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
27

南边路的旧时光

By xrspook @ 9:39:58 归类于: 烂日记

小时候,我家就住在小学对面,所以对我来说,和我一同放学的同学就只是和我一起过条马路而已。其他同学都结伴放学,我也不例外,但是很快,他们就要和我分开。我一直觉得,家就在小学对面不怎么好。因为这样我就不可以和我的小伙伴一起去玩了,有可能是因为路上遇到某个东西,所以晚了回家,也有可能是拿着零花钱甚至是偷偷摸摸拿了爸妈的钱去买各种零食。因为我家住在学校对面,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所以注定我只能是个乖孩子,而在那个时候,我甚至没想过不乖的孩子到底是怎样的。从前的我们,绝大多数都是结伴放学,当然也有一些父母,甚至祖父母类的过来接送。其中的原因是他们的家离学校挺远。这个挺远,意味着可能步行要超过30分钟。为什么步行半径30分钟之内找不到另外一家小学呢?大概因为我出生的时候刚好是生育高峰,适龄儿童能准时读上小学已经很不错,起码就我当时来说,没想过要挑一所学校。小学已经在我家对面了,我还有什么可挑的呢?我身边的人,比如说和我同一所幼儿园的人,也没想过要去读其他小学。在我们心目中。幼儿园毕业以后就一定会去那所小学,问题只是在不在同一班。我根本没想过还会有其他选择。所以我不知道身边是否有一些住在我们附近,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小学的人。后来,有些其他学校的转学过来,或者从我们那里转学出去的,通常原因他们搬家了。

为什么小学的时候要一起上下学、一起上厕所?直到初中高中的时候,我们依然会结伴上厕所,倒不是因为我们怕黑,至于什么原因,真说不上。对我来说,上学是我一个人的事,学校一开门我就进去了,为什么要这么早?我也不知道,大概因为我家很近吧,所以其实其他同学的出门时间可能和我没差多少,所以我从来不是那种害怕自己会迟到的人,尤其是早上。交通堵塞对我来说也不过是过条马路而已,而且那么早,交通根本不会堵。南边路是一条很窄的马路,两车道而已。但是在上学和放学的高峰期,那里会堵得水泄不通,但除此以外,整条马路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冷冷清清的。

我家就住在路边,我爸妈经常说,晚上路上有大车过,吵得他们睡不着,但是我从来没有这个烦恼。反倒是后来搬家了,到了现在住的地方,当时小区里入住的还不多,所以晚上静悄悄的,没有灯光,也没有其它声响。南边路的那个屋子,马路上的声音一直都会有,马路上的灯光也一直都会有,楼下的小吃店晚上还会炸点猪油,所以各种飘香。我妈说南边路的那个屋子一整墙都是西,所以夏天的时候非常热。可能因为我当时还小。发热还不那么明显,热归热,不会热到感觉日子过不下去的样子。家家户户都没装空调,所以热是共性。顶多是夏天的时候让冰箱塞满冰棍。雪糕也好,冰棍也好,都是附近工厂食堂的产物。当时我们从未想过要把那些预包装的冰棍放在冰箱里,因为工厂食堂的东西又便宜又好吃。用塑料袋装一堆没有包装的冰棍这种事情。估计我这辈子再都不会遇到了。从前第一橡胶厂没有包装的冰棍5毛钱一根,现在预包装的要卖到起码3块。如果那些工厂还在,工厂食堂仍对外营业,他们现在会卖多少钱一根呢?现在的人会去买没有包装的冰棍吗?

那些没多少钱也过得挺舒服的旧时光啊~

2020-08
10

被遗弃的南边路

By xrspook @ 11:46:35 归类于: 烂日记

我搬走离开南边路的时候,广州造纸厂还在、冷冻机厂、电池厂、第一橡胶厂、锌片厂、东方印染厂也都在,但现在,一切都人去楼空了。那些工厂的职工都下岗了吗?还是说随着工厂迁移到了别的地方?工厂的宿舍还在,有些跟我离开的时候相比差别不大,但有些则已经面目全非。

昨天我和我妈从前天离开的地点重新开始,从海珠涌桥脚,海傍外街对开那里开始,沿着环岛路一路向南,在沙渡路那里穿过一条新开的马路到达昌岗西路,然后继续沿着南边路进入广纸北一路,到达工业大道后又绕进广纸路,出来后走完江燕路进入江南大道南,最终到达昌岗中路美术学院公交站搭车回家。以前的南边路和现在的南边路差别太大了,南边路,尤其是靠近昌岗西路的南边路基本都是修车的铺子,有住宅,但那都是年代久远的宿舍。现在,那些从前住着附近工厂工人的宿舍好大一部分都已经外租给修车打工的了,为什么我有这种想法?从他们晾出来的衣服就可以看出。我们从前住的那个房间现在一塌糊涂,阳台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向西的窗户开着,里面黑乎乎,家徒四壁就像里面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在我的记忆之中,宿舍楼的室外公共走廊总是空旷的,但现在那里堆满了东西,以前我们从来不会在走廊晾衣服,因为各户都有阳台,但现在,走廊上晾满了衣服。我妈说,以前我们住的那栋宿舍是60年代建的房子,后来又加建了厨房和厕所的部分,总的来说,除了南边村里的房子,就南边路上的宿舍而言,我们的那栋房子算是历史比较悠久的了。跟冷冻机厂的宿舍比起来,我以前住的那栋宿舍烂残得非常明显,而冷冻机厂的那几栋宿舍从外面看,跟我离开的时候差不多。从前一〇八中学在冷冻机厂宿舍楼下马路上建的两排单车棚已经不复存在,现在那里已经成了停车场。

