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
26

公式变体

By xrspook @ 9:35:01 归类于: 烂日记

从完全不懂得如何还原魔方到可以完全不看武功秘籍还原三阶魔方,用时四分钟不到,我用了接近五天的时间。完全是靠自己看武功秘籍。前两层一些技巧性的东西没有人指点,只能靠自己摸索,虽然很简单,但是要把握先后顺序还是得思考一下。至于顶面的还原,至今我还没有100%的把握能快速做到,但总算有一点点技巧。就是把尽可能多的黄色方块放在左前侧。经常会用到左上右下,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我可以捏住其中两个方块进行扭转,所以最后两个动作是一气呵成的,不会过了或者没到。大概对高手而言,几乎每个旋转的动作他们都可以做到这样,因为即便是对我这个只玩过一个星期的人来说,无师自通的时候,我也已经掌握了这个。自己摸索回来的经验总是觉得很好用,如果那些都不是自己经过实践学回来,而是通过老师教授的话,大概我会觉得玩这个东西真烦,因为要记住很多口诀。现在我记住的只是最基础的东西,那些N多的口诀如果都能记下的话,大概很多情况我可以秒杀完成,但显然一直以来,我会不怎么喜欢魔方了,就像高中的时候学数学或者物理,同一条公式能推导出很多个变体。

还记得高一的物理老师兼我们的班主任总是想让我们记住每个公式的变体,我很烦他这种做法。如果我是记忆力牛逼,记住那些当然不成问题,但如果本来我的记忆力就很一般,要同时记住很多个科目的很多东西,我怎么可能把物理的一个简单公式推导出来的各种变体都完全记住呢?!如果我记不住那些变体而又乱用,最终只会导致那道题目我彻底没有分。相比之下,我们的数学老师他也可以根据函数公式推导出非常多变体。但是他没有强迫我们一定都得把变体全部都记住。记不住变体但是却一定要知道变生成的套路,根据原始的公式只要套路正确,肯定能得到正确的变体。的确,记住那些变体在数学方面,尤其是对付选择题方面,可以把很多东西都秒杀掉。但是,对我来说,记住那些东西实在太难了。一定程度上,我觉得如果要让我记住那些东西,唯一的方法只能是我通过题海战术经常使用到它们。就像一开始玩魔方的时候,刚刚接触左口诀跟右口诀,我总是一步一步慢慢来,但是到了现在,那两个口诀对我来说基本上已经成为了条件反射,刹那之间已经做完。做的时候有时甚至我不知道自己具体在做什么,反正手就能做出那些东西。这是因为我已经练习过非常多次了。相比之下,还原魔方的顶层的凹口诀和顺时针口诀每次我都要小心翼翼一步一步来,现在出错的几率已经比较低了,但是在使用那两个,比较长的公式的时候,我还是会放慢速度。口里一边默念,我需要做的动作,然后手跟着脑子做。如果熟练到一定程度,我觉得在完成那些操作的时候我可以做到像现在用左口诀和右口诀一样。

从来没还原过魔方的,会觉得还原魔方很神奇,现在我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还原魔方,通常来说五分钟之内就可以搞定。如果快的话,甚至可以做到三分钟左右。现在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提速,而是明白其中的道理,因为只有摸清了其中道理,才能用那六九五十四个方块里设计出自己想要的造型。真正的魔方高手,除了速度以外,也肯定心里非常清楚魔方的各种形状是如何具体生成的,能做到随心所欲拼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我觉得那才是我玩魔方的目的所在。显然,现在我还没能把握好那些公式,为什么会那样?能不能不那样?顶面和顶层遇到某些形状的时候,我该用什么方式快速搞定?即便我不能快速搞定,我也应该知道循环某公式几次才能达到目的。对新手来说,一个高手突然告诉他这些信息,他一定会觉得非常神奇,但是,对老手来说,我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应该知道的。

魔方这东西最根本的应该由自己去领会,而不是直接通过背公式去死记。

2018-07
8

不是学霸

By xrspook @ 21:36:28 归类于: 烂日记

几乎每一天,我都在做与字幕相关的东西,有可能是看别人制作的字幕,也有可能是自己做字幕。看多了,做多了,尤其是自己一天好几个小时都耗在那上面,自然而然就会形成某些条件反射。字幕这种东西,一开始的时候有就已经很满足,但后来我会对那个要求越来越高。不只是有,而且出现和消失的时间还得非常精准。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那应该让你觉得很舒服,但是什么才叫做舒服呢?估计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见解。作为一个做字幕的人,我仅仅能以我觉得最好的方式表达出来。至于我觉得最舒适的节奏别人是不是也这么认为,这就很难说了。

