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
20

颠覆自己

By xrspook @ 9:23:11 归类于: 烂日记

近段时间我一直都在磕《DAX权威指南》这本书,但是越往下看感觉越难看下去。这种翻译类的书籍真的太难了。还记得大学的时候我从图书馆借过一本犀牛,好像是《JavaScript 权威指南》,那本书很厚。之所以印象这么深刻,是因为某个晚上我要一个人在实验室通宵过夜。我带上了一包皇子的速食米粉以及那本犀牛。速食米粉是在我晚上睡觉之前吃的,至于为什么要带那个去吃,至今我都搞不明白,因为实际上那个晚上我是有睡觉的。不过睡觉睡得不太踏实,每三个小时要起来一次而已。那本书带过去是在我还没开始睡觉之前看的,但很难看得下去。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些翻译的书看起来都很让人绝望。因为有可能翻译的那个人根本不懂那些东西,所以他只是字面上的把那从英文变成中文,但实际上内行的人会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看那本书的时候自然就会觉得牛头不对马嘴。

现在我看的这本《DAX权威指南》翻译的那个人显然是靠谱的。无论是那个人在DAX方面的造诣,还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就在于这本书的原版。这本书的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显然不是给初学者看的。因为给我的感觉是没看那本书之前,我好像有点对那个东西感兴趣,但是越往下看,越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比如一开始的时候,我好像知道某个函数到底是怎么用的,但是当他们把东西铺开,正面的、反面的、效率高的、效率低的、有用的、没用的都抛出来以后,我彻底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还有另外一个很作死的地方——任何一个东西,公式套路决定了,以后问题就只是你怎么套而已。但实际上,DAX这个东西,当我要实现某个功能的时候,高手的解决方案早已不是一开始的那些套路了,为什么他们的招数根本就不是那个函数在书上白纸黑字写清楚的那个定义。所以在学习DAX的时候,很多人都多次强调你千万不要用别人的方案去套你自己,这绝对是自寻死路,哪怕你觉得相近的东西,你把它套进去,但只要你放的方式不对,又或者是你使用的场合不合适,依然不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只会让你产生无穷无尽的问号,现在大概我就是这么一个状况,有些东西我好像是懂的,但这种是真的懂还是似懂非懂呢?很多时候我就觉得离那个我想要的答案就只有一步之遥了,但是穷尽我所认识的东西都没办法够得着,这让人很抓狂。咫尺天涯大概只是这个状态了。可以这么说,DAX完全颠覆了一直以来我对数据的认知,跟一般的编程语言对比起来,DAX的使用方式真的不一般。对一般的编程语言来说,核心思想就是判断和循环,搞好这两个以后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一定程度上,我觉得DAX也是在做这种事,但是他们的循环却用得不那么显而易见。还记得学习python的时候,有分迭代与循环。这两个东西不一样,但又很相近。至今我仍旧很害怕迭代这个鬼东西,因为迭代经常让我感觉很迷茫。我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又或者我很难预知最终我将有什么结果。现在的状况就是我越怕什么我就越遇到什么,完全中了高中数学老师龙哥的预言。

如果再挣扎一些时间,我把自己希望用DAX解决的问题搞定后,我还会继续深入学习《DAX权威指南》这个玩意吗?

2019-11
8

终于50级了!!!

