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
19

他是他,我是我

By xrspook @ 10:14:13 归类于: 烂日记

我还真搞不懂粉丝这种东西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我之前也有个有过长期的发疯经历。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怀疑这个行为的呢?大概得算是我第一次终于收到签名照片的时候。这个感觉很神奇,原来这就收到了。收到以后可以怎样呢?收到以后我拿去照相馆过塑了,但问题是那张照片太长太窄,出状况了,效果不怎么样,因为里面有气泡。从我收到照片再到拿去过塑,最后完成。那张照片我肯定晒过,但晒完以后,我就只是把它偷偷夹在了某本很厚的字典里。因为里面有泡泡,因为不平整,所以我要把它压平。把那东西压到字典里以后,我甚至都没碰过那个字典,所以之后怎样我不知道,我也不愿意接受这个失败的事实,还能怎么着呢?在没有拥有之前我非常想拥有,但是当我拥有了以后感觉就很奇怪,仿佛就彻底让我没有那个念想。如果某个东西是可复制的,可能我会把它作为书签、作为挂件、作为钥匙扣之类,但是因为那个东西不可复制,所以我也就只能把那当宝贝一样藏起来,但是当那个东西藏起来了以后,仿佛就没有了价值。

我不知道现在的粉丝到底是怎么想的,签名照也好、合照也好、握手也好,代表了什么呢?这其实没有任何的意义。如果大家都是一伙,看到别的别人得到,而自己没有,肯定有很多人会心生醋意,但是这又是有什么好处的呢?合个影,握个手那又代表了什么?这只代表你你在那个地方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仅此而已,在路人的眼中,这完全只是浪费时间。所以我感觉,如果我时间耗耗费在收集这些东西,还不如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多看一些作品,多读一些实际的故事,会让人觉得更实在、更有味道。之所以有味道,倒不是因为花痴,而是因为当你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你也在丰富自己。有些联想是不能自已的,比如看到别人的故事就会直接往自己的故事上靠。可能是自己的故事,也可能是身边人的故事,所以我经常会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办?也会想,为什么我不是他,之所以有完全不一样的结局,到底是因为在做判断的时候我们有哪些差距?到底他选的比较合理,还是我们选的比较靠谱?更多时候。不需要想那么多为什么,只要坦荡地接受这个社会的多样性,每次都像一个小孩子那样看待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里面有不同的人过着不同的生活。当某一天我们要为自己做决定的时候,我们会明白到我们还可以有什么不一样的选项。

沉醉在别人的世界里是很快乐的一件事,但渐渐地,我们就不得不抽身出来,毕竟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以为自己代入了那个环境,我们就可以成为他。花痴过后我们依然要面对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麻醉剂这种东西很好用,但不可能一直都用。

2021-11
27

信仰偏颇

By xrspook @ 10:33:12 归类于: 烂日记

当万国广场还不叫万国奥特莱斯,某个楼层有个叫海珠书城的地方的时候,我经常去那里逛,而且经常是一个人逛。我总是在那里外国文学的区域转悠一遍又一遍,希望某一天能在那里找到《百年孤独》,但是一直没有。在中国正版的《百年孤独》上架之前,好像海珠书城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我却清楚的记得,我曾在那个地方买过不少书,其中一本是《堂吉诃德》。《堂吉诃德》这本书相对于其它外国文学的小说来说是个大部头,起码是其它书1.5倍那么厚。我曾经多次想把它看完,但是结果还是没有。还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曾经有机会把那本书看完,但是依然是看到半路就没有然后了。所有人都会说《堂吉诃德》是一本西班牙语必看的著作,但是把这本书看完,远远不那么简单。当年我把书放在宿舍,在睡觉之前看几分钟。当时的宿舍只有光管,我没有配置小台灯或者阅读灯之类的东西。如果每天阅读的量太少,根本没办法让自己沉浸在那个故事里,而且好长一段时间,我只是觉得故事很荒唐而已。

这个星期因为工作日晚上的作业没那么紧张了,所以我可以在晚上11点多一点的时候就躺在床上,因此也有了机会看书。看什么书呢?我想起了kindle里面很久很久以前这已经存下来的《堂吉诃德》。那是我刚刚开始用kindle的时候就已经存下的书,到底是免费还是只花了很少钱买回来的我已经不记得了。反正我存下了两个版本,一个是上海译文的版本,另外一个是插图版。现在我开始看的是上海译文的版本。

现在看《堂吉诃德》和我10多年前看的时候感觉很不一样。的确故事很荒唐,但同时也非常搞笑,背后是强烈的讽刺和无奈。我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不是黑色幽默。在我印象之中,我从来没有看过一本书的主角疯成了这个样子。他完完全全沉醉在了骑士小说的故事里,完美的让自己无缝切换于他说看过的骑士小说故事之间。其他人知道他在发疯,但是却没有人可以把他从这个泥潭里解救出来。

