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
6

沉迷纪录片

By xrspook @ 11:00:38 归类于: 烂日记

想想都觉得很疯狂,前天我用在睡觉的时间超过十个小时,但昨天我的睡觉时间才六个小时多一点。即便如此,我也并不觉得今天起来的时候太痛苦,甚至在闹钟响之前我就已经自然醒了。这绝对出乎我的意料。跟之前好几个晚上一样,昨晚我也有做梦。梦中的细节,跟之前有点不一样。之前好些天,我梦里的主题都跟建筑有关,但昨天的梦,却跟学校有关。老师布置的作业,即便纯粹只是抄答案,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中有个搞笑,老师要求我们写作文,然后把作文,拿去给一些编辑修改。我也不知道那是怎么做到的,反正,拿去给编辑修改的文章,是用复写纸誊写的,字迹模糊。我自己的那篇文章,被改得乱七八糟,只有65分,但评价却是优。同样莫名其妙的是我同学的那一篇,编辑叫她把某件事写详细,但那根本就不是我同学文章的重点。所以最终我们得出结论:那些评语简直是神经病。关于一开始说到的那个作业,本来我想提早一点做,但我却记得那个练习册我放在某个地方,但那时正在放假,我拿不到,所以,想快点开始做也不行。梦中老师责怪我们,练习册上面的东西我们应该按照学习的进度自觉完成,实际上我们没有,到老师催促我们的时候,才疯狂地把那些东西都补回来,所以才弄得很痛苦。清醒的时候我不觉得自己是那种到最后时刻才补作业的人。在梦中那种必须赶时间补作业的感觉让人非常不好。

今天早上回单位,我们科室十几个人里面有三个女的,只有我一个上班,平时我可以搭我两个同事的顺风车,所以今天早上我就得另找别人了。但这也是件好事,因为平时,她们一个人搭车的地点我得硬生生走一个公交车站,另外一个则是很晚才开车走人,恶果是可能到达单位的时候几乎迟到。虽然昨晚睡的时间比之前少了很多,但今天在车上我居然没睡着,一路都是醒着的。和平时不一样,今天走的是沿江高速,所以路上的时间又短了一些。

回到办公室,搞完了一大堆的东西,发现居然还没到8点半。通常来说,春节之前和春节之后的一大段时间,都会处于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因为领导要开会,天天开,可能要足足开一个星期。今天早上我没有什么确切的事要做,所以干脆搞卫生去,首先,把办公室的地拖了,然后把称量室的地也拖了。放假的时候在家里除了睡觉就是看电视的纪录频道,一个春节下来,我把纪录频道的电视号码都记住了。看得最多的是,上海卫视的纪录频道,是88,北京卫视的是90。金鹰卫视的是91,CCTV-9,也就是中央电视台的纪录频道是35。我看得最多的是上海的纪录频道,其中看得最多的是他们关于西藏,名叫《第三极》的纪录片。北京的纪录频道主要以说历史为主,我的兴趣不大,金鹰卫视的纪录频道,主要以旅游为主,但是那些看上去更像是在卖广告,没有深度。至于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东西,比较广泛,很难说清到底是什么,但简单来说,关于科技原理本身的说得很少。几个纪录频道的特点是大概每十五分钟就会卖一次广告。总体来说,我还是比较可以接受上海纪录频道的广告。上海纪录频道的节目有科技的,有人文的,有历史的,几乎涵盖所有方面,而他们的节目单不会让你有那种随便拼凑起来的感觉,他们有属于自己自行制作的纪录片,在卖广告的时候,主要都是在做他们自己纪录片的广告宣传,而不是插播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北京上海都有记录频道,为什么广州没有呢?其实,广州或者说广东电视台们自身一年也制作了不少纪录片,但是他们却没有放在一个特定的频道播放,这是为什么呢?

