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
8

如果可以,要看原著

By xrspook @ 11:23:49 归类于: 烂日记

近期开始重新看看《堂吉诃德》,感觉挺有趣,好像我已经看过了之前已经看到的那个部分,所以在我记忆之中,有些东西是隐隐约约的,但有些东西好像从未看到过。大概这一次我选择的那个版本的翻译比较接地气,所以看起来的那种感觉好神奇,不像是一部大作,不像是经典的外语作品,好像是一部小混混在讲着生活的小故事。

我通常不会看书本的前言或者译者注之类的东西,但这一次我把那些都看完了。大概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感觉到上面说的那种东西。因为译者在他翻译之前也看过多个版本的中文《堂吉诃德》,但是却一直觉得不大对劲,所以最终他才接下了翻译《堂吉诃德》的任务,但是他依然觉得要读这本著作最佳的方式还是直接看原文。他引用了一句描述翻译的话,具体到底是谁说的,我已经不太记得了,意思大概是翻译得再好,依然不是原著的那种感觉,情况就像是如果你能直接读懂原著,你看到的是一张地毯的正面,花纹是正常的。如果你看到的是一个翻译版本,即便你看到的是同一张毯子,但是你看到的却是毯子的背面,花纹还是那些花纹,但很别扭,最糟糕的是里面肯定有很多线头,或者杂七杂八的东西。所以最佳的方式依然是直接读懂原著,而不是借助翻译,但显然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能耐,读懂其他语言的任何作品。所以我们只能借助于翻译。但是对一些我们很在乎、我们很想知道了解的那些作品,我也觉得唯一方式是直接读原著。但原著这种东西不是说想读懂就可以读懂,比如《摩诃婆罗多》。《摩诃婆罗多》这个东西实在太高深了,原文的语言世界上真没有几个人能读懂。

一次翻译就会改变一次味道,如果把一个作品在翻译之上再翻译,感觉就会差得更远。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学习西班牙语,要毫无障碍地看西语电视剧的原因,只有这样我才能感受得到他们要表达出来的东西,而不是以译者的角度去感知那个电视剧。有时我觉得如果完全没有字幕,光看画面我感受出来的东西好像和我一边看字幕一边接收到的东西有所不同。我自己的确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看字面上的翻译就是那个意思,但实际上当你直接看画面去理解,你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字典上没有明确说明,但有可能在某些特定的场景的确就有那个意思,虽然词语还是那些词语,但是你却不能直接的用字典上的那个意思去套用。什么俚语谚语之类的东西,每个语言都会有,而那些东西你不可能一开始就知道,只能靠积累。但翻译的那个人是否已经积累到了这些东西,还是说他只是直接按照字面上的意思表达出来呢?我们不知道每一个翻译者到底能力,如何翻译得准不准确是个问题,但如果味道都错了,那可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也做过翻译,当我搞不懂某个东西的时候,我会选择跳过,如果是文字翻译的话,这完全可以,因为没人知道中间原来还有那么一两句那样的东西,但如果那是一个视频翻译,直接跳过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也就只能找高手帮忙或或者自己再继续不断纠结。但是每个译者都会这样纠结吗?如果他们不纠结,随便直接给你一个东西呢。

如果什么都不知道,看就好了,但既然知道了,我们肯定要追求最好的。

2022-01
4

孤独与痴呆

By xrspook @ 15:29:13 归类于: 烂日记

凤凰大健康有一期说到:老人痴呆跟孤独症有关。我觉得人体还是挺合理的,既然有了孤独感,那么为什么还要让他继续下去呢?除非有某些途径可以把这些孤独感驱散。身边的人,尤其是身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离开,怎么可能不孤独,其它的途径可以驱散这些孤独感吗?情况就像其他人对你好,跟亲人对你好是同一回事吗?自己最熟悉的那些亲人都已经离开了,怎么还可能找到替代的东西?那些可是共同生活几十年的人啊!有可能是亲人,也有可能是最要好的朋友,无论是哪一条,都是后来者难以复制的。所以孤独症跟老人痴呆形成一定的关系很合理,我觉得人体的构造也实在太微妙了。因为实际上这就是人自然而然的一种解决方案。既然你觉得你现在活得很痛苦,那么我就慢慢的帮你解脱。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另外的因素,比如说当事人觉得他很孤独,但实际上他身边还有关心他的人,还有希望他好的人,但是他们却没把那当作一回事。他身边的人希望他一直都好好的,但这种需要只是单方面,没有形成相互关系,最终就会导致一个人觉得他很孤独,但另外一些人 发愁他怎么就老人痴呆了。他们仿佛活在了两个平行的世界,大家都看不到对方。

