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
31

仔细观察

By xrspook @ 22:20:15 归类于: 烂日记

上周六我跟我妈逛江边的时候。聊起了一些关于体育的东西。平时我们几乎不会那样聊,但是那一天天气比较凉爽,而且路上几乎没有人,所以我们可以在那里大声地发表我们的意见。

我不知道怕死这种东西是不是天生的,反正有些人真的很怕,而有些人真不知道怕是什么。我属于那种不知道怕是什么的人,所以据说当我还是个小学生,完全不会游泳的时候。当我看到泳池,我想都没想,就直接跳进了深水区,我根本不知道有深水区与浅水区,我没想过那里的水有多深,我也没想过我会浮不起来,但为什么我就不怕呢?我也搞不懂。但是有些小孩就很怕,实际上他们没有呛过水,只是害怕会呛水而已,所以他们无法做到放松,只要在水里就会挣扎,只要旁边有大人就一定会死命拽着。这些孩子学游泳非常折腾也非常痛苦,所以最终可能他们还是会学会,不只是学会了一口气游到能游的距离,而且还会换气,但是从他们换气的方式你就会感觉到他们很紧张,他们非常紧张,换气的时候不是一般的吃力。为什么会这样呢?在我没游过泳之前,我就已经喜欢在家里的脸盆里闭气,也不知道是谁叫我玩这个的,但是我觉得这很有趣,但是有些小孩居然不行,哪怕只是20秒。那只是个脸盆而已,你受不了的时候随时可以起来,但为什么就不去做这个尝试呢?对我来说做这些尝试是轻而易举的,我非常想去感受、去体验。不仅仅是在脸盆里憋气,也包括玩其它东西的时候。所以当别人说要玩一些什么之前没玩过的,哪怕我会表现出一种我不想玩、我不愿意,但实际上我的内心是很有那个冲动的,不过是碍于面子或者过于紧张,不敢主动的站出来举手说我要试一下。现在,对我来说,那种紧张不复存在,但是害羞却依然占主导地位。

当我看到别人做一个新动作,而我又觉得自己或许可以的时候,我恨不得马上试一下,哪怕实际上我做不到,但接下来我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做到。首先我会仔细的观察,如果那是一个视频的话,我更加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观看,甚至是逐帧播放。然后我会开始让自己去体会,非常有可能得要借助一些可以让我自己观察自己的工具,比如说镜子,比如说玻璃,也比如说给自己录个视频。

家里的洗手间有一个很大的半身镜。那个镜子大到就像宾馆的那种。大半堵墙都是镜子。洗澡前当我脱光衣服的时候。我会在那里做空手投篮的动作。这不是炫酷又或者是出于其它变态原因,纯粹是因为我要观察自己的动作到底跟我要做到的动作有什么差别。结果第一个晚上我就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我的起手位置过低的话,比如说低于我的眼睛。那么我的身体就会呈现一个很别扭的状态。左边是平的,但是右肩为了要降低高度,为了要让手腕后压,所以就必须沉肩。那是一个怪异的高低肩动作。发现了这个问题以后,我把起手高度定在眼睛,这样的话左手右手就均衡了。你或许会说,我可以穿着衣服的时候观察。的确高低肩这个问题穿着衣服也能发现,但是是否有用到核心力量这个问题,脱了衣服更明显。当你做动作的时候,盯着自己的肚子看。如果我有用到核心力量,部分肌肉会处在紧绷状态,但因为肥肉过多,我依然会看到肚子上的颤抖,但是那种颤抖跟完全不用核心力量的颤抖是两回事。不用核心力量的时候,那个颤抖是全方位无死角的,而用核心力量的时候颤抖只是一部分。没有人做空手投篮的时候会把一只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那样也没办法做空手投篮。当我们不用手去感受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用眼睛去发现,而这种东西如果不把衣服脱掉,怎么可能发现得了呢?

更认真地观察别人,更认真地观察自己,这就是我自学的杀手锏。

2014-09
6

怕死

By xrspook @ 21:03:18 归类于: 烂日记

控制住慢慢吞吞的心率是我这两周努力做到的,底线是10K之前心率未到155。今天我感觉应该做不到了,但居然可以主动控制,让已经上去的心率重新控制回来,good!

今天的平均心率153,平均配速652,气温27℃,湿度84%,体感31℃。相当划算!具体数据如下:

公里 配速 心率
01 643 136
02 729 147
03 701 148
04 708 152
05 713 149
06 710 150
07 707 150
08 712 151
09 657 149
10 659 150
11 657 152
12 655 154
13 654 157
14 635 155
15 644 155
16 654 155
17 628 157
18 639 158
19 609 161
20 613 162
21 709 167
22 700 165

平均150 10K,平均156 7K,136 1K,平均160+ 3K,其中2K、4K、13K和17K有上楼梯或坡,从平均心率和配速数据能相当明显地体现出来,总体来说相当好的控制力,尤其是在常规的18K里。马拉松不可能一直都平坦无坡,所以在短时间高强度后能不能恢复甚至很快恢复决定了我的马拉松表现。这种打不死需要我用生不如死的间歇甚至是更变态的节奏跑间歇来让自己更tough更强!我需要和痛苦当好朋友,那种痛苦是呼吸上的和肌肉上的,呼吸紊乱让你有心无力跑不快,至于肌肉的乳酸堆积会让身体直接有停下来的欲望。控制住自己对疼痛的应激反应,掌握长时间地习惯与疼痛共处这种神一般的技能显得相当重要。

今天的LSD里我脑子里一直在单曲循环着纵贯线的《出发》里的调调和其中两句(我只记得这两句了,其余说唱我表示无能为力):出发啦不要问那路在哪?迎风向前,是唯一的方法。

跑得快当然好,但自从习惯了MAF之后我终于彻底地理解为啥从前有跑了半年的人居然愿意以700的配速跑10K。现在我甚至觉得为什么要跑那么快,既然我的目标是全马,所以连用630的平均配速逼迫自己跑半马距离我也困惑。就更加不用说我觉得要自己用600的配速跑10K,用530的配速跑5K,为什么要这样呢?!为什么要逼迫自己用平均心率165甚至172去做这种事呢?难道为了知道自己到底能跑多块吗?知道又怎样了呢?那需要用不少时间去让自己恢复过来,包括心脏和肌肉,最危险的是跑得快就不是用我积累出来的跑姿,不在恰当的位置落脚,重心错受伤就来了。越是跑得多我就越是怕死,越是尽可能地避免自己受伤,因为要练出技能需要很多时间,但受伤休息个把月可以毁掉你的所有,一切重头再来,想想都冷战。但我觉得自己绝对不会那么完美能做到一直不伤。最考验斗牛士的是受伤归来后他们的表现,是更强更无惧还是出现恐惧而不能放开手脚表演决定了斗牛士的成就。

斗牛士这个职业是高危的,但我不是职业运动员,我不靠跑步成绩吃饭。为了速度赌上一切我觉得非常不划算,因为我还想在其它领域大干N场。为了速度赌上健康?怎么可以这样!要牺牲健康的话我宁愿不跑了,我宁愿长胖,我宁愿重回死宅。

我怕死,真的。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