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
8

这些年,这些兴趣

By xrspook @ 8:30:37 归类于: 烂日记

“心有所属,唔怕孤独”这句话最早的时候大概是高中语文老师经常说的,至于她为什么会说这句话,我已经不记得了。后来好长一段时间里,这基本上也算是我的一个信条,因为一直都有东西干,所以我完全没有孤独的感觉,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之下都是我一个人。一开始的时候是拉美电视剧,虽然都是猜的,虽然都是瞎搜索各种资料,但是人依然很快乐,无论那些跟我一起狂热的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人,国外的还是那种完全外国人,不懂中文甚至不懂英语。

拉美电视剧这个关注点一整个大学甚至可以说从高中开始我就入坑了。大学毕业开始工作以后,变成了GA,因此认识了一些人,一些伊甸园的人。机缘巧合之下,我又重新开始看摔角,看WWE,结果又遇到了一帮喜欢摔角的人。因为兴趣,认识的人一波接一波,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些人可能一直都有联系,但是有些人当兴趣渐渐淡去以后基本上也就再也没有联系了。WWE的兴趣差不多了以后,接手的是跑步以及各种运动健身之类。跑步认识的网友基本上都是在微博上的,至于为什么他们会发现我,我也不知道。跑步进行的时候,又是一次巧合,喜欢上了米叔,因此入坑了印度电影,接着又认识了一帮与印度电影相关的人。他们有些是论坛的金主,但同时也会坚持翻译压制、校对之类的事情。

无论是一开始的拉美电视剧,还是之后的摔角,又或者是在之后的印度电影,我都是从论坛新手干起的,然后渐渐就跟那些版主、坛主之类的混熟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对每一个兴趣我都尽心尽力、毫无保留。他们也肯定能感觉得到我的用心,所以每次虽然都是从零开始,但是只要我持续在那里,总有一天都会发光发热,不知道为什么慢慢就会混到一些很高的职位。有可能是发布人,有可能是版主,也有可能是管理员。

跑步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被打断了几乎三年。印度电影也因为米叔很久都没有来一部,所以我也渐渐的从那个坑里退了下来。在那之后,基本上我就再也没有像从前那样入坑新的兴趣。以前总是觉得我有很多事做,根本做不完,因为要支撑那些兴趣,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个无底洞,有些你可以预知,但有些是突如其来的。现在当我慢慢地放下那些兴趣以后,我觉得好闲,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很久很久以前我就觉得,如果有一天,当我的兴趣成为了我的工作的一部分,我将非常牛逼。现在有些时候也的确发生了这种事,因为我觉得编程、写各种各样的代码,好像已经成为了我主要的兴趣。之所以要这么干,是因为我想把工作变得更加便捷。兴趣这个东西是你无论如何都挡不住的,所以根本无所谓上班下班,当你一心想干某事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会熬到了很晚。以前的兴趣我的朋友都知道,现在这个兴趣估计知道的人没多少,因为一直以来都只是我一个人在那里死磕。编程这个东西,当你实现了一些目标以后,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但是接下来可能好些时间你都是在等待发现下一个目标。

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没有变的是对兴趣心无旁骛的认真和全力以赴。这辈子我都得这样!

2023-09
2

选择关键词

By xrspook @ 10:39:32 归类于: 烂日记

写VBA的这段日子,我觉得自己的脑子越来越习惯用那种方式思考。如果你要把一件经常做的事情程序化,你就得抓住一些关键点。虽然流程大概差不多都那样的,但实际上人在操作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关键。如果想把那些流程标准化、自动解决问题,你就得把那些模糊的关键点全部都明确,比如看到什么关键词进行什么操作,这得一清二楚,而且这些关键词的选择还得考虑不容易被干扰。这些关键词的选取对一般人来说是没什么概念的,他们觉得大概应该那样,但实际上你要在一堆东西里面选取关键词,绝对不能像在一些标准序列里面选其中一个那么自然。

