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
30

Power Pivot上瘾

By xrspook @ 8:52:56 归类于: 烂日记

对上一次晚上10点之前单位就结束所有业务,晚上11点之前我已经完成了所有事已经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的事了。晚上11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宿舍在书桌前,关了空调,开着风扇,一边等头发干,一边在看Power系列的书。通常在那个时候我都不会看技术类的书,因为非常有可能越看越精神,然后我就睡不着了。绝大多数情况下,在那个场合,我会看小说,但不知道为什么,前天晚上我选择了拿下一本已经被我放在书架上冷落好久的Power纸质书。那本书里面主要是说Excel里面的Power Query和Power Pivot。一本书要讲好这两个强大的东西,尤其是Power Query,显然不可能讲得那么透彻,但实际上我只是想看PP。办公室我正在看的那本叫《DAX权威指南》,那本书跟我放在宿舍里那本薄薄的2合1来说高端太多了,但是权威指南准确来说是一本翻译的书,我觉得原书的作者以及翻译的人都很用心,所以看上去并没有感觉太别扭,但因为里面所引用的事例全部都是英文的。示例里面用的是英文,但实际上翻译的时候有些地方用英文,有些地方用中文,虽然都很简单,翻来覆去都那几个单词,但是你还是得有一些反应时间,但是宿舍的那本书,完全是中国人写的,里面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开展教学。一方面我觉得这挺弱智的,另一方面我觉得因为他们的软件以及他们的示例都是基于中文,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快速阅读很多东西,因为这不是一本翻译的书,所以在某些表述上我会觉得比较正常。如果某一天我也要去教学,我也会用一些比较通俗的话来解释那些比较深奥的东西,但我又明白那些看上去很深奥的东西,实际上是术语,所以正规翻译得那样,但有些时候只要把问题讲清楚,让不懂的人搞懂就可以了。机器有机器的语言,但要把某些东西教会别人,还是得说人话。最高境界当然是用通俗的语言把机器的思路讲清楚讲明白,但显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还有一件很尴尬的事,就是《DAX权威指南》非常牛逼,书本配套了大量素材,但问题是学习的时候我应该用什么软件呢?我应该怎么使用那些素材呢?如果是Excel教程,他们会告诉你这本书是基于什么版本的Excel,然后你找那个版本就好了,但是这个东西你可以在Excel的PP里运行,当然了,只有某些版本的Excel才自带这个东西,有些即便自带了,却有一些模棱两可的感觉,好像部分翻译了,但是又翻译得不太到位。在我印象之中,家庭学生版的Office2016有PQ,但是界面有些是中文,有些是英文,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渠道我才知道理论上Office2016的家庭学生版是没有power系列的。后来当我用上了Office365就再也没有遇到过中英文对半这个情况,而且好像相对而言PQ的启动速度会更快。

Power系列的工具原生在Power BI里出现,但是除了Power BI,其实Excel里某些东西也都能用,我用的是Microsoft365,但PQ很正常,但PP会出现卡顿,当你要调试某个东西的时候,总感觉那不是一个靠谱的窗口。当高手们要在Excel里面使用PP,估计都会装个DAX studio。studio装上后写代码爽快多了,但问题测试度量值要看报表效果,根本没办法在studio里做,所以还是得把studio的代码贴到Excel里。这样显然就很不科学。PQ里有高级编辑器,你在里面敲代码就行了,既然PP也需要这种东西,为啥我就不能在某个地方敲代码呢?如果它内置了一片可以用来敲代码的编辑器的话,我也就不需要跳到studio里实现了。《DAX权威指南》可能是基于Power BI的,但实际上没有明确指定学习这套东西你得用某个软件。光看不练会让人很迷茫,感觉自己看懂了,但实际上用的时候一团糟。

