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
31

仔细观察

By xrspook @ 22:20:15 归类于: 烂日记

上周六我跟我妈逛江边的时候。聊起了一些关于体育的东西。平时我们几乎不会那样聊,但是那一天天气比较凉爽,而且路上几乎没有人,所以我们可以在那里大声地发表我们的意见。

我不知道怕死这种东西是不是天生的,反正有些人真的很怕,而有些人真不知道怕是什么。我属于那种不知道怕是什么的人,所以据说当我还是个小学生,完全不会游泳的时候。当我看到泳池,我想都没想,就直接跳进了深水区,我根本不知道有深水区与浅水区,我没想过那里的水有多深,我也没想过我会浮不起来,但为什么我就不怕呢?我也搞不懂。但是有些小孩就很怕,实际上他们没有呛过水,只是害怕会呛水而已,所以他们无法做到放松,只要在水里就会挣扎,只要旁边有大人就一定会死命拽着。这些孩子学游泳非常折腾也非常痛苦,所以最终可能他们还是会学会,不只是学会了一口气游到能游的距离,而且还会换气,但是从他们换气的方式你就会感觉到他们很紧张,他们非常紧张,换气的时候不是一般的吃力。为什么会这样呢?在我没游过泳之前,我就已经喜欢在家里的脸盆里闭气,也不知道是谁叫我玩这个的,但是我觉得这很有趣,但是有些小孩居然不行,哪怕只是20秒。那只是个脸盆而已,你受不了的时候随时可以起来,但为什么就不去做这个尝试呢?对我来说做这些尝试是轻而易举的,我非常想去感受、去体验。不仅仅是在脸盆里憋气,也包括玩其它东西的时候。所以当别人说要玩一些什么之前没玩过的,哪怕我会表现出一种我不想玩、我不愿意,但实际上我的内心是很有那个冲动的,不过是碍于面子或者过于紧张,不敢主动的站出来举手说我要试一下。现在,对我来说,那种紧张不复存在,但是害羞却依然占主导地位。

当我看到别人做一个新动作,而我又觉得自己或许可以的时候,我恨不得马上试一下,哪怕实际上我做不到,但接下来我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做到。首先我会仔细的观察,如果那是一个视频的话,我更加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观看,甚至是逐帧播放。然后我会开始让自己去体会,非常有可能得要借助一些可以让我自己观察自己的工具,比如说镜子,比如说玻璃,也比如说给自己录个视频。

家里的洗手间有一个很大的半身镜。那个镜子大到就像宾馆的那种。大半堵墙都是镜子。洗澡前当我脱光衣服的时候。我会在那里做空手投篮的动作。这不是炫酷又或者是出于其它变态原因,纯粹是因为我要观察自己的动作到底跟我要做到的动作有什么差别。结果第一个晚上我就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我的起手位置过低的话,比如说低于我的眼睛。那么我的身体就会呈现一个很别扭的状态。左边是平的,但是右肩为了要降低高度,为了要让手腕后压,所以就必须沉肩。那是一个怪异的高低肩动作。发现了这个问题以后,我把起手高度定在眼睛,这样的话左手右手就均衡了。你或许会说,我可以穿着衣服的时候观察。的确高低肩这个问题穿着衣服也能发现,但是是否有用到核心力量这个问题,脱了衣服更明显。当你做动作的时候,盯着自己的肚子看。如果我有用到核心力量,部分肌肉会处在紧绷状态,但因为肥肉过多,我依然会看到肚子上的颤抖,但是那种颤抖跟完全不用核心力量的颤抖是两回事。不用核心力量的时候,那个颤抖是全方位无死角的,而用核心力量的时候颤抖只是一部分。没有人做空手投篮的时候会把一只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那样也没办法做空手投篮。当我们不用手去感受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用眼睛去发现,而这种东西如果不把衣服脱掉,怎么可能发现得了呢?