今年中考的成绩已经出来,广州某个学校出了一堆高分学霸,新闻去采访他们的时候,他们都有一些很神奇的爱好特长,比如说800分满分拿了785分那个平时就很喜欢写一些科技军事类的小说,而另外一个,乐器玩得非常溜。新闻里说,这些学霸都有各自的特长,但他们明显的共性是很注重错题的收集及整理。这种事情我高二高三的时候也有做,而且是老师强迫我们这么做的。在英语方面,我抄的错题真不少。抄是抄了,看是看了,但问题是我并没有进行整理。那些不是数字的东西该怎么整理呢?该用什么分类方法整理呢?还记得当时的化学老师要求我们把错题剪下来,贴到本子上。英语老师建议我们把错题抄在本子里。迎接考试的时候,什么都不用做,拿出那些来看一看就好。做题做多了,做到了一定的程度,有时我都分不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对的觉得有可能不能保证,错的觉得那可能没问题。但因为当年我真的抄了很多英语的错题,所以相对于中考来说,我的高考英语成绩有了质的飞跃。可以这么说,高考那么多门科目里我最踏实的就是英语。基本没什么风险。就像平时那样去做就可以了,但是其他科目,总会让我捏一把汗。高考的时候,英语我觉得已经融入到我的血液之中。对于某些语法性的东西,我还是没有把握,我的词汇量也不多,但是某些东西我就是能感受得出来。听力我很自信,阅读我觉得我应该能看出感觉。至于主观的写作题,纯粹是看改卷的老师怎么看了。我也搞不懂为什么考语文的时候,我总是提心吊胆、很折磨,但考英语的时候我却觉得很好玩很自如。语文卷子里面的古文部分是最折磨我的。我觉得那个东西比考英文还要痛苦。之所以会这样,大概是因为我一直以来都没有掌握学习语文的套路。一个语文学不好的人,怎么可能把外语玩得溜?!的确到现在为止,我也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为什么要外语溜呢?又不是让你成为外语的文学家。科学技术什么,全部都是有套路的。你并不需要用非常严格的语法去表达那些东西。科技的世界里,自有它们的规则。所以,如果我要在那些地方用外语,又或者只是需要满足交流水平。我的语文真不必那么完美。文革之前,我爸是华师中文系毕业的,但是我自感从小到大我的语文就没有拔尖过。甚至有些时候,我对那个东西很厌恶,但语文一直以来都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啃。

如果我根本get不到那个意思的话,怎么谈得上享受词句的优美呢?!

2018-06
18

硬着头皮做《古拉姆》版头

By xrspook @ 20:56:30 归类于: 烂日记

还记得高中的时候某次电脑课让我们选修课程,有PS,flash,还有一些我已经忘记了什么内容,反正我选的是PS。因为那样,所以我从学校图书馆借了好几本PS的书。说得容易,做起来碰钉啊!有些我明明一步一步按照指示去完成,却得不到我想要的效果。最后的作业现在和当时看来都是觉得有点搞笑的。虽然立意还不错,但是效果真的很恐怖。选修那几门东西都不是老师上课的时候跟我们讲要怎么做,而是交给我们的任务,让我们用上课以外的时间去完成,让我们自学掌握那项技能。无论是哪一个软件,对我来说都有难度,因为当时家里的电脑实在太糟糕,CPU奔腾133的电脑你能怎么样呢?不过最经典的要数内存,是四条8MB的,硬盘只有700多个MB,所以当时我用的Office是95的,后来好像没办法之下换了一个2000的。在那种条件以下,我居然也能安装PS做作业,简直就是个奇迹。懂也好不懂也好,反正作业一定得完成,所以就努力地做了一些。至于flash我至今都没搞懂到底要怎么整。现在回想起来,我选择PS,而不是flash其实是对的,因为现在的flash基本已经不怎么用了。现在的人专业动画设计用的是其它。而普通人则会直接录视频,然后剪辑,最后加各种特效。但是PS这种平面图片的组合和修理却一直都沿用至今。说来也搞笑,在以前旧电脑上,XP系统运行PS CS2完全不觉得卡,但是现在在Win7系统上运行,无论是32位还是64位,都会有莫名其妙卡。从CPU、内存和硬盘的角度考虑,这根本不应该存在问题,唯一能解释这个的只能是CS2虽然能在Win7系统上运行,但是它水土不服了。

