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
16

有木有重点错

By xrspook @ 9:01:05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是星期天,通常我都会在家里睡到自然醒,但是今天却要上班。昨晚我忘记调闹钟了,今天早上醒来时天已亮,鸟在叫个不停,我看了一下手表,已经603。比我平时在第一个闹钟晚了三分钟,接着我掏出手机,开了一个十分钟的倒计时,然后放下体温计,十分钟后,开下一个十分钟计时,进行一次贪睡。虽然完全没有调闹钟,但实际上我的生物钟跟闹钟相差无几。今天的天色阴沉沉的,让人有慵懒的感觉。从云层看来,今天估计不会有什么风,所以不会有大太阳,但因为云层很厚,地表的积热也散不掉。所以即便是清晨,也不觉得凉爽.估计今天白天会很热。据说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去扫地拔草之类。每年都会有那么几回,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开始怀疑人生,到底我做的是检验员还是环卫工。而且他们还把卫生当作是理所当然我们工作之一,如果那是在搞检验室的卫生,我认了,但是现场跟检验室相差十万八千里,那么远,跟我有啥关系?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包到我的头上。因为从检验室到要搞卫生的地方已经超过五百米了。

前天晚上做了跟数学有关的梦,昨天晚上,做了个跟面瘫有关的梦。我第一次在梦里计算数学是那么的精准清晰。显然,题目是我出的,答案也是我出的,,但我为什么可以这般预判出来呢!昨晚梦里去医院看面瘫,也不是因为我又犯了面瘫,而是我觉得我有这个迹象,就去医院挂个号问一下我的处理方法对不对。一开始我以为接诊的是个男医生,后来我才知道坐在我旁边那个才是,她是个很健谈开朗的女医生。医院的布置也很神奇,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厅里有不同的分隔,就像经典办公室布局那样。要诊断出有没有面瘫我还脑补出一个很简单的肌电图,那个东西被我想象为跟做B超类似,不过在脸上做。但显然,肌电图估计不是那样的。让我觉得最好笑的是我看完离开的时候路过一些候诊的人,其中有一个大爷手里拿着一本纸质的杂志,但是他的手指却在不断地滑动,情况就像他正在看平板一样,他身边的人告诉他,这不是智能设备,这是纸质杂志,滑动是没用的。然后大爷才恍然大悟,进行普通的纸质翻页。

昨天在看米兰·昆德拉的《不朽》里面的一篇我看到了这么个片段,歌德跟海明威说起他的故事。歌德在一个小剧场里,演《浮士德》的木偶剧,他一个人同时负责牵线和背诵剧本。舞台上没有演员,只有他一个,所以他觉得挺爽。接着他瞄了一下台下,居然一个观众都没有,这让他感到非常沮丧。因为那不至于把观众都闷走了吧?他向四周看了一下,发现到处都是人,原来观众都跑到后台去了,他们要看的不是《浮士德》,而是歌德。歌德觉得很紧张,没说什么,放下手上的木偶,戴上他的帽子,然后就回家了。一路上他都不敢往后看,因为他知道那些人还在跟着他。回到家里,关上门,他觉得应该安全了吧。但是当他点了灯,走到窗边往外一看的时候,发现那些人正在外面看着他。所以,他只能把灯吹灭,然后一整个晚上都缩在房间的角落里。他永远都摆脱不了那些人。《不朽》这一篇让我正视了偶像和粉丝的关系。粉丝因为想不朽,所以用尽各种手段跟偶像拉上关系。当一个伟人去世的时候,别人记住他的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一些八卦花边事。他的私人生活、他的为人处事、他的各种小动作等被当作是他的全部,而相比之下,他那些如雷贯耳的作品反而都不重要了,都慢慢地被忘却淡忘了。一个人想死很容易,但一个人一旦被不朽拉上了船,那就是一艘你永远都下不了的贼船。情况就像,你死了,灵魂已经走了,但肉体还在那里,你无法控制,只能任由身边的人各种猜测点评,你对此无能为力。看完这篇以后,我开始审视自己,我是不是那些疯狂重点错的人呢?对我来说,偶像的周边八卦真的比偶像本身的作品还重要吗?思考了半天以后,我觉得虽然有时我也会跑偏,但起码我没有犯严重的重点错。我的主要时间都耗在作品本身上,即便有些时候是用在花边,但那也是官方途径,是偶像自己说的,不是我根据各种渠道明地暗地里搜集回来瞎猜测。而之所以这样大概是因为当我成为粉丝的时候,我已经接近十八岁,心智算是有点成熟了。我不知道如果我不渴望知道那些东西还算不算一个粉丝,如果那不能算,那我就不当粉丝罢了。我不是为了要当粉丝而当粉丝,我只是觉得做某些事,能让我开心,跟大家分享一些好的东西会让我觉得快乐,仅此而已。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觉得经典粉丝要做的那些去机场啊酒店啊蹲点,我都觉得很无聊,没意义。合影了签名了,那又怎样呢?你可以把那发到社交网络上炫耀一番,然后呢?签名拿到的时候很开心,回到家可能就随便丢一边,即便你找个相框把它裱起来挂在墙上,那又代表什么呢?在没有做到的时候我们都渴望做到,但实际上做到了以后,那又有什么意义?从前我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当我第一次收到偶像的签名以后,我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所以就有了以上的疑问。有些人拿签名是为了放在淘宝上高价炒。干这种事的人能称得上是粉丝吗?那不过是个卑鄙的投机者而已。

