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
8

去医院睡觉

By xrspook @ 7:09:26 归类于: 烂日记

一个人睡在行驶的列车上,那是我高三毕业那一年去了山东旅游,从泰山到青岛的路上。那一次我是跟小伙伴一起去的,但问题是因为那个晚上,我跟我的小伙伴分在了不同的车厢。后来也是硬卧,但是却变成了从广州到上海的路上。

工作以后免不了要出差,以前的出差都是住标间,两个人一个房间。通常来说出差不会叫上女的,因为一叫就不只是一个而是两个了。刚工作那几年,每次出差。我都是跟其他女同事一起住。2021年的那几次,虽然同行的人里面还有其他女同事,但是住的房间却是大床房,每人单独一个房间。睡觉的时候还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但睡醒的时候通常是一脸茫然。现在几点了?我在哪里?在一个陌生的环境睡觉,醒来那一刻真的会感觉很迷糊,我不知道经常出差的那些人到底是如何清醒过来的,据说有些人因为出差太多,而且经常熬夜,所以醒来的时候完全想不起自己到底在哪里,于是只能拿出手机,打开定位,然后才慢慢回想起原来自己在什么地方。

以前我也在医院睡过,但不是我一个人,而且我也不是病人,我是个陪人。住院的人是我妈。这一次,轮到我住进了医院。但是默认却不能带上陪人。周五的下午入院,之所以这么干,首先是害怕床位紧张,其次我再三问医生周末能不能做检查,被告知一般的检查都可以做,所以我才赶紧周五就入院,结果却发现周末只能验尿和抽血,于是在医院睡了三个晚上以后,在第三个早上查房的时候我才终于见到了即将给我做手术的教授以及他的那帮学生。

在医院睡和在其它地方睡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个人感觉没什么不一样。我是一个不怎么认生的人,除非那些床上用品的味道很大,又或者睡的环境很糟糕。相对于火车又或者某个跟团游的旅馆,医院的床位费算是比较便宜的,但是过一段时间护士就会拿着手持机扫你手腕资料带的二维码。晚上写的是9点30睡觉,但是即便你11点关灯也不会有人过来询问。最让我觉得住医院对我没什么影响的是医院覆盖了免费WiFi,网速比单位的好多了,唯一的问题就是停止了一段时间以后要重新打开,要刷一下登录界面,虽然实际上是不需要再验证。病号服是发下来的,每天就只需要洗自己的毛巾和内裤。床上用品都是经过消毒的,虽然你入住了以后基本上就不会再给你换。至于医院的地面或者其他东西都是有专人消毒的,所以就干净来说。我个人觉得没什么可挑剔。如果硬是说有让我洁癖发作的东西,就是柜子、桌面我都得拿纸巾甚至是酒精湿巾擦拭一遍又一遍。那张桌子是用来吃饭的,擦不干净就会有味道是显而易见的,不可能每个使用的人都有洁癖,所以新冠这三年让我养成的酒精消毒习惯让我想清理,但是却没得清理的时候挺困扰我。

为什么要住院?因为要做手术,手术听上去很可怕。但是人有可能一辈子都不做手术吗?如果那些非常微小的也叫手术,其实很早以前我就已经在门诊做过一些。比如在新海医院拔过指甲。也在华农五山公寓的校医院缝过针。

住院区是封闭式管理的,所有门都是处于门禁状态,如果我要动起来,我只能在走廊里不断转圈。在没做手术之前,我就是一个正常人,所以穿着病号服走在走廊上,我的画风跟其他人完全不一样,甚至可以这么说,我随时可以跑得比护士和医生更快。

你可能不信,在手术之前我的兴奋其实大于害怕。

2023-02
7

确诊巧囊?