不是被逼得很惨我是不会用我那三脚猫功夫的PS的。但今天我就真的这么做了一个,因为明天就是《古拉姆》上映20周年纪念日了。今天我做的是一个938*140px的版头。当然这是有针对性的。因为这是印坛原创作品发布栏幻灯片需要的图片尺寸。框架是我做的,我实在太了解那个比例了。其实我也可以不自己出手,而把这个任务直接丢给论坛里负责制作各种海报和版头的人,但既然我还懂那么一点点,我还是希望把全套工作都自己完成。因为我实在说不出口,我不会,你帮我做吧。我是会的,只是做出来可能没有专家做出来的好看而已。从做《古拉姆》的海报开始,我就不断地在用印章工具修复收集回来图片上的各种我觉得不爽的地方。如果只是一大片渣色也就算了,但是那种修复很多是在皮肤上的,而且那上面还有阴影,阴影应该怎么处理呢?在没有被图案遮挡的情况下,那里的阴影本该是怎么样的呢?每次遇到这种事我都会很头痛。因为我没学过高深的绘画技术,我无法想象,光影是怎么在那里玩游戏的。大概能搞清楚那个的人会知道光源来自什么地方,那个人被拍的人又有什么部分会遮挡住光线形成阴影,还有就是那个阴影的深浅应该是多少。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根本就是天书。于是最终我只能凭着感觉走,大概就那样吧。如果真的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就设计一个东西放在那里做遮挡,我就只能想出这一招了。还记得第一次让我觉得PS神奇的是我在家楼下的那个照相馆照了个证件照,然后那人把我脸上的痘痘PS得非常干净,同时也把我的肤色提亮了。我一直很喜欢那一批照片,但现在几乎没保留下来。更郁闷的是无论如何我都找不到那批相片的底片,大概因为是数码打印,他根本没把底片弄出来。而那个照相馆很多年以前已经关门了,所以我没办法重温那个。在那以后,每次去照相几乎都会给我个光盘,或者直接告诉我拿着照片上的那个号到他们那里就可以从电脑里提取出我的照片。

PS技术,我觉得学习好是很有必要的。

2018-06
7

进化出来的认真

By xrspook @ 9:12:27 归类于: 烂日记

小时候妈妈总会担心我的学习不够认真,比如说叫我去复习功课,我15分钟就告诉她我搞完了。那15分钟如果是复习语文,我的确把那篇课文看完了一遍,也把之前之后的那篇课文也看完了一遍,仅此而已。数学是几乎不用复习的,除了要迎接奥数的考试。因为奥数平时听课的时候虽然也有听,但肯定不是百分百专注,那也比学校的复杂,所以在考试之前,奥数的资料需要重新琢磨一番。起码要搞清楚每个技巧的思路是怎么样的。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备战奥数的考试有点像备战大学的考试。我也试过不复习就参加奥数考试,结果非常惨烈。最后那一次,我复习好了去考试,结果成绩惊人,居然排名全班前五。那次以后,我总算有点知道,当我认真起来的时候,的确挺可怕。但问题是就学生生涯来说,我知道得太迟了,因为那时我已经是小学六年级,离小学毕业的考试不远了,我已经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在其它科目上这么干。

小学就发现了这个,但在我初中高中或大学的时候,我也没有把认真贯彻到平时的学习中,因为跟小学类似,到期末考试之前才发现得认真,那个时候真的没有时间了。高中的时候真的没有时间,但是大学的时候,人人都临急抱佛脚。如果平时大家就用考试之前的那种认真去对待,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大学生,个个都是精英级的科学家。初中的某段时间,我的确认真过。因为莫名其妙就试过一次全级第一,至于全班第一这种事一定程度上我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为了捍卫这个头衔,我就必须得努力。光是搞定老师教的远远不够,所以我会额外加码。那种事在我小学的时候没干过,在我高中的时候没有时间干。高中的时候我没时间看,但我的同学却有很多时间干,于是他们比我厉害,那实在太正常了。高中的时候,某些同学的天赋确实很高,一些复杂的逻辑题目,他们看一眼就有答案,普通人可能看上几小时都未必整得出来。当时我有这么个疑问,难道教授的孩子跟普通工人的孩子就相差那么远吗?后来,我慢慢觉得,这大概是因为教授的孩子从小接触的东西跟工人的孩子不太一样吧。在某些领域,的确教授的孩子会有一些很神奇的能力,但在另外场合,可能工人的孩子会靠谱些。

