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
8

玩具哪去了

By xrspook @ 9:43:25 归类于: 烂日记

我的玩具哪去了?人长大了以后,还能轻易地回答出这个问题的估计没有多少个。首先是因为可能小的时候,根本没有把玩具当作一回事,所以去哪了根本不知道。有可能是因为坏掉,所以丢了。也有可能是根本不喜欢,所以把那个东西送给别人所以现在完全不知情。小的时候我觉得,玩具很多的小孩一定很幸福,因为他们有很多选择,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无论你想得到的,又或者是想不到的,他们都有。但实际上,真的是那么回事吗?我们之所以会记住那个玩具,之所以过了好长时间之后要找回他们,是因为曾经有段时间,我们跟那个东西朝夕相对。和玩具快乐的时间连10个小时都没有,我们又怎么称得上喜欢呢。那些家里很有钱的小孩,家里有很多玩具的小孩,可能玩具买回去以后,拆封后只玩过一两回。然后就丢在那里,接着,被时间遗忘了,然后多年以后,丢垃圾的时候一并丢掉。这种情况下,人跟玩具是不会结下什么密切关系的,我觉得这个挺可悲。小时候我总觉得写日记是非常烦恼的事情,人怎么可能每天都有想法可以写出来,但是当我真那么干的时候,我才发现其中的秘密。故事什么时候都可以有,问题只是你有没有注意到,就像孩童时的玩具,你有没有真的用心跟他们一起玩。

我的玩具去哪呢?有些已经被丢掉了,因为我是一个破坏王,越是高端越是机械的玩具越容易被我毁掉。于是,陪伴我最久的那些是摔不烂的款式,虽然样子有点丑。我的玩具就是我的玩具,从来不会跟表姐混在一起,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表姐从来不会把她的玩具放到我的那些里面。但是我跟我表哥的玩具有一段时间是混搭在一起的。那是一些变形机器人玩具。我拥有的数量不多,只有几个。我还清楚记得,那几个机器人玩具我是在哪里买回来的,是在什么情况下买回来的。那是某个周六,妈妈带着我去省中医院,看完病以后,路过海珠广场的谊园。妈妈知道我一直都很想要一些变形机器人的玩具。所以那一次,她给我买了一个大的,三个小的,其中两个小的是可以合体的,那是两台车,是分别是雷达车和导弹车。跟表哥的机器人比起来,我的机器人数量真的很少。但是我的机器人要比表哥的精细。大概是因为,他的那些机器人已经有些年头了。多年以后,但我重新回忆起小时候的事,原来我根本不记得表哥的机器人到底是怎样的,我脑海之中只剩下我的那些。但我的机器人在哪里呢?有段时间,我的机器人混在了表哥的机器人那里,然后送给了别人。至于送给的那个人,有没有把玩具,再次转手给下一个,我实在不知道。如果当初我知道玩具要拿去送人,我会先挑出我的那些。但显然,我根本不知道玩具是什么时候被大人拿去送人的。为什么我的玩具命运不掌握在我的手里?不是人人都会有这种纠结,但我就是这么个怪物。

你可以玩我的玩具,但你不能拿走我的玩具,倒不是因为那个东西值多少钱,而是因为我已经和我的玩具建立某种关系了。

2019-08
4

断裂的关系

By xrspook @ 17:04:47 归类于: 烂日记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个变态有病的存在,因为我不喜欢参加各种聚会,无论是亲戚朋友的,还是同学的。

当我还小的时候,我比较喜欢家庭聚会。对我来说,那是期盼已久的事,但长大以后,我开始抗拒那种东西。小时候逢年过节,家庭聚会意味着小朋友们聚在一起玩,而且还能吃到很多好吃的东西。在双重诱惑之下,那简直可以算是一年到头我唯一的期盼。双休日或者小长假对我来说没什么吸引力,但是那些家庭聚会我却很期待。但渐渐长大以后,从前小朋友的游戏我一点都不感兴趣了,长大了的小孩聚在一起,反而不知道该找什么话题。玩是肯定不可能的,每个人有各自的兴趣爱好,有些时候也不好意思强迫别人听你唠叨,因为我自己有时候也挺抗拒听别人唠叨我不感兴趣的东西。至于美味佳肴,只要有钱,什么时候吃都不是问题。从前那些逢年过节才能吃的菜色,现在随便都能买到吃到,只是从前这种事情全部都在家里解决,现在虽然有钱了,但在外面却买不到家的那股味道。从前是很期待很久很久才吃一回,现在我们担心的只是平时吃太多了、吃太腻了,身体不需要摄入那么多,所以那些家庭聚会我还能期待些什么呢?从前那些兴奋点都已不复存在。

