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
31

必须实名认证

By xrspook @ 8:30:07 归类于: 烂日记

某高中同学近期要回国。现在国内的电话卡全部都是实名认证的,所以如果她要回来,她又不想用很贵的漫游电话费应该怎么办呢?如果她家人有多个手机卡,这一点问题都没有。即便解决了手机卡的问题,那么日常的交流,她跟她的外国人老公应该用什么工具呢?打电话吗?发短信吗?对我们来说毋庸置疑用微信啊,但问题是她的微信是正常的,但是她老公的那个手机号注册的微信账号很早以前就已经被禁了。至于为什么会被禁,没人知道。有些禁是有原因的,有些禁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只要检测到你不在中国,被封禁的概率就很高。在中国,你要下载不是一个官方的微信,也不是不行,但也挺不容易的。因为一个正常的手机,新机买回来,微信就是预装软件之一。对现在的我们来说,生活中没有了微信,简直不知道该如何过日子了。一般的生活没办法,工作更加是不可能。对我这种循规蹈矩的人来说,我想都没想过,微信会被禁,而我的确也不拿这个东西做奇奇怪怪的事。她老公的那个账号之所以会被禁,首先不知道是不是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那个电话号码干过什么,其次非常有可能是因为他很久都不用。

QQ号很久都不用,依然会在那里,不会被冻结,只不过是你下一次登录的时候可能忘记密码了,但账号还在那里,你的朋友还是看到你的账号,虽然那个账号一直都是灰色,不会有回应。

几天前我的这个同学找我帮助她进行QQ验证,按照理论上的程序,我应该能收到相应的QQ邮件,但实际上没有,我也按照那个操作给她的账号发送验证码,她的确也在手机上看见两个人的辅助验证通过了,但就是无论如何没有下一步。回看我那个同学的QQ使用记录,大概是2015-2016年之后她就再也没用过了。拿我自己的账号和拿她的账号去找回密码,结果发现我的找回密码有接收手机验证码这一步,而她那里什么都没有,所以非常有可能是2016年至今的某一次,QQ强制我绑定了手机。在中国,手机号默认是必须实名认证的,绑定了手机就等于是QQ进行了实名认证。她因为好久都没用过QQ,所以没有发现登录的时候会弹出必须要她绑定手机的提示。现在她要重新用回QQ,手机QQ打开之后账密她都是记得的,但必须让她绑定手机,绑定手机需要提供的资料身份证护照什么的,只要提供的是外国的手机号就无法绑定。估计她一直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关键是她没有被冻结的QQ账号绑定的不是国内手机号,所以根本不让她成功登录。实名认证这个东西在中国已经很多年,最开始好像是从手机号开始的,不实名的手机非常有可能已经被停机了,或者根本无法激活。腾讯系的实名认证通通过2个东西,一个是手机号匹配身份证和人脸识别,再高一层的是绑定了你手机号的银行账号。银行账号肯定得实名认证,从有银行账号开始就默认必须这样。我的同学之所以在绕圈圈,折腾半天依然进入不了QQ无法正常使用归根结底就是她一直没有明白QQ现在的实名认证是必须的。从前,一个人有多个QQ号那是非常平常的事,所以QQ需要实名需要手机验证的时候可以做到一个手机号作为多个QQ账号的保密手机,但后来,可能QQ改变策略了,最终变成QQ号和手机号得一一对应,已经绑定的手机号没办法再绑新QQ号,除非你先解绑,这样的好处是新注册用户再也不需要记住自己的QQ号,可以用手机号登录。所以,我同学的QQ问题其实用她妈妈的国内手机号进行绑定就一点问题没有,我感觉。

虽然现在我已经不用QQ,但每天我都把它挂在系统上,因为我害怕某一天我真的脑残不记得密码了。我宁愿天天让它自动登录,也不要某一天突然要用的时候,无论如何登录不上。

2023-03
30

咖啡和我

By xrspook @ 8:15:28 归类于: 烂日记

术后最让我痛苦的是不能喝两种一直我都喜欢喝的东西,一个是牛奶,另一个是咖啡。如果在家,这两个东西可能是混在一起喝的,因为我妈会把这两个加起来变成拿铁。如果在单位,这两个东西我是分开喝的。喝咖啡几乎可以这么说,是我工作日每个下午上班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有可能是速溶,也有可能是挂耳。想快的话肯定是用速溶,但是习惯了喝挂耳之后什么速溶咖啡味道都感觉怪怪的,所以咖啡到底应该是什么味道的呢?为什么在没遇到过挂耳咖啡之前我从来没有觉得速溶咖啡不对劲呢?很早很早以前,速溶咖啡根本没有冻干的,只有喷雾干燥的,也就是现在最便宜的那种雀巢咖啡。很早很早以前,当我们说起咖啡,默认指的就是雀巢咖啡,而且通常默认指的是雀巢的1+2咖啡,也就是那种加了植脂末的咖啡饮料。