更认真地观察别人,更认真地观察自己,这就是我自学的杀手锏。

2019-02
24

折纸神马,积木神马

By xrspook @ 21:49:55 归类于: 烂日记

天生我就会对几乎所有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只要有那个,我就可以从零开始,掌握我想掌握的所有东西,但当然前提是我有兴趣。

有些东西是我看到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就很感兴趣的,比如乐高积木。所以当我知道小米旗下的某公司也在出积木的时候,我简直乐疯了。到现在为止,他们出的科技积木我全都有买,而且全都玩过,虽然不是每一个造型都试过,但是他们的主要造型我真的是全部都拼过。我不止是拼了出来,而且是很快地拼了出来。拼他们的主要造型,而且速度很快,这个不能说明我有多么牛逼。因为我觉得,当你给我一堆积木,我就可以天马行空拼出我想拼的东西,那才是牛逼。现在我已经不具备那个感觉了,但当我还是小屁孩的时候,我是可以做到的。从前那些简单的积木在我手里永远都是无穷无尽的快乐来源。你要我一次又一次反复拼出同一个造型,可能我无法做到,但是每次我都可以用那些东西给自己制造快乐。

拼米兔积木的时候我可以很快,因为我掌握了技巧,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是在拼之前你必须对零件进行分类。如果一大堆东西混在一起,无论你有什么思路,你还是得花半天时间去找零件,非常有可能当你好不容易终于找到零件的时候你的思路已经彻底消失了。之所以很快,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具备一定的三维读图能力。我也不知道那是三维二维还是什么维都可以。反正那种空间思维对我来说没什么难度。高中数学里立体几何我是学得最顺利最稳当的。但是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他们看半天都没懂怎么按照说明书安装。小时候我看折纸书的时候,一开始可能还有大人指点,又或者是他们觉得我看不懂,所以要指点,但实际上,有没有他们的指点我照样可以折出书上的造型。对我来说,拼科技类的积木情况也一样。除了说明书,我不需要额外的指点。现在回想起来,的确小时候我能折出很多东西,但那些都只是书上的造型,折纸的技法其实很多我已经掌握了,但是我却没有创造过自己的造型,情况就像我现在已经有了一大堆的科技积木零件,但我却没有搭建出一些我自己的造型。实际上,我也是搭过自己想要的造型的。之所以有那些想法,是因为我想用电机带动某些东西,但通常那些造型都不是十分靠谱,虽然也能动,但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之所以这样,可能因为我对齿轮的理解以及对积木的固定方式还不是非常纯熟。另一方面,非常有可能是我用的米兔积木电机马力不大,所以转动起来的效果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噪音很大,但速度很慢,这简直太打击人了。如果我要在科技积木上更进一步,我需要做的就不是完全按照说明书拼完整的造型,而是实行拿来主义,对其中的某些主要部件的组装方式吃透。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让我在有需要的时候,搭建出属于我的东西。

兴趣是一回事,但要把那些东西变成自己的杀手锏,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PS:【中文字幕】阿米尔·汗 转变启动时(2019)

有肥肉才有健身的动力有木有?每个胖子都是潜力股!!!

2019-01
21

情怀

By xrspook @ 20:06:10 归类于: 烂日记

总觉得我自己骨子里有艺术家的追求。通常来说,我是一个理性的人,但我也做一些很傻的事。某些时候,我做的很多事,一些非常实际的人是无法理解的。他们会觉得我做的事都很多余,完全没有必要,在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空间。虽然其实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那么做到底有什么用,但直觉告诉我,我应该那么做,所以我做了。最后的好处并不是立马体现,而是需要一些时间才会渐渐展露出它的价值。大概因为这样,所以需要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然后产生大器晚成的结局。该发生的事情始终会发生,问题只是什么时候来而已。对这个我看得很开,因为一开始的时候,我就根本没料想过要发生些什么。目标定得太高远,会看不到尽头的希望,但如果把那拆分为可现实的小目标,你就可以一步一步地满足需要。实际上对我来说,很多时候小目标也是不存在的,我只是跟着我的直觉走,跟着我的兴趣走。

