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
15

又一个周日突发

By xrspook @ 9:08:58 归类于: 烂日记

2024年,北京时间周末的早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突发新闻。上一次我印象中的新闻是俄罗斯的某个音乐厅被恐袭。这一次的新闻是特朗普在某个地方演讲的时候被袭击,又或者是蓄意谋杀。俄罗斯的那次恐袭,结果非常悲惨。这一次特朗普的暗杀,对特朗普本人来说,是有惊无险的。因为他只是微微地被子弹又或者其他人说的玻璃之类的东西擦到而已,完全没有生命危险,但是现场的某些路人却出现了一死两伤,所有人都把曝光点放在特朗普身上。

以前都只是暗杀总统而已,这一次离美国总统大选还有好几个月,特朗普这个候选人甚至还没被正式推上去。当候选人的时候就已经被暗杀。回看一下美国的历史。好多任总统都曾经被暗杀,有可能成功了,也有可能没成功。就概率来说,美国总统被暗杀的比例无论是尝试的比例还是成功的比例,都应该是暂时来说挺高。当然这里指的只是大国而已,一些不知名的小国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新闻里没报道,当然我就没办法把这个考虑进去。

无论谁无端端被夺去生命都是一件大事。特朗普在这个事件里,顶多算一个轻伤。为什么新闻里面却完全没有提到那一死两伤的路人甲乙丙呢?他们甚至不是特勤局的人员,他们不是保安,他们只是现场的某些支持者而已。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政治暴力上,但是这明明就是枪支暴力。在生存权这个问题上,理论上是人人平等的,但实际上被误杀误伤的那些人就好像根本没有存在过一样。他们只是这条新闻附带的某些数字。在这条新闻里,主角特朗普被不断地轮番播放,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的报道,不断重复那个画面,不断地请各种人来解说描述,但是那一死二伤的人就只是被几秒钟出现词带过而已。我们甚至没有看到任何一个画面是工作人员或者医务人员把那些人送走。他们把命都搭上了,甚至都得不到一个镜头。所以这个事件发生在特朗普身上就叫政治暴力,但是发生在普通人身上,那就只是枪支暴力。政治暴力那是要上岗上线的,但枪支暴力天天都在发生。我搞不懂美国的政党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一窍不通。但我知道,美国总是把武器有偿无偿地送到其他国家。总是出现那么一个状况——别人出命,他们出武器。难道他们就没有想过那些运出去的武器有一天会回到他们那里发生自噬吗?有钱人有保镖,特朗普够有钱了吧,特警特勤队员够努力了吧,但依然会发生这种事情。对那些没钱的人来说,他们可以怎么办呢?他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保护自己呢?他们也随身携带各种冷兵器或者枪械吗?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我感觉这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魔幻的程度,已经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有时我甚至在怀疑,我到底是不是在做梦。

2024-07
9

八卦别人

By xrspook @ 10:22:05 归类于: 烂日记

从正果老街出来,回到增城广场的时候,我妈突然想起,要不我们去吃鱼包。鱼包这东西,新塘最有名,新塘就在增城,但是增城广场跟新塘又其实隔了很远,增城广场的是地铁21号线,去新塘的是地铁13号线。要从增城广场到新塘就等于要从北往南,但是那段路没有地铁了,公交可以到达,的确在我们去正果老街的时候,等待增城17路我就看到有辆叫增城9路的车是去新塘的。增城9路有快线和普线,但快线只在早晚高峰的时候发车。我们在增城广场西下车以后,我搜索了一下,从那里去增城有名的鱼包店肥嫦鱼包如果有增城9路快线的话,需要大概一个半小时,如果没有得两个多小时。当时已经接近下午4点,两个多小时去到,也就是接近6点30,高德地图上说那个店6点30就关门了,所以我妈决定不去那个地方了,直接搭地铁21号线回去。

回去以后要到哪里,要吃什么呢?上了车以后,我们选择了一个两人的位,我们的对面坐着一对中老年的男女,我跟我妈都觉得他俩肯定不是夫妻关系,我妈的直觉是那样的年龄老夫老妻肯定不会像他们现在这个如此亲密的状态。我觉得他们不是夫妻,是因为他们俩不住在一起,但是他们的关系又很好。他们都在用透明的手机壳,男的那个手机壳里放了一张100元,女的手机壳里放了一张50元。我没有仔细留意他们折叠的方式是不是一样的,反正这个就让人觉得有点意思。经常有人把钱放在自己的手机壳里,即便是透明手机壳,他们也会放进去,有时不是一张,是好几张,也有人喜欢把公交卡放在手机壳里,但是像他们那样,一个放红色,一个放绿色,这就意味着他们把前放在那个地方不是为了消费,并不是为了救急,而是某种信号。他们的关系看起来更像是情侣,不像是老同学也不像是兄妹,更加不是夫妻。我妈进一步想,他们会不会在背着家里的那一个,两个人出来约会?除非他们两个都是那种已经离异的单身,否则他们肯定在给家里的那个戴高帽。我跟我妈一天在暗暗观察他们,顺便偷听他们准备去哪里吃饭。女的提议要去一德路。怎么去一德路呢?那就是地铁21号线转地铁6号线,在苏元那里换乘。女的那个连吃什么都想好了,吃一个什么鸡。吃完饭以后他们怎么回家也想好了,女的说她可以去坐31路车,我感觉她要回海珠区沙园那边的,而男的那个要坐186。186我没有听清他要往哪个方向,但我觉得可能是广园新村的方向。就是因为我知道他们两个回家一个向南,一个向北,所以我肯定他们两个不是住在一起的。

