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
20

唯一

By xrspook @ 11:11:25 归类于: 烂日记

当人渐渐老去的时候,从前一切感觉正常的东西都会变得不对劲,而这种事情自己或许会感觉不到。但对别人来说这却是很不同寻常的。有些时候我觉得自己会有点活在记忆里,因为当我还小的时候,我的长辈全部都在当打之年,精力充沛,家庭管理得井然有序。虽然那个时候会被学习考试之类的东西折磨,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家人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即便是平淡无奇的生活也过得很舒服。当你亲看着身边的人经历年老以及死亡以后,人生会变得非常不一样。年老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看着别人年老和看着自己的家人年老感觉是不一样的。年老和死亡这种事避无可避,在你没亲眼见过之前,你不会懂得害怕或者敬畏。当你真正尝试过以后,你才会更加懂得什么是珍惜。于是这又回到了一开始的话题那里,有时我不得不活在记忆里。

很多东西人类都可以靠想象干出来,但即便你读过再多的书,看过再多的电视剧或者电影,见过听过非常多类似的事情,但很多东西只有当你真正经历过以后,你才会突然间像开窍了一样,突然懂得。大概这就是经验的力量。这东西祈求不回来,也无法通过金钱或者权力进行交换。为什么有些演员能演出那个感觉?为什么他们能表达出那种感觉?那些演员通常都已经有一定岁数,而不是初出茅庐的小鲜肉。做一些自己一直在做的事相对容易,但要演出不同的风格,那可不是简单事。有些东西通过知识或者智商可以挽救,但有些东西、那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显然从教科书上是学不回来的。这种事你不可能全部都经历过,所以很多时候有经验的演员其实非常擅长观察与学习。那种技能就像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融到血液里的一样。甚至他们不会觉得自己已经在调用那个能力,那只条件反射。有些人演100个角色能有100种味道,但有些人演100个角色全部都只是一个模式而已,于是你甚至怀疑那是不是各种续集。

我不是演员,我不需要演100个角色,我只需要演好我自己。当我还只是小孩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模样,同样不知道到底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往后我渐渐明白到,自己这个角色并不需要刻意塑造或模仿些什么,那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如果你内心是喜欢的,冥冥之中你就会向那个方向靠拢。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你不需要定义你自己,你说不准,别人也看不准,但这个准不准其实无所谓。定义这种东西我觉得必须得一段时间以后回头看才有意思,如果一开始就定死了,只是一直都跟着条框走,多没意思。喜欢某个东西的时候我们可能根本不需要理由,否则怎么解释那些一见钟情;但如果讨厌某些东西的时候我们总有无数吐槽点。那是因为之所以讨厌肯定是那个人或者那件事的某些部分冒犯了你。如果人不能敞开心胸怀,总是以判断讨厌的标准去判断喜欢,那么人生本该有的很多意外惊喜就会被忽略浪费掉。

我不演100个角色,我甚至不演网络上和网络下两个形象,我只做一个xrspook,唯一的xrspook。

2019-01
3

逆天的中年人

By xrspook @ 18:37:03 归类于: 烂日记

几天前,朋友给我转了一条知乎上的东西,说的是米叔谈男士保养皮肤。结果是米叔根本没有做任何保养,不用保湿的,不用护肤的,用香皂洗头,不喜欢洗脸洗澡之类。老婆给他买的一大堆护肤品,他完全没动过。一开篇他就笑着说,自己看着年轻,完全是基因的作用,是他妈妈把良好的基因传递给他了,但实际上到篇末的时候,他才说出了最重要的原因——因为他心态年轻,一直都觉得自己只是18岁的小鲜肉。

心态年轻这到底是什么鬼呢?看看我自己的经历,有时我也觉得自己是个逆天的存在,因为我快到30岁的时候,别人猜我,还没到拿身份证的年龄。当我已经超过30岁的时候,别人觉得我还只是个初中生。这倒不是因为我使了什么魔法,而是因为我的着装以及我平时干的事的确会让人产生错觉,但只要他们看过我的工作,又或者看过我骂人,绝对会觉得我根本就是一个跟他们有代沟的中年大妈。

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我们外表逆天呢?我觉得心态年轻这个说法有点飘渺,具体一点就是你一直都在做你少年时做的事。比如有梦想,比如有活力,比如向往自由,也比如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什么都想学,什么都能激发起自己强烈的愿望。我觉得这些是让人一直都保持年轻的法宝。

