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
7

核心下压

By xrspook @ 8:24:31 归类于: 烂日记

这时候去投篮的时候,一开始我的心情是有点波动的,准确来说是不爽,但是不爽归不爽,其实也没有什么解决方案,所以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忘记,但是有些事情不是说能放下就可以马上放下。连续好多次投篮的时候,我都是先投100个罚球,然后再投100个三分。如果时间比较早的话,我还会继续在那里尝试三分,如果时间已经差不多,我就会直接撤人,连续好几周我都是搞完100个三分直接走人。

这周的罚球投得很不爽,100个罚球居然投了40分钟,我自己都被吓到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一直投一直不进,每次都差那么一点点。投罚球的时候,我的心思不在那个上面,我没办法静下心来投球,所以出手的时候很随意。出手随意,结果当然也很随意。所以当我完成了一那100个罚球以后,我是有点怀疑人生,后面的三分球怎么办呢?

一开始的时候三分球也不是很顺畅,但是当我有点刻意的去做核心下压以后出现了神奇的效果。虽然同样是下压,但是先屈膝,然后做手臂下压,然后起手,跟站在那里核心下压,然后再起手效果完全不一样。之前某次投三分的时候,我意识到如果手脚同步,只要我的动作足够舒展,只要我是手臂伸直了,球在最高点离开,而且离开前划过了我全部手指,那个球除非跑偏了,否则必进无疑。手上是这么操作,但脚上应该怎么起跳配合才能实现那个效果呢?可以这么说,一直以来我都是懵的。

被同事录了视频,发现我跳出去很夸张很怪异,以后我尽量控制不前冲投球,但不前冲就意味着我的球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如果要不差那么一点点的话,球必须柔和划过全部手指,而且没有任何左右跑偏。这实在太难了,一定程度上我觉得纯粹靠运气。但是当我启用核心下压以后,发现投球出去的力量猛了好多。神奇的是我落地的时候几乎不前冲了,虽然跳出也有一米左右的距离,但可以肯定的是我是双脚起跳的,而且落地通常也是双脚,除非重心跑偏,否则是稳稳地双脚落地,于是这就意味着我双脚的跟腱不那么痛了,甚至我没有感觉到那个地方有不适感。当我核心下压然后起手的时候,球几乎每一次都能柔和地划过我的所有手指,也就是能进行一个完整的拉的动作。如果我重心不跑偏,手上去也是常规路线,拉也很正常的话,球就是一个必进无疑的节奏。所以有段时间,三分球居然可以连中5个以上,而且毫不费劲,实在让人太惊讶了,进入到三分球甜点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投三分球好像对我来说比投罚球还容易。因为三分球我只需要把所有技术要点都做到位就可以了,但罚球实际上对我来说距离偏短,所以我还得控制力度,手不完全到位就是因为要控制力度,所以动作在半路上就停下来,所以很讲究控制。不心平气和罚球搞不了。

掌握了核心下压以后,我感觉三分球挺顺畅,虽然最后10个投得也很郁闷,至于为什么我也搞不清,但总的来说感觉良好。我曾经试过68分钟投进100个三分球,那是去年12月1日做到的。今年的1月5日,我再次做到了,我能一再做到就证明了这不是运气。上一次做到的时候具体是什么效果我已经不太记得了,但显然这一次做到的时候,我感觉相对轻松,全身没有明显的不适感。所以相对来说这一次我是以一个比较协调高效的方式实现目标。

接下来我还要做什么呢?我还得继续改正投三分球时我前冲的习惯。

2021-09
6

隐藏的强大

By xrspook @ 10:20:42 归类于: 烂日记

小时候玩各种体育运动的时候,总会有一个词被不断的被提起——“大力点”或者“使劲”。的确,当我们还小的时候,当我们要把那个东西搞远一点的时候,我们只能这样。我们通常会说,即便我们用尽了吃奶的力,还是做不到。当我们要爆发,我们说不准到底用的是哪里的力,反正就是尽我们所能,把可以用的力全部用上,通常即便这样效果也不太好。那时感觉,大人真好,力气真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感觉到我在用哪一个部分发力,甚至精确到是哪一片区域甚至是哪一块肌肉,是舒张的力还是收缩的力。以前当我做某个动作的时候,管好某一块或者某一片肌肉的控制也就可以了,但是当我经历过篮球的投篮训练以后,发现那不仅仅是一片或一块的问题,那是一个力传导过程的问题。什么时候在哪里发出,要传到什么地方,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传递过去的,传递过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卡壳,也就是力量的损失。显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如果从原理又或者真的要人意念去控制,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人的身体就是这么神奇,如此复杂的动作,经过练习以后,人居然可以条件反射直接做出来,不需要思考。也只有那样到达那个程度,用力才会从拼命硬来变得自然柔顺。那个时候你甚至觉得自己好像没发力,但出来的效果却很好。