对于那些觉得出门就默认开车,又或者是坐别人车的人,肯定不会特意观察这些生活的小细节。偷窥别人的关系和他们的生活,但实际上这又是非常有趣的事。即便有些人选择的是公交,但是他们由始至终都只是拿着手机关注自己的事情,他们同样会错过这些生活的观察。我跟我妈大概是一路人,因为我们都忍不住会从各种渠道八卦这些事情。如果要八卦这些,除非你经常搭乘公交系统,而且不能一直把专注力都放在自己的手机上。这对我俩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但是对现在绝大多数的年轻人来说都是不怎么可能发生的。

2024-06
16

反转了

By xrspook @ 10:25:48 归类于: 烂日记

小时候总感觉上学学习的时候,尤其是我妈让我复习的时候,时间过得太慢,但是玩的时候,时间又过得飞快,所以玩的时间永远不够,但学习的时间总无比长。长大以后发现这个好像发生了反转。学习的时候,认真做某事的时候,时间总过得会飞快,感觉还没有什么进度,时间就已经没有了,尤其当事情进展比较缓慢缓慢,于是你不得投入越来越多时间去完成的时候。但你不可能一直都很忙很忙,一直都处在那个不可开交的状态。当忙完那一阵子,开始无事可做的时候,时间又会变得非常漫长。你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了,上午要做些什么?下要做些什么?那里有好多个小时,该怎么办?感觉已经把自己掏空了,所有点子、所有欲望,全部都已经不存在了,但时间还愣在那里。

有些时候我会很渴望找点事做。你永远都不知道突如其来会有什么人会让你做些什么?当接收到那些信息的时候,我是挺矛盾的,一方面我有点兴奋,因为终于有事可做了,另一方面我会突然有点紧张,虽然那些也是平时一直都在做的事。有些事我可以做,但为什么要我去做呢,为什么他们不自己做?所以更多时候,我会有那么个感觉,为什么明明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却要让我去做。想到这一层的时候,我当然不会高兴起来。自然而然会生气,但我依然会做。我对事情本身是没什么抗拒,我是对把事情抛给我的那个人不满。

日复一日地在等待的那些不知道什么时候降临的工作。我甚至不记得是一直都有工作比较好还是,一直处在待机状态,等待那个不知道什么时候降临的工作比较好。因为一直都让我保持工作状态的几率越来越低了。倒不是因为实际上我的工作越来越少,那是因为改进了某些流程以后。在一定时间内我完成的事情更多了,还有就是我更加不顾一切了,没有上班时下班的这个概念,任何时候,在我接到任务,当我要完成某件事的时候,我就会立即处在工作状态。工作时间已经和生活时间融合在来一起。我不知道别人为什么可以分得那么清,上班的时候就上班,下班的时候就什么都不管。之所以这样,我觉得这跟工作本身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那些事情非得在某个场合才能完成,当你离开了那个地方,你是不可能继续下去的,又或者说你没完成的时候,别人是不会让你离开的,但我也不一样。我所经历的事情是所有事情都得我一个人干,无论你在哪里,无论是什么时候,所以上班跟下班又有什么区别呢?对我的来说最大的区别只是有事干和没事干的时候。没事干的时间好像变得越来越多。以前总觉得自己的欲望无比大,但当那些欲望被逐个击破以后,我居然不知道,还能干些什么了。

不知道要干些什么,这感觉不好。

2024-05
8

不可拆卸的风扇

By xrspook @ 8:59:32 归类于: 烂日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电风扇的罩子,慢慢地都变成了塑料的。可能这样的加工成本更低,但清洗的时候非常不方便,尤其是当这些塑料用的是磨砂材质的时候。我不知道那些塑料的模具到底是怎么被设计出来的。因为清洗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地方真的是卫生死角,你用尽一切办法都洗不干净,最终我只好拿出自己的电动牙刷以及水牙线,对着那些我实在没办法清理得到的地方发起进攻,但即便那样,一个风扇罩子那么大,我怎么可能每个犄角旮旯都这般处理?设计这些风扇罩子的人,是不是从来都不清理风扇?难道他们觉得按照网上教程的那样,喷上一点醋跟小苏打的混合体,再加一点洗洁精,然后套个罩子开风扇,风扇就可以自己清理干净吗?风扇不可拆洗,这就让一个电器从可以使用多年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一次性的玩具。如果使用的那个地方灰尘还很大,那么可能这个玩具只能支撑一两个月,然后就到达那种,你无法忍受的肮脏状态,但因为你不想洗,你也不知道该怎么洗,所以是不是意味着然后你得买一个新的电风扇。