文星酒店的广告语里有这么一句话“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这大概是习大大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信仰有偏颇的时候,问题就很严重了,比如说堂吉诃德的信仰就是骑士小说。也正是因为信仰这个东西很重要,所以国家才要花那么大的力度整顿娱乐圈里的明星。因为那就像骑士小说一样,搞得不好会带坏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而且可能不只是年轻人,还有那些青春一代,中年一代,他们应该担负起这个时代的使命,但跑偏的信仰却会让他们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堂吉诃德。

重新开看《堂吉诃德》,现在我只看了百分之几的进度而已,已经有点同情这个病入膏肓的骑士小说受害者。为什么他还没有疯得这么严重之前就没有人救他一把呢?于是这也带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真的足够关心身边的人吗?尤其是我们的亲人以及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了解他们吗?当他们有跑偏趋势的时候,我们有拉他们一把吗?所以堂吉诃德的疯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就像初中时候的某一次班里的某个同学把地理老师气跑了,结果班主任罚我们全部人一起那天晚上留堂晒月光。

《堂吉诃德》不仅仅是一个笑料,把这作为警示的话,可以帮助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2021-01
10

疯狂的世界

By xrspook @ 21:54:13 归类于: 烂日记

支持者发狂造成造成各种暴乱,这种事情在我印象之中不是发生在国家领导人身上的,而是发生在某些明星身上的,典型的明星效应。事件发生后,明星会站出来,马上告诉粉丝不要这么激动。同时也劝告他们不要再做这种事了,粉丝团的组织者也会被警告,下次不会再发生这种疯狂的事。但如果这种事真的发生在国家领导人上呢?情况就会像美国那样。不同的明星粉丝之间发生肢体冲突,这种事情警察或者路人会马上毫不犹豫地制止,但如果粉丝是国家领导人的呢?警察还能真的把握住那个度吗?况且,对外国来说,可能守护他们政府大楼的不是警察,只是保安。警察尚且控制不了,保安又怎么可能做得到?我不知道在我们国家举行人大或者政协会议的时候,是谁在门口把守,估计门口有军人。我们的领导人旁边的虽然是保安,但实际上都是军人。特朗普身边的保镖是军人还是他个人的雇员呢?这就说不准了。

那些冲击国会的特朗普支持者,一定程度我觉得是他雇佣而来的。不完全是粉丝支持者的那种类型,当然,里面也会有一些疯狂的粉丝。追随明星到这种疯狂的地步是因为他们真的分不清真与假、善与恶,还是说他们只是为钱服务。钱是所有人做任何事的主要目的。对商人来说,尤其是这样。我永远不会忘记特朗普之前是脱口秀主持人,也是个商人。这两个叠加起来,从一开始就让我觉得他是个老滑头,是个狡猾到极点的人,会为了所谓的利益不择手段。他也没有什么脸皮可言,因为那个脸皮的厚度是一个无底洞,为了钱他什么都可以做。为了钱他可以根本没有任何道理,他说的就是道理,但是他经常出尔反尔。新冠疫情就像一个照妖镜,同时也是一个放大镜,把某人的某些特点无限地放大,并展示在世人的面前。至于会不会以后的某个时候,某个医生站出来说其实特朗普做出这么一些疯狂的决定完全是因为他有精神病,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可以从一切罪名里安然无恙地逃脱了?各种案件里因为精神病而免罪,因为是实习生而逃避责任的事实在太常见了。美国的总统把美国搞混了,不只是美国搞混了,把全世界都搞混了。这情况就像加拿大,美国以及澳大利亚的山火一样,年年在烧。在烧的不仅仅是他们国家的那片森林,或那片荒地。那里燃烧的是地球的生命。森林里有很多生命,更多生命是我们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又或者是科学技术至今都无法感受到的,但是那确切存在。谁也说不准是不是因为那些永无止境的山林大火让新冠这种东西像潘多拉宝盒被打开一样释放出来。当南极跟北极的冰因为地球气温升高,融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真正的大boss会闪亮登场,或许那个时候人类才会意识到,这个曾经把人类折磨得很惨的新冠疫情只不过是一道餐前小菜而已。

国家的确是独立的,但是地球上的人类全部都是地球的一份子。谁犯了错,另外的那些都逃不了责任。锅或许是一个人造的,但所有人都得被迫一起背。

2020-07
23

停不下来的狂

By xrspook @ 10:11:36 归类于: 烂日记

我觉得自己很喜欢做自己跟自己较劲的事,哪怕那些事对别人来说可能根本不值一提,但也正是因为我是那种一旦进入就完全控制不住的人,所以开始了某个让我沉迷的项目以后,我会完全停不下来,其它事情都没有心情去做,而一些本应该做的事情,被我抛到九霄云外。每个工作日晚上,我都跟自己说,我不要过度沉迷那些脚本,我应该运动,什么类型的都可以。最好可以有一个小时,即便半个小时也好。晚上7点半我就应该开始运动了,但实际上,推到了8点、9点仍然没有开始,过分的时候,甚至10点、11点还坐在电脑前,看着那堆代码,纠结自己还没搞定的事。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可以把这个东西放下。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放下是什么。对我来说,放手是个非常难做到的事,尤其当那件事已经被我放在日程表上,放在脑子里的第一位。