工作的时候不活跃,退休了之后绝大多数时间一个人待在家里,这就是我爸的真实写照。至于他往后会不会得上老人痴呆我不知道。因为对我们来说一直以来他都是孤独一人,这种孤独已经是一辈子的事了,所以对这种人来说,他会不会对孤独有免疫力呢?因为已经习以为常了。对年轻的时候尚且不活跃的人来说,年老的时候你怎么会希望他们会主动融入一些团体,让自己不会那么无聊,不会那么落寞呢?那可是一辈子社交习惯。

我爸会不会感觉到孤独呢?一定程度上我觉得那倒未必。因为有句很经典的话叫做“心有所属,不怕孤独”。我确定他是有某种追求的,只不过我们这些身边的人都几乎没有感知过。理论上孤独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对某些人来说可能这就只是一个形容一个人独自待着的状态,是一个中性词。实际上对他们来说,那也不过是一个中性的常态。如果这是一个贬义词,肯定是因为孤独对人有伤害,但是如果只是某种状态,不好也不坏,估计就是我爸现在这种。

别说身边的人都已经离开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孤独,哪怕是现在一个人独处,自然而然就会想当年,想到当年的人都已经不在身边,那种可能是叫做孤独感的东西就会涌上心头。不过话说回来,人有多闲才会主动想这些事情。毕竟如果人一直都很忙,完全没有时间给你耗在孤独的思考上面。

安排好自己要做些什么。要做到什么程度,要怎么去做。如果这一切都妥妥当当,人没有时间孤独。

2022-01
1

干活

By xrspook @ 22:40:04 归类于: 烂日记

2022年的第1天果然我又不得不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工作。月末、年末所有东西叠加在一起,虽然我已经没有遇到什么幺蛾子了,但是依然花了不少时间。总的来说我觉得2021年年末的那些数据获取过程还算比较顺利的。经过这一年的调试以后,我觉得有些东西我可以做得更好。我可以再加一些判断,这样的话我获取数据的时候就可以更便捷,另外一些之前我有些想法要快速实现的功能,实际上一年下来几乎没有用到,又或者说根本没有用到,所以在2022年就没有必要继续背着那个包袱。自己制定规则,执行一段时间检验这个规则到底好不好,最终决定要不要对这个规则进行修正。没有时间的积累,这种东西根本做不了。没有用心去考虑,这个也不可能发生。

别人工作也就只是为了应付上面交办的任务,而我则从来觉得完成上面交办的工作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而已,应该轻而易举就能做到,虽然有些时候会比较繁琐,但是那个并不是让我觉得工作让我快乐的原因。我之所以会觉得工作让我着迷,是因为我自己完全陷了进去,我在那里脑洞大开,做我想做的事。当我想做的事跟上面的意图一致的时候,效果会非常完美,但是这种事情可遇而不可求。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些人工作的时候不去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些?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的回答通常是上面叫我做我就做,上面说要这样做我就这样做。至于怎么做才更好,这个问题根本不由得我去选,即便我觉得好上面觉得不好还是不能干。我觉得这样的思路纯粹只是在推卸责任,这种人是不可能在工作上有所作为的。因为他完全处在一个迷糊的状态。万一上面叫你做的事是不对的呢?万一这种方法是很不靠谱的,但明明又有另外一些很靠谱的办法呢?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突然间上面会突然问你,你觉得这个工作可以怎么改进。那个时候你该如何回答呢?当然,如果你回答得头头是道,这就意味着可能大批量的任务会朝你汹涌而来,你肩上的责任更多。可能会有很多的项目,也有可能要去很多地方出差,非常有可能你不得不面对一些之前你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最让人绝望的是,即便你比别人多做很多,但实际上到手的那个钱还是差不多。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你还愿意主动迈出第一步吗?