有一天同事发微信过来说我上报的某个数据好像不对,因为他筛选出来的结果不是那样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因为在上报那个数据之前,我已经再三核对。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发微信过来告诉我,是他筛选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干扰项,之前他没看到。他在去向字段筛选的关键词是Q3,理论上那是一个仓号,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只说这两个字,也会觉得这是一个仓号,但问题是那天刚好遇到某个车的车牌里有这个Q3这两个字,于是他筛选到的结果跟我计算Q3的数量当然就有区别了。这个时候,如果他筛选的关键词不是Q3,不是Q3-01就不会有这种问题,因为没有一个车牌会有“-”。如果他选的是Q3-01,那么那些Q31、Q35的仓号也不会干扰到他的筛选结果。我不知道浪潮那些筛选项是如何设置的。如果是以前的那个系统,以前的那个需要运行exe的系统筛选,你还得选择到底是什么形式的筛选,是等于大于还是包含。现在浪潮那个在网页上运行的系统筛选词就只是模糊匹配。如果去向那里必须精确匹配,你不写Q3-01就返回不到你要的结果,他也不会遇到车牌号这种事情。把车牌和仓号按照流向放在来源和去向,从一开始我就觉得这很逆天。如果一开始就给我这样的数据,最后我还得通过入库和出库去判定到底哪个是车,哪个是仓。如果我的同事查找数据的那个界面没有这种来源和去向,只有流向、仓号、车船号,显然他一定会在仓号那里选Q3,而不会去车船号那里输入Q3,这样的话也不会遇到他碰到过的问题。

对编程的人来说,尤其是对那些专门要把某些程序自动化的人来说,非常在乎关键词的选择。因为把一些老表格自动化的过程中你会发现那些东西根本不是标准的字段模式。要怎么把那些非标的东西标准化,你就得绞尽脑汁选择关键词,怎么才会不重复?怎么才能实现你的目的?当然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这些标准化是基于Excel工作表的,如果那本来就是一个数据库里面的东西,即便他们不愿意标准化,有些东西也不得不标准化。

当你强迫自己以某种方式去思考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你会觉得自己在不知不觉之中有了那种条件反射的能力。

2023-08
31

着迷中

By xrspook @ 8:09:03 归类于: 烂日记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如何走上这条写代码的不归路的了,确切地说我已经不记得具体我是哪一天开始研究这个跨表查询的问题。我大概知道顺序是怎么样的,但是具体是哪一天开始我实在已经说不清了。现在我天天都在写,天天都在写VBA、天天都在纠结VBA里面的SQL。我已经不记得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多长时间,反正即便是吃饭睡觉,我的脑子里依然想着那个东西。每天就是起床吃早餐然后完成必须做的工作,接着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打卡,然后一整天都在那里写代码,不管上班还是下班。在这种状态之下上班,那8个小时突然变得好短。因为已经沉迷其中,所以到了下班时间经常停不下来,吃饭时间因此一再拖延。如果不是去饭堂吃,而是自己吃麦片,那就更加是一杯麦片,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勺到口里的,反正那杯东西我可能得吃一个小时以上。当你完全着迷于做某事的时候,你根本感觉不到其它东西的存在,比如身体的各种反应,比如某些疼痛又或者是饥饿等等。因为我知道我一旦着迷就完全没办法顾及其它事情,所以当我还没迷进去的时候,我就得先把其它必须做的做完了,否则是完全不能自拔的。