把放假的时候发呆的时间,工作日都用在清醒上面,突然间觉得时间多了很多。

2016-12
23

数字的力量

By xrspook @ 9:10:46 归类于: 烂日记

还记得小学高年级的时候,老师第一次让我们写读后感,那是读语文课本里的一篇文章,然后写自己的感受,那篇文章好像是老舍《养花》。在那之前,老师并没有告诉我们具体应该用什么模式去写,只是让我们按照自己的感觉去写。出来的效果有点让我惊讶,因为我得到了一个不错的分数。相比于平时的其它作文来说,那个分数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真的天生擅长写读后感,因为那一次以后,老师在课堂上详细说了读后感应该怎么写,从哪些方面入手,要什么样的顺序,要什么样的结构。在说完该怎么写以后我们又写了几篇读后感,但往后的读后感,对我来说,就没有第一次那么惊艳了。虽然相比于其他作文来说,还是会好一点,但是,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水平。

这么多文式,我是不是就比较擅长那方面呢?写记叙文,自我感觉一般般,我只能把事情叙述出来,但并不能像某些高手的样把那说得波澜不惊。说明文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相对来说,会好一些,但实际上,有些东西我想表达,但因为不能表达,所以有点压抑。议论文的感觉有点像读后感,但是议论文,你必须得讲道理,而我又是那种,不怎么爱读书的人,所以你叫我列事例讲道理,我兜来兜去也都是那么一点点的东西,看多了会觉得非常的烦,我自己都烦我自己。大学的好段时间里,每看完一本书,我都会写个读后感,但渐渐那被丢淡了。一方面是因为我看书的频率越来越低,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越来越懒。从前看完一本书我会写读后感,刚看完一部电视剧或看完一部电影,我却未必会写观后感。工作以后好长时间看完GA,Smackdown或者PPV以后,我都会写观后感。但与其说那是观后感,不如说我又把剧情重复了一遍,以我的方式表述出来,这样的做法我觉得不是观后感。我叙述的部分比我个人的感受还要多。虽然观后感你不陈述事实,没办法发表你个人的意见,因为你得设想其他人没看过这东西。我不喜欢看诗,也不喜欢看散文,不只是不喜欢看,而且是很讨厌。所以我没办法像某些人一样,看着落日就可以发表一番感想,我做不到。我觉得那些,状人状物可以写出一大堆修饰词、比喻句、排比句之类东西的人是在做词语堆砌。那些描述或许可以让你当时想象出情况如何,但看完以后脑子里会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留下。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是数字最终才会让我最有感触。数字是理性的,看了数字以后的感受是感情。你可以不带任何感情地把数字罗列出来,但是,那些数字所含有的分量以及在脑子里印下的痕迹,不是那么容易就会被抹杀掉。简简单单几个数字的威力,比一大堆的排比句来得还要强烈。所以回看我自己blog里面的文章,那些我觉得血液澎湃的,通常都跟数字有关。有些数字可能你不会记得具体是多少,但是看到那个数字,想到那个环境你自然会觉得真的很厉害。数字的效果就是这样!为什么米叔FAT TO FIT视频里面要出现好几个数字呢?首先是他峰值体重的时候是97公斤,体脂含量是38%,到视频的最后,体脂含量计算出来是9.67%。作为一个路人甲,你可以通过看图片去想象,那是一个怎么疯狂的过程,作为一个内行人,给出了体脂含量这个数,你自然而然会莫名钦佩这个人,这些数字背后的努力想想都心酸啊。他完全可以不给出97公斤,而只说接近一百公斤,他可以说大概10%不是9.67%。为什么要这么精确?因为数字越是精确,给人的感觉越真实越有力量。证明那是的的确确的事实,而不是随口瞎掰出来的。如果某些数字你的确不能确定其准确性,直接不说而用排比句比喻句可能会更好。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用数字表现自己的认真负责的程度,因为有些人做事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往后可能要总结,可能要用到某些积累回来的数字。数字的呈现是一个最终结果的展示,但更重要的是数字积累的过程,那里包含了非常多的故事。一个用数字讲故事的人,会首先把数字摆出来,然后用后面的文字去描述具体情况。我非常喜欢用这种手法去写东西,这不是传统中国人的思维,但是外国人这么干很常见。学校的作文课上,老师不会跟你说得这么干,但是,在科学文献的写作里,只要你看多了就明白,高手都非常擅长这个。