重点错这种事谁都有过。所以,如果最终能回到正路上,什么时候都不算太晚。

2017-03
16

迷迷糊糊

By xrspook @ 8:35:52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在需要写出来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忘记了quality和quantity的写法。这一对从前有段时间用得很频密的词,因为多年不用,已经完全忘记了,甚至不特意去查,我甚至分不清它们谁是谁。人一走茶就凉,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不用的技术只是放在那里,迟早会荒废掉。

今天早上醒来感觉不太好,是那种要感冒发烧的迹象,虽然基础体温还是没有超过37℃。对我来说,基础体温比平时高0.2℃,我就会有明显的感觉,不管那是不是超过了37℃。所以今天我准备了柠檬薄荷红茶。外加我准备嗑点维生素C和维生素B1。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维生素对感冒有帮助,就当那是心理安慰吧。少量的吃点那些东西也不会怎样。最重要的是那些东西够便宜,一瓶下来100粒才几块钱,跟其它感冒药比起来,那简直是太划算了。而且维生素也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其它药物成分。所以自然也不会产生什么耐药性之类。在这种天气变化得非常快,早上是冬天,下午是夏天的时节,不时补充一下维生素B1对我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面瘫这种事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但如果维生素B1足够,那种事发生的概率就可以降低。跟维生素治感冒没有确切联系不一样,维生素B1是面瘫的预防及治疗药物之一。工作以后才发生的面瘫和贫血,让我时常都备着维生素B1和琥珀酸亚铁。为什么学生时代就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事呢?必须得说,年轻真好。

昨天下午,坐在椅子上,我迷迷糊糊的睡了一个小时,是那种半睡半醒的状态。我在做梦,但是那个梦又跟现实有一定联系。在那种情况下人最难清醒。因为在梦里,你已经觉得自己已经醒过来了,但实际上,不是那回事。有时我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公交车上睡觉就从来不会发生这种事,而且还会睡得很死。但在其他地方睡觉,通常都不会像在公交车上睡觉那么自如,尤其是在办公室自己的位置上睡觉。趴着也不是,躺着也不是,靠着也不是。无论任何姿势醒来的时候,总会觉得口干。而这种事在公交车睡觉的时候就不会发生。在公交车或者私家小车上睡觉,甚至会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在流口水。睡觉并不是什么坏事,既然有时间有场地,为什么不来一场呢。

近期好长时间我都没有看书。自己也说不清那到底是为什么,究其原因肯定是我把那些时间都用在浏览网页上了。浏览网页不一定能给我有什么收益。虽然看书有些时候看不进去,效果也不好。但起码进去浏览网页我不是用在纠结与各个网店,要买什么要买什么牌子要买什么型号之类的东西。这个星期在挺过不买种花用的陶粒以后,基本上我没有任何剁手的欲望。通常来说,如果每个星期都不进行起码一次的剁手,我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这个星期很奇怪,我完全就没有那个需要。但我知道,我需要买硫磺皂,如果进口牛奶的价位合适,也是时候该剁手了。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没有什么欲望要去到处逛逛,看看价格之类。