By xrspook @ 6:57:41 归类于: 烂日记

周五早上看了个副科门诊,然后立马开了一个B超,那个B超跟之前我做过的B超不一样,探头是从肛门进去的,如果我已婚,如果有性生活,那个探头估计是从阴道进去的,但因为我还没有,所以探头进入的位置就是肛门,但是阴道和肛门是相通的吗?做过肠镜的我,对肛门塞东西进非常恐惧。探头的直径大概是成人拇指那么粗。开检验单的时候,医生就已经提醒我要跟超声的医生说要从肛门进。虽然我明知那个东西要捅进肛门,但是该如何捅,我完全没有经验。是仰面还是趴着,还是侧着。最后那个姿势居然是躺在那里,双手抱着膝盖。有点像浮冬瓜。刚进去的那一下,感觉实在作死,虽然已经尽量命令身体放松,但显然不是说放松就能放松。进去了以后还好一点,旋转各种角度都感觉还行,我担心那个东西会不会继续深入,但原来就在那个位置而已,只是伸进去了一点点。这个特殊的B超的持续时间比一般需要憋尿的B超短。医生把那个东西拿出来的时候我瞄了一眼,上面粘着便便。这是不可能不粘便便的,因为早上我才刚大便过,即便没有,那个地方也堆积了那些东西。之所以做这个的时候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姿势,是因为做普通B超是平躺的,如果是照肠镜的话是侧躺的。如果这个东西需要从肛门进,我是不是要趴下来呢?结果证明我想太多了。因为我一系列不知道该怎么办,估计那个医生也明白我完全是个新手。

肛门进的B超的好处是不需要憋尿,据说也能照得更清晰一点,价格是普通B超的两倍。至于为什么是两倍我搞不懂。反正收费那张单子好像有两个120块钱的项目。在做普通B超的时候直接告诉我那是卵巢囊肿,从描述看来好像是只是水,但是经过这个B超以后,发现里面的东西是云雾状的。B超医生的判断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就是巧克力囊肿。说白了就是该长在子宫里的东西长错位置了。如果这真的是巧克力囊肿的话,医生判断这个东西是不可能变小,也不可能自己吸收。因为体积大于5厘米,所以最好切掉。知道这个东西一定得切掉了以后,我就问医生这里有没有床位,如果要等床位的话要等多久。结果超乎我的医疗,医生说现在就有床位,但是他先要联系一下教授。我挂的是上午8点00到8点30的门诊号,检查完毕拿到报告时不超过9点30。门诊的医生打电话给教授,但教授却迟迟都没有回复,于是医生就直接叫我回家准备一下,因为他觉得可能最快下午我就可以入院了。下午3点多的时候我正在睡觉,突然有一个陌生电话打进来,是我的门诊医生,通知我可以去办理住院手续。虽然之前已经准备好了东西,但是接到电话以后我还是要给单位领导的电话全部都打一遍。

之所以周五就入院,是因为据说周末也可以做其他检查。结果进去了以后才知道周末只能验个血和验个尿,其他项目只能等周一。当然了,手术这种东西也就只能继续往后排,但个人感觉一周之内应该就可以。

2023-02
6

喜欢

By xrspook @ 10:43:54 归类于: 烂日记

星期天我根本控制不住自己,不断地挖张颂文的资料,但实际上我又没有像从前那样真的挖,只不过是了解一下这个人,因为有些东西知道得越多并不是件好事,如果有些东西我不知道,我就不会条件反射,我就不会看电视或看电影的时候秒秒出戏。当我对某个演员不太了解的时候,我会专注于故事本身,但当我太了解他们以后,在不知不觉之中我就会想太多。