一旦上瘾了,我就完全停不下来了。办公室看,宿舍看,家里也看,幸好从前买的书够多,可以到处放一本。

2022-09
19

我想看书

By xrspook @ 11:40:04 归类于: 烂日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阅读的时间就变得很零碎。比如我把马尔克斯的《回到种子里去》放在宿舍书桌上的隔板之上,什么时候我会拿出那本书看一下呢?通常是晚上洗完澡,坐在那里等待单位业务结束的时候,但实际上那个时间段我的心没办法完全在书本上,因为不时我就得刷新一下系统,看一下数据有没有变化,如果结束了我就赶紧把我的东西也搞完,结束工作。所以几乎可以这么说,看那本纸质书的时候我是见缝插针。为什么玩起消消乐我会一两个小时丢进去,完全停不下来,每个星期都有那么一两回,但是看书的时候却这样呢?其实我也很烦恼我自己,如果能把用在消消乐上面的时间用在看书上,一年下来估计我可以消灭很多书。但是有些时候我会主动玩消消乐,但是却完全没想过拿那些时间看书。所以简单来说,那本纸质书只是我在等待的时候不想看手机,所以拿出来填补一下空虚的。如果单位的网速好的话,估计我会用浏览网页取代,那问题是那个时候单位的网速通常都很糟糕,糟糕到打开个视频都会卡在那里完全动不了,所以要用那零碎的时间看个几分钟的视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通常如果我是在干活的话,我会远程到自己办公室的电脑,但问题是办公室跟宿舍的网络是分开的,办公室的那台电脑被限定了速度。本来办公区那边的网络就不快,被限定了速度以后就更加糟糕,所以如果我用那个网络看视频,尤其是在晚上11点左右的话就更加难。用宿舍这边的网络或许还可以把视频刷开,虽然过上一段时间得缓冲一下,用办公室那边的网络,会直接卡在那里,从一开始就在那里转圈圈,没有结果。如果我用宿舍这边的网络看的话,要我刷新办公室那台电脑的数据还真不方便。所以与其这么折腾,干脆用一些不需要网络的方式去填补那个时间好了。

以前我从来不会这样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什么时候睡觉完全由我说了算,所以当我决定要在10点上床,9点30我就会刹车。10点上床,我的计划是可以看书到10点30,但实际上我就可以看到10点30又或者10点45甚至11点,这些时间都是我说了算。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不会有人打扰,但现在因为被单位这个作业捆绑住,我的时间,应该准确来说我的结束时间已经完全不由得我去控制。因为总想快点结束,所以连我自己的看书时间被砍得非常零碎。或许如果我不是那个那么心急的人的话,我可以直接不管,直接看书看到11点,然后再开始搞单位余下的东西。这样的话我就不需要一直刷新,我只需要到点再开始做,这样通常可以一气呵成,但缺点是可能得延后30分钟甚至45分钟才可以睡觉。我不想这样。与其说是把人别人把我逼死了,不如说是我自己逼得自己很被动。如果某一天单位的业务居然能在10点之前结束,我会觉得这绝对是个恩典。如果在下午5点的时候就结束了,这简直是个奇迹,但这些这么好的事情,我从来都不敢奢望。

综上所述,我想规律地划出一片时间让自己好好看书也变得不容易了。

2019-02
23

《罗摩衍那》终于到了

By xrspook @ 19:17:34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我的《罗摩衍那》终于到货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昨天我把天猫上的那一笔提交了退款,然后在京东上重新买。天猫的那一笔是我过年前下单的,准确来说是1月16号。直到昨天,我已经催促过人工客服超过5次,按订单上的提醒发货无数次,系统催促每次都无果,人工客服每次都告诉我没有接到库房那边的发货通知。昨天我看到京东上这套书有每满100-50的优惠以后立马心动了。因为这套书的书面定价是598元,按照京东的规则,我只要凑够600块,几乎等于这套书我能打个五折。价格几乎和天猫的价格持平了。所以昨天我把天猫的客服骂了一顿,然后跟他们说,如果不发货退款。按了退款以后,几分钟之内他们就成功退款了,显然之所以这样,是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要发货,所以一直拖着不处理,为的就是让客户忍无可忍然后自行退款。就当时的价格来说,那家店这个版本的《罗摩衍那》是全网最低的。大概因为他们觉得这样不划算,别人比他们赚多很多,所以心里不平衡,而且库房的确也没有货了,所以直接用这种拖字诀。

