是系列剧,但如果不知道之前的事根本没办法入戏,泪奔~#xrspook未行够#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