每一天都是阴沉沉的,虽然没有下雨,但是也见不到能晒出影子的阳光。于是日子就在这些日复一日的糊涂中度过了。

归档:2017-03-16 天秤座

2015-07
9

减肥减肥减肥

By xrspook @ 13:06:32 归类于: 烂日记

6个月的时间减肥25公斤,需要用类固醇吗?我觉得,没这个必要。如果你是有诚意的话,如果是你铁心要走健康这条路的话。

毕竟我什么药都没吃,什么额外营养之类的都没用,大概3个月的时间我就可以甩掉10公斤,峰值体重差曾经达到过15公斤(但那对我来说是过瘦不健康且处于轻度贫血状态了),需要的时间为7个月。没有额外的干些什么,只是在做一直都在做的。我最适合的体重是在我曾经峰值体重少10-12公斤的范围,15是过头了。每个月减少3公斤是很正常的事。一开始会慢一点,可能只有2.5公斤左右,但随着进程加快,颠峰减重期每个月少4公斤以上不足为奇。减到后面,速度会放缓直到稳定,终点在那里不是由你自己想的说了算,是身体觉得合适说了算。回到6个月25公斤的话题,那不就是每个月4公斤多一点的节奏么~ 我是一个female,不知道male的情况到底如何,就我自己而言,因为还有个叫做大姨妈的月度循环,所以每个月有2周是你心理生理都抗拒运动(虽然有这种想法,但减肥期间我从未让那真的放肆过),如果平均下来,一个female每月健康减3公斤很正常,那么一个male一个没有大姨妈烦恼,可以7/24都拼死拼活,一个月正常减下4-5公斤我觉得很正常。尤其是对那种长期以来都不是死胖子,是某段期间故意吃胖养猪然后再减回来的人,这种人显然的作死,至于他们为何要这般作死我们就无需知道了。

就男女啊运动啊而言,6个月内25公斤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我们把年龄也算进去呢?一个28岁的身体和一个50那岁的身体,即便因为性别有差异基础代谢有差异,但老人家显然就没有我之前那么打不死了,估计老人家的燃烧效率是得打折扣的,不像我这种小年轻那般可以100%甚至超100%运作。除了年龄占优,我完全fresh的身体也占优,年轻的好处不只是容易烧得旺,而且烧起来没什么后顾之忧。我只是个普通人,虽然之前算不上是运动爱好者,但也算是有点偏向于爱玩各种运动的类型,纯粹业余玩玩,全部半吊子,这样看来我真TMD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但实际上,我不曾受伤没有任何累积的伤病就是最大的优势!除了磕磕碰碰有些疤痕以外,伤筋动骨之类的一律没有,骨头韧带肌肉都是全新的,这样的好处是即便我新开玩的运动有什么伤害,在那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通常不会整出什么不可逆转的大毛病。累了/疲劳是一回事,真的拉伤/扭伤/撕裂/错位/骨折又是另一回事。在入坑长期持续运动后,我有点感受到积累性的慢性伤害,那不是刹那间痛得你不行,而是在不知不觉间侵蚀你。贫血不痛,不去检查你根本察觉不到那玩意的存在,尤其在你一直保持运动的前提下,但那真的会影响运动成绩也会削弱你的免疫力,让你在各个方面都渐渐出现异常。不过呢,这是后话了,有多少业余运动爱好者会成我那囧样的呢。那么50岁的老人家呢?即便他是像我从前那般一直养尊处优,这么多年下来,总会有些毛病,同时考虑,如果50岁的人,能一直保持住合理身材就证明那人一直都有运动习惯。运动是把双刃剑,每个入坑的肯定都会有或大或小的伤病史。对一般人来说可能不明显,但如果外加那人曾经是职业级别的运动员,泥马的,我只能说你懂的。对我来说,减肥只管一根筋,按照我所知道了解以及经过我整理认为合理的流程冲冲冲就好,反正死不了,即便有问题,也不是严重问题,短时间内可以忽视或者稍作处理也就可以了。但如果那是一个有过各种伤病史的人呢?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曾经跌倒过就畏首畏尾,我们更应该让我们曾经最脆弱的部分变得更强,但这只是美好的愿望。老人家的坏处在于如果在冲冲冲过程中旧病复发怎么办?这可不是在播视频,想暂停就暂停那么简单,你可以暂停,但刚刚燃烧发动起来又得停车真的很浪费,再次起步的时候又得重新磨合一个个档位挂上去。只有持续不断才能让减肥达到最高效率,高速运行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走走停停会浪费很多时间。