在天猫上的那套书一直不发货的时候,我也一直有去其它店观望,让我觉得很惊讶的是京东的自营店一直都把这套定价598的书卖568,而其他店的定价通常400不到,这样的价格怎么可能卖得出去?原来好戏在后头。对我来说,我需要凑的价格是32元,在那一批参加活动的书里,显然挑一本32元的书我最划算,但是因为那些书太多,让人眼花缭乱,而当时已经是傍晚快要搭别人顺风车走的时候,我没那么多时间。所以最终我选了一本33块4的《岛上书店》。最终我的结算价格是三百零一块四毛,在给钱的那个步骤里,我发现自己原来有一分钱的钢崩,我可以用钢崩和银行卡混合付款,另一方面,京东白条那里显示如果我开通使用白条,可以再减去35元。那个时候我没很多时间考虑,我知道京东白条是什么东西,以前我一直没想过要使用它,但这一次,为了达到最终天猫的那个优惠力度,我开通使用了京东白条,所以最终我的结算价格是266.4元。从大数上算,只比天猫的259元,少了7块钱,但我又多了一本书。天猫会一直不发货,但我买的这两本书都是京东自营的,都是许诺第二天就能送到,而确京东也做到了。一直以来,京东售卖图书的品相都不怎么样,原因是他们通常都只是把书装进袋子里,但经过暴力的装卸以后,通常送达时书都不成模样,但这一次,他们居然把我买的一套书和一本书装到了比较结实的纸皮箱里,虽然昨晚和今天下雨,但箱子只是外部湿了一点点。这260多块钱的书非常有份量。

最终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我都凑齐了。《摩诃婆罗多》是精装版的,用的是16开;《罗摩衍那》是平装版的,用的是32开。就文字的版式来说,《摩诃婆罗多》很多都不是用诗词的方式,但实际上阅读起来有点不顺畅;《罗摩衍那》就版式来说全部都是诗词,但实际上通俗易懂。从书本的体积来说,我觉得《罗摩衍那》应该没比《摩诃婆罗多》少多少,但实际上我知道内容肯定短很多。《罗摩衍那》是季羡林先生一个人翻译的,但《摩诃婆罗多》汇集了多个译者十多年的心血才终于弄出来。纸质书(但在纸质书之前我已经买了《罗摩衍那》的kindle电子版,《罗摩衍那》没出电子版)我先买《罗摩衍那》再买《摩诃婆罗多》,但实际上,到货时间却相反。如果有人要尝试读这两套巨著,我会建议他们先读《罗摩衍那》,因为季老先生的翻译会让你读得舒服些,而不会一开始就被非常大量的人名搞得糊涂。《摩诃婆罗多》的注释里没有梵文名字,但《罗摩衍那》有,这也是我推荐大家先读《罗摩衍那》的原因。《摩诃婆罗多》里面的人物出现的时候可能有多个中文名字,这一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书里的这个名字在其它翻译版本里又可能是另外一个形式,只看到了中文名,没看到梵文,会让你接触其它版本的时候迷茫。既然他们把这套书翻译出来了,为什么不整理一个中文译名和梵文名字的对照表呢?

如果神经的话,我在一年之内就可以把这两套书都看完,但如果兴趣消失,这两套书可能我这辈子都看不完。

2015-08
26

无奈·罪恶·努力

By xrspook @ 13:37:12 归类于: 烂日记

连续好几次跑步都有一边跑一边不定时出现便意,很烦。上周六的LSD我就一路用“AAL IZZ WELL”这句咒语拯救世界(出自《三傻》,这是句英文“ALL IS WELL”,用印地语读,然后再音译为拉丁体,所以看上去好像很熟悉,听起来也好熟悉,但英语貌似不是这样)。也不知道该称呼那叫便意还是肚子痛,反正想上厕所,但又不一定是非上不可。如果是拉肚子,不上厕所是绝对解决不了问题绝对要囧的,但我又能用心理暗示控制住,所以嘛,到底是什么类型我实在不知道。很多时候是跑着跑着痛觉就来了,但跑完以后再蹲坑又什么都拉不出来。这种事同样会发生在我做腹肌N部曲的时候。只要我调动起下腹部的肌肉这种不可抗拒的痛感就会偶尔袭来。肌肉是在体表的吧,内脏不会有肌肉不是吗?难道我运动的时候有能耐把体表的肌肉和体内脏器的收缩扩张都一并调动起来?有这么扯淡的事吗???谢天谢地的是昨晚的跑步我没有遇到肚子痛了,泪奔~ 我实在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了?

今天早上吃汤面,一筷子下去我就知道不妙,肯定太多了!果然!以前夹两三回才能夹到的量,今天一次就做到了。难道我的肉体在抗拒我少吃早餐?因为面条太多,所以今天就没有吃小馒头。今天的面条量只比从前少大概10%,我边吃边感到愧疚啊~~~ 但我又不是那种会倒掉的人,呜呜呜。但其实,今天还是可以补救的,因为每逢周三(工作日里不跑步做室内workout的日子)都会喝普洱茶,普洱对我来说非常有效,所以离午饭还有1小时我已经弱弱地感到饿,虽然远没有昨天只吃之前50%早餐的感觉那么明显。在吃饭前不觉得饿我觉得是不对的,这对我来说往往意味着我上一顿吃太多了。别人经常会有饿的感觉,每次吃饭前都被那煎熬,但我却必须调动主观能动性才能找到那个感觉。消化能力太好,光是喝水都会胖的人伤不起!