之所以出现有现在这个状况,是因为自从我实现了第一个跨表查询的任务以后,我发现一直以来我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用VBA+ADO+SQL把它们联系起来。那些以前我有数据,但需要这样那样粘贴的玩意现在我可以把它们统一起来通过查询的方式直接获取结果。这样的好处是成功开发以后很省事,但是坏处是这样非常定制化,所以基本没有什么动态可调整的余地,即便设定了很多条件当你想加更多的时候无能为力。还有一个让人觉得挺累的,就是如果我做的是数据透视表,汇总那些事情不是我干的,是系统干的,我管好明细就好,我要什么明细我就搞到什么程度,但如果我得在一个查询结果里面把汇总考虑进去,无论是列还是行,我都得想办法把实现。相对于数据透视表来说,我觉得这种汇总是硬汇总,是设计的人必须得想好的,而且一旦变换某些条件,又得伤筋动骨调试一番。对用户来说,对只看到最终结果的那个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很爽,如果他做过之前那些这样那样的复杂操作,他更加会觉得这实在是太爽了,但如果某个人之前没有经历过那些,他只是直接用这个捷径,从他的角度考虑可能他想知道更多,但是现在已经固定好的方式没办法满足他的要求。所以我还是觉得如果数据是规范的,用Power Pivot的方式把连动起来更靠谱。

PP非常的稳定,尤其是相对于PQ来说,但问题是无论是PP还是PQ,那个写代码的地方都非常不友好。正常的窗口操作基本不会让你挂掉,但是写代码的时候非常有可能直接让你卡死,必须得关掉重来,但是之前写的东西就全部废掉了。现在我之所以会在那里玩VBA,因为实际上我玩的不仅仅是VBA本身,而是VBA延伸出去的SQL。本质上,我在进行类似PQ或者PP的操作,虽然公式少了很多,隐藏技能也就是我至今无法猜透的更多,但就运行效率来说,尤其是对小数据的运行效率来说,VBA+ADO+SQL远远优于PQ和PP。我这里说的小数据是单表不超过1万条,最宽的表不超过30列。

可能,如果我不是用Excel去玩PP和PQ,而是用Power BI去玩,效果会很不一样。

2023-08
2

脚本能批量导出导入?

By xrspook @ 8:23:29 归类于: 烂日记

我觉得自己已经迷上了PQ,沉迷于那种盘曲折叠的状态,一发不可收拾。我不知道为什么,如果要生成某个表格的话,我首先想到的是PQ,大概是因为出来的东西相对于PP来说PQ更像个表格,但是PQ又不是一个普通的表格。虽然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搞清楚到底限制PQ性能的到底是什么。还有另外一个让我很抓狂的是我在PQ的高级编辑器里面写了好多东西,除了进到里面复制粘贴以外,我还可以通过什么手段获取那些脚本呢?若某一天我换上了个低版本的office,可能用不PQ,所以我可能需要用Power Bi来代劳,那个时候如果得把脚本一点一点贴过去就实在太痛苦了,有没有一个脚本导出的方式呢?虽然实际上我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其实我也没搞清楚如果我在某个Excel文件里面设置了宏,我该用什么方法把那个脚本复制出来。毕竟实际上Excel就是一个幌子,脚本才是最核心的部分,同样的疑惑,我在PP上也有。所以,微软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实际上无论是PQ、PP还是VBA,最终都是用某些脚本去控制Excel本身。把那些脚本在这个Excel可用,在另外的Excel也可以。我自己用VBA的习惯,就是喜欢把脚本都丢在某一个下文件里,那个东西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脚本。当我打开这个文件,我再打开其它文件,我就可以在其它Excel文件上运行我想要的脚本。所以实际上那些脚本是些独立的东西,我甚至可以觉得,如果脚本编辑器能单独放出来,把文件拖进去以后就可以直接展示结果,有可能是直接把最终数据展示出来,也有可能是生成一个文件。对于小型的图表直接展示数据显然是最方便的,但是对一些比较长篇的东西,直接生成一个结果文件才是我们想要的,但是Excel没有把这个脚本控制器单独放出来。根据我自己的运用习惯,我觉得把PQ、PP跟VBA一起单独,变成一个就像Word、Excel、PowerPoint之类的独立 office套件完全说得过去。但显然,可能微软并不想这么干,因为一旦这样把高深的东西都暴露出来,很快就会被抄袭。因为实际上这些功能并不是office这三剑客独有的,其它编程软件也能实现。还有另外一点就是显然三剑客不是给普通人用的,因为对一些很新很新的手来说,Excel甚至不是用公式的,而是用来单元格加单元格加单元格获取结果的,还有就是把单元格设置成手动彩虹的颜色。如果那里用的是条件格式的色带我觉得很靠谱,但是某一天当我看到某人Excel设置成手动彩虹的时候,我彻底震惊了,他们直接把Excel变成了画板。

