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
1

听歌唱歌

By xrspook @ 14:21:38 归类于: 烂日记

我觉得自己跟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出现了代沟。不知道该聊些什么,不知道他们现在热门喜欢些什么,但是我为什么要知道这些呢?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同年人到底热衷些什么?为什么我要跟他们一样呢?虽然实际上上我的习惯,一定程度是因为耳濡目染了他们喜欢的东西。小学的时候,有些同学很喜欢看劲歌金曲,但是我对那个一点兴趣都没有,我的父母也不喜欢那个,所以我甚至没有机会去看那个节目。为什么要喜欢那个时候的流行曲呢?即便我喜欢,我又可以怎么样呢?买磁带吗?买CD吗?CD这种东西,直到我五六年级的时候,家里才开始有VCD机,我家没有独立的功放,所以用那个机要播CD就得开电视,用电视喇叭作为音频输出,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组合。六年级的时候,我妈给我买过粤语儿歌的VCD,歌曲我是喜欢的,但是VCD里面的那些视频我却一点都不喜欢,所以这该怎么办呢?如果那些视频配的是卡通片儿歌的片头、片尾或者部分画面,估计我也会很喜欢,可是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配的是一些牛头不搭马嘴的东西。所以那个VCD买回来以后,我没看几次然后就只是堆在那里。我自己的VCD是这样,我妈的VCD也好不了多少,买的时候感觉很喜欢,买完以后好像没什么兴趣。

我播放得最多的VCD是两盘经典英文歌,但我几乎没看画面,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把CD的功放变成了大块头的收录机,也就是我有个喇叭,我可以不开电视,直接听歌,虽然说那是一个VCD,但实际上被我当CD用了。因为里面那些经典的英文歌我完全不知道原配的画面应该是怎样的,所以即便再给我一些无厘头的东西,我也觉得无所谓。之所以那两盘VCD看得比较多,是因为其实那是两盘卡拉OK的VCD,所以有时我会看着歌词跟唱。

回到一开始,为什么我会说我跟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有代沟。单位组织某些活动要坐大巴车去某些地方的时候,可恶的导游总会硬要搞一些节目。反正就是让车上的人表演或者唱歌之类的。近几年来新招回来的那些年轻人,选的那些歌,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也不知道是因为他们唱得不好听,还是说那首歌本来风格就不怎么符合我的审美,所以我完全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选那种,还有就是他们为什么觉得那首歌好,又或者是他们为什么觉得自己适合唱那首歌?某首歌你喜不喜欢,某首歌好不好听,跟你适不适合唱那首歌,完全是两回事。比如某些爵士风格的歌曲很好听,但是一般人绝对唱不出那种感觉,所以你又何必为难自己呢?没到那种情况,我就会纠结,如果我被选中了,我有什么得心应手的歌曲呢?从来我都不是那个喜欢表演的人,歌曲我会唱,自己一个人唱,洗澡的时候唱,干活的时候不自觉地轻轻哼,但我不喜欢站在一大帮人面前给他们唱。那无法让我high起来,只会让我很紧张。唱歌对我来说不是为了那个。这种社交的方式我不喜欢,或许少数几个人去KTV还能接受,但是这种在旅游车上被点名唱歌,由始至终我都非常厌恶。为什么就不能找一个不干这种事的导游或者旅行社呢?还是说其实他们干这种事是我们的联系人要求他们这么干的。

原来我一直都是那个找不到跟风原因的人。

2022-03
6

音乐响起时,我仍是少年

By xrspook @ 10:57:54 归类于: 烂日记

这个周末我没有回家,选择的是留在单位,绝大多数时候我都在宿舍。比如周六上午我直接睡到接近11点,虽然实际上到10点多的时候我整个人已经很清醒了。但是我依然在那里赖到了11点才起来。工作日的时候,近一周,我花了很多时间在消消乐上面。周末理论上应该很闲,我却一点都不想玩消消乐。之前忍住不玩消消乐是因为我知道自己不能再沉迷。我现在只是觉得我实在不想玩了。因为用来玩消消乐的时间,其实我可以用来做很多其它事情。比如我可以用来玩一下尤克里里,我可以用来研究一下轮滑,我也可以用来看一下书。消消乐占据了我很多的时间、很多的精力、很多手机寿命。因为玩消消乐需要很长时间,需要手机电量,这就意味着手机要反复充电,显然这就是在扼杀了手机的生命。

