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
18

自觉学习

By xrspook @ 11:46:09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和同学的聊天几乎到达了吵架的地步(或者说已经在吵架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看到的某些东西和我们持有的某些观点不一致。工作了10年多以后我意识到辩证法的重要性,不把话说死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实际上真的是100%的事少之又少。因为我和我的同学从工作开始走上的就是不同的道路,所以看到的问题和个人感悟相差很远。

让我觉得很神奇的是我的同学为什么会觉得我学得比她快她压力大呢?几乎可以这么说,离开学校以后我自学的东西更多更杂更深入。学校学的那些东西都是基础,没有之前的根基我估计也不会养成往后的自学习惯,但显然脱离了那个被迫学习的体制以后我根据自己的情况上手各种东西其用功程度比我在学校被严格要求要考多少分好很多。我不再为分数奋斗,我为自己的兴趣奋斗,有些时候那些也谈不上是兴趣,而只能说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我没办法接受自己本可以做得更好却因为懒而让重复无聊的东西一再每天都持续上演。再深层次地挖掘大概因为我很早以前就开始当码农,一开始的时候写的是HTML和CSS,后来变成了PHP,期间又在学校学了C语言,因为要写某个可视化封装起来的程序学了VB。一开始我就选择了折腾的路,所以往后当我要学习什么Excel公式,SQL规则的时候我会觉的一切都很正常且理所当然的事。明明做网页的时候我可以选择可视化的方式,当时可用的是Frontpage和Dreamweaver,但可视化的东西总不能精准到位,且生成的东西过于拖沓,所以我宁愿自己写HTML,然后用浏览器去测试我的敲键盘成果。没有人强迫我必须得这样,但我觉得这样有意思,完成了以后有成就感。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网站,但不是每个人的网站都是自己亲手敲键盘写出来的。他们可以通过直接给钱别人,提出要求让别人设计出现成的,也可以利用网站后台的可视化模块以拖拉的方式组建。要自己写网站就意味着要学习理解各种规律,然后把自己的意愿按照约定的格式输出。我不喜欢你直接给我鱼,我更喜欢你给我一本钓鱼教学手册。

理解规律,认清自己的需要,最终恰当成功地输出。我觉得这几条就是学习的真谛。最终神一样的境界一定是无招胜有招。如果我们根本不去学习规律,也不知道我们自己要怎么着,又怎么会有后续的东西呢。有没有学习的心跟身份地位有钱没钱做的是哪份工作没关,这真的只是各人想不想这么干而已。有些人会自觉学习,但有些人要别人逼迫着才去学习。如果是前者,放在任何环境都无所谓,但如果是后者,环境貌似就很重要了。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主观的人本身。学生年代当过班级里的鸡头与凤尾的我有深刻的体会。我不觉得名校里的普通学生就一定比九流学校的尖子生优秀,虽然外人看来二者的学习环境和受教育师资相差九万八千里。

环境或许不容得我们去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改变自己。

2017-11
15

学无止境

By xrspook @ 11:48:16 归类于: 烂日记

人如果不没有了接受新事物的兴奋以及强烈的学习愿望,我觉得这个人就差不多废了。即便是老人家也会对新事物感兴趣,虽然可能他们接受得很慢,相比年轻人来说学习需要一段很长的过程。但是只要他们还想学习,他们就可以保持青春。孩子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尤其是婴幼儿时期,无论是语言能力还是学习其它的能力。人会随着年龄增长,学习能力以及记忆能力逐步下降,但我觉得学得慢是一回事,不想学又是另一回事。

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要怎么才能把家持好。现在我觉得其实持家跟工作又或者其它事情是一样的。首先你要耐得住寂寞,不断的去做重复的事情。为了要把重复的事情做好,你得动脑筋、去规划,发现其中的规律,合并一些可以合并的东西,让整个流程更加顺畅。这是坚持的部分,是每天都要做的部分。即便你哪一天觉得你实在不想干了,但是你还是得说服自己你必须得这么干。另外部分我觉得是接受新的事物。没有人会去你家给你介绍这个东西应该怎么用,或者这个发明比你之前用的那个好很多。从前认识这些的渠道我们大概都是通过电视广告,但现在很多人家里已经不看电视了。如果我去买套新房,估计我也不会装有线电视。所以这些就必须通过其它途径去解决。但是,通常这些都不会出现在我们自己的社交网络里,因为社交网络通常都是兴趣相近的人,所谓的臭味相投。如果你不接受新事物,你的好朋友怎么会那样呢?所以其实我觉得,现在由我们自己亲手打造的朋友圈一定程度上会让我们进入一个比较奇怪的状态,让我们觉得我们过得很好,没有必要再来点什么。要打破这个格局,就必须要进行一些跨界的交流。那人从事的职业或者喜欢的东西可有跟你完全不一样,没有交集,但只要二者交流起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对方总会给你一些灵机一动的绝妙思路。大概这些东西会让我觉得生活一直都很有趣。探索未知世界的东西,拿来主义用在自己的身上,我一直都很享受这个过程。如果某一天我觉得烦厌了,不想去了解学习了,那时候我就真的老了,而且是老得没救了。接受新事物,首先第一条并不是完全否定自己的过去,但也需要有我过去做得可能还不够完美的觉悟。因为知道过去做得不够好,所以我们才需要用新方法让自己做得更好,而且用新方法的时候,我们还必须得有信心我真的会做得更好。当然这其中也会出现一些失败。