阴柔之中隐含着力,这不是一种玄学的说法,实际上这个东西隐藏在各种运动中,比如跑步。高手跑步都是很流畅的,短跑你或许能明显地感觉到一种比较猛的力,但对长跑运动员来说,他们的整个跑动过程你都感觉到他们用地蹬地,他们就像小鹿一样可以在地面上弹起来。正是因为这种弹,所以他们落地的时候绝对不会很重。走在江边,当一个高手从你身边跑过的时候,你或许只能感觉到一阵风或者一阵音乐,你听不到他的呼吸声,你也几乎听不到他的脚步声,他的脚就像踩在云上一样,蜻蜓点水一般,效率很高且充满了弹性,非常柔和。但当你遇到一个肯定不是老手的人,你会明显地听到他的呼吸非常沉重,甚至有点乱。更要命的是他的脚步就像是仪仗队在踢正步、非常重。我已经不记得以前我走路的时候响不响了,但现在我走路的时候几乎没有声音,除非那个鞋底比较硬、比较特殊,又或者卡了个石子在上面。对我来说,无论是走路还是慢跑,都是一个柔顺过渡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力量的传导。其次,柔顺能让你降低受伤的几率,因为不再是某一个部位长期猛烈撞击了。

跑步是这样,投球也是这样。当你能柔顺地把动作规范地做出来,而用的那个力又没什么损耗,在一个完美的流程中你会感觉自己没用力,但是效果却比之前用尽全力好很多。大学时的网球课,老师叫我们要打太极网球,当时我觉得他在跟我们强调控制控制好球拍,也控制好球的轨迹。对初学者来说,的确是需要有这种控制,而且我们也必须得首先掌握这种东西,然后才好说后面如何加力。大力只会让我们的网球乱飞,流畅的温柔控制显然会更容易的让我们的球落在场内,且让我们不至于被那个相对于羽毛球拍又或者乒乓球拍来说重很多的网球拍伤到。身体不加控制过度旋转最容易受伤,而打网球又处处是旋转。随意发力不仅仅会打到别人,也会伤到自己。

我觉得自己已经着迷于阴柔中隐藏的强大了。

2021-08
17

高拉好难

By xrspook @ 10:16:51 归类于: 烂日记

当我拿着篮球站在篮球场上,对着前面的篮筐,要做出拉的动作的时候,我好像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拉。怎么才叫拉的呢?其实我真的很想找个人帮我看一下,到底我有没有拉,因为我感觉自己没有拉。除了拉这个动作以外,还有那个高出手的动作,理论上我应该要把手臂伸直了,而且是垂直上向上,然后再开始拉,但实际上呢?潜意识手臂就会向前伸,于是出手就不是向上,而是向前了。还有一点就是当我拿着球,在球场上投篮的时候我不自觉就会不落腕,显然这是不行的,但我就是这么顽固。我需要注意的细节太多,右手该怎么位置手法,左手应该怎么辅助。还有一点就是左手在出手的那一刻又或者在上升的途中,理论上应该只是掌骨接触篮球,但实际上当我要把球拿到起手点的时候,我不可能只用掌骨,所以我肯定是左手握着球的,否则左手不能说了算,但是在出手的那一刻,我却没有把手指伸直拿开。当我的球不是向前而是偏右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都是我的左手手指把球抓住了,造成了一些本不该出现的摩擦。

其实上一个周末躺在家里在地上往天花板丢球的时候,我已经有点感觉了。如果我要把球直直地推出去的话,我的左手就应该一直碰着球,直到右手出手前那一刻,这样的话,球的方向一定是直的,而且出去的球旋转是很强烈的,因为整个过程都很稳当。这就意味着虽然左手没有在垂直于篮筐方向上用力,但实际上全程左右手实际上都在夹着那个球。躺在地板上练习是一回事,站在球场上丢球又是另外一回事,这实在让我太痛苦太沮丧。

改变了投球的技术让我一夜之间回到了解放前,完全成为了一开始那个不知道该怎么投球的小妹妹。不知道在篮筐正下方该怎么投球。当我一步一步往后移,从篮框到罚球线之间明明只是很短的距离,但是就是没办法做到。发力不对,瞄准不对,什么都好像不对,所以有段时间我真的挺迷茫。