上午起床以后写一下日志,大概就到吃饭时间。吃完饭以后拿上耳塞戴上太阳镜,开始在单位老地方散步。虽然只是个3月,但是气温已经很高。太阳很猛烈。我只穿了件短袖,但依然会出汗。现在的热是很温柔的,在太阳底下你可能会出汗,但是在没有太阳、有树荫的地方,一阵风吹来,你可能就有点冷了。

去年底的时候,Westlife在微信的视频号上进行了他们首个线上演唱会,具体日期是2021年12月17日。那天我并不知道,我是之后在公众号上才听到了消息,实在太神奇了。这对组合太神奇了,在那么多年以后,居然会专门为中国的粉丝做一个线上演唱会!而更神奇的是他们为我们做了一个彩蛋。他们学了一首中文歌唱给我们听。那是朴树的《平凡之路》。光听歌名,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是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我确定我听过。虽然我错过了那个直播演唱会,但如果我要找回那个视频的话肯定可以的,但是我并没有那么做。我要做的是根据演唱会的歌单,把那些曲子都收集起来。算上彩蛋一共有11首歌,公众号说其中9首是老歌。对我来说,我熟悉的只是其中的8首。为什么其中有一首被称作老歌的歌,我不太熟悉,大概是因为高中之后又或者是在我不买Westlife的CD之后我就没有再关注下去了。有段时间说他们解散了,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又复合了,虽然复合之后的Westlife少了一个人。

之所以会有那个线上演唱会,是因为他们偶然知道原来在中国他们还有那么大量的粉丝。可以这么说,我们这代人是听着他们的歌长大的。初次接触他们的时候,我还只是个初中生,当时我是在点歌台认识他们的歌的。点歌台听歌,显然我不是点的那个,所以只能别人点什么我听什么。通常点歌的人只会选那些很热门的,所以也说不准到底那是真有人打电话去点歌,还是其实没人打电话,系统自动播放。高中的时候是,Westlife的歌我听得最多,CD也买得最多。多归多,绝大多数都是最便宜的那种,有一些的确不是最便宜的,但也不是正版。当时我甚至不知道可以在哪里买到正版CD。那不是能不能消费得起的问题,是即便你想咬牙去消费,你也不知道该如何消费。

转眼间我们已经不再是学生,以我这个年纪计算,绝大多数人都已经结婚生孩子,有自己的家庭。但是当Westlife的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仍觉得我们还是当年的那个少年。

周六的中午,我正是听着那11首歌完成散步,感觉像时光倒流一般。

2021-09
25

补短

By xrspook @ 11:01:21 归类于: 烂日记

《西班牙语初学手册》我已经不记得是我什么时候买的了,为什么要买这本书呢?我同样也不记得,但是相对于从前我买的书来说,这本书算比较高端,因为配的不是磁带,而是一张CD,虽然里面的音频不是MP3,但是这已经很进步了,所以我猜这本书买回来的时候,是有一个塑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把CD封装在里面。从前我到底买过多少本西班牙语的教材,我的确已经没有印象了,但是这本绿色封皮的西班牙语初学手册,我却记得我曾经很用心地学习过,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没有继续下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开始学西班牙语正统课本《现代西班牙语》。

还记得大学的那些早上8点上课前的时光。我会在7点30左右到达课室,然后开始学我的西班牙语。有些人在读英语,而我读的却是西班牙语。那个时候现西配套的是磁带,我没有带着Walkman去课室,所以实际上我只是凭感觉去读。

从前我们学英语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我们总是以我们的感觉去读,但实际上可能根本不是那样的。还记得大概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开始去英语中心。从那时开始我才知道英语原来不是我们那本配套教材磁带里读的那样的。当时的小学英语教材是中国人读的,但是在英语中心他们用的是香港的版本,虽然可能也是中国人读的,但是风格跟我之前接触的完全不一样。要说彻底颠覆我的,大概是新概念英语或者剑桥英语的磁带,那些教材的编排跟我们的课本很不一样。虽然那本新概念被我买回去以后,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没用过的,以至于现在这本书到底被我放哪里了,我已经没有印象。至于那本剑桥英语实在太惊艳,惊艳到我甚至怀疑自己过去那么多年学的是不是假英语。剑桥英语是高中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材,但那门课一个星期就只上一次,别的班是外籍老师教,而我们班是副校长教,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也不知道。反正那门课是一种体验性质的,正统的英语课继续每天都会有,隔一段时间会测验考试,还是传统风格。