一个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人是很恐怖的,从前我也是这样,因为妈妈给我做了所有的决定,每次她问我要什么东西的时候,我就会跟她说随便。这样的回答她很容易就可以帮我做决定。但另一方面,我却失去了自己去考虑要怎么选择的机会。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觉得自己已经过得很好,没有必要再做什么改变,这两条叠加已经很恐怖,如果再外加一条拒绝接受新事物,这样就更恐怖了。不能说集合这三个点的人很笨,但是我觉得起码应该说他们很古板。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会尽量离这些人远远的。因为跟这些人呆久了,我会自然而然生气,然后开始脾气暴躁模式。如果可以忽略的话,我会直接忽略这些人。因为他们习惯的生活模式跟我完全相反。强行和他们在一起,会让我觉得非常憋气。

不是人人都乐于做各种尝试,但是起码我暂时还喜欢这样。

2017-05
31

生之欲

By xrspook @ 11:35:08 归类于: 烂日记

我觉得自己最强大的一点在于我什么都有兴趣去学。哪怕那看上去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有些人喜欢走捷径\喜欢找别人帮忙,但是我觉得与其找别人帮忙还不如我自己亲自解决来得干脆。即便有些东西我找人帮忙了,但是我还会去自己主动了解一些皮毛。也不是说我不信任我找的那个人,只是我真的想知道那些东西,既然那是我过手动,如果我什么都不了解,我也就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学到些什么。我会学习编程语言,我也去学习各种技巧技能。当然,有一天如果我要去学做饭,我肯定也会研究一番。无论学什么,肯定都是有趣的,如果你没有发现其中一些让你兴奋的东西,非常有可能只是因为你没有潜下心去,还是只是别人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一点都不好玩。就好像学生时代被老师逼迫着去看历史书,要把那些什么人物时间事件全部都关联起来,实在让人很烦。但是如果是我们自己找小说看明明那些东西我们都不需要了解,但是我们却看得有滋有味。什么年代什么人什么关系什么具体时间我们都能轻易地手到拿来。

在学习过程中,我觉得人的经验学会不断积累。而这种经验不只是你正在做的那件事,可能你正在做的那件事让你悟出的那些道理会让你在学习其它事情的时候事半功倍。事物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是本质都是相通的。或者你可以把他们提升到一个哲学层次。但显然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把做的每件事都思考得非常深入,要到达哲学的层次实在有点吹毛求疵。毕竟我们很多时候要做的只是把事情完成好,而不是要得出什么大道理、教育后人,因为我们不是圣人。一个圣人,如果一辈子都只是为了做圣人而努力,估计他成不了圣人。当然,这只是我的观点,有些人天生就不平凡,比如耶稣。但耶稣是不是真的那么神,我实在无法下定论。至于中国一直推崇的孔子。其实我觉得他并不是像传说中的那么神。如果那是人,而不是神,就肯定会不完美。但正是因为各种不一样的缺陷,才让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宗教信仰的那些神的雕像我们都可以通过流水线生产出来,但即便你爸你妈有流水线生孩子的能力,也不能保证生出来的那个跟你一模一样。我觉得让自己变得更好,是人生存的一个终极目标。因为我不是神,所以我不知道恒久活着的神有什么终极的追求。如果他们活着,只是因为他们死不了的话,那得有多悲催。昨天新闻里说到2017年出生的人要活到一百岁不是什么难事。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活到一百岁,如果从70岁开始就没有生活质量,再活10年跟再活30年相比,显然10年的折磨已经足够了。现在安乐死在中国是违法的,但如果死了比活着更轻松,为什么你要把人永远地折磨下去呢?我们从来都被教育应该有强烈的生存欲望。但是我们从来都不会被告知想死但死不了那有多么的可怜悲哀。那不只是在折磨自己,也是在折磨身边的人。如果被折磨的人是心甘情愿的,那也就算了,但事实是,通常都不那样。小孩子出生的时候父母被弄得非常悲惨,那是他们自愿的,年轻父母一边在吐槽辛苦一边乐滋滋。但是,要年轻的父母去照顾他们的老一辈的时候他们还会有这个反应吗?从前他们爸妈就是这般含辛茹苦地把他们拉扯大的,但现在当爸妈需要他们去照顾的时候,他们却觉得那是一个他们谁都不想去理会的烂摊子。每一次我都觉得这种事实让人非常的心痛,但实际上这些事每天都在上演着。自己无法照顾自己,自己的孩子不想照顾自己。我们孤独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然后又孤独地离开。在离开之前还得经历好长一段被折磨期。如果神真的可以永生,请他们告诉我他们的生存欲望到底是什么?