从前维系起家庭聚会的通常都是家里的老人。是长辈们把后辈们都召集起来。大家理所当然觉得逢年过节就应该大家聚在一起,而之前之所以除了吃饭没有其它活动,是因为在家里张罗一顿饭已经很不简单,再往前推,那顿饭的花费对他们来说也不少。对后辈来说,就只是去那个地方吃喝,但是欢喜过后的收场直到非常多年以后,后辈们才逐渐接过任务。随着长辈们逐渐去世,家庭这种东西就算是散架了。起码在我家里,我是这么觉得的,不知道其他人家里情况如何。

一年到头,如果只是春节的时候去外面吃一顿饭,那跟萍水相逢的路人有什么区别?我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别家的事情到底如何。长辈还在的时候,我们还会不得不经常在一起,但现在那个唯一的纽带也消失了。

还记得外公去世前的几年有老人痴呆,他经常看到一些我们看不到的东西,与其说是他真的看到,不如说他脑子里就只剩下那些从前的记忆了。如果往后,我也老人痴呆的话,不知道我脑子里留下来的是什么东西。因为即便是现在,让我回想起童年时的种种,我也已经觉得有点模糊了。如果你问起我成年以后的事,我就更迷茫,因为好像没什么很重要的时刻让我铭记于心,同样,也没有什么人埋藏在我的心里让我倍感珍惜。过去那些年,我的确在很多东西上都非常认真用心过,但反过来看,让我做个选择做个排序,我却无法说清到底该如何。大概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对我来说不存在什么难舍难离。当我放下一个兴趣拾起另外一个的时候,几乎没有抗争。

人生就是这样的,还是我的人生有点跑偏了呢?

2018-10
27

创造惊喜

By xrspook @ 21:46:19 归类于: 烂日记

米叔在被采访的时候说,他跟他两个大孩子的关系与其说是父亲和孩子,不如说是朋友。一定程度上,我跟我妈也是这样。但什么是朋友,什么才是家长和孩子呢?有时我觉得是这样,但有时我又会觉得是不是只是我想太多了。到底家人的关系跟朋友的关系有什么区别?以前在做决定之前,我肯定会先问我妈,但现在我为自己的东西做决定的时候,我不会征求她的意见。甚至,在我帮她做某些决定的时候,我也不会先问她,因为她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不接受,所以我硬来就好。很多时候,我都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但有时在面对颜值和科技选择的时候,我会拿不定主意,所以我得问她本人,但即便这样,我也会觉得有风险,因为天知道她会不会因为价格的问题而直接提出不要了。从一块麦当劳的薯饼到一千多块钱的手机我都有可能在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回来,放到她面前。我喜欢给她惊喜,但以我的水平以我的策略,我实在整不出什么非常宏大的计划,又或者并不是我整不出而是至今我都没有那个心思去整。对我来说,收到意料之外的东西已经很惊喜了。从前我一直都渴望可以有,尤其是在某些特殊的日子,比如生日,但实际上这极少发生,所以当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控制自己消费的时候,我愿意有预谋或者随机给别人惊喜。但对我来说惊喜这种东西就是各种买买买。我觉得,如果你直接给我钱,那不叫惊喜,那只是一堆纸而已,但是,如果你给我的是一些即便价格不高的东西,我也会很高兴。虽然绝大多数时候我都不会表现出来。

有些时候,我会不遗余力地为别人创造惊喜,虽然那些东西可能对别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我觉得这个过程可以让我很高兴。竭尽全力把某件事做好的感觉很赞。