老人家不可能不考虑出现意外暂停这种事,于是,这就意味着在其余时间得更狠才能达到目标。哎~ 真残忍。不过呢,对一个一向都正常、只是某段时间故意吃胖的人来说,只要饮食恢复正常,也无需什么额外操作,体重自然会下降,这是显然的。故意肥胖期间被拖累的身体需要时间去适应恢复正常。还记得面瘫的时候第一周医生给我开的药是维生素B1+B12,外加激素,当时医生就跟我说,激素的副作用是会长胖。正常医学治疗的时候激素只能连续用一周。第二周去看病的时候,另外一个医生就抱怨之前那个医生不应该给我开激素而应该一开始就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双管齐下。我又不是医生,我能做的只是信任医生,至于TA的治疗方案是否最优,我是完全不懂的。

写到这里,我知道我已经写了很多,但我好像还有不少还想谈,算了,下次继续吧。

归档:2015-07-09 青春无敌。

2015-07-09_stamp01

2015-07-09_stamp02

2015-07-09_stamp03

2015-07-09_stamp04

2015-03
1

按时完成任务

By xrspook @ 19:25:41 归类于: 烂日记

妈妈说我怎么可以一天睡那么多觉。早上7-8点起来,中午11点多睡一觉然后起来吃饭,下午再睡一觉。这般睡法晚上怎么可能还能睡着???我觉得,首先是可能早上的workout消耗要比早餐大,所以当我做完那个,开始坐下来对着电视吃早餐,接着坐着不动的时候慢慢就会觉得开始困,身体开始冷,于是就想睡觉了。如果吃完早餐我就不呆在家里而是出去到处逛我白天完全不需要睡觉。睡觉和家对我来说有种非常密切的关系,家就是用来好好睡觉的。

我一点都不喜欢跟着电视做郑多燕,无论在哪里都不喜欢。这不能称作是崇洋媚外,因为郑多燕的视频就运动类拍摄的专业性而言非常不合理,那更多像是让别人拿着包薯片躺在沙发上看的,而不是跟着做的。我又不是在看美剧或动漫,给我字幕有个屁用。好吧,有字幕尚且好点,但几乎没有,没有instruction,镜头变换,这种无厘头式拍摄是哪个屌丝想出来的!这是某场show里的歌舞表演吗?我喜欢欧美式的风格,A就是A,B就是B,A和B可以是最基础模式的变体,但那种动作不需要你纠结该如何协调起来,协调好那些是人的本性。或许,郑多燕的风格更倾向于跳舞类型吧,而我从来都不是跳舞的菜。我更习惯于做纯粹是体育型workout,不知道为什么可以那么一拍即合,但就是那样。我有着东方人的身材脑子里却是西方人的运动理念。不只是运动理念,我思维的框架结构就不是东方的。所以,当我用小米盒子看《食品技术》记录片,看到里面那些各种机械的时候我会有种“哇~~~牛逼!”的感觉。什么“少许”,什么“适量”,这些如此扯淡的描述会让西方人抓狂死,尤其是德国人。

如我所愿,今天下午我看完了《REY MYSTERIO BEHIND THE MASK》。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358页的外文书,我用了3天多一点的时间搞定,我这有多努力!平均来说,我每小时的阅读速度只有20多30页不到,所以呢,我真的扔进去了不少时间,但总算,我在这个春节假期结束前,我搞定了。这个春节假期我把2014年的年假扔了进去,所以一共有整整2周,14天!记忆之中,工作以后除了某次面瘫我休了接近1个月(因为天天得理疗和打针,在麻涌那个地方hold不住),这是我最长的假期。这个春节假期对我来说能用这么几个词概括:运动,看书,厨房折腾。假期的前半段18K*3的跑步让我为脚底的水泡问题烦恼不已;假期的后半段换了鞋子也缩短了路程,13K*3让我从痛苦中解脱了出来。通常都是那样的,假期的前半段能干很多很多事,但越到后来就越是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觉得颓废。但好歹这个假期我看完了3本书,我好久都没有这般用力地看书了。