本来说的是西班牙语,但不知不觉就跳到英语去了。说回那本带CD音频的教材,我觉得那本书的内容很不错,课文选择很特别,课文全部都是外国人读的,准确来说西班牙语发音的内容都是外国人读的,风格跟剑桥英语非常类似。那本书很薄,内容有很贴近实际,但里面大量的信息要让读者学会学懂非常难。比如说语法这种东西可以用一大本书去说,但实际上这本书就只有一两页纸的版面说明问题,显然不可能全部铺开。于是这就导致了虽然我已经很认真地去记忆,但实际上我依然不知道该如何用,比如说宾格代词和与格代词。英语里面是没有与格代词这种东西。宾格代词和与格代词直接对应的是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我甚至不记得到底我学语文或者英语的时候有没有这么区分过这种东西。在我记忆之中好像没有。西班牙语跟英语比起来有非常多的多变体。单数复数那是肯定存的,阴性阳性加上各种时态导致我这小白出错的几率大增。如果一个句子里面宾格代词与格代词都有的话,我经常不知道谁是谁。到底那个动词应该以什么形式出现呢?是宾格代词与格代词还是那个经常默认省略的主语?因为这本初学手册版面的关系,没办法把语法讲全,所以这些我必须掌握的规则就得用其它方式补全。所以昨天我又老老实实地下单了新版的《现代西班牙语》一二册。现在的现西是2017年版的,跟99年版本蓝色封面的套最大区别在于书本变大了,印刷变成了全彩,里面的内容据说也更贴合实际了。我只希望这本新的现西里面没有像99版本那样有各种各样连小白都发现得了的拼写错误。

从前的英语是要我学,现在的西班牙语是我要学。既然曾经被迫花了那么多时间去学习一门外语,我觉得现在如何学这个问题上我应该已经掌握了一些技巧。我不觉得这样我会学得更快,但是估计这会让我学的比较有思路,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然后主动补全那些东西。

2021-07
13

我的CD机

By xrspook @ 9:44:16 归类于: 烂日记

大概没有人知道我对CD机这种东西有多么的渴望,当我还是个小学生初中生的时候,我真的希望自己有一个discman。但实际上我只有一个walkman,而且那个东西好像一直不太好使,所以实际上我用得不多。那个walkman是在北京路的广百买的,也不便宜。后来,家里用来听英语的小录音机坏了,所以又买了一个收录机。那个时候其实完全可以买那种可以听磁带,也可以听CD的,但实际上没有。我已经不记得是因为自己不好意思提这个要求,还是因为其它原因。上初中之前我从来没试过一个人去买CD。当时的光碟店挺多的,但绝大多数时候我都是跟父母一起。那些流行曲的CD,我想都不敢想。但是初中以后我感觉相对来说比较自由了,而且手头上的零花钱也多了一些。所以我终于可以自己去买CD。我的头两张CD是陈奕迅的《幸福》以及陈小春的《大明星》。《幸福》是肯定要买的,而至于陈小春的CD要买哪一个呢?当时纯粹是随便挑的,但是这两个CD都非常好听。我不可能把我的CD放在家里的VCD里听,因为当时家里的VCD连的是电视,没有独立功放,即便有,我也不敢在我妈眼皮底下明目张胆那样干,但实际上那有什么问题?!买CD这种事发生在我有了自己的电脑以后,所以 CD我是放在电脑的光驱里听的,没有音箱,一直都只是插着耳机听。那两个CD被我循环播放了无数次。高中的时候我买CD算是买得比较疯狂,因为学校附近的小店里面那些是简装版的CD,相对于从前盒装版的CD来说便宜非常多,虽然质量也差很多。高中时候的零花钱更充裕了。通常我只会在两方面花钱,一个是买CD,一个是买书。书一定是正版的,但CD,这么长时间以来,我只买过几个正版,倒不是因为我支持翻版,而是当时根本不知道去哪里可以买到正版的CD,即便有,穷学生的我也买不起。