上两个星期,广州地铁和招商银行举办了一个广州地铁马拉松。这已经不是第一年了,但这是我第一年参赛,但实际上,我是技巧过关的,因为我并没有真正的走那些楼梯,我只是逛了几个地铁站,把每个地铁站可以打卡的出口全部走一遍。我是比赛开始的第二天中午完成他们要求的台阶数的。到昨天去揭开谜底的时候才发现我是那2500个可以拿到完赛奖牌的人里面最后的50个之一。所以,排名前500的人消息到底有多灵通,真的无法想象。参加这个活动,我没花一分钱,但是为了要把那个完赛奖牌拿回来,我花了一块钱。那一块钱是我骑摩拜从招商银行的琶洲支行骑行到中大北门。全程九公里多一点,耗时不到29分钟。我感觉自己已经骑得非常努力了,而且那台车也算很给力。那台车上的二维码被破坏了,车身的号码也被摘掉了,我是用蓝牙开锁搞定的,但显然这台已经被当做私车的摩拜挺不错。整个路程下来,我的平均时速达到了19公里多,其中包括一些通过路口以及人流密集的地方,比如说广州塔旁的江边。平时阅江路没什么人,但今天是广交会二期的最后一天,所以满大街都是拉货的。他们有的在拉货,有的坐在路边休息,如果没有那一段,我飙得更快,最后平均时速达到19.5公里以上也有可能。在没有进行过动感单车的训练之前,我觉得用摩拜骑个18公里时速以上已经很困难了,但今天,我最快的路段时速超过了25公里,在没人的路段,我可以保持时速超过20公里。今天那只是一台非常普通的摩拜,如果那是最新款的,估计我的速度还能更高点。除了人的问题、车的问题以外,路况也是个问题。如果路上有很多熊孩子,再好的车再给力的人都白费。在城市骑行,如果不能保证自己和别人的安全,骑行速度无论达到多少都是毫无意义的。也大概因为城市路况多变,所以共享单车的设计就不会让你有那么高的速度。今天那30分钟,我真的骑得很用力了,就心率而言,跟跑步没什么区别,就30分钟以内的消耗来说,比跑步还多。之前我从来没有试过这样疯过,但显然,即便在广州没什么人车的路段也不适合高速骑行,始终会受有人太多、各种因素不确定的影响。

要逼出最好的自己。

2018-07
12

有空就多回来看看

By xrspook @ 9:27:50 归类于: 烂日记

上个星期在离开外婆家的时候,她说了一句:“有空就多回来看看。”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通常这种事大家是说不出口的。只有第三者才能把这句话讲出来,虽然这是事实。如果话由当事人讲出来。我们会觉得好意思吗?!当外婆还年轻一点的时候,她不会讲这句话,虽然她心里就是这个意思。都说返老还童,到了一定程度,老人家的口就变得毫无遮拦。我觉得这反而是件好事。被告知这句话了,我们又能怎么做呢?我妈笑着回答一句:“我每天都回来。”的确,我妈每天都回外婆家,因为要给保姆和外婆买菜。之所以外婆说出这句话是因为姨妈好几天都没回去了,因为她要去做一个微创的卵巢切除手术。如果大家一直都在,外婆不会说这句话,但是因为她大女儿好几天都不见人了,所以她就蹦出了这一句。

有些时候,我真的觉得,现在成家以后,大家就分家了。一个家庭/家族不住在一起,老人家自己住,这很奇怪、很不恰当。父母好不容易把你拉扯大,然后你飞走了,到他们年老时需要你照顾,你却连人影都没有,这到底是什么鬼?也许你会说,欧美都这样的,但是我会说,那为什么亚洲国家不这样呢?这些东西,我觉得还是依照国情比较好,依照我们的传统比较好。毕竟欧美国家的那种独立一定程度上在我们国家也不存在。我一直觉得,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欧美那边的人情味始终没有亚洲这边这么浓的。人情味是个好东西,我们不能荒废。如果我们一直有和外婆住在一起的话,外婆不会说出这种话。,当她还年轻一点的时候,她选择一个人住,她觉得那样比较自由,但现在如果再让她选择的话,估计她就不这么认为了。虽然清醒的时候,她仍然知道现在的自己比较麻烦,如果跟女儿们一起住会拖累她们。

人生说白了就是一个互相拖累的过程。不是你需要我就是我需要你,两者都不需要、平等相处的日子很短。甚至对某些人来说,平等根本就不复存在。读书的时候、开始工作的时候需要家人的支持,当自己赚到钱以后就开始打造自己的家庭,然后把以前的那个家丢一边。为什么我们还小的时候父母会无条件地养育我们,但当他们有需要的时候我们很多却选择视而不见?!钱能解决很多问题,养老金以及老年福利的确可以解决很多基本的问题,但心灵层面的需求没办法用钱去满足。你可以每个月丢几万块钱到老人那里,然后为他们请几个保姆,配备一切高端的仪器设备,但是他们想要的不过是见你一面而已,见一见那个从前他们好不容易拉扯大的孩子,但这些一定程度上却变得非常的奢侈。见了一面以后还想多见几面,因为天知道有生之年还能见上多少回。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实际上我们从来都不是自己一个人,我们总是跟别人有意无意地建立了某些关系。