By xrspook @ 21:19:18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早上起床以后,只需要去稍微签到打卡,我的喵币就可以让我升级到全民开喵铺的最高等级50。之前每升一级就会有一个红包。没有大红包,大概只有两三毛钱,最后50级的红包很大,居然有8毛8,但是拿完那个以后,即便有再多的喵币也不能继续升级了,也就是再也没有升级的红包。可能出于习惯,我还是把要打的卡全部打了一遍。唯一没有做的就是到每个品牌的喵铺那里浏览15秒。在主页面我眼皮底下,有签到功能的品牌喵铺,我还是进去打卡了一下,但只打了一轮。突然之间我觉得我的生活简单了好多,我再也不需要为喵币烦恼,我只需要去那些可以拿到实际红包的地方打卡。所以虽然支付宝和天猫淘宝的那些拿喵币的地方可以不打卡了,但是阿里合伙人的APP拿红包的卡还得继续。比如高德地图,UC,飞猪,饿了么,优酷,口碑以及淘宝特价版。这些打卡下来,如果运气好的话,我可以拿到一块钱多一点的红包。UC,飞猪,口碑和优酷的红包可以拿全,但是饿了么和淘宝特价版的红包就必须消费。过去好些天,我都在淘宝特价版上消费了,可惜的只是一开始的那天红包很大,但是我直接把那忽略了。在这些阿里合伙人上拿到的红包会并入全民开喵铺的红包里。从第一天开始,如果我把所有卡都打全的话,这些阿里合伙人就可以让我在20天里比别人多20块钱。我不确定一开始那几天,我有没有把卡都打全。虽然我已经尽力了,但可能还是会有一些缺漏,比如说高德地图的。

某一天当我和同事聊起我们的喵铺等级的时候,她惊讶地发现我的喵铺红包比她多很多。阿里合伙人就是原因所在。每天一块钱这听上去不是很多,但问题是这20块钱是可以合并使用的,而不像东拼西凑找回来一块钱五毛钱,以及一两毛钱的零碎红包。因为每次下单,红包最多能用10个,而那些跨店满减的的确可以让你满减,但问题是跨店虽然订单多,但那是一次下单的,所以无论你有多少个订单,仍然只能抵扣10个红包。如果那10个红包都是由两毛或者一毛组成,那简直是亏本的节奏,因为现在双11的很多价格实际上都是要比平时的最佳入手价格偏高,如果没有红包或者津贴,这根本划不来。更让人绝望的是,你看到他们所写的预测价格非常有可能不是你真正到手的价格,因为这其中的猫腻实在太多了。什么店铺红包,什么分享红包,什么凑购物津贴,这些全部都是套路。你觉得那些满减应该以你期待的方式给你最大优惠,但人家不是这么算的。

纠结了很多天以后,我终于算出了我心仪那双鞋的价格,之前我所看到的那些所谓预计到手价我根本算不出来,但昨天晚上显示的那个价格,我终于能算出来了。因为价格太低,所以如果把一些东西搞进去凑单的话,无论如何都用不了天猫400减50的津贴。用不了那个,显然就要亏很多,所以我的购物车里放了一堆可以用来凑单的东西。那些东西是必要的时候用来凑单,又或者用来消化一些红包的。那些东西可买可不买,但我觉得,红包还有余量的时候我会出手,但是我觉得10个红包加起来如果只有不到5块钱,我会忽略不计。

