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
10

发现规律,抽象步骤

By xrspook @ 8:53:01 归类于: 烂日记

星期天的下午,初中的同学群又开始了数学题答问答。这一次又不知道是什么题目,反正照出来的那个相片右下角页码那里写的是有理数。有理数无理数具体是什么东西,实际上我已经不太记得了,但这就只是一个定义,稍微翻看一下书本,就会回忆起来。我不知道有理数跟那道题有什么关系。对一个路人来说,我觉得那道题就是一个考察发现规律的,发现那堆数字正负值的规律、发现那堆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相对于高中时代的题目来说,我感觉那道可能是小学或者初中的题目,规律还是比较好找的。

当我第一眼看到那道题目的时候,我就彻底没想过要理,直接继续看我的电视,把那忽略掉,因为我知道即便我不回答,其他人也会回答。我不是唯一的一个答案。看上去那是一本习题册或者一个试卷册,无论是哪一款,肯定有标准答案,问题只是我的那个同学不知道那个答案到底是怎么来的。其实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知道那个答案是怎么来的,毕竟要做这个题目的人不是他,而是他的孩子。所以孩子不知道怎么做那道题,为什么操心了半天的人却是家长呢?当我那个同学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不会做的题目他的家长绝对不会为他操心。不会做就不做,不会做就回去问老师问同学。现在这个该怎么做的这个责任仿佛都落到了家长的身上,又或许,是因为我的同学觉得他还是个小孩的时候,他的父母没尽过这种义务,他觉得不好,所以现在他成了孩子的家长,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弄清楚,然后教小孩。

他觉得这是他的义务,但我就只是个同学而已,我没有义务解答题目。有兴趣的时候可能看一眼,没兴趣的时候就像这样直接忽略。周日下午吃过晚饭,回单位的路上,我又打开了那个群,仔细看了一下题目以及同学的回答。看过那道题目以后,我就得出了最上面的那个看法。我不知道那道题跟有理数到底有什么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那道题的意图就是让做题的人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

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这种东西,在往后的人生之中实在太普遍了。抽象到哲学的层面,几乎每一件事都是这么个情况。数学这种东西,理论上是最容易用逻辑解决的,尤其是对大学以下的数学而言。以前没发现,后来我才意识到,以前那些有标准答案的题目逻辑性都非常强。只是当年的我要应付的事情太多,没办法逐个击破,没有领会其中的逻辑,于是也就只能死记硬背了。

那道题给我的感觉就是,对懂的人来说,找出规律以后,代入数字就能出结果,但是对那些知道规律,但又不知道如何把规律抽象成公式的人来说,那就等于是只能把那些东西都罗列出来,但关键是如果数量级很大,全部罗列是不可能的任务。对懂行的人来说,无论是自己列公式,还是写个程序跑一下,前提都是你发现了其中的规律,而且你把那个规律抽象成某些公式,于是最后题目就变成代入数字求和。如果硬是把所有东西都罗列一遍,那就只是写个程序,让程序按照你要的那个样子跑一遍,但这个跑一遍对懂的人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不需要跑,不需要用最后的结果数字验证就能得出预判的那个结果就是最终答案。

编程是什么呢?编程就是发现规律,然后把那些规律抽象成某些步骤。

2024-08
15

有天赋?

By xrspook @ 8:42:44 归类于: 烂日记

有时候我也搞不懂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编程的天赋,还是说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方面会特别感兴趣。之所以这样,我觉得一定程度上跟我过往的经历有关。我不讨厌数学,但因为自己的计算能力有问题,经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出错,所以越往上学,我的成绩就越会出现提不上去。知道那个思路,但是却算不出那个答案。这种情况在某些只需要答案不需要过程的考试里面就很吃亏。即便需要计算过程,但如果我在第一个部分就算错了,后面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根本算不下去。

编程好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的计算失误。因为计算结果是由机器完成的,而我只需要提供思路。在简单的问题上,那种百发百中的感觉真好。不过当问题遇到的越来越多,思路不是一下子就能畅通,我需要碰过很多壁以后才能出结果我会觉得刺激。在考虑很多因素的时候,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到位。有些步骤可以做在前面,也可以坐在后面,但是哪个会更优呢?最终都能得到同样的结果,那个时候我就得用机器的方式去考虑,怎么样才能最大程度节省资源,提高运算速度。