好吧,今天的话题越来越沉重了。

2017-04
26

干架吧

By xrspook @ 10:49:43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早上起来,发现单位的网速就非常慢,基本上是完全跑不起来的节奏。登录QQ没问题,但连坚果云同步这种事也会出现毛病。所以我真没有奢望过,今天可以轻松地用语记完成blog。肯定会出现,一卡一卡的现象,说了半天,文字都还没被整出来。这样的情况会耗费我非常多的额外时间。如果单位的网络不好,会顺带着手机的4G信号也不好。但实际上,单位的网络走的是电信,而我的手机走的是移动。理论上,这二者没有什么冲突。但为什么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今天本来我想谈一下跑步的问题。但几乎每个早上起来打开格瓦拉都会提示我有消息。而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回复了一条《摔跤吧!爸爸》某位网友的评论。后续的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开始只是一对一,现在的情况变成了三个网友对我一个。对他们来说,我是大反派。我并不在乎跟多少人吵架或者打架。如果真的是打架,可能我赢不了。但那不过是网上斗嘴而已,所以只要我一直耗下去,他们也赢不了。

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某位网友把《摔跤吧!爸爸》里面的父亲说得跟恶魔一样。从某个角度上说,大家有这种感觉就对了,因为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当时的父亲就是个恶魔。但问题是这个恶魔是想让你好,还是纯粹想整死你。这是两个彻底不一样的概念。有人总觉得,父亲逼迫着女儿们去练摔跤,是出于父亲的自私,因为他自己没有实现愿望,所以就把那个强加在女儿们的身上。但是如果不是父亲偶然发现女儿们的天赋,他会这么干吗?而且,他跟母亲的约定是一年,如果一年之内他不能把女儿培养成才,他就放弃。实际上他做到了,如果他做不到,女儿真的没有成功,那肯定也不会出现《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我小的时候父母从来没有逼迫过我去做些什么。但有些事情,是我自己逼迫自己去做的。而这种逼迫,非常有必要,但是对一个只有几岁或者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他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不懂得对自己逼迫。那些小小年纪就懂得对自己逼迫的,大概都成了学霸。比如小学的时候我妈叫我去复习,我十五分钟后就告诉她,我已经搞定了。她说还没好,我还得去,然后再过十五分钟我又说我搞定了。我已经不记得,我的搞定概念到底是怎么回事,反正那时在我的心里就只想看电视或者玩什么其它的。复习这种东西只是一个过场,我把书本上的每一个字都过了一遍就算已经好了。所以我从来都没有花时间去纠结过为什么会这样,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更加不会发散到除了书本上的东西,我还想知道相关的其它。正是因为这样,我没有成为学霸。而我妈对我的逼迫也仅限于可能两三次十五分钟。后来长大了,某次我觉得必须得去减肥的时候,我所做的才真的是逼迫。逼迫自己,不吃那么多,要喝很多水,做很多平时不做的运动。别人看来这相当残忍,但正是因为这是我的选择,所以再怎么糟糕我也得挺下去,而且如果当你看到了成果,你会觉得有希望。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懂得逼迫。我花了近三十年的时间才懂得怎么对自己狠,试问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会有那种觉悟吗?所以,施加压力当逼迫的那个人如果不是父母,还能是谁?慈母多败儿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的。而那些觉得我们不应该逼迫孩子任由其自然选择的人,显然,没当过父母,也没从他们的角度考虑过。如果他们正在当父母,我非常担心他们的孩子会突然间某天犯了什么严重错误。因为孩子不知道约束的概念,如果父母不加以调教,那么孩子以后的路将很难走。