50多岁的米叔在他的新年愿望里说希望2019年他能学到新东西,对我来说也一样,不过,从来我都没有给自己写下目标,必须得在什么时候学会某个指定的新东西。要掌握什么新东西对我来说是很随意的。比如去年,入手400多块钱的智能尤克里里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尤克里里除了样子像吉他以外,其实跟它更吉他非常不一样。入手这么一个小东西,纯粹是因为我觉得它小,应该很便携。最后,我了两个,贵的那个放家里,便宜的那个丢在单位。很偶然的机会,我入手了尤克里里,然后也欢快了一两个月,之后没有继续是因为篮球占据了我的生活。每周都有两个工作日晚上要去练球。练习占用我的时间,手指受伤了更加是完全让我报废了尤克里里的练习。在手指都弯不了或者直不了的时候,又怎么可能正常按弦呢?就这样,我的尤克里里眨眼就荒废了半年。篮球结束以后,理论上可以重回尤克里里的怀抱,但实际上我却没有。让我觉得有点意外的是,当我再次抱起那把琴,居然我还能按准弦,虽然跟从前轻而易举就能按准的那种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差距,那起码我还可以在完全不看的情况下正常地按弦拨弦,弹唱出那首从前我练的最多的《光辉岁月》。大概如果叫我弹曲子,会马上露馅,因为从前我就并没有把那个掌握得非常完美。但原来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以后,那些已经形成的弹唱条件反射还是会继续存在。

我并不觉得2018年初花费了不少时间在尤克里里上是个浪费,我觉得那挺好玩的。我学会的不只是一个乐器,而是学会了,用那个乐器,去表达我喜欢的曲子。比如前天晚上,我就用尤克里里,谈了《印度暴徒》里费兰吉耍贱时的背景音乐。那首歌不知道为什么在某天我早上起床以后就一直在我脑子里单曲循环,虽然我根本没有任何要勾起的意思。尤克里里成了我的输出途径。几乎没费什么力,我就把那个调调弹出来了。我能弹出来,但你叫我把谱写下来,我却不会。对专业人士来说,这显然不行,但我只是个业余的。对我来说,把我喜欢的曲子表达出来已经很可以了。就娱乐我自己本身来说,这已经很足够。尤克里里给我的快乐大概就在这里。以前表达音乐,我试过用电子琴,试过用牧童笛,现在我用的是尤克丽丽。其实我很想买那种智能电子琴,但我知道买回来以后我一定又会只是把它放在那里。所以我一次又一次地抑制住自己的欲望。在入手那些昂贵的东西之前,起码我要把乐理学会。

要Excel的VBA,要看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要学乐理知识,也要做点米叔老电影的翻译。这个2019肯定会很丰满。

PS:《印度暴徒》菲兰吉耍贱背景音乐弱鸡鸡尤克里里版

2018-07
7

奇怪的存在

By xrspook @ 17:06:52 归类于: 烂日记

到底xrspook是一个什么神奇存在?这个人好像什么都懂,于是你完全猜不到,她到底最专业的东西是什么。因为无论是你们很熟悉的,还是你们完全没接触过的,她居然都会。但其实她会的东西是有一定范围的。一个东西上下游的相关的,通常只要到达一定程度,她都可以上手,但完全不相干的东西,她可能完全没接触过,所以那会是一片空白,但只要是她接触过的东西,附近的区域都是她的认知范围。而那些认知范围也说不准到底有什么规律,因为她是个思维很跳跃的人。如果要有一种Excel图表去描述她的话,估计得用散点图,在坐标轴上,你可能看到,一堆一堆的散点,其间可能没有任何的关联。我就是这么一个奇葩的存在。

从类型上来说,的确某些东西没有任何关系,但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我觉得在掌握它们的过程,其实套路都差不多。一定程度上,我觉得我已经掌握了一种,学习所有东西的哲学,或者那称不上是哲学,是我个人的一些法则吧。首先,你得对那个东西感兴趣,无论是好的那方面,还是坏的那方面,喜欢一样东西是不需要理由的,但不喜欢一样东西理由可以装一大卡车。无论是什么理由,首先你得有和那个东西发生关系的冲动。接下来的事很简单,就是投入时间,投入精力,形成很多很多的条件反射。我不知道怎么才能少走弯路,大概是交上一个在那方面挺专业的朋友吧,但这样的事情可遇不可求。尤其是如果那个人和你是竞争关系,又或者你们根本就没有那种关系,但他觉得你们有,所以如果他知道什么妙招绝招总是藏着。