于是这又带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到底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们不为工作活着,我们为生活活着,但生活需要钱,钱来源于工作。所以实际上有时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某些网友会一直很厌倦工作。当他们还是学生的时候,他们也一样厌倦学习吗?对我来说,跟生活中的其它比起来,工作在我人生中占的比例更大。不开玩笑的说,我觉得毕业以后工作在我生命中占的比例绝对是大部分的,虽然我也做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如果人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做自己厌倦的事,日子还怎么过?反过来说,人生中有可能大部分的时间不在工作吗?

2021年那21天灵魂出窍式的出差让我深切的明白到,工作可能很霸道,生活中的其他东西,那些曾经觉得不可能放下的东西,原来不是非如此不可。

2021-12
30

年末纠结

By xrspook @ 8:56:21 归类于: 烂日记

1月1日即将到来,对从前的我来说,那不过是一个跨年而已,没什么特别。还年轻的时候大家还会想玩什么跨年倒数之类的东西,我是那种肯定不会上街做那种事的人,但是有可能跟我妈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那些可能我们根本都不感兴趣的节目,等待那一刻的到来。有可能是阳历1月1日的时候,也可能是阴历大年初一的时候。让我觉得很悲催的是,阳历1月1日的时候我要干活,阴历大年初一的时候我也要干活,因为2022年的大年初一是2月1日。

从前我觉得过年迟跟过年早没什么区别,但现在我觉得过年早真的不好,2月中旬甚至下旬再过年挺好。如果1月就过年,所有东西都得往前推,于是12月就会忙得不可开交,而如果像2022年一样比较正常的,2月初就过年就会遇到过年碰上月头。理论上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上问题大着呢。比如说如果不是在月头的话,如果不是卡在那个时间,我肯定会再放几天假,但如果大年初一2月1日,那么春节假期结束也就是初七的时候我就要回到单位找领导签名盖章以及打印各种东西。这是非常苦逼的,又或者我可以上一天班,搞完所有之后回去继续休假,但显然整个假期的节奏就被打乱了。正是因为大年初一是二月头,所以哪怕我1月末去提前休假,还是有一大堆的事情需要处理。所以虽然还没到2022年的1月1日,也没有到2022年的2月1日,但我已经在为那些即将到来的假日烦恼纠结。春节遇上这种事,就更不用说一定会遇上的五一跟国庆,所以放假理论上是应该快乐的,但对我来说放假还得干活,一点都不快乐。

一直在关注着《穿过寒冬拥抱你》的电影票。当我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到这个预告的时候我知道我一定会去看。我好像是在看《我和我的父辈》电影播放前广告的时候第一次看到这个电影的预告。离正式上映没几天了,到29号为止,票价依然那么坚挺,只有淘票票有那么一点点的优惠而且是在1月1日那天而已,招商银行跟猫眼几乎没有任何优惠,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那不过是一部2D电影而已,应该不会这么坚挺,是因为我太急了吗?还是说其实之前已经有过一轮优惠,我错过了?可以肯定的是,看到几乎没有折扣的票价,很多像我这样的人是不会出手的。因为我们深知中国的电影票价到了一定时候就肯定会有折扣,无论那是不是一部热映的电影,比如说《长津湖》一开始的票价也很坚挺。后来虽然电影已经火爆起来,但问题是他们要冲着打破记录,所以虽然已经卖出了很多票,但依然要做出很多优惠,吸引更多的人去电影院。《穿过寒冬拥抱你》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电影题材都决定了我一定会去看,但问题是我什么时候才能以我可以接受的价位入手呢?是个问题。

我是12月过生日的,连续两年到我生日的时候,我都拿不到单位的蛋糕券,倒不是因为我犯了什么错误,又或者是单位停发了那个东西,而是每到年末,我这些早早已经确定了是这个时间拿蛋糕券的人,因为之前有新员工入职,所以我的蛋糕券被充公了。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我的蛋糕券,还真说不准。我已经不记得2020年的蛋糕券我到底是2021年什么时候拿到的了。可以肯定的是,在12月31日之前,我有99%的几率拿不到蛋糕券,但那一天是我妈阴历的生日,所以估计我得找已经领了蛋糕券的同事借几张来花一下。

人生到底有啥盼头呢?