我已经不记得我第一次喝咖啡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但非常有可能让我认识咖啡并不是咖啡液体本尊。我可能是从春节的那些咖啡味糖果开始的。以前,徐福记的贺年糖果中有一种叫做炭烧咖啡。在以前的香港片里,咖啡就意味着淡咖啡色的东西,在黑咖啡里面加奶加糖还得拿个勺子搅拌一下,英式下午茶的风格。虽然我知道咖啡是什么,但是一直以来我家都没有咖啡,直到大一,我的室友开始喝咖啡,为的是早上上课的时候不会打瞌睡,于是我也开始喝了。感觉那个时候我并没有喝多浓,但问题是之前我一直没有长期喝过,所以喝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妈说我脸都黄了,直接不让我喝。

其实我妈是喜欢喝咖啡的,但是在我小的时候,我家从来不会买咖啡,也不会有人给我家送咖啡。工作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又开始喝咖啡了,而且好像一发不可收拾。咖啡上瘾这种事是这几年才开始的,而我妈在不知不觉中也咖啡上瘾了,每天早上都要喝咖啡,但是她不会像我那样沉迷于黑咖啡。我也不知道她说要喝咖啡是不是为了喝牛奶的时候不会那么单调。

我只喜欢黑咖啡本身,不加奶不加糖,更加不会加奶盖和糖浆。我不喜欢加了很多水的美式咖啡。最让我着迷的是意式浓缩,所以如果是我自己处理,我不会把咖啡搞成一大杯,50-100毫升就挺好。因为我的抠门属性,虽然我喜欢咖啡,但通常我都不会在外面买几十块钱的咖啡。如果是在外面买的,通常都是10块钱或以下的,比如说薅到了麦咖啡的羊毛,15块钱三杯,又或者是路过农夫山泉的自助现磨咖啡机。普通的奶茶店我不知道有没有意式浓缩这个选项,如果我在一家咖啡店跟他们说要意式浓缩,他们总会一再跟我强调,那个东西的量很少。为什么要非得一大杯?为什么非得要很多花式呢?我只是喜欢咖啡本身,只有什么都不加才能最好地感受咖啡。

之所以术后不能喝咖啡,因为咖啡是利尿的,但问题是咖啡也会降低肠道的水分含量。如果我的肠道蠕动本来就慢了,外加水分含量降低,便秘会让我痛不欲生。

2023-03
29

怀孕or手术?天真!