我知道现在我正在学习的这种技术,首先要求出手点必须高,必须垂直向上。也正是因为有了那个向上的距离,所以球出去的时候,抛物线一定要比我平时不是垂直出手的时候高很多。高的抛物线意味着更长的滞空时间。与此同时下拉让球非常稳定,规则旋转很重要。以前我用的是手指把球弹出去,基本上手掌其他部位是不触球的,制造旋转的只是我的食指。而现在的这个技术,我要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手指做一个深度的下腕完成下拉操作。原理都懂,知道该怎么做,但是当自己真的站在那里,要把整套动作顺畅地做出来的时候,一切都太难了,高抛下拉不是一定做不到,但是能做到的几率不超过10%。好不容易高抛了,但问题是我要下拉的时候,球已经离手了,我已经拉不了了,又或者是我根本就没做拉那个动作,我一心都只在垂直向上这个操作里面。有些时候我真的很用力去拉了,也拉得好像很到位了,问题是我没有垂直向上发力,而只是大概45度角就出手了。当我的距离跟篮筐离得很近的时候,比如说只有一半罚球线的时候,我经常不经意做这种操作。这么短的距离高抛不高抛都无所谓,但现在我要感知那种东西,我的球就必须是高抛且强烈下拉。周一晚上的训练里,我真的还做不到。高到什么程度开始拉的时间点我还把握不好。我的拉不够随心所欲也远远不够猛。同样让我经常纠结的就是左手手指忘记松开。

我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这个技术,我觉得如果要我养成条件反射,正确地做到所有,起码需要10个小时或以上的练习。如果每周就只是练一个晚上的话,我得花一个月。

既然我选择了相信灰Sir、相信这门技术,我就必须坚定地练下去。

2020-03
2

居然还召集开会

By xrspook @ 14:13:04 归类于: 烂日记

上个周末,我两天都在单位,因为考虑到周一晚上要回家。与其周一早上过来上班,然后晚上回去,还不如直接周一早上就不折腾了,直接到晚上再回家。如果这不是一个3月的月头,我根本不用这么烦恼。因为一开始,总公司定的那个开会时间是周一早上。如果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一,我完全可以不回东莞,直接去开会,周二早上再回来。我根本不知道去总公司开会要半天还是一天,因为那些神经质的会没有一个正式的发文,甚至连OA上协同的通知也没有,唯一留下痕迹的只有微信上的聊天记录。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这种特殊时期他们仍采取面对面开会,视频会议不行吗?如果一个视频会议不行那就开两个、三个甚至N个!!!上星期四下午下班了以后才跟我说,星期五总公司的人要过来跟我探讨一下直属库需要报送的各种统计表格。实际上,那天晚上那人发过来让我先看看的那些表格全部都是总公司的汇总表。其实直属库填的所有表格都是总公司定下来的规矩。他们知道我们可以提交那些数据,而现在总公司的人之所以搞不懂其中的勾稽关系,大概因为平时他不负责处理那方面的内容。如果这样的话,总公司那边为什么就不能找一个熟练那一块的人加入这个软件的开发调试呢?我不知道总公司的工作是如何开展的,但其中有一点,他们的工作很多都是平行的,他们分到了多个人的头上。所以虽然是同一个部门的,但是每个人管的类别不一样,对自己的那一片,可能比较熟悉,但是却没有一个统领的人清楚他们整个部门的所有流程。部门主管是管大局的,而小不点们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出差错,能准时地要到下面人的数据已经阿弥陀佛。看过总公司的汇总表以后,我觉得,他们的工作实在太痛苦了,而做那么痛苦的东西,居然还可以一直坚持下来不出差错,简直让我叹为观止。如果要我临时顶替他们的工作,显然,我是做不来的。如果要我熟悉上手他们的东西,起码得两三个周期。或许我在一个周期以后,在了解了他们的逻辑之后,我开发一些快捷的方式处理数据。因为我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我没办法人肉一次又一次去完成一些机械的东西,那样的话,我肯定会出错。还不如开发一些程序出来,让我可以避免出错,同时可以尽可能地懒惰。

我觉得如果未来这套系统真的可以成功的开发出来,总公司的人肯定可以减轻很多工作压力,但问题是,软件开发出来,顶多只能解决你正在承受的压力,但是人不可能永远只停留在那个层面上。软件开发有个尽头的,对方不可能一直帮你做更新,但软件一旦不更新,跟不上时代的节奏,最终肯定悲催。因为政策不断在变化,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有一些突如其来的事件。比如谁也料想不到2020年初中国会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于是湖北省的中央储备被紧急调用了,而且,还被调用了多次。幸好这一次是湖北,如果下一次轮到广东呢?