昨天下单买了2T的硬盘,找个时间看了十来页的“I’LL DO IT MY WAY”,也完成了《爱在旅途》两首歌印地语歌词对应中文工作,感觉好完满!预计今天中午,最迟下午硬盘就会到,我会找电脑连上去,测试兼分区,在单位,即便我搞砸了还有懂电脑的帮我挽救回来,如果这些工作都等到回家再做我就只能孤军奋战了。看书是件很快乐的事,我总觉得那本印度出版的书字体要比普通的书要小,要不要这么伤害我的眼睛呢???还是说我习惯了中文的版式和字体所以才觉得怪怪呢?我手上的外文进口书,大多是小说,都是世界知名出版社的,除了AK这本传记,基本都是简装版,用再生纸,封皮不过是块纸皮而已,但AK这本是精装版,硬皮的,尺寸也好像比普通的书略大(32开不是应该都一个大小?外国这么算?),还是说因为里面的字体小所以我觉得书大?捧着硬皮书读有点费劲,可能我已经习惯了轻飘飘的kindle了吧。在kindle上读过这本传记一次,现在用纸质书看第二回,都很好,各有千秋。kindle的好处是我可以随意调整到我觉得舒服的字体大小,但因为是扫描版的光学识别版本,所以有时断词会莫名其妙,有些字母也会识别错误,需要人肉条件反射大脑纠正。纸质版的好处是断词和字母没问题,插图精美,但坏处是觉得字体太小我却无能为力,遇到不懂的单词不能通过长按调出字典,要不跳过去,要不得掏出手机查字典(后面这个我就没做过)。对应中文歌词和印地语的音译歌词一开始我觉得很痛苦,但做多了也就那么回事了,越来越熟练的赶脚。一边对应歌词我一边在纳闷,中文到底是靠什么翻译出来的呢?明明印地语完全一样的发音,怎么却出来完全不一样的中文意思?这是翻译的人意译开脑洞的吗?还是说失手把某些重复片段的东西贴错位置了?后面的疑问应该不成立,但前面的有可能真的是译者为了让整首歌更对称完整有诗意所以这般弄出来。虽然已经越来越熟练,但每当女声唱起的时候我都会很头痛,非常头痛,那个尖锐的声音让我双眼盯着音译拉丁体完全发愣,她真的就是在唱那一句吗???女声唱起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半个聋子,泪奔~

生活还有很多事需要我们去努力奋斗,时间神马跟事业线一样,挤挤谁都会有的~

2015-07
23

初次读完《我行我素》

By xrspook @ 13:28:10 归类于: 烂日记

2015-06-28知道曾经有名叫Christina Daniels的人为Aamir Khan写过一本叫做《I’LL DO IT MY WAY》(我行我素)的书。知道有这本书的那天,我就轻易地找到了PDF版,并把那上传到了我的kindle阅读器。我的kindle上有2个版本,一个是PDF版,一个是经过P2K转换的MOBI版(MOBI版看不到插图,但PDF版可以,虽然打开/放大很慢)。网上流传的PDF版是扫描货,可想而知在6寸kindle上阅读效果有多么的糟糕,别说6寸的kindle,即便是7.9寸的小米平板阅读也很艰难。我至今都觉得纯粹扫描的东西在随身电子平板上看很困难。至于那本书的MOBI版本,是从PDF版本那里进行过字母识别转换的。大多数内容你都可以看懂,但不习惯的时候会感到比较吃力,因为有些字母会识别错误,比如说“h”变成了“b”,“i”变成了“l”等等,不是每个字母都会发生这种事,概率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是随机的了,反正“Aamir”明明里面有“i”却从未被识别为“Aamlr”。具备人脑纠错字母功能是必须的。让我觉得最不习惯的当数神一般的断词。PDF是图片,MOBI是文本,MOBI里经常性习惯性会有些你看着熟悉但觉得怪怪的词,实际上那一点都没问题,很多时候不过是单词的前半和后半之间有莫名其妙的空格而已(可能因为PDF的单词断行?)。一开始,那简直让我抓狂死了~ 那种阅读节奏经常被无端端的暂停打乱,挺让人恼怒。但后来,我居然习惯了,就像别人不理解我怎么可以忍受单位的检验搭档一样,当你无计可施、非如此不可的时候,自然会有路。