《BEHIND THE MASK》,是WWE的书,是Rey Mysterio以第一人称叙述他2009年以前的故事。2009年以后他就没有之前那么辉煌了,尤其是2010年ADR开始了他的WWE生涯以后。不能说ADR是619的接班人,ADR无法取代619,但ADR的确把619的很多很多duty都担过去了。当619在书里说当他成为WHC以后深知责任重大,有很多很多的活儿等着他去做,不容有失,对ADR来说,无论他是否已经成为WHC或WWEC,他的活儿从来都不少,尤其是在媒体宣传方面的,经常性习惯性是Raw完了以后连夜赶到Smackdown的录制地,别人一大早睡大觉但他一大早就在当地的电台串门,通常不是很长的采访互动,有的只有几分钟内容,十几分钟已经是相当不寻常的事,但这种事经常发生。从一开始,ADR就知道他的责任何在,从前在WCW,那些什么领导层劝说Rey摘掉面具会更红能做更多事的承诺没有在Rey上兑现,真正做到这个的人是Alberto Del Rio。非常幸运的是ADR是主动摘掉面具而不是像Rey Mysterio Jr.那样被儿戏地剥夺掉。Rey在WCW被摘掉面具的过程真的非常侮辱儿戏!他们根本就没有大计划却硬是要走了对luchador来说比生命还重要的面具,或许Rey当年没感觉到,作为一个局外人我觉得这有种族歧视的成分,他们觉得白人就是比你们拉丁裔高一等,所以可以戏虐你,也从来不会把你们的传统、你们非常care的东西当回事。相比之下,对ADR来说,他的身高和体型决定了他可以在美国的主流摔角联盟的重要头衔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他自己对戴着面具摔角本来是不怎么有爱,所以他当年做的决定从面具Dos Caras Jr.变成素面Alberto Del Rio的决定很正确。

让我觉得有点好笑的是《BEHIND THE MASK》这本书讲述摔角比赛本身和剧情故事的手法。地球人都知道storyline,地球人都知道胜负早有定断,或许如Rey所说,早期的摔角胜负并非像现在这般非如此不可,但我还是觉得,这怎么可能呢?尤其是在逻辑故事大于华丽表演本身的美国。居然把摔角比赛说得那么的惊心动魄,一个动作接一个动作该怎么着,就像是我最早期写“X观后感”读招的那个节奏。不回看录像我100%肯定Rey记不住,但即便回看了录像,那些激情澎湃紧张万分也感觉有点duang。619把自己的动作和creation看得非常重要,但ADR推崇的却是less is more,哈哈哈。于是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本书里Rey会有那么多的故事去描述他所做过的动作以及比赛过程,但ADR 2小时的shoot interview里完全没有提到过摔角动作相关的东西,让他记住的是某些非常特殊的事情比如说意外把Daniel Bryan KO以及在Vengeance的最后时刻,San Antonio的现场观众把他托起/扶起,让他在last man standing match里赢回WWEC。显然,ADR就没有做什么额外的准备就去拍shoot了,即便让他准备他也不会回看自己的比赛然后兴奋地谈论招式本身。让我觉得很同情无奈的还有Rey Mysterio谈到他自己的受伤。哎~~~ 他简直就是个膝盖受伤专业户,后期的手臂二头肌撕裂也很多波折,可以说,在开始有保险,开始在美国WCW和WWE/WWF以后他受伤就没有停止过,不是说他从前在自己care自己的时期就没有受伤过,但起码没有像后来那么严重及频繁。如此习惯性的受伤,怎么可能让联盟把很长的冠军统治期给你呢!相比之下,ADR这货实在太耐用了!619的生涯后期不得不被称呼为玻璃人,那么ADR呢?钢铁侠吗?ADR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但他的问题不至于大得让他不能工作,还在他可以handle的范围内。

信任、尊重、不要命,这是我对Rey Mysterio的评价。在我/我妈的床上躺着看书,在客厅看书,在外婆家看书,在公交车上看书,619颠覆了我近期看书的所有场所。我真的很渴望急切有兴趣阅读!