当我开始看《电脑报合订版》,我就想把光驱改造为CD机,因为家里的旧电脑多,旧电源也多,而且还有AT电源,也就是那种自带开关的电源,所以有段时间我真的拿光驱再加一个AT电源组成CD机,但问题是那个东西只能插耳塞听。首先是因为那时我根本没有小音箱,其次是即便我有了小音箱,要找USB供电对当时的我来说也是无解的,而且,AT电源很占地方。

这些年来,用光驱改造为CD机的愿望我一直都有,从未消失过。现在的技术应该再也不像从前那么麻烦了。以前用的是电脑废弃的电源供电,但现在理论上可以买到简易的外接电源。实际上真有这东西,那种电源叫做易驱电源,配的是大4pin口,用来给外置的光驱或硬盘独立供电。光驱的供电需要一个5V和一个12V,之前我有考虑过直接买DC电源完成供电,但当我知道光驱原来需要两种电压联合供电后,我直接放弃了那个念头,易驱电源是唯一快捷的选择。当然我也可以只买变压原件,然后自己组装起来,但是那个对我来说就实在太难了。

光驱的供电解决了,因为我的光驱是有播放键的,前面板也有3.5mm的插口,所以播放和音频输出完全没问题,但如果我不想接耳机而直接想接小音箱的话,就必须解决5V小音箱的供电问题。易驱电源只有一个大4pin的口,所以我的方案是买一条一分为二的大4pin的电源线。易驱电源上一共有4个洞,其中一个洞是没有东西的。中间的那条是地线,最左最右的那两条分别是5V跟12V。所以只要把5V和地线引出来,跟母口的USB延长线连接,理论上就能得到一个USB的供电电源。别人的教程还真是这么做的。市面上好像没有现成的大4pin转USB母口的供电线,所以我就翻出了某些旧电源的大4pin母口,再买了一条USB的延长线,然后把两个东西接起来。接线的时候我用的是热缩套,为了完成这个工程,我买了一批各种大小的热缩套,那个东西堪称神器。很早以前,当我还玩橡皮章的时候,我就买了热风枪,因为要做热缩片,但直到几天前我才知道原来热缩套跟热风枪是最好的搭档。

USB的供电解决了,另外一个我想做到的是在光驱的后面引出音频线连接音箱,其实我完全可以把音箱的公口插在前面板,但是我就是想折腾一下后面板上面的东西。光驱后面板有两种音频输出,一个是数字音频,一个是模拟音频。数字音频是一个两针口,模拟音频是一个四针口。一开始的时候我随便找了一根是4针的杜邦线,然后又买了一根普通的音频延长线。用母口跟杜邦线连接,结果发现出来的效果非常不堪。如果用耳机试听的话,会明显的感觉到右声道比左声道音量小很多。如果接上小音箱的话效果更加恐怖,只有左声道是正常的,右声道上面全部都是杂音。为什么会这样呢?模拟的音频输出非常容易受干扰。从前那种光驱通常会有一根音频屏蔽线连接光驱跟主板,但是那已经是非常古老电脑的配置了,是那种宽大数据线时代的产物。模拟音频口输出如果不屏蔽就非常容易受干扰。我买回来的那个音频延长线切开以后发现里面没有任何屏蔽,我也说不准是那条完全没有屏蔽的杜邦线的问题,还是说那个延长线母口的问题。反正两个加起来就很有毛病。要怎么找到带有4针杜邦头的屏蔽线呢?这个居然连淘宝上也几乎没有现成的,所以只能碰运气,只能去找那些老掉牙的电脑,居然还真被我找到了!找到了屏蔽线,我又把那个东西跟母口的音频延长线连一起,结果发现依然不行,所以这真的是那条不到1块钱且包邮的音频延长线的问题?我果断在淘宝上买了几个需要焊接的音频母口。