张颂文这个演员,我感觉稍微了解过他的过去以后你就完全明白为什么他的角色完全不像是演的,所有东西都是那么的水到渠成,里面的东西就像是真实的那样,就像在看纪录片,但那个故事情节又远远不是一个普通的纪录片。他在某个个采访里面说到,作为一个演员,如果他要演普通人,他就得到市井生活中去去观察了解,去跟普通人沟通,那么你才能演好他们,但是如果你太有名气,到普通人的圈子里面,别人根本不把你当普通人对待,你只能被保护起来,只能躲起来的话,那么你就得多看纪录片。我是个有社恐的人,所以正常情况下我不会主动跟别人聊天,但我却会去做出了聊天意外的事。我喜欢走到人群中去,要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用11路车。我最喜欢用双腿走到那些热闹的地方,那些老城区,到那些老房子老建筑里面,当我身处其中,我的脑子里就会自然而然就会为那些房子想象里面发生的故事。当然了,这种想象也就只能是在我所生活的城市,到了别处我就想不出来了。大概因为我生活的城市是广州,广州又很大,我总感觉我永远都走不完。永远有无数的故事,而有些地方是我去过一次以后还要去的,过一段时间就很想去的。我并不想跟别人聊天,但是我会观察他们,会八卦他们的故事。我在不出门的时候,基本上一天到晚我都会看CCTV-9或者CCTV-10。纪录片这个东西我挺痴迷,绝大多数我都会感兴趣,除非在讲一些宇宙相关的玩意。自然的人文的我都喜欢,特别喜欢的估计是那些关于美食的。自从有了《舌尖上的中国》以后。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新出的美食纪录片。每到过年或者某些特殊的节日,还会有一些跟那些相关题材的纪录片也很有趣。某些系列的纪录片我尤为喜欢,比如说《第三极》。还有一个纪录片,具体名字我不记得了,主要是跟中华武术有关。我感觉纪录片里除了有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东西以外更多是因为里面反映了很多真实的人间百态,虽然肯定是经过技术处理的,但是跟电视剧跟电影相比,处理又弱了很多,因为里面的每个人都不是专业的演员。所以要他们可以表达些什么反而比让他们真情流露更难。感受社会也好,沉迷纪录片也好纯粹是因为我喜欢,不为什么,没有什么刻意的目标。

既然我无法在年轻的时候一鸣惊人,我也就只能等到中老年的时候再厚积薄发,又或者一辈子都默默无闻。

2023-02
5

唯一

By xrspook @ 8:25:56 归类于: 烂日记

这么多年以来,很多人都演同一个角色,但在我心目中,每个角色都只属于一个演员。比如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经常被翻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但在我心目中,郭靖永远都只是张智霖。韦小宝永远都只是陈小春,段正淳则永远都只是谢贤。其他角色在不同的版本里面由不同的人饰演,是谁我都无所谓,但是少数那么几个我觉得他们就是他们,无可替代。

就韦小宝这个角色而言。一开始演的是梁朝伟,然后是陈小春,接着是张伟健,电影版本里周星驰也演过,但在我心目中,韦小宝就只能是陈小春。跟其他几个韦小宝比起来,陈小春帅吗?就韦小宝在小说里的年龄定位而言,陈小春演鹿鼎记的时候估计书里的韦小宝得称呼他为爸爸了。但陈小春骨子里的那种痞子气息我感觉其他演员不具备,甚至可以这么说,陈小春没有在演,他就是一个韦小宝,他不需要演,很多东西都是自然而然的。在我的印象之中,陈小春就只有两个角色,一个是韦小宝,另外一个是古惑仔系列电影里面的山鸡,其他都没有什么存在感。所以有时我真搞不清是陈小春成了他角色的样子还是怎么着?之所以我觉得陈小春演韦小宝有那个味道是因为这个演员之前所经历的很多事情让他的某些经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积累。那种积累我们不能说是演艺事业的专业素养磨练,更多来源于早年不富裕的生活经历。你怎么可能上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去演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乞丐之类呢?对那些富二代官二代来说,他们可能连见都没见过,就更加不用说无法用那些人的方式去想象、去过日子。当然,演员是必须得靠某些技术吃饭的,因为人生命有限,你不可能曾经经历过所有,于是这就意味着干演员这一行,你必须得多观察、多了解。通过看、通过聊去揣摩你要演的那个角色。如果你根本没办法代入角色、设身处地的以你角色的角度去回忆你的之前,你正在做的,以及你将要做的事情,你怎么可能把这个角色演好?这就意味着一个优秀的演员一定程度上我觉得也是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导演和编剧只是给了他一个框架,为那个框架添砖加瓦要靠演员自己,所以如果没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怎么可能胜任这份工作?如果我是一个演员,我觉得不仅要把导演的意图给表达出来,完全按照导演的方向或者导演说的要点去表达,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当然,这种主观能动性也不能太过、喧宾夺主了。毕竟很多时候都是有分轻与重的,一个路人甲的角色,你搞得很丰富,那么那些本该是主角的本该是亮点的地方情何以堪呢。但我觉得我不适合当演员,首先因为我有严重的社恐,我更喜欢对事、不喜欢对人。我会观察,我会聆听,我也可以表达,但是我缺乏艺术家的那种创造性。无论是音乐家、画家还是小说家,创造性的艺术灵感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我的所有灵感都基于理性。我无法迸发出那些天马行空的东西,但这不影响我理解或者喜欢艺术家们。