不是人人都会着迷于编程,但因为我的算力不好,我老会粗心大意,叫我一个一个单元格叠加,加这加着我就点漏了。所以我得让机器帮我做重复的工作,而我则躲在远远的控制端负责发号逻辑命令。

2022-10
20

颠覆自己

By xrspook @ 9:23:11 归类于: 烂日记

近段时间我一直都在磕《DAX权威指南》这本书,但是越往下看感觉越难看下去。这种翻译类的书籍真的太难了。还记得大学的时候我从图书馆借过一本犀牛,好像是《JavaScript 权威指南》,那本书很厚。之所以印象这么深刻,是因为某个晚上我要一个人在实验室通宵过夜。我带上了一包皇子的速食米粉以及那本犀牛。速食米粉是在我晚上睡觉之前吃的,至于为什么要带那个去吃,至今我都搞不明白,因为实际上那个晚上我是有睡觉的。不过睡觉睡得不太踏实,每三个小时要起来一次而已。那本书带过去是在我还没开始睡觉之前看的,但很难看得下去。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些翻译的书看起来都很让人绝望。因为有可能翻译的那个人根本不懂那些东西,所以他只是字面上的把那从英文变成中文,但实际上内行的人会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看那本书的时候自然就会觉得牛头不对马嘴。

现在我看的这本《DAX权威指南》翻译的那个人显然是靠谱的。无论是那个人在DAX方面的造诣,还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就在于这本书的原版。这本书的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显然不是给初学者看的。因为给我的感觉是没看那本书之前,我好像有点对那个东西感兴趣,但是越往下看,越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比如一开始的时候,我好像知道某个函数到底是怎么用的,但是当他们把东西铺开,正面的、反面的、效率高的、效率低的、有用的、没用的都抛出来以后,我彻底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还有另外一个很作死的地方——任何一个东西,公式套路决定了,以后问题就只是你怎么套而已。但实际上,DAX这个东西,当我要实现某个功能的时候,高手的解决方案早已不是一开始的那些套路了,为什么他们的招数根本就不是那个函数在书上白纸黑字写清楚的那个定义。所以在学习DAX的时候,很多人都多次强调你千万不要用别人的方案去套你自己,这绝对是自寻死路,哪怕你觉得相近的东西,你把它套进去,但只要你放的方式不对,又或者是你使用的场合不合适,依然不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只会让你产生无穷无尽的问号,现在大概我就是这么一个状况,有些东西我好像是懂的,但这种是真的懂还是似懂非懂呢?很多时候我就觉得离那个我想要的答案就只有一步之遥了,但是穷尽我所认识的东西都没办法够得着,这让人很抓狂。咫尺天涯大概只是这个状态了。可以这么说,DAX完全颠覆了一直以来我对数据的认知,跟一般的编程语言对比起来,DAX的使用方式真的不一般。对一般的编程语言来说,核心思想就是判断和循环,搞好这两个以后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一定程度上,我觉得DAX也是在做这种事,但是他们的循环却用得不那么显而易见。还记得学习python的时候,有分迭代与循环。这两个东西不一样,但又很相近。至今我仍旧很害怕迭代这个鬼东西,因为迭代经常让我感觉很迷茫。我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又或者我很难预知最终我将有什么结果。现在的状况就是我越怕什么我就越遇到什么,完全中了高中数学老师龙哥的预言。

如果再挣扎一些时间,我把自己希望用DAX解决的问题搞定后,我还会继续深入学习《DAX权威指南》这个玩意吗?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