也许有人会说,人谈恋爱的时候,大概就是这种状态。按照这个逻辑,我跟很多东西都谈过恋爱了,而真正应该谈恋爱的男人除外。我着迷于某件事时的那种疯狂劲比谈恋爱的还要夸张。也说不上是因为我爱得死去活来,因为有些时候,那根本谈不上是爱,有时那是恨,因为我会一边做一边咒骂。爱也好,恨也好,凡是有这些情绪的时候,我的状况就是停不下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有个高人指点我这个迷津,我到底该如何走出这个人生的困局。大概有人会说,如果我把这种疯狂劲用在谈恋爱上,估计我早就结婚生孩子了。但是人生为什么非得就把疯狂耗在那上面呢?如果把疯狂用在别处,难道就得称呼那些为错误吗?可以确定的是,历史上每一个牛逼轰轰的科学家都是疯狂人士。没有在某个领域出类拔萃的疯狂,就不会有他们的成就。我没想过要成名,也没想过要搞出什么大名堂,我只是一直跟着直觉去走。随着人生阅历的逐渐丰富,我的直觉越发有了明确的方向。

疯狂是件好事,但疯狂停不下来,不能可持续发展,显然就不好了。很多时候,我的拖延症问题在于我过度疯狂。有时我会想,是不是我应该学习一下时间管理呢?到达某个时候,我就必须得停下来,无论我手头上正在做什么。这样更有利于我完成某些既定的目标,但是,这样会打击我的疯狂吗?我的计划一定就比我的疯狂对我更有好处吗?我觉得,通常情况下,我都是个很规律的人。即便哪些事情暂时还没成为我的规律,一旦我觉得那有必要,我就会强迫自己养成习惯。但是,在疯狂面前,所有规则都是浮云。也许在我心灵深处,我潜意识觉得疯狂比我平时的规则重要。虽然我明白到,过度的疯狂实际上会损害我的健康,比如每天都不安排时间运动,比如每天晚上都接近12点才睡觉。我知道那样不好,但我真的停不下来。如果我还是个孩子的话,干这种事早就会被父母骂死或者打死了,但现在,我已经是个成年人,我应该学会控制自己。

每次都是疯狂过后,冷静下来时,才觉得自己真不应该那么狂。

2018-06
4

疯得很认真

By xrspook @ 16:47:44 归类于: 烂日记

我是个疯子吗?我是个疯狂的粉丝吗?难道认真的人就是疯子?

在工作上很认真,别人会仇视你,因为你显得他们很不认真了。同时,如果你很认真,别人就会把本该他们做的事都丢到你头上,于是你会心理很不平衡。我拼死拼活地干,你啥都不用干?!针对这些人,我有两种对策,对一些我很讨厌的,直接不理会,做完了也不告诉他们,对另一些,一做完就马上交作业赶紧撤退走人。

在运动上认真我觉得是很必须的吧。但运动太认真的副作用是容易受伤,训练过度这种事太正常了,尤其当你知识还不够丰富,经验还是只是小白层次的时候。运动要认真,但积累回来的经验告诉我,运动必须得分清轻重缓急,不能全部都狠狠地猛使劲。阴柔也是运动的一部分,那些貌似降低强度的阴柔其实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短跑的不能小看长跑的,长跑的不能把短跑不当一回事。爆发猛冲很重要,看上去温和但实际上非常强大的控制力也很重要。运动的关键之一是持之以恒。总结和休息也是运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管好自己体重的,能合理规划好自己运动计划且严格执行的,基本上都是非常靠得住的人。可以这么说,一定程度上,运动上的认真让我学会了做人。但其实非常有可能什么事情都认真了,也会悟出那个道理。

在当粉丝问题上认真,这到底有什么问题?!既然工作不让我太用力,运动得劳逸结合,那么我在自己的事情上认真总可以了吧!当粉丝是我自己的事,我可以非常认真地搜索各种资料,进行各种汇总整理,又或者做翻译、压制。难道因为我在这些东西上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我就是疯狂的?我不过是把这些事情都认真完成而已,而且是以我接近完美主义者的强迫症要求去完成。不在这些事情上发泄精力,难道我就应该葛优躺在沙发上一边吃喝一边勉强地看着我不怎么喜欢的电视?!我把别人用来颓废的时间拿来做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事而已。那些事可能一开始的时候我也算不上非常喜欢,有时遇到的困难会觉得很受打击,但我没有怀疑过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傻事。我妈经常质疑我,我的同学和同事也有过,但付出总会有回报。我在干傻事,总比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强很多。吃苦这种事是必须主动去做的,如果年轻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往后的日子就呵呵呵了。也正是因为苦吃得足够多,所以以后遇到什么事都没啥好嚷嚷吐槽的了。

那种在一次又一次认真之后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越来越强大的感觉非常好。那个时候会让我觉得认真是有回报的,而那种回报是你一开始没有预料到的,那更像是bonus。无论bonus大还是小,额外的奖赏总会让人非常兴奋。

我觉得自己疯得很好。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