大概因为从小到大我就只是一个人,所以我不习惯轻而易举就去找别人帮忙,也正是因为这样,自然而然就会激发我很多自学潜力。自学是一件好事,但有些时候我觉得,如果要让自己更进一步的话,或许往后我得报读某些班,或者请某些专业的人来指导我。当然了,那些东西,都是后话。可以确定的是,如果真的请了某些专业的人士来指点我,在这一次跟下一次的间隔时间里,我会额外做多很多,所以每一次和我见面的时候都可以把他们惊艳到。这种事情,可以一再发生,直到我脱离新手期,进入了平缓期。之所以要在下一次才惊艳,是因为我向来不是那种很快就能上手的人。之所以下一次我能做到惊艳,完全是因为在下一次之前我投入了很多。还记得某次篮球训练的时候,我无论如何都掌握不到某套敏捷步法,所以那天晚上在回宿舍之前,我在宿舍楼下不断来回练习,直到我把那个东西完全掌握。那天晚上以后,我在任何地方任何场地都能条件反射地跳出那套敏捷步伐。虽然那次以后,篮球训练里再也没有那个练习,我再也没有机会亮一手了,但是,收获是自己的,没必要一定得炫耀出去。我不觉得没得炫耀就很可惜。掌握了一种之前我掌握不了的新东西,我会觉得很开心。虽然对别人来说,那不就是个敏捷步法而已,其实没什么用。有用没用,光看那套步法不能说明问题。既然我能把那套曾经阻碍我的步法学会,我也能把其它比较高端的东西学会,所以学会那套步法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增强了自己的信心。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就看你肯不肯投入,你有没有一根筋地较劲到底。

xrspook就是这么一个人。

2018-06
7

进化出来的认真

By xrspook @ 9:12:27 归类于: 烂日记

小时候妈妈总会担心我的学习不够认真,比如说叫我去复习功课,我15分钟就告诉她我搞完了。那15分钟如果是复习语文,我的确把那篇课文看完了一遍,也把之前之后的那篇课文也看完了一遍,仅此而已。数学是几乎不用复习的,除了要迎接奥数的考试。因为奥数平时听课的时候虽然也有听,但肯定不是百分百专注,那也比学校的复杂,所以在考试之前,奥数的资料需要重新琢磨一番。起码要搞清楚每个技巧的思路是怎么样的。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备战奥数的考试有点像备战大学的考试。我也试过不复习就参加奥数考试,结果非常惨烈。最后那一次,我复习好了去考试,结果成绩惊人,居然排名全班前五。那次以后,我总算有点知道,当我认真起来的时候,的确挺可怕。但问题是就学生生涯来说,我知道得太迟了,因为那时我已经是小学六年级,离小学毕业的考试不远了,我已经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在其它科目上这么干。

小学就发现了这个,但在我初中高中或大学的时候,我也没有把认真贯彻到平时的学习中,因为跟小学类似,到期末考试之前才发现得认真,那个时候真的没有时间了。高中的时候真的没有时间,但是大学的时候,人人都临急抱佛脚。如果平时大家就用考试之前的那种认真去对待,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大学生,个个都是精英级的科学家。初中的某段时间,我的确认真过。因为莫名其妙就试过一次全级第一,至于全班第一这种事一定程度上我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为了捍卫这个头衔,我就必须得努力。光是搞定老师教的远远不够,所以我会额外加码。那种事在我小学的时候没干过,在我高中的时候没有时间干。高中的时候我没时间看,但我的同学却有很多时间干,于是他们比我厉害,那实在太正常了。高中的时候,某些同学的天赋确实很高,一些复杂的逻辑题目,他们看一眼就有答案,普通人可能看上几小时都未必整得出来。当时我有这么个疑问,难道教授的孩子跟普通工人的孩子就相差那么远吗?后来,我慢慢觉得,这大概是因为教授的孩子从小接触的东西跟工人的孩子不太一样吧。在某些领域,的确教授的孩子会有一些很神奇的能力,但在另外场合,可能工人的孩子会靠谱些。

我觉得,认真这种事是在我工作以后、发展兴趣一定时间以后才慢慢成为我特性之一的。小时候我妈总是担心我不够认真,现在她是担心我做什么都过于认真了。比如说运动的时候过于拼命,于是就会造成各种负面的东西,比如说伤病。她担心我篮球练习的时候太拼,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而那些伤害会陪伴我一辈子,影响我的生活质量。到现在为止,我都觉得拼是一种寻求刺激,如果不竭尽全力,过后我会很后悔。至于过度的认真造成的伤害,这是不可避免的,但相比于那些兴奋感,我宁愿伤害也一起过来,毕竟伤害这种事虽然不怎么好,但总会有解决办法。不断地遇到,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解决问题,人才会成长。循规蹈矩、四平八稳的过一生,我觉得挺没意思。