粗略计算,这个双11我在网上的消费大概是1000块钱多一点。

2019-11
6

为买而愁

By xrspook @ 14:43:55 归类于: 烂日记

每天都花很多时间应在研究一些自己根本不需要买的东西上面,我觉得自己很无聊。从前的双11,我总有很多东西要买,要折腾怎么凑单。今年的双11,至今我仍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买。虽然双11抢红包的活动我已经持续了好长时间,这已经是第三个星期,所以肯定已经超过了20天。每天我都在研究我应该买些什么,但现在我还没得出个所以然。为了买东西而买东西,从前我从未意识到自己如此被动,因为每到双11,总有很多东西要买,大概因为那个时候我是一个运动狂人,光是跑鞋就得好几双,还有配套的东西,比如说袜子,比如说泡腾片,又比如说运动的BRA。鞋子今年我只看中了一双,但是那双鞋子的价格一天一个样。介绍的那个折扣每天都有不同的说法,今天跟你说前15分钟直降多少元,明天告诉你一件9折两件8折三件7.5折,但是第三天,又把前面一件跟两件的折扣去掉了,只剩下三件7.5折。不就是买双鞋嘛,需要那么多的套路吗?只需认真研究一下他们的策略,你就会发现,他们显示的那个价格其实你是无法做到的。他们默认的方式是你已经达到了某个金额以后,但实际上按照他们双11的价格,只要给你打一个9折,后面那些所谓的折扣券,如果不进行凑单,根本达不到满减的要求。这个套路实在太深了,对比今年双11跟去年双11,同一双鞋,莫名其妙就贵了一大截,价差起码在50块钱以上。今年我看中的那双鞋,去年刚出,今年已经是过时的了,尚且卖一个,让我根本算不出到底是多少钱的价格。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方式,就是在前15分钟,直接把它一件商品丢进购物车,合适就拿下,不合适就放弃。对我来说,那双鞋的入手价格应该在350块钱以下,但是如果没有那个一件9折的话,无论怎么凑单那双鞋的价格不可能降到海报里写的那个数字。为了一双理论上到手价不到400块钱的鞋,得凑一个800块钱的单,简直是有病。从前这对我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因为我会买两双,甚至更多去凑单。但今年我完全没有这个欲望。去年和前年买的跑鞋,我还没轮上开始穿。

以每个订单顶多用10个红包计算。现在除了双11盖楼瓜分20亿的红包以外。我已经需要起码4个单独的订单才能用完我的红包,但实际上数量那么多的红包才十几块钱。一开始金额大的红包聚在一起,或许能凑够10块钱甚至更多,但后面的那些一毛钱两毛钱,为了用光他们而制造一些订单,完全是杯水车薪。

在淘宝上满200减20,在天猫上满400减50,对我来说这些都是浮云。因为我的订单没那么大,我最大的那个订单500多块钱,但是不参加这些满减。

最后,我会用什么东西去花红包呢?非常有可能是真空压缩袋和悬挂式干燥剂。

2018-10
17

心有套路

By xrspook @ 9:24:44 归类于: 烂日记

当一切都可以按部就班进行下去的时候,根本无所谓紧张。虽然即便某个时候你还是会遇到突发情况,有些步骤可能会耽误你,但是在被耽误时间的时候你可以先开展别的工作。之所以可以做到这样,首先是因为你对这份工作相当熟悉,所以即便有些时候不能完全按套路出牌,你还是可以找到解决方案。无论是下载个视频,还是跑个步,又或者是做其他工作,都一样。一定程度上,世界万物都是相通的,就在于你怎么看待。把一件事做好了,把那个套路放在别的事情上面也行得通。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当一个人在某个方面成为大师以后,他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相对而言,或许会比其他人多一点点优势,但问题是要成为大师就得耗费10万个小时,人生没有多少个10万个小时,所以人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成为大师。不过话说回来,大师需要时间积累,但指点别人成为大师却不需要10万个小时。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让别人懂得怎么学习,我觉得,这是老师应该做的,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也只有真的跳出了那个圈子,你才能成为一个旁观人,看清事情的真相。

昨天我看到了这么一条新闻,苏炳添在暨南大学开了三堂公开课。亚洲跑得最快的老师上课,说的东西当然不简单。重点不是他上课教了什么,而是课后记者们提问时他的回答。他说,以后儿子做什么不重要,要在哪一项运动上发挥也无所谓,重要的让运动教会他坚持的道理,那对人生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我的父母,或者我之前遇到过的老师有给我灌输这个概念,那该多好。快30岁的时候,我才领悟到这个。的确,坚持这份东西,是我在体育锻炼里慢慢摸索积累出来的。把体育运动的那种坚持用在生活的其它方面,那简直是无敌了。众所周知,苏炳添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也正是因为他那种特性,才让他站到了亚洲之巅。甚至可以说当今除了已经退役的博尔特以外的世界之巅。