如果说写脚本的话,高中的时候我已经在干,那个时候是写网站,现在写CSS,然后是 HTML,再到后来当我接触WordPress以后是PHP。一开始用的CSS 那个时候就完全只是控制网站的部分格式而已。CSS可以控制很多东西,但是核心的部件是没办法修改的,有些控制封装在核心部件里,于是自定义CSS无法到达,那个时候我感觉到有一点点的无力。相对而言,WordPress控制方面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哪怕有些部分可能CSS真的无能,但实际上当你得知那个控制手段以后,你还可以配合其它的脚本实现某些格式的自定义。

最终让我觉得自己的编程技术总算是用到了点子上是近几年Python,Power Qurey和Power Pivot以及VBA的使用。这几个东西是从Excel的数据处理开始的。我基础的东西都齐全了,但是我怎么才能快捷获取某个成品的结果呢?我知道那个事情该怎么干。但是天天都干,又或者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要我干那个事情,首先是觉得很烦,其次是非常容易出错,于是这让我想到为什么我不能用编程的手段把它们高度的结合起来。要用什么编程语言?其实一直我都在摸索。用过了一段时间,大家都尝试过了以后,我觉得大部分情况下,无论哪个语言,都能获得类似的结果,但复杂程度不一样,在不同设备上的运行速度不一样,需要的设备基础也不一样。我要用什么编程实现那个结果,我就得考虑这些东西。我是不是经常要用,是不是我一个人用,是不是我还得给别人用。最终我觉得稳定性首先必须保证,最终那个结果也是,必须得以某个我要求的方式输出的,第三点就是看看我的第一感觉是哪个编程软件。

可能某一天,某些软件用不了了,我只能用其它方法去替代,虽然这很麻烦,但是我也相信,我有能力可以做出替代,但我希望不需要有那么一天。

2024-07
5

从小学数学题想到

By xrspook @ 8:20:18 归类于: 烂日记

星期三的晚上,初中的同学群突然有人发那两道小学数学题,他说他不会,接着另外一些同学去给他找来了作业帮和猿辅导,结果发现看完答案以后他依然不会。于是周四的早上上班之后,我就花了一些时间,列了个方程给他,但估计他还是不会。为什么作业帮跟猿辅导的那个他不会呢?因为直接看那里列出来的公式我也不大会,但我估计之所以那么简单粗暴地把题干里面出现的数字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起来肯定是因为他们在套公式。在我自己得出答案之前,我没有看他们到底是如何解题的。虽然解题过程中我用了三个未知数,但实际上在整个运算的过程中只是一个未知数在操作而已,另外两个可以通过第1个算出来的结果继续推算出来。

当我做完第1道题,在做第2道题的时候,发现二者很相似,虽然有所不同。在做第2道题的时候,我发现题干那里有个括号写着牛吃草问题,然后我就意识到这肯定是一类题目的总称。关键点通常就在于草量有多少?草的生长速度是多少?牛的消耗速度是多少?你有多少头牛?大概就是这几个变量在翻来覆去。同学的那两道题跟经典的牛吃草问题没啥区别,但是你却不能直接的用牛吃草的那个经典公式去套用,因为两道题都有了一丝的变化。对只会套用公式的人来说,这会直接让题目变得无解,但是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公式,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题型,我只是按照我的理解把相等的变量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方程求解得出结果,有些变量可能你根本得不到一个确切的数字,但搞得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也算是解决问题了。

在我印象之中,小学的时候我好像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数学题,但是在初中,尤其是初二或者初三的时候,的确是有这种题目的。通常问你那个水箱进水多少,漏水多好,出水多少,什么时候会出空之类。初中的时候遇到这种问题,根本没有考虑套公式,因为这些题目通常都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个大题。那个时候变量xyz就出来了。因为做题的那个学生是小升初,所以我感觉小学六年级方程里面出现x肯定是可以的,xy同时出现有没有我不确定。我那个时候好像还没有。如果xy同时出现他搞不定,其实也可以通过某些替代的方式,让公式里面只剩下x。我不知道学生是如何死记硬背那些公式的。现在回想起来,就像噩梦一样,反倒如果你让我设变量的话,一切都好解决,思路也很清晰。无论你的题目怎么变,我总能得出结果。那些套用的公式,感觉看上去就是设定了变量以后,解题过程中的某些步骤。