越到关键时刻,越应该体现我们的价值,但我们真的懂得如何兑现我们的价值吗?

2018-05
9

enjoy yourself

By xrspook @ 9:24:20 归类于: 烂日记

昨晚跟前晚的感觉完全不同,前晚没到十点我就想睡觉了,昨晚和平时一样,过了十点我还是没有睡意,不过觉得有点口渴,但我也知道那么晚还喝太多牛奶半夜估计要上厕所。今天跟昨天到底有什么不同?我实在说不出。还记得前天晚上睡到床上我才记得空调的总闸没关,因为空调面板指示灯,即便是关掉了,那个电源的灯还在亮,我不得不又爬起来把空调的总闸关掉,当然这其实是可以设置的,比如说可以我设置空调不亮灯。但是如果不亮灯,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了空调,还是养成关空调的时候关电闸吧。

理论上我应该前天晚上去跑步的,但却跑不成,因为大雨滂沱,下得非常大,而且下了很久。所以即便前天我已经做好了跑步的所有准备,我还是没去,取而代之的是做了30分钟的自编workout。其实那个东西全长并不是30分钟,我编那个东西的时长是1个小时的。但现在我已经默认把那套动作分开两半来做了。我个人觉得前半部分会难一点。我想成为有理性大脑和野蛮身体的人。既然一天到晚我都已经只能坐在电脑旁,所以我必须得每天抽出些时间来打造野蛮的身体。虽然这些并不能完全抵消一天坐着不动,但总比一天真的完全不动好一点点。到现在为止,我都并不抗拒做运动,只是一开始不做了,然后懒惰就会起来,于是就有了过各种没有时间的借口,最后就直接荒废掉。过去我到底是怎么挤出那么多时间去做运动的呢?其实那时我的脑子里也不只是运动,还有很多其它。

现在对我来说,除了运动、工作以外,还有尤克里里。我并不急于搞出些什么成就,对我来说,上手一个乐器就是为了当我想弹奏模仿某段音乐的时候,我能做到,而是先不是因为我对那首歌经过了长期的训练,又或者我找了相关的视频或者乐谱,而是我随性就可以折腾出来,虽然不那么完美。以前玩电子琴的时候,我一直都这样。只要是我听过的,我会唱的歌我都能弹出来,问题只是我只能弹主音,伴奏部分是一片空白。现在我觉得,我是时候学会听伴奏了。相比于电子琴或钢琴,尤克里里的伴奏可能要比直接弹琴弹伴奏靠谱。为什么从前我就没想过只用左手弹伴奏,然后自己唱歌呢?其实这完全说得过去的。从前我一直默认左手就是用来弹伴奏的,右手是用来弹主音的,当时我是一个没办法同时控制住左右手的人。我的精力全部都在右手的时候,我的左手没办法在恰当的时候弹恰当的音。所以我觉得可以在琴上双手飞舞的人都很神奇。现在回想起来,大概是因为从前我没有练过。尤克里里我一上手就是用来弹和弦的,我就没想过要用来玩弹指,虽然我觉得弹唱和弹指二者都不能荒废,但我更侧重于弹唱。毕竟弹唱讲的是一种气氛,弹指是一种表演,弹错一个音非常明显,但是弹唱即便伴奏错了,也没啥所谓了。弹指也好,弹唱也好,到达一定程度,其实都是双手各指在琴上飞舞。我知道自己现在还处在初级阶段,所以我不会试图同时为难左手和右手。要完成弹唱,左手的和弦必须在恰当的时候按准,右手拨弦一定得条件反射扫出我需要的节奏。至于弹指嘛,如果我能把和弦恰当按好,就能保证我按弦的力度和时间都准确,往后只是按一个音。会变得顺理成章。至于现在的右手,弹指的时候,我只是用拇指,如果我多加两个手指,食指和中指都用上,估计我可以来得更快。

大树不是一天养成的,我也没想过可以几天就种出一棵树。毕竟归根到底,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如果只是不断地投入,但又看不到成果,多让人沮丧。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那样,是不是我们的学习方法或者我们定的目标并不适合呢。

每天都有所得,让人觉得很幸福。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