By xrspook @ 8:30:04 归类于: 烂日记

3月27日CCTV-8黄金强档开始播放电视剧《爱情而已》,本来这是一部年轻的偶像剧,没什么问题,但是第1集就带出了“巧克力囊肿”这个问题且上了热搜。

事情是这样的:女主被带你话告知体检发现她的B超有点问题,叫她回医院。医生说她那个是巧囊,她那个年纪理论上应该结婚怀孕,怀孕了巧然就会萎缩,否则就得考虑手术切除。

对我这个巧囊患者来说,这段剧情处处有问题。首先电话打过去应该是体检中心的,但是当女主回去见医生的时候,医生拿的那个B超报告抬头是某某肿瘤医院,试问有什么人会去肿瘤医院做体检呢?如果是体检,那么做的就默认是经腹的B超,除非你有特殊要求,但显然这个女主不知道自己有巧囊,所以她不可能有特殊要求。那一闪而过的画面显示那张报告单是某某肿瘤医院妇产科B超报告。体检你用经腹B超没有问题,但是你要确诊巧囊,显然经腹B超是看不清的,这个时候就应该去照阴超了。体检报告应该建议患者去妇科进一步检查。用阴超甚至CT确定囊肿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怪异的是那张报告单文字描述写的是经腹B超,但从图像来说应该是一个阴超。光是一个镜头就暴露出多方面的问题。如果你是在这家医院做体检的,他们叫你回来,他们根本不需要看你的纸质报告,因为他们的电脑里有电子版,清晰度比纸质的高太多。如果实际上这里默认跳了剧情,电话打过来叫她去体检中心,然后她又自己去了妇科检查,但问题是如果是复诊,你肯定是挂妇科的号,妇科医生给你开阴超,你照完阴超拿着那个东西回去给妇科医生看,所以镜头的蒙太奇指引为什么是患者进入到彩超室,照B超的医生给女主解释报告上的东西呢?如果是一个大到需要手术切除的囊肿,在照B超的时候医生就会问你问题。会问你以前有,以前的多大,而不会等到体检报告出来了再叫你回去。体检的B超是不会那么详细的,不会有图不会单独出具像妇科B超那么详细的报告。当你拿着体检的报告给妇科医生看的时候,他们会直接一扫而过,然后给你开妇科B超。

除了那个报告单有问题以外。巧囊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症状?是不是非得切除这一系列的问题真不是怀孕or手术这么简单。怀孕可能会让巧囊萎缩,但也有人是不萎缩的。同样,即便手术切除了,只要你还是那么粗枝大叶,巧囊一定会复发。怀孕的时候巧囊可能没那么恶,但是当你怀孕结束以后,巧囊依然会长,依然会复发。我不知道《爱情而已》的编剧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带出巧囊这个这么具体的问题,因为他带出的方式有很多漏洞。其实他完全表达为体检中心打了个电话过来,下一个镜头就切到女主和她的女性朋友的对话。不需要体现那理论上挺专业的B超报告以及医生的那一番话。因为巧囊这个问题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而且也远远不是电视剧里貌似专业的那样,除了手术就是怀孕,默认可以一了百了。

或许你会觉得我真的太较真,但是我就是一个巧囊患者,我刚经历过巧囊的手术,正在经历巧囊术后无穷无尽的长期管理,还得承担随时会复发的心理压力。希望所有人都不得异位症,但如果真得上这个东西,乐观是必须有的,但是乐观和积极配合医生长期管理并不会改变复发率很高这个事实,起码在现在的医学研究进展和治疗手段下是这样。

2023-03
28

曾经的变态杀手

By xrspook @ 9:27:03 归类于: 烂日记

终于把文仔2008年的电视剧《第二面》看完了。一开始感觉还行,但越看下去感觉就越那个。我是在爱奇艺上看的,因为历史悠久,所以只有480p的版本,那个字幕也是经过某些处理,估计这个电视剧以前用的是4:6,而现在通常用的是16:9,这就意味着原始的画面会比较高,正常的处理方式是直接裁掉上下,然后把字幕做到画面里。我看到的那个版本是字幕做在最下的黑框里,没有上黑框。因为比例不太对,黑框留太多画面就得裁得更多,所以黑框就只容得下一行字幕,于是这就很搞怪了,有时候字幕是清晰的,有时候字幕是模糊的,模糊那个估计是原版字幕,清晰的那个是后来做上去的,要把两行变成一行。其实以现在的识别技术,他们完全可以重制字幕,但显然懒人是绝对不会重制的。一开始我以为是我那个手机是曲面屏,所以字幕看得有点变形,看得比较别扭,后来我放在16:9的显示器上播,居然也同样让我看得很郁闷。480p的画面本来就模模糊糊,坐远一点感觉还凑合,但是字幕被这般搞了以后,真的是让人觉得浑身不对劲。