我妈说我是一个图新鲜的人,新鲜感一旦过去了,东西就撂在那里,所以我会买一大堆东西回家。钱花出去了,东西在那里占地方,但实际上新鲜期以后我又不再触碰。但实际上,在我妈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因为我的新鲜感太多,我的时间不可能安排得了每个东西任何时候都可以去搞,但实际上那些东西我都喜欢。我喜欢尤克丽丽,我喜欢电子琴,篮球也不错……几年前买回来的平衡板很好玩,也很有用,刚开始跑步买的瑜伽垫和泡沫轴很重要。对我妈来说,我就只是把这些东西都买回来,一开始的时候的确用得比较多,但现在已经很少去碰它们。几乎可以这么说,我妈觉得我是一个垃圾收集商。别人觉得没用的东西,我都要拿回来。大概是因为我妈没有那种情怀,所以她没有那种不会睹物思人,但对我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了。有些时候,我把某样东西留下来,不是因为那个东西是稀世珍宝,而是因为,那和我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我们有共同的记忆。对我来说,这些记忆是用钱买不回来的,忘记了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我觉得失去是件非常可惜的事,但是对某些人来说,那无所谓。如果对记忆也可以无所谓,他们对什么有所谓呢?钱吗?对我来说钱反倒无所谓,反正花出去以后总可以再赚回来。我不知道对别人来说什么事要才算很有意义。老了的时候,回望自己的人生,什么事让他们觉得非常带劲非常无悔呢?冥冥之中,我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代表作。与其说是寻找,不如说是创造。没有一个人是可复制的。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特别之处,别人又怎么会把你当回事?虽然实际上我做很多事的时候并不是为了让别人把我当回事。我纯粹为了要对得起自己。

我不需要给别人解释,我也不会解释。

2018-10
22

为什么

By xrspook @ 11:35:38 归类于: 烂日记

理论上小孩子是非常喜欢问为什么的,但是对我来说,之前我一直都没有那个欲望去了解。我只想知道,那是什么。只知道那是什么很多时候,很多时候只是个敷衍,因为实际上并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可能你知道这个东西的名字或者发音,至于那个东西有什么特点,跟其它东西有什么关系,理论上是没办法从是什么这个答案里得出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有了问为什么这个诉求。我会问自己为什么,也问别人为什么。我为什么喜欢或者不喜欢,为什么别人会抗拒或者欲罢不能。在问为什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事物作进一步的了解。在问我自己为什么的时候,我会发现一些自己的特点,比如说自己的喜恶是什么,其中内在有没有什么关联。在问别人为什么的时候,我会对事物产生别样的理解。无论那个反应是好的还是坏的,当把我自己的意见和别人的意见放在一起,就会产生对比,自然而然就发现其中的区别了。为什么我跟别人不一样,即便结论是相同的,但实际上我们欣赏或者厌恶的某些东西不一样。别人喜欢或者不喜欢,对我们自己的判断不影响,因为我们没必要随大流,别人喜欢什么我们也学着喜欢。一定程度上,我觉得知道别人为什么做那个判断可以纠正我们自身的一些错误。有些时候,我们直觉的判断可能是不合理的。在问别人为什么的过程中我们不需要使用复制照抄别人的结果,而是让自己有更多的视角。同时,在判断别人为什么会出错的过程中,其实也是防止自己掉入同一个陷阱。知道别人出错的原因,当然也能帮助别人少犯错误。所以,知道得多一点总是好事,但现在的人越来越懒。一定程度上,我觉得真的很糟糕,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现在这个时代,获取各种资讯实在太简单了。资讯的内容太多,有些时候真的会让人觉得我已经知道得够多了,或者觉得那些我不知道的我可以轻而易举就了解到。到必要的时候才发现,和从一开始就已经有做准备,在做判断的时候结果会很不一样。毕竟融会贯通这种事不是一两天养成的。只有做到无招胜有招,才是真正的高手。

从前我几乎不问自己为什么,所以当我现在问别人为什么的时候,可能他们也答不上来。很多时候,他们给我的回答是我觉得应该这样,但具体原因没办法说清楚。我也这么糊涂过,但现在我选择不再那么糊涂了。对某些人来说,可能他们一辈子都愿意那样。于是,就会有某些人像木偶一样,一辈子都给别人牵着鼻子走,因为他们本身是空洞的。他们知道要怎么做,甚至可以做得很好,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做的原因。

要做个更好的自己,估计好奇心是基础。

2018-10
21

印度韦小宝

By xrspook @ 18:32:22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大概是米叔在中国的最后一天。上周的后半段他短暂来到了中国,因为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某个会议,但实际上那个会议的参加人员除了他和唐季礼导演以外,基本上那些都是各国领导人以及各种官员。米叔作为一个文化界的代表,当然也没什么问题,但为什么其它国家派出的是政府的官员,而印度却是一个演员呢?显然米叔不是一个政客,但是在中国,貌似我们的领导人非常看重这么一个人。我觉得最搞笑的是在某个大合影里面,他和唐导演都坐在第一排,两人都是排第三,一个是左数,一个是右数。最让人觉得欢喜的是坐第一排的人只有米叔一个翘着二郎腿。照相的所有人都穿着正式的西装,打着领带,米叔虽然那套衣服也是正式的,但显然不是其他人的风格。虽然那张照片根本看不清脸,但是你一眼就能把他认出来。对其他人来说,大概没有认清谁是谁,但对米粉来说,那是一眼自然而然就发现到的事情。因为要发现这么一个奇葩实在太简单了。