我做题的时候就想不明白,为什么小学居然要干这种事情,后来才渐渐意识到牛吃草问题可能不是一般小学数学的题目,而是小学奥数的题目。如果这是小学奥数的题目,一定有公式套路,意味着你把题干里面的所有数字,经过各种排列组合跟四则运算进行做各种配对以后,就能很快的得出结果。本来我那个提问的同学小学初中的时候成绩就很一般,也就是说在他读书的时候,他就没有在这些问题上耗费过时间,所以他很难理解这些公司套路也就很正常了。小学生的固有思维就是虽然一道题可能有很多个解法,但如果你用的不是老师说的那种,他就会默认不接受。当然,这只是小学生的想法,当他书读的越来越多以后,他会发现要达到某个目的地,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哪怕你正在解一道几何图形题,那也可以转化为极坐标用代数的方式通过计算证明出结果,但是要让他们明白到这个道理,估计又得过好几年。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通常不会翻他们的教材,像这种奥数的问题,估计一般教材里也不会写,于是你不会知道一个普通的数学老师,那种不是教奥数的数学老师是怎么给孩子讲这种题目的。如果那是我的小孩,他问我这样的问题,我默认会用设定未知数方程的方式解出答案,可能孩子会明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他也许也会提出问题。如果老师不让他们用列方程的方式,他该如何解答?所以现在回想起来,小学时候那些不让列方程不让设未知数光是要学生死记硬背套公式可能他们根本不知道演算过程来龙去脉到底是什么。这样唯一的好处只是让他们在做题目的时候速度更快。他们只是知道了一种方法,但可能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个方法到底是怎么来的?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在小学奥数的世界里,结果就是一切,绝大多数时候他们都不会要求计算过程。因为那些所谓技巧的东西,很多都是有套路的,而那些套路有时真的简单到无需描述。你只能用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把答案得出。

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经典的人生三问。我觉得真的不应该当人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觉得最后那个提问很有必要。

2024-07
3

2004年,原始分573

By xrspook @ 8:48:10 归类于: 烂日记

上个周末心血来潮查了一下2004年,也就是我高考的那一年,广东的原始分跟标准分的对照换算。其实我已经不大记得那一年我考了什么科目,语数英肯定是有的,还有就是化学,剩下那科是大综合。语数英肯定是150分满分,但是化学和大综合满分是多少,我一点印象都没有,感觉好像是100分,但实际上查出来却是150分,所以原始分总分跟2024年一样,也是750分,但是跟2024年的区别就在于语数英以外,我只考了两门,而今年他们考了三门,我那两门各自都是150,今年的三门各自是100。

我考得最差的是化学跟综合,都是500多分。这有点出乎我意料。综合考出来感觉就不太好,化学考完以后感觉题目过于简单。这两种感觉都不是幻觉,直接导致当我查到那个分数的时候,傻眼了。当我把一模的分数掏出来看以后,其实高考时候,化学跟综合的原始分跟一模也没差多少,尤其是综合。虽然化学分数提上去了,但是得出来的标准分却低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化学的题目简单。对我这个号称是在重点中学重点班的人来说,题目越难对我越有利。

高考的各科之中,我的英语标准分是最高,676,对照出来原始分是126。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高中那三年的英语我从来没考得这么好过。别人想的是最好140以上,起码也得130以上,我的想法是稳稳地超过120已经完成任务了。那一年的数学原始分90,对照的出来的标准分已经是597,接近600分。我不知道跟之前之后的数学相比这意味着什么。虽然我的数学不能说好,但是上100分以上也是比较正常的事情。从纯粹的原始分看来,语文跟数学在正常的波动范围之内,英语属于超水平发挥,化学和综合属于理解范围之内的滑铁卢。

