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
22

写得过于简单了吧

By xrspook @ 9:29:12 归类于: 烂日记

我看的那个中文版Think Python 2的第11章,习题几乎可以这么说,没一道题的相关是做对的。有些东西,习题跟现在的Think Python 2英文版不一样,我觉得可能是英文版修正了某些东西。修正完以后,英文版并没有写什么更新说明之类的东西,但即便有,中文版翻译的人翻译完以后大概也不会时刻关注英文版有没有变动。同一道题的关联引用,这种东西怎么可以凭着感觉来呢?第一次遇到的时候,我云里雾里,因为按照中文版的那个说法,在某一章书的习题里根本找不到那个东西,但在我印象中,我的确是做过那些习题,到底是在哪一章书里的呢?另外一个版本的中文版那里的索引做对了。当我回看英文原版的时候,发现他们引用某个习题真的写得超简单,但是那些习题全部都是有超连接的,而且锚点到了某一章书的某个确切位置。所以我看的那个中文版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是不是因为他只是进行了文字上的翻译,还没有仔细研究那些超链接之类的东西呢?又或者在他翻译的时候,他并不是看着英文电子版,我是看英文纸质或者PDF等没有超链接之类的东西。电子版这种东西最让人觉得舒服的应该是哪怕你不标明是那是哪一章书的习题,你只是说那是习题几,只要你把超链接做上去,一切好办。

我看的那个中文版让我无语,但是英文原版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英文原版的作者脑洞实在太大,让人不知道如何言表。我觉得变成编程这东西,你得给出一个范围,然后再给出一个参考结果,才能让人有奔头。但是他只叫你这般测试,然后再给出一个参考的脚本。在不看脚本之前,如果我只是运行的脚本,而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设定的自定义参数不同,该如何判断读者自己的脚本写得对不对呢?有些参数他们完全可以先给出来,或者你会说,那岂不是成了一个提示。这又不是测验考试,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如何整出那个结果,所以即便给你看到最终结果,你不懂过程,还是折腾不出来。英文原版的作者把那些条件参数写在他的脚本里面,而当你写自己的脚本的时候,你又清楚明白到你必须得设定那些参数,但是应该确定为什么呢?拿不准。这就会进入一个怪圈。首先是读者看着题目,自己解答,解答完以后测试,觉得没问题,打开参考答案运行,因为参数答案的结果跟读者得到的不一样,接着我们还得去仔细研究参考答案到底用了什么参数。然后把那个参数放在我们自己的脚本里再运行。对比两个运行的效果。这不是非常折腾吗?如果没有那个隐藏的参数,读者完全可以自己运行一遍,拿参考答案再运行一遍,对比结果就行了。我们最终要做到的不就是那个结果吗?当然,如果得出结果完全一致以后,还是建议大家再研究一下参考答案跟自己的脚本有什么区别,想一想这些区别会不会导致什么问题。

Think Python 2这本书,不只是习题参数设置很让人迷茫。在某些章节里,写得也不细致,比如说元组那一章。元组这个东西据说在其他编程语言里面是没有的。在介绍元组之前,已经说过字符串、列表以及字典。前面三个东西一个套一个,挺容易理解,但是加了元祖进去以后,世界就变得混沌了。因为列表字典元组这三个东西可以互相组合互相转化。有些可变,有些不可变。有些人可排序,有些无效。要真的说清楚元组,第12章书里面已经说到的东西以及已经举过的例子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如果他们不把所有东西都说一遍,起码他们得给我们一个列表。告诉我们这些东西可以控制元组,至于具体的使用方法,大家可以查手册。

或许当我把一整本书都看完以后,我的想法又不是我现在这个了。

2017-02
2

我没读懂

By xrspook @ 9:44:20 归类于: 烂日记

我终于看完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族长的秋天》。为什么说终于?因为我实在已经不记得这本书我看了多长时间才最终完成。在看看这本书之前,我已经看过马尔克斯的很多长篇。基本上,华农图书馆里面的马克思作品,我都看完了。有一些放在某些选集里面的,可能没看过。可以这么说,这是那么多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中,却让我看得纠结的。每一次,我都不可以一口气,连续不断,有滋有味地往下看,因为那些故事,实在让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最让我头痛的地方是这部作品除了几个大章节,完全没有分段。这可能是一部一气呵成的作品,但是,我却没有一气呵成的时间去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从篇幅上来说这属于长篇小说,但是里面的故事却像新闻一般,用几行字,最多几页纸就说完一个。我至今没搞懂用的是什么逻辑,因为显然,那不按照时间排序,也不按照主人公的轻重缓急来排序,而是有种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感觉。至于为什么马克思要把这个故事连接在上一个故事之后,我没有想出其中必然的逻辑性。那种感觉有点让我想到《墙上的斑点》,看着那个东西,就在那里发挥想象力,不断地说啊说。

不知道以前,有没有出过中文版本的《族长的秋天》,估计应该没有。我买的是海南出版社2014年6月印刷的第一版。这是唯一正式授权首次完整翻译的版本。在书本的封面显眼的标题写着:这是马尔克斯倾注最多感情的内心告白,是代表马尔克思最高文学成就的杰作。可能因为我水平太低,所以我难以想象出其中的很多东西。让我直接想象出书中的某个场景,我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那些场景却以一个不寻常的逻辑关系拼凑在一起,那个总体形象,我一直都把握不到。之所以这样,可能是因为我一直都很抗拒读诗和读散文,而只是一直都钟情于读小说。文学作品,我有兴趣去读的唯有小说,至于其它书,我读的大概都是应用类的、技术类的。

昨晚,我好辛苦才终于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把这本书剩下的部分读完,实际上那你估计不过只有20几页而已,但是却读得我各种痛苦,好几次我都已经走神了,但是我还是逼迫自己把文字过完,所以有些部分,我是属于那种左眼看进去,右眼就把它流出来的节奏。

有些书,因为文字的表述,你觉得要思考才能想明白,对我来说,读古文的时候经常会那样,我会纠结于某些用词和诗句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高考的时候,那道古文阅读题每次都让我很烦。但有些时候,就像这本《族长的秋天》,每个段落,每个句子,你都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但拼凑起来,你却想象不出整体是一个什么状态。这种感觉有点像初学者学外语,你明明认识每一个字母,你或许甚至了解每个单词的意思,但把那些都放在一起,你却把握不到句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许再过几年,或者十几年几十年,再去读这本《族长的秋天》,我的感觉会很不一样。现在之所以读不懂,可能是因为我火候未够。

简单直截了当的故事,很容易理解,但是,只是一直都读那些东西,不能让人有真的长足长进。

归档:2017-02-02 Dangal – 小子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