昨天下午,在他离开北京之前,又在新浪的一直播上面做了一个直播,时长是30分钟。除了那个翻译偶尔会有一些花痴的表现以外,其它内容都还好。我觉得最有趣的是米叔学习中文,那些人教他的其中一句是“我很帅”。我觉得,“我很帅”这三个字是他模仿得最像的。相对于粤语来说,普通话的模仿会简单一点,因为粤语的发音比普通话更复杂。有些东西基本上米叔每次直播都会做,比如说唱Aati Kya Khandala,对没看过的人来说,那是很新鲜的事,但是对我这种每次都看到的人,一到那个情节我就开始在挑他哪里走音了。显然他是个唱歌非常容易走音的人,唱Aati Kya Khandala他必定会走音,就只是看到底会在哪里出错。对我来说,印度歌曲经常用半音,会让我很烦恼。因为那个东西虽然我们的歌里也会用,但用得很少,远没有他们频繁。米叔的走音可能是全音自动降调为半音。有可能是他条件反射,觉得唱不上去,然后就改调了。我觉得昨天的采访最有趣的地方是他提到了《鹿鼎记》。鲁豫今年5月去印度采访他的时候,他正在看《鹿鼎记》。他觉得今年排灯节他即将上映的新电影TOH他在里面的角色跟《鹿鼎记》的韦小宝很像。如果大家喜欢《鹿鼎记》,喜欢韦小宝,估计也会喜欢他那个角色。我觉得,如果在他开始拍TOH之前就已经看过《鹿鼎记》,可能他对角色的揣摩以及表达方式会有更多的理解和尝试,那个角色或许会变得更可爱,虽然现在的效果已经很可爱了。《鹿鼎记》是我最爱的武侠小说,没有之一。《鹿鼎记》是金庸的封笔之作,也几乎可以说,是我的封看之作,因为看过《鹿鼎记》以后,再看金庸前期的作品,真的几乎打不起兴趣。米叔之所以说他的角色和韦小宝相似,是因为那两个人都是两面三刀的人。当主持人问他那个新角色算不算是个英雄的时候,他说那个角色是个非主流英雄,或者说你不能称他为英雄。那是一个很自私自利的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他自己,但如果那个角色和韦小宝类似,在处理一些关键问题的时候,他肯定会以大局为重。绝大多数时候,他都会觉得自己的命比什么都重要,但是某些时候,他愿意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难为自己。韦小宝最终抱得美人归,而且还是七个,一家人过着逍遥快活的日子。不过我觉得,米叔这个角色如果要激起印度人的强烈爱国精神,可能他得死掉。

还记得初中的时候我写过一篇《鹿鼎记》的观后感,然后拿去《广州日报》的每日闲情板块投稿了。结果是没有结果。那篇东西是我手写的,所以投稿以后我自己没有留底,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可惜。如果当时就有电脑,这种事绝对不会发生。丢失了自己从前的某些看法,很惋惜。不过自从我开始写blog以后,这种惋惜已经降低到了最低。

一定程度上我觉得米叔好像特别偏爱中国观众。因为我从来没见过一个演员对待粉丝居然是这样的。当他做直播采访的时候,他给出的那种反应很真诚,他就像一个小孩一样,他很想知道很多东西。那个表情不是装出来的,他的那些反应,就像《三傻大闹宝莱坞》里他的那个角色Rancho。50多岁的人居然还这样真,非常难得,因为即便是十几二十岁的人在面对镜头的时候,又或者在平时生活的时候,已经失去了那种探索求真的好奇心。“因为我们想知道,所以我们才走得更远”,这是北京探索频道广告里经常出现的一句台词。我觉得用在我身上很合适,用在米叔身上也很合适。任何领域、任何时候都会冒出一种我很想知道、我想去学习的欲望。

风风火火过后,一切又恢复平静。只要平时预留了有足够多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蓄力,才能在必要时候射出那关键的一箭。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