20年之后再回忆当年大综合为什么会那个样子,我也想不明白。当大综合还不叫大综合,而是各自的科目的时候,我从来都不会那么糟糕,尤其是地理。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当地理还是地理,而不是被纳入大综合的时候,我的地理成绩都挺好,但关键是被拉进大综合以后那个地理就好像已经不是我熟悉的那个地理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稍微还有一点记忆的就是大综合的卷子,地理的那些选择题部分,通常我都会做得非常糟糕。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但这种事情就是这么无情地发生。本来我就是选修化学的,大综合里的化学一定不用担心,因为相对于化学来说那个简单很多。物理我也不用担心,因为在即便在重点中学的化学物理混合班,在化学选修的那些人里面,我的物理还是比较靠前的。所以除了地理以外,到底是谁拖了我的后腿?历史、政治还是生物?那一年的高考,我的同学里,考化学的人之所以没有栽掉,最重要的原因是,可能他们同时报考了英语2,虽然学挂掉了,但是英语2把他们的分数提了上去,所以他们没有因为化学题目简单而滑铁卢。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还能找到高三一模的全班排名,还有高三某个期末考试的全班排名,但是我却找不到一模的试卷。

2024-05
24

她走了

By xrspook @ 8:20:28 归类于: 烂日记

本来今天要继续昨天的话题,继续吐槽,但早上我妈发来了一条微信,说我的表姐走了。在人的生命面前,所有事情都不重要。那些比较沉重的事,往往非常容易让我冷静下来。

还记得高中的某一个中午,我的某个同学说她要去外国了,不参加高考了。那只是我的一个同班同学,说不上很熟,但是听到那么一个消息的时候,我感觉挺沉重的。那天下午进行数学测验,考的好像是椭圆双曲线相关的东西。那一次是我记忆之高中阶段考得最好的一次数学测验。我这个经常垫底的人居然考到了平均分以上,而且还高了不少。那些事一直在我的心里,让我有不好的感受,但是那会让我异常冷静,少了平时那种莫名其妙的头脑发热和粗心大意。

我妈跟我说表姐去世的时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如释重负。有人说过一个快要去世的人,他会让你觉得他哪里都不对,甚至让你你想他早点死。有人解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那个人希望你恨他,在他走的时候,你就不会那么伤心。但我这个表姐,我感觉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她做的那些决定,她的那些行为,我不觉得有哪几个是对的。在那一个老母亲,一个病入膏肓的妈妈,一个同样病入膏肓的哥哥,以及一个最小的弟弟组成的4人家庭里,那个刚刚去世的妈妈经常制造各种麻烦,引起各种矛盾。她要花费大量的钱财,但同时也会让所有的旁观者都觉得她的这些做法毫无道理。在大儿子确诊线粒体脑肌症5年以后的某一次,医生才明确指出其实儿子的母亲,跟大儿子一样同样病入膏肓的妈妈,同样有这种疾病,不过他们的表达形式有点不同而已。就是因为这种症状的有所不同,没有人觉得她是因为患了某种线粒体的罕见病而出现各种奇奇怪怪大家都无法想象为什么会那样的行为。

表姐的离开,一定程度上我觉得是一种解脱,起码她的老母亲再也不用为她发愁了,虽然我觉得连续好长时间,无论是老母亲还是两个儿子都会完全处在悲伤之中,大儿子会不会因为伤心过度也出现不测很难说。起码老母亲再也不需要为表姐付出高昂的医疗费用,每周要带她去透析好几回,因为旧楼加装的那个电梯只能到半层,所以老母亲还得背着她女儿走那半层。表姐没走之前,经常耍脾气,即便老母亲做了一桌子的菜,她也觉得没什么合适的,还是得叫外卖。她本来就是心衰肾衰、各种脏器都不怎么好的人,但是她还是喜欢吃重口味的东西。她不仅仅是自己吃重口味的东西,还要两个儿子和她一起吃。老母亲现在再也不需要进行这些没有必要的花销。

不知道为什么表姐离婚的时候两个儿子都随他,就经济条件而言,爸爸会好一点,起码还有收入。妈妈这边根本没有收入来源。现在只剩下一个80多的外婆,怎么独立带一个罕见病发作,另外一个罕见病不知道什么时候发作的孙子呢?但如果说不可能,实际上这个老母亲也已经扛了好久。过去5年,她都是这么扛过来的,当时还有一个很麻烦的女儿需要照顾。

人去世从来都不是一件好事,但这一次我觉得真的不完全是个坏事。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