人活到一定程度,会发现世界大同,大概那就是哲学吧。

2023-02
4

记住你

By xrspook @ 7:26:07 归类于: 烂日记

春节假期之前,其实我根本不知道《狂飙》和《三体》几乎是同期上映的,但是《狂飙》却以几乎碾压的方式击败了《三体》。我甚至不知道《三体》的主角到底有谁?但是《狂飙》一出来,光看阵容有张译、张颂文、吴刚以及其他一些认得出来叫不出名字的演员的时候,我就知道这部电视剧肯定牛逼。这大概是对演员的信任吧。

第一次认识张译是在电影院看《我和我的祖国》的时候。张译当时的角色是一个研究核爆的科学家,他从头到脚几乎都是包得严严实实的,但是光是从那双眼睛你就能感受到全部。接下来又看了好多张译的电影,几乎可以这么说,有张译当主演的电影,肯定不会糟糕。我喜欢他的《金刚川》、喜欢他的《悬崖之上》、更喜欢他的《万里归途》。

张译是正派的主角,《狂飙》的反派主角是张颂文。这个人在看《隐秘的角落》的时候我就已经见过。当时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但是相对来说那部电视剧里让我印象更深刻的是小演员荣梓杉以及秦昊,但是我还是记住了张颂文这个名字,所以在不知不觉中我也看过了他的电影,比如《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那个电影说的是冼村的故事,也看过《扫黑·决战》。我感觉看《扫黑·决战》的时候我是知道张颂文的,但实际上看完了以后我却好像彻底忘记了。但是当提起的时候又有那么一点点的印象。无论是《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还是《扫黑·决战》,张颂文的角色都是那些糟糕贪腐的领导,而他给我的感觉就是那样的人。为什么我会对这个演员没有印象,是因为我只对那个角色有感觉,这大概就是演员的最高境界,你没有记住演员的名字,但是你记住了角色。在《扫黑·决战》里,让我有印象的演员只有姜武。

在《狂飙》里,我感觉绝对的主角是高启强。相对于其他角色来说,这个角色真的设定非常丰满,于是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一天热搜的标题大概是“要查一下张颂文,他好像不是演的”,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他就是高启强,隐姓埋名转了个行,当上了演员。从卖鱼的变成只手遮天独霸一方的黑社会老大。这种遭遇无论在任何场合你都会觉得很夸张,没有任何信服力,但是当你看过张颂文的表演以后,起码对我来说,我甚至有点同情这样一个人。他的确是做了错误的决定,走上了歪路,但是这也是这个社会逼迫的那些社会最底层的人导致的。我这种同情心不是现在突然才有,当我还是个初中生,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已经有这种感觉。当时班里有些坏学生,他们表现出来他们很坏,但实际上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坏呢?绝大多数是因为生活在支离破碎的家庭。父母离异,对他们不理不睬,甚至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的钱该怎么找。他们不知道好是什么,他们也没办法在那个时候凭借自己的力量追求他们所认为的好。是什么给予他们继续活着的力量?他们以什么为榜样呢?当时他们最喜欢的是香港流行的《古惑仔》、《风云》以及《中华英雄》系列。他们只能通过耍坏来刷存在感,让他们稍微在糟糕的现状中喘一口气。

我肯定没见过黑社会老大,但是高启强这个角色他的很多个阶段我仿佛都能从过去我这30多年的人生之中找到类似的人。在一部故事结果听起来很扯的电视剧里,你觉得里面的大佬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十年磨一剑已经很了不起,张颂文花的是20年磨出这把宝剑,几乎可以这么说,他是一剧封神的,于是我的脑子里也没办法控制住不继续搜索他的资料。结果发现很久很久以前,南方卫视的《乘龙怪婿》里就有他,而且我还对他演的那个角色有一点印象,虽然我几乎没看过那个古装剧。

执着的追求与坚守,张颂文花了20年就修成了正果,真心恭喜他。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