好吧,一切都结束了,我的假期~

2009-03
13

再见了,理疗、PP针

By xrspook @ 19:12:47 归类于: 烂日记

经历了足足3周的病假后,医生今天终于大发慈悲,停掉了延续3星期的理疗和PP针,只开了2个星期的口服药。这说明我的面神经麻痹已到尾声,哎~~~ 终于等到这么一天了!

终于不用每天早起去医院了,终于不用成为理疗室里异样的年轻人了,终于结束了和中心注射室护士们每天的亲密接触了,呜呜呜~~~~

总结一下,到此为止,为甩掉这个面神经麻痹,我不得不花掉了2050.4元,超一个月的收入啊!也足足等于10个多月的医保收入,很不幸,首先,我没有医保,其次,即便算上这没有上班的3月,从毕业到现在我也只工作了9个月。

在这“豪爽”的一个月里做过3种理疗,分别是超短波和短波治疗、低频脉冲电疗、穴位按摩治疗。第一个的用作是消炎,厉害,之前可从没听说过这个物理的治疗,做的时候没有任何感觉的东西居然有这个效果;第二个是用来刺激面部某些肌肉群运动的,于是随着脉冲的一下一下面部的某个部位就在自觉跳动,每跳一下眼睛就好像经历了一次闪光灯,而舌头就觉得酸了一下(低电好像会让味觉产生酸的感觉),第一天的时候觉得这个东西简直是折磨,那个痛你说不能忍受吧,又完全不是,而且它不是像扎针一样一下子就没有了,而是需要持续15min,约每秒刺激一次,令你毫无意见,开头不习惯的时候觉得半个脸都是酸酸的,以后习惯了就没多大感觉了;最后一个穴位按摩虽然只有6次,却经历了3个医生,通常是一个男的实习生给我做的,在某些穴位按压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如果他再大力一点或者时间再长一点我就会晕过去了,每天被一帮公公婆婆看着一个年轻男医生和为一位年轻女性按摩脸部,而且由于开始这个治疗的时候我的面瘫已经进入康复后期,所以一般不怎么看得出来,于是,虽然眼睛是闭上的,但从他们的谈话我就已经觉得尴尬了,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如果说理疗对我来说是个新鲜事的话,那么PP针(专业说法:肌注)可以说是在我多年不大病以后重操旧业了。从开始的无所畏惧,到后来对那个事情产生莫名的恐惧,这个变化就发生在21天每天一针的过程里。每天都奢望自己运气好,不会很疼,但这只会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于是到了最后我甚至分不清到底是神经传递告诉我真的疼还是纯粹是我自己冥想太多了,是心理造成的疼。得出了一点心得,疼不疼取决于针筒的类型、注射的部位、推注的速度、推注过程的处理、抽针后的按压、护士因素等等……没有两次注射的感觉是一样的,正如哲学上所说的“人不能踏入同一条河两次”,即便同一个护士“行刑”,她所采取的手法基本一致,差别也可能很大,于是每天就只能望天了!每天都被人打针,每天都看着别人被打针,每天都看着那几个护士为我们打针,其中也是娱乐的。比如说那些上年纪的阿婆通常都很好很强大,即便是打那些号称不好受的针依然可以在过程中面带微笑或毫无表情;某些阿姨类人物,有可能在过程中面部严重扭曲,当然,这只是极少数;通常男士们打针的时候都会抓住不锈钢板(遮挡脱裤子产生的不雅场景用,从前的医院可没有这个哦),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抓得很大力,还是只是放在上面;见过唯一一次的男性青年最特殊,他是稍微一瘸一拐地走去注射的,然后是严重一瘸一拐且面带痛苦地离开的……不知道自己“享受”那个过程的时候是一个怎么个可笑状态,我承认,某几天针扎的时候身体要晃一下,也不是因为很疼,只是纯粹害怕的条件反射。最令我无语的经历是在打过5、6针后(左右PP一天一边),护士在打针的时候居然问我是不是都打在一边了,她在要扎针的那边看不到针口-_-|||||||| 我的愈合力可比橡皮还厉害啊!

这是我这辈子到此为止放过最长的病假,以后要小心一点了,神经问题不好惹啊!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