今天是2016年12月23号,Dangal终于在印度本土上映了。

2016-01
20

作文的痛

By xrspook @ 21:40:45 归类于: 烂日记

小学的时候我很害怕得回家写作文,因为那意味着那个根本就不是我的东西而是我妈的东西。我写一次,给她看一次,她各种不满意把我的东西改得面目全非,因为太混乱,所以我要抄正,抄正后她又继续会不满意,继续改。如此循环3次以上我才终于能把东西抄在原稿纸上拿去交作业。为什么我妈就那么的不放心我的文章呢?!她再怎么不满意其实都不应该在我写出来以后这般修改的,我觉得。大概小学三年级开始有长篇作文那种事,每次老师布置那个家庭作业我都很头大。我妈也知道我很头大,因为我完全不看课外书。她给我买了一堆作文书,别人也给了我另外一堆,显然那些东西在写作文之前才翻是毫无作用的。我的一些同学非常喜欢看作文书,简直是大爱着迷的那种,我完全不理解为什么他们会那样。现在回想起来,我不知道怎么写,我不知道该写什么,不知道如何把我想到的东西表达出来完全是因为我输入太少。课本上那么丁点的东西不足以让我的脑洞丰满。不只是作文,更低年级时的组词造句也让我无比痛苦,憋半天憋不出来。同样,这是我阅读量太少的缘故。正是因为低年级的时候我妈知道我脑子里的洞没有打开,各种资源都很贫乏,所以她才会买一堆的书给我。当时我很抗拒那个,我总觉得借鉴了别人的东西就是抄袭!小时候我经常缠着爸爸给我讲中国古代的故事,他每次都能说新的,但实际上我入脑的没多少。讲故事和听故事很随机,而且我爸不是讲古佬,没有抑扬顿挫也没有手舞足蹈,如果他当年给我讲故事的时候除了纯粹的说以外还有图片或视频输入,估计我会印象深很多也会记得住。很多人的童年都离不开童话故事,但印象中我的父母就从未拿着故事书给我念过。他们自己不给我讲很多,但他们会给我买一堆录音带,有儿歌的,但更多是故事的,我印入脑子里的故事不是爸爸口头随机说的那些,而是那些一遍又一遍,卡带扯出来卷好继续播的故事录音带。现在的孩子在组词造句和写作文入门的时候估计不会像我当年那么坎坷,因为现在的孩子非常聪明,而且他们接触学习的东西很多是图像而不是像我当年只是通过声音。如果我是父母,我的女儿遇到了我那种问题,我该如何引她入门让她迷上阅读呢?是否养成阅读习惯会大大地影响人的一生。我的爸妈都喜欢看书,我爸特爱看字典抄字典,我妈则喜欢看小说,虽然他们都只是工人,但他们绝对是文化人。不过,在教育孩子也喜欢上阅读方面,显然他们并没有怎么做到位。父母是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是最佳的方式,但孩子如果了解不认同就不会去模仿崇拜,情况就像当年他们喜欢读书,但我觉得我上学读的那些已经够多了,脑子都快炸了,我有什么理由还要去自虐读更多!显然,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我没有找到阅读的乐趣,那对我来说是个千金重的负担,正是因为那样,我的脑子里才那么的空空如也,该输出的时候没什么能挤得出来。

我是幸运的,因为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金庸的武侠小说拯救了我!连几百字一篇的作文书我都拒绝去看,我为什么就会有冲动去看完枕头一般厚的武侠小说呢!这根本就没道理,但这种怪异的事就是发生了。一开始的时候我看得极慢,与其说我是看的,不如说我是读的。暑假的时候我捧着《笑傲江湖》一个人在家朗读。还有很多字不会,但那都不成问题,因为跳过也没什么大不了。从一天才看几十页到一小时就几十页,从朗读变成默读,从上课般的严肃端坐到偷偷地抱着小说到被窝里看。武侠小说让我这个讨厌读书的人迷上了阅读。现在回看当年,我还谈不上会思考,但我已经会想象了,只有让纸上的文字在脑子里活化起来我才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我不知怎的在不知不觉中做到了。那种技能在我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我的同学可能已经因为这个原因而迷上作文书故事书以及一切有很多文字的读物。我总算开窍了,虽然很迟。从那以后我不再畏惧作文,那是随心而成的东西,而那种炉火纯青的养成发生在很多年以后,在我开始每天都blog了以后才算真成了。

还有很多比我大的成年人在写文章的时候会各种头大,可能他们还处在我遇到武侠小说前的那个状态,又或者没那么糟糕,有输入,只是通常不输出,属于我炉火纯青前的那个阶段。

人不是天生就会写,也不是天生就会迷上阅读,但人应该努力地让自己在这个问题上开窍!