我觉得,认真这种事是在我工作以后、发展兴趣一定时间以后才慢慢成为我特性之一的。小时候我妈总是担心我不够认真,现在她是担心我做什么都过于认真了。比如说运动的时候过于拼命,于是就会造成各种负面的东西,比如说伤病。她担心我篮球练习的时候太拼,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而那些伤害会陪伴我一辈子,影响我的生活质量。到现在为止,我都觉得拼是一种寻求刺激,如果不竭尽全力,过后我会很后悔。至于过度的认真造成的伤害,这是不可避免的,但相比于那些兴奋感,我宁愿伤害也一起过来,毕竟伤害这种事虽然不怎么好,但总会有解决办法。不断地遇到,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解决问题,人才会成长。循规蹈矩、四平八稳的过一生,我觉得挺没意思。

趁着我还年轻,让我去疯吧。

2018-01
3

慢人N拍

By xrspook @ 13:08:12 归类于: 烂日记

一直以来我输入数字都是用小键盘,因为我一直都在用大块头的台式机,被迫用手提电脑的时候我会很囧。因为连密码我都不能秒杀输入了,只能用手指一个个敲,但实际上我右手控制小键盘数字键的条件反射比我用手指一个个敲更不容易出错。如果要客服这个,我必须重新练习使用键盘字母上方的数字键。如果我用的输入法是0-9全部都用上来选字的估计我现在也没有这个烦恼,但问题是我用的Google输入法在台式机上使用我从来都是设置只使用1-5,所以问题就来了,1-5我也会条件反射按出来,但余下的那些简直是一片空白。每次在txt上敲键盘写blog的时候我都要先手动以长日期的方式输入日期与时间,每一次都很慢,如果用小键盘的话,我只需用键盘数字键输入2018那么多的时间就把整个日期时间全部输入完了。按每一个键都要想一想,那东西在哪里,我要用哪个指头去控制,感觉超级傻。

还记得小学的时候练习打字用的是dos下的某个东西,全英文的,当时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手动选择着重练习键盘的哪个部分。老师让我们那样我们就那样。初中的时候家里终于有了别人淘汰电脑各种闲置配件装拼起来的低端机,那时我依旧用小学时用来练习指法的那个dos软件,因为那个东西实在太经典了。估计现在的人再也不用那个东西,因为简单的敲键盘输入英文也好汉字也好就能提升指法。20多年过去了,当我想起要练习自己输入数字的指法的时候我又想起了那个东西。那个东西的名字我一点印象都没有。

我小学三年的时候开始上电脑课,老师先教我们如何开关机,然后发给我们每人一张油墨打印在白报纸上的键盘,要我们回去练习。因为我比较手残,那个东西又经常被我折起来放,所以很快就断了,爸爸帮我把那张破纸贴在白卡纸上。所以跟我的同学比起来,我的那份“虚拟键盘”比较高大上。用纸的键盘怎么比得上用真的键盘,但当时一个班接近50人,只有几个家里有电脑,即便有电脑,很多都不知道怎么玩。当时小学的电脑室估计有20几台电脑,因为我们上课的时候是2个人一台电脑的,除了老师那台是586以外,学生的电脑一律是386,老师那台有鼠标,我们的没有。老师那台用的是3.5英寸软盘,我们用的电脑里高端一点用的是3.5英寸软盘,但大多用的都是5.25英寸软盘。还记得高中的时候要交一个历史的PPT作业,我用了好像5个3英寸盘才把我那个文件拷贝了下来,当时我的同学大多都是用U盘或者刻光盘交作业,但我很低端。我带去大学新组装的电脑上仍留有3.5软英寸盘的软驱,虽然我实在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用过了,大概是我把东西从老电脑拷贝到新电脑的时候用过吧。

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很不可思议。原来一直以来我都是以落后的电脑、软件生活。别人在用1G以上的移动硬盘的时候我用的是128MB。别人在用Office 2007的时候我在用Office 2003。别人的硬盘200G的时候我的只有80G…… 但我从来都不觉得我就低人一等,别人用高端做到的我用低端也能实现,不过可能会麻烦点。

总是慢别人很多拍这种事大概我已经习以为常了。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