趁着我还年轻,让我去疯吧。

2018-05
30

学外语

By xrspook @ 9:02:37 归类于: 烂日记

几乎每天都有关于米叔从演经验的消息,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些消息总是一天有一点,就像挤牙膏一样。比如说昨天说的是他记台词很慢,所以在电影正式开拍之前,他要用3到4个月的时间跟导演对台词。而那些有天赋的演员,他们可能看一眼台词就记住了,即便是要学习一种方言,一个星期就可以搞定,他要用四个月。我觉得用三四个月对台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电影里用的是其它语言,或者是印地语的方言,或者根本就是另一种语言。虽然那些不完全是非常正统的方言,因为过于正统,可能说印地语的人会听不懂。但学习一种方言基本等于是要学习一种外语。学习一门外语用三四个月的时间很正常,那些用一个星期就掌握的是神人。对演员来说,尤其是对米叔那种对自己要求非常高的演员来说,他不仅仅要学会一种方言的发音使用,他还要把感情融入到那种语言里,所以他花的时间比别人多也就很正常了。通常来说,演员不会故意为难自己去学方言。对那些方言就是母语的人来说,其他人说出来的语言总会觉得怪怪的,即便那些人已经觉得自己已经说得很不错了。还记得在电影《失孤》里面,刘德华饰演的是一个农民。他的演技的确已经很不错了,但最大的问题是他一开口就严重暴露了。他的普通话里面有强烈的香港味道,完全感觉不出那是一个农民的口音。如果这样,角色就算失败了。米叔的很多电影里他都必须要面对这样的考验,比如说Lagaan,PK以及Dangal。他为什么要这般折磨自己呢?他完全可以让导演编剧把那些台词都改为印地语,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才是米叔。因为他会为每个角色改变,而不是让所有角色都打上米叔的特色烙印。学习外语的那几个月,他失败过多少次?真的,只有跟他一起的人才会知道。对我们这些外国人来说,他说什么语言对我们来说都是鸟语,反正都是听不懂的,最多只能大概觉得那些跟其他人其它电影里说的印地语有一点点区别。

到底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会不遗余力地为了各种需要学习外语呢?其实除了他,我也是一个。粤语是我的母语,普通话是我的国家官方语言,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们逼迫着得学英语,因为那是考试科目之一。能选择自己兴趣爱好的时候,我迷上了西班牙语,因为我需要的很多都是西班牙语表达的。直白地说是因为我要看的肥皂剧是西班牙语的。我关心的那个演员或那个摔角手的消息很多都是西班牙语的。西班牙语转英语,再用中文去理解,这不是不行,但如果能直接理解那个意思,何必靠那么多中转呢?再到后来,我迷上了印度电影,但一定程度上,我暂时还不能接某些区域的电影,比如说泰米尔语,泰卢固语的又或者孟加拉语,所以我基本上选来看的电影都是印地语的。印地语相比于西班牙语来说,要学会实在太难了,西班牙语怎么说都是联合国通用的几大语言之一。印地语比起来真心是个非常小的小语种。虽然在印度,印地语和英语是他们的官方语言,但是各个地方还是继续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这个时候,我真的很感激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和语言。虽然我也有方言,但起码我们的文字是一样的,只是发音不同,意思上都是相通的。我也很感谢汉语拼音的存在,让中国的文盲大幅度地降低。虽然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之中很多方言被逐渐吞噬失,这的确让人觉得很惋惜,但是有统一的语言,真的让我们很方便。一定程度上我也是个为了各种需要不遗余力学外语的人,而之所以这样,纯粹是因为我喜欢,我觉得很有必要。但显然我学的没有米叔那么多、那么系统,因为一路以来我都是自学,而他每一次肯定都有语言老师专业指点,所以他学习那门语言过后,他可以用那个跟别人交流,可以在电影里很流畅的表达出来,而我仍然是继续在半蒙半猜之中过日子。如果他算一百分的话,大概我也有40分吧。跟他比起来,我貌似总是一个半桶水的人。但这也真的不能完全怪我,我也希望把这桶水打满,但是兴趣太多每个都满分,几乎不可能。

趁着还年轻,主动多接受些挑战是好事。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