我是那种向来不善于长期维持某些后期建立关系的人,估计在往后的日子里,我要努力的改变这个了。

2014-12
9

看着他们放手

By xrspook @ 17:39:15 归类于: 烂日记

不知道什么会令一个粉丝心已死,难道她里面提到的“无论做什么,某人都是不闻不问”正是粉丝粉的主角?安吧,他就是那样的人。你可以爱/恨别人,但你却无论如何都无法让别人也同样这般对你。双向花痴叫做爱情,单向花痴那就只是花痴呗。单向花痴过于严重会变成神经病。粉丝blog不是做给被粉那个人看的!那个人或许有看过,但你不觉得当事人会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自己被“揭秘”得如此彻底,不好意思该不该认真纠正其中的一些被曲解的观点。试问,被粉那个人怎么会去看?怎么会去认真关注?TA认真关注自己搞毛呢???认真关注blog就是为了给做blog的人一些安慰?做blog的人和TA毫不相干,关TA屁事。如果我是被粉的那个,我的会反应会是“这么牛逼!”,纯粹是一个中性惊讶的评价,没有高兴,也没有嫌弃,因为我知道即便我嫌弃,粉丝们的热情还是会高涨的,但出于个人所有细节都被暴露,我反而会有点担心。我不可能太亲近,因为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些神马“小道消息”之类的玩意出来,万一那个粉丝口风不严,岂不是死翘翘。同事是同事,朋友是朋友,粉丝和偶像如果脱离了那种纯粹单向花痴的境地,也就变成朋友了,这不是不可能,但真心难,可遇不可求。试问如果你成为了你偶像的朋友,你还会肆无忌惮地把你所知道的全部都发布到blog上么?因为有些东西你不知道所以你才会有无限大的发挥空间,一旦某些东西你知道了,比如说你知道了TA的电话或家庭住址,难道也要都发表出去吗?显然这不可以!成为朋友意味着你要多个心眼判断什么可以公开,什么应该藏在心里成为小秘密。

我理解那种不被重视的痛,但其实我们做那么多只是为了得到偶像的重视?怎么可能!!!我个人觉得粉丝跟志愿者没啥区别,都是不图啥,你要是图啥的话,你这粉丝总有一天会当到成为神经病的类型。

若不是为了某个人某件事人很难做到长此以往都尽心尽力。对事的话,可能持续时间会短一点,但目标几乎不会被打搅。对人的话,有点难说,不可预知的因素太多了,被放弃或主动放弃都是肯定会发生的事,但持续时间可能要比对事长久点,因为人复杂,需要认识了解的东西没有那么三五年根本把握不到个大概。

从前,我经历过粉丝的心死,那是7年前的事了(七年之痒?←_←乱说!!!),那个心死是离婚导致的。粉丝和偶像的老婆成了好朋友,于是偶像的离婚直接就让人是觉得完全不可接受,直接一刀两断。当时,粉丝的狂热主要表现在粉丝官方主站+论坛上。树倒猢狲散,大家默认的粉丝老大不干了,但另外一些会接手继续,但对我来说,那已经不是最初的味道了。平时咬牙省吃俭用还能凑合坚持网站,一旦心死,心理上的愤怒叛逆以及经济上的拮据就非常显而易见了。如果,10年前的网络空间价格能像现在这么白菜且免费大容量稳定的空间能一手一大把,他们不会倒。或许这叫做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吧。

之前我说过,当粉丝其实跟当偶像的私人志愿者没啥区别,如果志愿者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为继,根本没有时间精力金钱当神马志愿者。学生总是一波又一波粉丝生力军,但他们的光辉太短暂,毕竟人生无限,学生生涯有期。到达了人生的某个阶段后,不能再像学生时代那般奋不顾身了,他们有时不得不选择放手。无论你愿意不愿意,都得这样。

我觉得当优秀的粉丝和把跑步当作生活一部分没有本质区别,那可不只是一场42.195K的马拉松,那应该是永远都没有终点的在路上。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