2015-07-04(星期六),我在万国奥特莱斯的KFC开看I’LL DO IT MY WAY。我用了一次看书大概1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已经习惯了字符识别错误和断词有问题。just enjoy the book就好,书里说到的故事比那些什么规则上的硬伤重要多了,只要我入戏,一切都难不倒我。到昨天(2015-07-22)为止,我用了20天不到的时间把200多页的书看完鸟。我在KFC看,在家里看,在车上看,在单位看,在上课的时候看,坐着看,躺着看…… 我最喜欢的看书地点是万国KFC的随便某个座位或者检验室的某个角落。吵杂也好,安静也好,明亮也好,昏暗也好,对我来说有个场所,有不让我感到压迫着急的时间慢慢看我就心满意足。一边看我还一边用手机截图发围脖分享我看书的感受。kindle有选择语句的分享功能,但很多时候我有感而发的是一大段话甚至是连续几页,当然那般分享是不行的,所以,照相来得更暴力直接。一开始,我总是觉得右下角显示的看书进度(百分比)怎么老是那么慢,但后来,尤其到了这周,我在默默祈祷着别这么快结束好吗?!昨天我是大概从90%开始的,但没看几页就没了,因为书的后面是编者说以及一些AK的作品目录及获奖情况。在看到80%多的时候我已经在想我要不要看完后再看一次?因为我觉得前面的东西我有些模糊了,尤其是谈到AK早期电影的时候,编剧导演制片演员还有片名都是陌生的,那些东西我都没有接触过完全不了解,而且由于那些东西当时并不很有名,所以篇幅不长也没有特吸引人注意力的故事。现在,AK早期的电影我已经看过了一些,所以重读那些部分我应该会不同的感触。

今天,我刚在淘宝上入手买下I’LL DO IT MY WAY的纸质书。那本书定价是好像接近500卢比,我的入手价是接近190元。美亚最便宜的价格是大概10美金,10美金的书,加上10-15美金的运费,也就大概150元左右的样子,但问题是我在淘宝上那已经是印度直接带回来放在天朝的现货了,几天就到,美亚没有直营那本书,而只是一些个人在经营,所以,还是多给些钱给天朝朋友吧。印度到天朝明明不远,印度和天朝国内的运费应该都不贵,但有些东西不是理所当然那么简单。说来也好笑,卖书的那家淘宝店居然标题是“自传”卧槽!AK写过blog,但不曾写过自传好吗!那本书是别人给他写的传记!!!

I’LL DO IT MY WAY,挺客观的,作者用她的思路把AK的成长历程展示出来,有她自己的观点,但不多。这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里面有大量和AK合作过的电影导演制片之类的采访,所以可以这么说,这是一本从其他人评价的角度来反映AK进化的书。里面除了那些以外还会引用AK自己在各种公开场合下说过的话,以及一些媒体在各种媒介上发表的评价。这些都很重要,不过呢,这些东西用多了,感觉会让人觉得那是在网上搜索东拼西凑,虽然仍可以按照作者的思路去开展,但感觉会很零碎很让人着急。我看过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传记,也看过Rey Mysterio的传记,那两本书完全是按照时间顺序去写的,所以一路下来都很顺畅。但这本I’LL DO IT MY WAY的某些章节会让我感到突兀。比如说好不容易谈电影从80年代到了90年代中期,突然就不继续下去了,而是插入了那段时间不同影人的采访,谈他们对他们的电影和对AK的评价。在这种写法上,我是有点感到诧异的。为什么就不可以完全按照电影的顺序来呢?如果无法按照时间顺序来,可以按照不同合作导演来归类介绍电影啊。米叔是演员,也是影人,要谈他一定得谈他的作品。到底该用什么模式分类叙述故事呢?我显然不大同意作者用的节奏。其实她完全可以以编年的方式把电影一路下来。然后再以分类导演/编剧/制片采访的方式继续。当然了,这般搞可能作者会觉得有点跟她要展现米叔心路历程的初衷偏离得有点远。但显然,如果按照我的方式去表现的话,框架结构会更好,思路会更清晰。我之所以这么觉得,或许是被wiki上的资料影响的吧,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形成那个思维模式了。

今天,如无意外,我应该会开始重读I’LL DO IT MY WAY。

归档:2015-07-23 热血沸腾(下)。

2015-07-23_stamp01

2015-07-23_stamp02

2015-07-23_stamp03

2015-07-23_stamp04

2015-07-23_stamp05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