至于《摔跤吧!爸爸》里面为什么父亲一定要逼迫女儿去摔跤而不干其它的,这是网友们攻击我的重点。他们觉得为什么就不能让女儿们去好好读书,然后让女儿们去选择属于她们自己的路。但有一点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条老摔跤手爸爸把女儿培养成为冠军摔跤手的路是他们自己走出来的,所有身边的人都阻止他们干这种事。如果让女儿自由选择,她们绝对想不到人生还能这样。不走寻常路,让女儿明白到可以创造出不一样的人生。要实现这么高远的目标,黎明前的黑暗即便时间更长也是值得的。在印度那个特殊国情之下,如果只是任由女儿们学习成绩优秀,毕业以后在小农村里或许根本就找不到一份让她们体面的工作,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得早早嫁人。所以我并不觉得好好学习是唯一的出路。起码在那个环境之下,我觉得那条所谓读书的出路更加渺茫。反观中国,现在的人好好学习了出路就一定光明了吗?所以越穷的地方那些人就越要去读到研究生博士之类的吗?但读完研究生和博士之后呢!原来继续没有职业上的成功,而是找了个人嫁了完事。之所以要到研究生博士之类是因为之前都一直在找更好的,所以读书只是个拖延计。人生很短暂,这是他们的选择,但我不愿意这么干。

如果我是老摔跤手的女儿,一开始的时候我肯定会恨死他,甚至做各种小动作整死他。但一段时间之后,当我尝到甜头以后,当我看到希望以后,我会理解我的老父亲。如果女儿们自己尚且觉得没问题,为什么旁人还在那里风言风语。

没有一条成功的路是轻松的!!!

2017-03
6

古板脑子

By xrspook @ 10:11:37 归类于: 烂日记

这几天我的脑子里就只有理财理财理财。以至于昨晚我看电影和看书的时候都心不在焉。注意力难以集中,但实际上当时我脑子里已经没有理财的东西了,但就是觉得所有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左耳进去右耳出来。幸好睡觉的时候那种亢奋的状态已经过去,以至于我开着灯一两分钟发呆,差点就睡着了忘记关灯。我觉得做任何事都有个度,过了以后就会走火入魔。就理财这个东西而言,目的自然是把已有的东西通过某些方式最大化地提升价值,而这个提升的方法跟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有关。对我来说我从未想过靠着手头上的钱去生钱,并把那当作是我的主要经济来源。以我的低风险承受能力测算要靠手头上的钱生钱糊口这实在太难了,除非原始资金有超过500W。对一个普通路人甲来说,这个根本是不可能的事!现在这个时代要完成500W的原始积累,尽其一生,如果只是诚恳地务实工作,不做任何冒险性的投资之类,也没有横财运,估计能做到的人不会超过30%。现在,500W还算是个数,但再过50年,那肯定变成了只是个小意思,情况就像10年前和现在相比房价飙升了10倍有余。正因为这样,我之前才从未把心思放在理财方面。但实际上即便能保证数额不减少,在逆水行舟的情况下价值还是会倒退。中国每年有6%的经济增长,但存在银行的活期利息只有0.3%,想想都觉得这日子没办法活。在现在这个时代,什么都不是永久的。除非你能保证每年你的收入都增长6%以上,或者你用尽一切方法让你已有的资产每年也以6%以上的速度增值,否则……情况就像每年你的资产都被打折。

近来我在慢慢地学习理解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必须得这样,除了这样还能怎样,二者或多者之间如何选最优等等。上周六在银行做理财产品视频录像的时候我才第一次听说趸交这个词,与其对应的是期交。这两个词是保险的专业术语,意思是一次交完和分期交,二者各有优势。至今我仍不觉得我有分期付款的必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分期付款,只要消费的数额大于某个值商家或银行就会提醒你可以使用分期付款。买个车肯定有分期付款,买个手机也有,就算是买个电饭煲可能也可以,更不用说大于多少钱的信用卡还款了。明明我有足够多的钱一次支付,却要分开多次完成,而且因为这样还非常有可能会被收取一定数额的手续费,我为什么要这么干呢?我在想为什么要这么干,但别人想的是为什么不这么干,因为没有一次付清余下来的钱往后的日子里能钱生钱。那个靠余钱生出来的钱真的能包得住手续费吗?现在我还暂时无法接受我花50块钱因为做了分期,所以还款结束的时候我等于要交100块钱这种事。但谁知道往后我会不会改变主意呢。我的思想还太传统,觉得如果我不够钱我就不会去买东西,买东西的时候因为不够钱而被迫赊账会让我耿耿于怀。

我把理财当作是一种防守,但有些人会把理财当作是进攻。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我懂,但我还是倾向于把我主要的精力放在我喜欢的地方猛烈开炮。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