文仔在这个《第二面》里实在是一个牛逼的存在,不仅仅是他演得很牛逼,他的那个角色就是个高智商的神经变态。就像电视剧的片名一样,这是一个双重人格的人,但一定程度上我又不能说那是双重人格,双重人格有些东西自己是无法控制的,但实际上所有东西都在他的掌控范围之内。马明心这个角色一定程度上跟高启强有点类似,他们都是恶人,但是你又不能真的非常恨他,因为可能不是因为这样那样的逼迫,或许他们不会坠入深渊。又或者这是文仔塑造角色的某种方式,即便是坏人,他肯定也会有善良的一面。恰好这两个角色都是痴情种子:马明心只着迷于他的九儿,高启强只着迷于他的陈书婷。相对于高启强的设定来说,马明心的设定单薄了许多。在弱小无助、既心狠手辣、高智商变态方面马明心称得上一绝。豆瓣上有网友说,当年播这个《第二面》的时候,马明心的这个角色成为了他们当年的心魔。因为我是连续看的,可能以前的电视剧一天就直播一集,周六日还不播,所以20集的电视剧得一个月才播得完。因为时间拖得很长,所以马明心的恐怖程度可能会加倍。不知道为什么以前的电视剧要配音,而且即便是配音也不是用演员自己的原声。为什么会这样呢?从我懂事时起,我看的香港电视剧都是用原声的,可能更早以前的粤语残篇是配音的,但是我非常确定我小时候的香港电视剧已经在用原声,至于是同期还是后期配音,我不知道。为什么一部2008年的国产电视剧居然全部人员都得用配音呢?我觉得如果马明心这个角色用的是文仔的原声,恐怖效果会加倍。

如果不是有非常强大的实力,估计当年这个电视剧的剧组不会选一个当时观众几乎完全不认识的年轻演员来完成这样一个高难度的变态角色。如果是让现在的文仔再去演一遍马明心,我敢肯定某些细节会处理得更好,但问题是岁月不饶人,再也回不到十几年前那个小白脸了。

2023-03
27

觉得那是无用功

By xrspook @ 9:12:51 归类于: 烂日记

突然发现,如果脱离了事实本身,我现在很难把感想不断继续下去。这种没有了感想的能力,挺让我震惊。一直以来我的感想就不需要基于任何理由,只要有一个话题,我就可以不断延伸。

这种能力大概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写读后感,然后我的那种能力就终于被发掘出来了。在那之前我们写的都是记叙文,有状人的,有状物的,我最讨厌就是装写状物的。小学的时候,学校里有一棵大榕树,说起大榕树,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想到那一棵。因为除了那一棵树以外,其它的树我们甚至认不清谁是谁,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但是那个大榕树从我们入学那天起,我们就知道称呼它为大榕树,因为它在两栋教学楼之间。两栋教学楼之间的那个小操场,完全被大榕树覆盖,遮风挡雨全是大榕树的功劳,甚至可以这么说,在那个区域里,我们从来不会看到天,往上看就只会看到大榕树的树冠,所以当老师要布置状物的作文的时候,毫不犹豫主题就是它。40多个学生写同样一棵树,理论上应该有40多个结果。我觉得,大榕树就是大榕树。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角度去观察它,要观察它什么样的细节。如果当时我的阅读面再广一些的话,可能我会很狡猾地把描写大榕树变成了描写我在大榕树下遇到的人和事。写大榕树的那些作文,被老师点名表扬的那些同学用了无数多的比喻句、排比句,我实在没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当别人轻而易举地写出比喻句的时候,我太难了。现在回想起来,之所以很难,可能是因为我的见识没那么广阔,我也不习惯、不擅长联想。对我来说,大榕树就是大榕树,为什么非要把它比作其它东西呢?可能对那些天生艺术细胞就比较发达的人来说,比喻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再正常不过,但是对我这种严重的现实主义者来说,你要我比喻,我还得特意绕个圈找一些我根本没有觉我有感觉的东西凑数,实在很难。为什么非得用比喻呢?就好像某些人为了表达某些观点,总是要引用某个作家的某个作品里面的某个细节。你正在谈着这件作品的这个部分,然后你又要引申到其他地方,但如果我根本不清楚另外那个地方到底是怎么回事的话,对我来说你不就等于根本没说清这个到底是什么吗?对当时的我来说,我知道那个同学描写的那个大榕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状态,但是当我要沿着他们的比喻,沿着他们的排比去想象,我又得费神的想象出那个他们所表达的境界,这就让我觉得很累。当同学们很喜欢某些诗和散文的时候,我见到那些东西就头痛。不只是当年头痛,现在你给我一些散文之类的东西,让我去感受它的美的时候,我依旧会觉得很头痛。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我觉得硬是把这个事实比喻发散为其它东西,对我来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拉。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我觉得那些脱口而出就这么干的人,实际上骨子里就是在卖弄他们的见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当然,最后这个观点我不会说出来。因为觉得烦,所以通常遇到那种事的时候,我会直接视而不见,左耳进右耳出,左眼进右眼出,直接当作没听到没看到。

我不能控制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但我可以选择要不要接收那些信息。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