现在的南边路小学和我读书的时候相比,变化非常大,几乎得用面目全非去形容。挂在校门口的不锈钢牌子一大堆,所以不得不把字体缩小才放得下。我读书的时候,那个学校门口从来都是烂烂的,几乎没有牌子。现在学校的教学楼我已经说不出到底谁是谁了,估计那栋黑又旧的教学楼已经被拆掉重建。以前一进校门就是一个斜坡洼地,现在那个洼地已经消失填平。是因为我从前太小,觉得校门和教学楼之间的距离远一些吗?还是说的确现在的教学楼向门口位置加长了?小学建得很漂亮了,但谁过来就读呢?旧宿舍里从前工人家庭的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那片区域环境不好,能赚到钱的,肯定都已经搬走了。南边路小学的生源可以从哪里来呢?以前,一个班的学生大概60%是附近工厂职工的孩子,余下的那些是南边村里农民的孩子,又或者说已经不能说是农民了,因为南边村早就没了田地,当时也没有出租这种说法,因为工厂都有宿舍,工人无需租房子住,所以南边村的原住民是靠生产队的分红生活的吗?

南泰路以南的南边路两旁所有店铺都已经搬空,一个人也没有,死城一般。为什么写了“拆”字,却不对他们动手呢?空荡荡的马路、空荡荡的一层平房店铺,让人感到莫名的悲凉。

从前的南边路是广州一条默默无名的道路,现在的南边路,仿佛已经被发展中的广州彻底遗弃了……

2018-10
10

若有若无的船坞

By xrspook @ 8:54:25 归类于: 烂日记

翻译这种东西做多了,我觉得词汇量不够不要紧,根本没有某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也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你有一颗想把东西做好的心。只要你认真去做了,遇到不懂的,你总会找到方法把那些东西都弄懂。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让这一切都变得非常简单。我觉得最要命的不是你不懂那个东西,而是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首先第一个反应是去找人,而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先试着找一下答案。没有人可以帮你一辈子,你的人脉也不可能让你可以涉足所有领域。与其把自己吊死在别人身上,不如自己寻求出路。一定程度上,我觉得在翻译的时候,有自学这个本领非常重要。

做过好几部电影的幕后花絮翻译后,我发现越是到专业的东西有时候我越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因为那些一个不小心瞎掰就错了,相反,如果那只是一些感情相关的东西,再天马行空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因为感情类的东西可以通过我们的经验感同身受理解出来,只要说出来的话符合逻辑,别人通常找不到什么毛病。但如果遇到一些技术类的东西,你就必须得翻查资料。虽然有些时候,无论你多么努力,出来的结果还是会被专业人士一眼识破,但如果已经尽力了,也没什么好后悔的了。

国庆假期有一天,我跟我妈去了新洲码头,然后搭船去了长洲,然后搭车去了深井,最后从深井又搭船回到新洲。在深井码头等船回新洲码头的时候,看着对面的黄埔船厂,我妈问我,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她带过我去她单位那个船坞。其实那个时候,我的脑子里并没有什么船坞的概念。我大概知道那个东西就在那里,但实际上我想象中的那个东西是不是就是我妈说的船坞我不知道。船坞是用来造船的,而我妈的工作不是造船。所以当年她带我去那个地方,肯定只是想让我见识一下而已。我妈说,每次船坞放水的时候,会找到很多大鱼,各种鱼都会有。每到那个时候,他们就爽歪了,因为可以加餐。我不记得我妈是在我几岁的时候带我去看船坞的。在我小学毕业的时候,我妈也退休了,最后那几年,我妈从一个比较远的车间搬到了一个比较近的车间。远的车间旁边才是船坞。所以认真算来,她带我参观船坞的时候,我顶多不超过小学三年级。小学三年级之前能有什么深刻记忆呢!我唯一还记得清楚的是我在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在我妈工厂,在地面上放了很多用来造油罐车油罐钢板的路上,学会骑自行车。那个自行车是个二手货,车架其实是有点歪的。之所以要在那个时候教会我骑自行车,是因为说不准上初中的时候我就得骑车上学了。在那个年代,骑自行车上学再正常不过,但实际上,我的整个学生生涯都从未试过骑自行车上学。因为要不就是离学校太近了,步行只要十多分钟,要不就是离学校太远了,坐车也得大半个小时,这样的路程,不适合骑自行车。于是,我骑自行车骑得比较多反而是在中国街头出现了共享单车以后。当年几乎可以说自行车是中学生的标配,所以每个学校都有单车棚。虽然我的初中很小,但是在工厂区外的某一条路的两侧,学校有个很大的单车棚。