还记得discipline自律这个词,我是在广州塔那是个三小时的NTC大派对上学到的。当时跟我们说的是一个外国的健身教练,她带领我们做的是第一部分的HIIT,说了一大通,意思是自律很重要。在她说之前,在运动方面,我已经很自律了,所以当时我有点觉得那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人的惰性开始抬头以后,我却觉得一时的自律估计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但能做到长期的自律,没有例外的自律,那绝对是大师。苏炳添估计是其中的一个。到底自律这种东西是怎么做到的呢?真的可以教会别人吗?如果自己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光是别人的逼迫,是不可能做到自律的,甚至内心的那种反叛心理会让你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故意坏规矩乱来。那种乱来也依旧可以成功的,我们只能称之为天才了,但这种人绝无仅有,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存在,如果我们把成功的那个标准提得足够高的话。

心中有套路,遇到任何东西都可以迎刃而解,在这种情况下,再不寻常的生活也可以寻常应对。

2018-09
28

忙而不乱

By xrspook @ 11:19:43 归类于: 烂日记

在慌的一逼的时候,还得保持自己的套路,我觉得这是成熟的体现。通常来说,人一慌乱脑子就会一片空白,但是经过长期的磨练,我们应该做到平时做事的时候不慌不忙,可以会随心所欲;在慌到不知道该怎么出招的时候,我们还有一套保底的方案能保证我们继续能把事情完成,甚至是不出差错搞定。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思路的呢?大概是工作之后才想出来的,因为有些时候,很多东西同时过来,但实际上我根本来不及处理。如果我每件事都做一点的话,每件事我都完成不了,于是正常的操作是,在工作开始前就理清思路,应该有什么步骤。如果是联合过来的,我有没有什么插空的可能性。如果我一个人实在完成不了,我应该把工作如何拆分出去。在拆分的时候,我还得把别人的能力考考虑上,他们能不能按我的要求完成任务,又或者他们会不会拖慢我的工作。我是一个心急的人,通常来说我不会到截止的时候才匆匆忙忙把东西交上去,我会悠闲地提前完成,哪怕代价是我必须偷偷地加班。别人的帮忙或者说帮倒忙有可能会导致我不能提前完成,甚至要拖后很长时间才能结束,于是我同时得考虑,如果不能按时,我应该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告知我的上司。这不是推卸责任,而是让他们也有个心理准备。

遇到着急的事的时候,更加需要套路。首先深呼吸一口气,想清楚我到底要做些什么,我应该用哪个方法开干。如果某个方法行不通,我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去实现。接到工作的时候,首先第一反应不是在那里嚷嚷,吐槽那份工作有多么的变态,又或者把派工作的那个人先骂一顿。如果那份工作不只是分给你一个,别人也要做,显然这种埋怨只是在搞乱自己的情绪同时拖慢你的工作进度。有时我实在不明白那些人为什么在做事的时候总是有那么多的商量。真正的商量应该是你提出abc方案,然后跟别人讨论的时候,而不是把问题摆出来,两个人在无休止的讨论一些没有结果的东西。之所以没有结果,是因为他们把时间耗在嚼舌头上,而不是用在翻查资料找原因、找方法上。显然这些东西是讨论不出来的,得挖掘出来。他们的那些讨论不只是在浪费了他们的时间,也对旁边的人造成骚扰。当你真的专心工作的时候,他们说的那些话自然都是废话,就像耳边风,就像听音乐一样,但有些时候,你未必就能做到那么的专注,于是你的工作效率也被拖低了。身边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同事当然好,总比像我这样绝大多数时间都死气沉沉好很多,但问题是那个活泼的同事该安静的时候必须能控制住自己,把他们说话的优势放在其他方面。

好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自己不会说话,但是却挺能写的。不过自从用语记写blog以后,我开始觉得自己的说话有长进了,反而敲键盘写东西的时候会偶尔出现卡壳。

既然收得下这份工资,你就得交出足够多的表现。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