2021-12
22

36岁首日碎碎念

By xrspook @ 8:27:32 归类于: 烂日记

生日的人会幸运一点吗?我感觉生日的人挺悲催的,因为大家都希望着自己的运气能好一些,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么回事,你越是希望生日那天不遇到什么幺蛾子,但实际上事与愿违的情况屡屡发生。

36岁生日的那天,早上出门的时候天还没亮,下了个天桥,在等红绿灯过马路的时候,不得不目送了我要搭的那辆公交车进站,然后出站离我而去。离搭上那辆车就只剩下一个路口和不到50米的距离了。如果那个天桥不是只能从马路的这边跨到那边,而顺便把十字路口都给横跨的话,我肯定没有这个烦恼,因为从天桥下来估计马上就能接上公交站,我也不需要在那里等红绿灯了。

等车的时候突然被一个普通话说得不太标准的大爷问了起来,因为当时车站的人不多。那大爷拿了一些行李,他说他要去天河,然后问我天平架是不是天河,我跟他说那是两回事,如果要去天河的话,他得搭另外一辆车,但问题是当时还不到6点30,他要搭的那辆车7点15才首班车,从总站发出到他正在等车的那个站,即便不塞车也起码需要15分钟。天河那么大,他到底要去哪里呢?如果他是要去天河火车站又或者省客运站的话,他应该去前面的公交站搭另外一辆车。大爷并不清楚自己到底要搭什么车去什么地方。当时有点懵圈的我也没有时间再理会他,因为我要搭的那辆车已经又缓缓进站了。

我觉得36岁生日那天,一整天下来我遇到最好的事就是早上搭的那辆304,上面空荡荡的,没什么人,我可以随便挑座位,平时我搭的那趟304都是满座的。其中的很多人在琶洲下车,估计是广交会展馆附近的工作人员,可能是保洁,也可能是绿化。

接下来的一整天,我感觉我再也没有遇上什么好事,比如说大多数时候我都能快速通过完成的4个签名,但那天我在第3个签名那里卡壳了,所以不得不多走千来步去把那个签名拿到。然后我做了一些平时也在做的事,也不能说很不顺畅,但是也没有什么惊喜就对了。我做一些平时不做的事情的时候我兜了一些弯路,但总算最后我把思路理清了。

快下班的时候办公室蹦出一个我们经常要填的表格,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显然他们把表格发出来的时候,自己都没有先填一下,因为那个Word表格打开以后格式是错乱的。样表尚且如此,当大家把表格填完以后,效果就更加不堪了。别以为这就是一天不顺畅的重点,下班了以后,单位的老大突然过来跟我说月底就要把数据给他,我斩钉截铁地跟他说月底的数据一定出不来,但是明年初在元旦放假以后,我就可以把数据给出。之所以这样,因为在数据报出之前,我要进行多方核对。如果你只要一个大概的数目,为什么非得找我呢?找其他人也就可以了,我不想把某些工作翻来覆去,结果到最后只是个大概。最郁闷的是在核对了一番以后,发现之前的那个大概其实有些疏忽。与其这样还不如一次就把它搞准。单位的业务如何做,老大必须心里有数,而至于我给出的那个数是不是精准地跟他心目中的那个完全对上,其实并不重要,因为这完全不影响大方向的发展。以前的老大知道我一定会尽快把数据报出,所以从来不需要找我拿这些东西。

我自己给自己压力,别人也照样给我压力,虽然这些压力有些是重合的。反正各种东西叠加起来结论就是,要熬过年末真的太难了。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