2013-08
30

另类的语文

By xrspook @ 20:07:03 归类于: 烂日记

有时连我自己也会很惊讶,到底我是靠什么输出的。我没有看书,很久都没看过了。我只是在上网,我只是在阅读各种围脖,我只是在关注摔角新闻,我只是在和朋友们聊天,但是,我却可以有比我看书的时候更顺畅的输出,这到底是为什么?不过显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把我的输出模式从口头逐渐转变为敲键盘了。所以,我一天可以说很少很少的话,但是我却可以敲打超过几千个字。很多人觉得我是自闭,其实没有,他们只是没有看到我过于活跃的一面而已。在某些方面我是超级活跃过头了。很能说的人不一定就很能写,我是属于那种不想说但我可以写的人。不对,准确来说应该是很能敲键盘。

今天回家的路上,5个人的小车里,我几乎一句话都没说过,我在装睡觉,但绝大多数时候我都没睡着。他们讨论的东西并不是因为我不能插嘴,而是因为我不想插嘴,我懒得插嘴。这大概可以称作“不屑”吧。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我从小写作文就不会堆砌、我厌恶堆砌。用N个形容词来服务一个名词实在太恶心了。明明是拉不到一起的东西却各种发散开来,简直都魔幻主义了。特别是写景、写物的时候。但我喜欢记叙文(绝大多数直接写成流水帐),我也喜欢说明文,但我最喜欢的是议论文,读后感神马也不知道为什么是我的拿手好戏。但我从来就不是语文老师最喜欢的一个,因为各种土鳖各种封闭各种孤陋寡闻的我输入量不大,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的说。但输入量太大了,我会觉得那是堆砌,所以其实语文老师喜欢的一些文章,我并不卖帐。分数就是一切,所以准确来说在作文这个很主观的项目里我们一直都在沿着老师觉得好的道路去走,但到底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呢?现在回想起来,好的作文根本就没有一个固定形态。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小学中学会限定写作文体,到了高考会有一句“文体不限”了。

到了现在,我更喜欢用数据,用图片(静态的也好,gif也好),用视频等说明问题。因为很多事情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与其用我的个人观点去影响他人不如让大家从我关注的地方去发现问题得出大家各自的看法。

兜了一个圈,或许现在我在用数学、美术、音乐来表现语文。

2013-04
23

作文,老师,电影

By xrspook @ 17:00:33 归类于: 烂日记

还是小学生的时候,老师曾经在语文课上先说出一个背景,然后让我们编故事。我被点名叫起来,哑口无言,脑子里一片空白,我天生不会编故事。这跟我的思维方式有关,也跟我当时脑子里的知识容量太少有关。其他同学回家写一篇作文,那必须的东拼西凑到处抄书,我呢,则是自己折磨自己,爸妈买给我的作文书不少,但我觉得看他们就会让我不自觉地“抄袭”,连模仿都是罪大恶极的!每次在家完成作文,起码要经历3次或以上的修正,所以,最终出来的东西都不知道算是我的作文还是我妈的作文。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反正我的低年级作文没有一次不让我胆战心惊。组词、造句、写作文,在语文学习这个问题上,我实在磕碰得太多太多了。

我做梦都想不到自己往后居然可以每天一blog,你完全可以把这当作日记,但正是因为这种坚持,让我和从前大不同。我喜欢用数据说话,但写blog的时候我更偏向于抒发感情(教程类文章除外)。

无招胜有招,敲击键盘我就可以马上开始思路,完全不需要预先构思,这很不可思议!

还记得当我还是屁孩的时候,我总觉得老师无比高大,都必须用来崇拜,但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初中、高中班主任教我的时候甚至比我现在还要小呢!他们也犯过错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那物理老师班主任曾经说的某些蔑视轻狂。但不得不说,和现在的我相比,当年的他们实际上已经很不错了。当时的她们并不比我大多少,她们不在意我们的没大没小,她们甚至请我们去吃麦当劳,我是她们某些中的第一批学生,最刻骨铭心的孩子/朋友。从前,老师说即便往后还当30年的老师,但我们始终是她们最重要的一批学生,因为是第一次,因为激情。现在,我弱弱明白那种感觉了。从前,家长觉得刚毕业的老师没经验,各种担心,但事实证明乐观好胜、无所畏惧可以让年轻的她们所向披靡。

还记得小学组织去看过两次的《一个独生女的故事》,每次我都哭得一塌糊涂。完全不是因为我泪腺太低了,而是觉得作为生在同一个时代的人,我们的共鸣太强烈!给少年们看的电影一般很少非大团圆结局,但这部居然就是!虽然最后还是没有挂人,但非常的不乐观。不是大制作,没有偶像派,也不是为了塑造神马英雄,但却依然可以把你感动成泪人儿。

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能在学生生涯,尤其是小学初中高中拿到更好的成绩,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