昨天,当我把有4针杜邦口的屏蔽线接在3.5mm的母口上以后,发现那就是我想要的效果,虽然我只是接线没有焊死,但效果已经很好!一开始我没想过必须得焊接,所以我用了三根小的热缩套跟一根大的热缩套完成接线,搞完以后我发现效果居然比没上套前差,所以这就意味着屏蔽线跟母口的连接必须得用焊接才靠谱。当我最终把屏蔽线焊接在母口上以后,我确信就是这个味了!把东西全部都装配到位以后,效果真心好!虽然我的焊接技术非常一般,剥线技术也很低端,但是光驱后置的模拟音频输出到小音箱的效果真的很好,这就是我想要的!而且即便我用手一直触摸那个焊接口。声音也一点不受干扰,所以我真的成功了!成功之前我其实已经做好再次失败的心理准备,毕竟我对音频干扰这种东西几乎没有任何概念。万一我把屏蔽线焊接在母口上,效果依然不理想,我会选择直接把小音箱的音频输入插在前面板上。

盼星星盼月亮20多年,我终于有了自己的CD机。一个我亲手组装出来的CD机!以前大人们一直都觉得我是只个破坏王,只会搞破坏,只会把东西拆掉,不能文明地拆就暴力分解。现在,我真的可以通过拼凑身边的资源,组合出有用的玩意,我长大了。

大家都在说CD机过时了,现在大家都不听CD了,但是对我来说,CD机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CD是一种满载我回忆的东西。我两个都很爱!!!

2020-11
16

硬盘屯货碎碎念

By xrspook @ 10:55:31 归类于: 烂日记

为什么家里电脑的硬盘没问题,单位电脑的硬盘却有问题呢?这估计是概率问题,因为电子元件这种东西好不好就像中彩票一样。还记得高中的时候我就有同学嚷嚷自己电脑的硬盘不好,出现了坏道什么的。大学4个人一个宿舍的时候,我的一个舍友电脑的硬盘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状况,出状况就会黑屏或蓝屏,折腾到了大三才终于确诊是硬盘抽风。我运气好,自己的电脑一直都没有遇到过让我无法继续下去的硬盘问题。或许从前我的硬盘也有问题,但不至于到蓝屏黑屏用不了的地步。电脑用了几年后速度变慢,因为内存的原因做什么事都很卡我早已习以为常。在我记忆之中,电脑卡住90%的原因都是内存不够,虽然我的CPU也不高端,但内存的问题更显著。大学的时候,我用40GB的硬盘下载了估计超过4TB的东西,依旧没事。从前大家总说用迅雷或BT下载会伤硬盘,但我完全没感觉,因为当时我用得最多的是eMule,那个东西的速度向来非常慢。我不知道最后我的同学是如何解决他们硬盘坏道的问题,迅雷下载会伤硬盘,难道他们就真的限速了吗?很多年以后我意识到再快的下载速度,屯回来再多的东西,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不看的。从前我下载了很多视频,但视频下载回来以后,屯到一定的量我就会刻光盘,只有这样我才能腾出空间来继续下载。下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下完的时候很兴奋,但实际上我只是打开视频拉一拉瞧一瞧,然后就放在哪里,到要刻盘的时候开始剪刀大法,把体积大的视频剪成适合CD刻录盘的大小。

下载就只是为了屯货,但不屯货又不行,因为网上的资源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没了。那种今天还看到,明天就消失的事情我实在遇到过太多。如果我屯回来了,但我自己搞丢了,是我的错,而且不是故意的,但如果我明明看到却不去屯,最终资源消失了,我会怨自己。但资源到底屯在哪个地方才是相对安全的呢?我早期的刻录光盘已经有10年以上的历史了,里面的东西还能不能读取是个谜。从前没有那么大的硬盘,刻录光盘是唯一的出路。后来出了大的机械硬盘,但机械硬盘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自动挂。固态硬盘相对于机械硬盘来说或许会好一点,但无论哪种方式,要保住过去那些东西都没有绝对这个说法。

所以我该怎么办呢?下载专门用一个几十GB的固态硬盘?坏掉就直接换一个?系统用固态硬盘,这样启动速度快,运行速度也有保证。屯货依旧用机械硬盘?如果只是屯货,不经常擦写的话机械硬盘寿命应该会长一些吧,但有多长呢?20年?30年?还是无论什么方式,10年差不多就是极限了?

那些从前当作是宝贝的东西,在岁月的洗礼之中,渐渐就会淡忘,没了就没了吧。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