如果当年我的年纪再大点,我的好奇心再强一点。如果现在能再去一趟,我一定会好好参观船坞的。

2015-09
7

回到过去

By xrspook @ 13:02:29 归类于: 烂日记

当人强迫症到一定程度我都不知道那个到底是什么怪物了。

昨晚一边看1973年的印度电影(无字幕)一边增加《爱在旅途》hon3y 480p版本里没有的一些字幕。一边精校时间轴一边增加,进度非常的慢!感觉这不靠谱啊!AE适合用来精校,波形图是见神杀神的类型,但可能是我个人能力不够强,所以我觉得用AE做粗时间轴非常不顺手。打开字幕,载入视频需要很长时间,再载入音频需要更加长的时间。理论上利用左右键就能帧播放,但我无论如何控制不了,这是为什么???昨天我首先做的是把用Notepad++对照小白版本和hon3y的内容,确定少的是哪些东西,在翻译里用“@@”标识出来。之前我就应该这么干了,人肉怎么能堪比计算机!接下来的就是用AE打开字幕,把srt里的歌曲部分全部删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那些东西始终是要删的。《爱在旅途》我已经做了精确的歌舞,在我把非歌舞部分都搞定以后把srt格式转为ass,直接把已经设置好格式的ass贴进去就可以。srt有行数标识,ass没有,所以要删除srt的字幕得在字幕软件,但增加ass的字幕用记事本也就可以了。我没必要把已经做好的ass又转回srt,然后拼到一个大字幕里再转回ass,那是非常愚蠢的!今天我打算做的是用SE把需要增加的字幕和时间轴粗略做好。并不需要非常精准,大概差不多也就可以了,我需要的是字幕和时间轴落在某个音频波形附近,只要大概卡对了,我后续的AE就好办。

上周六晨跑完18K、洗过澡、吃过早餐,我开始了漫长的征程。我走回了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那里有我从出生到初中毕业的记忆。那是条非常长的路线,我走了大概2个小时。有些地方要等红灯,我并不是用快走的速度,但那肯定有8K以上的距离。从万国广场的家乐福出发,沿着江南大道向南,右转转入昌岗路,昌岗路几乎尽头后左转进入南边路,南边路后我又进了南石西再出来,出来后继续南边路,纸厂路,回到工业大道,向西燕子岗,再回到江南大道地铁江南西站。如果我不想走了,我可以坐车,沿途都有公交车,但我执意要用双脚去丈量世界。是因为我长大了?为什么我觉得从前要走很久的路现在这么快就完了?尤其当我从昌岗西走了一小段南边村里的小路从南边路穿出的时候,感觉那几分钟就完了。我搬走接近20年了,也快近10年没有再走过那段路。小巷的感觉还是那样,仿佛时间停滞了一般。孩时我坐着妈妈的单车穿梭在那些路无数次,那时我还10岁不到,妈妈还没退休还在上班,现在,一切都变了。我的小伙伴们在哪里?!那些一到放学就嘻哈打闹的场景不再。昌岗西路、南边路从前是一路的餐饮小店,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一路的汽修小店。纸厂已经搬走,从前某条小涌上漂浮了很多他们的原木,我很认真地看了半天,一根也找不到了。南石路快到南石西村有一个小岗,那里从前布满了墓碑和坟头,是每次经过都一身冷汗的感觉,但现在,小岗还在,坟头都被迁走了。工业大道之所以被称作工业大道是因为一条路上布满工厂。现在呢?工厂倒闭的倒闭,搬走的搬走,取而代之的是大型楼盘。有些工厂人去楼空,光从外观就能看出那种唏嘘,比如说丝绸印染厂,那些建筑完全是空的,墙全部被拆了,只剩下建筑的水泥钢筋框架,那片场地正在招租。从前的冷冻机厂现在易主成中车的了。南边路还是那么窄窄的双向两车道,但那种感觉物是人非,而且,物也不再是从前的物了。真想看看南边路小学上学/放学的时候是什么光景,我会稍微找到点感觉吗?从前我家客厅的窗户能看到小学的门口,我妈经常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就在窗边看着我放学回来。她说我过那车水马龙的小马路的时候很淡定,如果有车就拿瓶水出来喝两口,觉得安全了,再淡定地横过。因为就住在小学对面,所以家长接送我放学那事只发生在我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儿时以后又发生了很多,但让我最深刻的系列回忆还是那些天真烂漫的屁孩时光。

“想回到过去 试着让故事继续”……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