我是一个很抠门的人,所以除非风扇的电机坏了,又或者是按钮按了很多年实在没办法控制了,我才会把风扇换掉。电机坏了通常意味着你得开很大的档位才能出一点点风。异响跟出风量不成正比。又或者已经到达了那种不用外力干扰那个风扇叶根本转不起来的状态。如果风扇到达那种程度,我会直接放弃,但从一个正常的风扇到那种状况,如果那个风扇质量是靠谱的,起码5年以上才会那样。在那5年里,可能每几个月或者半年就得把风扇拆洗。

以前铁网的风扇拆洗很简单,只要把罩子拿下来。因为罩子的铁都是经过浸塑处理的,灰尘基本上不会顽固地粘在上面,所以泡在水里,拿个毛巾随便擦两下风扇的罩子就干净了,风扇的罩子无论是前罩还是后罩都能拆下来,扇叶也能拆下来,简而言之的就是最容易积灰尘的部位都可以轻松地拆下来完成清理。现在的风扇显然不是那么回事,首先是因为即便可以拆下来,那些塑料的罩子也很难清洗。上一次清洗家里的那个格力落地扇的罩子,我用的是一个大盆,把罩子都放在盆里用水泡着,然后倒了一些洗洗衣机的固体,热水发泡,然后拿个牙刷,让那两个罩子在盆里转动起来。过一段时间就转一下,其余时间就让它慢慢地浸泡。最后那些犄角旮旯都被清理干净了,但真的是很费事。一年干一次还能接受,两个月就得干一次会把人逼疯。那是一个落地扇,虽然前后罩子都能拆下来,但是很难洗,现在更多的是循环扇,属于前盖子跟扇叶可以拆,但后盖子是拆不下来的类型。宿舍正在用的那个风扇就是循环扇类型的,我研究了半天,依然没找到可以把后盖子拆下来的方案,只能把前罩子拆下来,扇叶用抹布擦干净。虽然说相对于前盖来说后盖不怎么容易积灰尘,但是使用时间长了,还是会有灰尘。要一条一条的用抹布去清理后盖子,显然非常麻烦。

为什么老式可以拆卸的风扇用了那么多年相安无事,现在要开发这些不可拆卸的风扇呢?大概设计风扇的人想钱想疯了吧。

2024-04
28

多想,多写

By xrspook @ 8:31:22 归类于: 烂日记

这是我参加工作的第16个年头,是我接触互联网的第21年,牛逼的当然也会包括今年是我blog第20岁。

把一件事坚持做20年,那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不知道。小时候总觉得那些写日记的人都有点神经病,每天都做同样的事情,为什么每天都能写东西出来呢?我不知道别人的日记到底有多长?但就我自己的blog而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已经定下了不少于1000字的习惯。如果不够字数,那就再想想,再憋一憋,再凑一些上去。这个凑数的过程,并不包括写着写着到别的地方找一些素材,通常想一想就会有。真有人会写20年的日记吗?是每天都写的那种。还是说有些人可能日记写了一辈子,真的是每天都写。反正我没有在身边听说过有这样的人。如果真被我发现个这样的人,我一定会觉得他是一个非常不一般的存在。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但依然可以每天都有不同于其它时候的感受。暂不说那个人到底每天都做了些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每天都有想些什么。根据1万小时定律,哪怕他每天只是想个10分钟,长期积累下来也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所以他想着想着,写着写着,就成为大师了。我不敢说我这20年真做到了大师这一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改变了我。

如果不是有这个天天都写的习惯,大概我不会想很多事情,无论什么方面,生活也好,运动也好,工作也好。没想那么多,就自然不会想那么全面,不会想那么细。当你习惯了想很多的时候,当你遇到一个全新的挑战,你的方案或许跟别人会很不一样,可能别人只想到了一个方案,但是在你脑海中,一开始纠结的就有可能是三个方案以上。别人在想怎么把这件事做出来,你想的是哪个方案才是最好的。想多了就会让你遇事的时候考虑到的东西跟别人不太一样。这个的基础还是你得习惯想得足够多,你之所以可以想得足够多,前提是你涉猎的范围得足够广,你得有足够多的好奇心去八卦更多的东西,即便那个东西暂时来说可能跟你毫无关系。这20年,我不仅仅是想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我也接触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兴趣,说出来别人会觉得很神奇。对我来说,扎根到什么兴趣点上,这没什么套路可言,是很随机的,但是扎根下去的方式方法,我觉得是比较类似的,比如我怎么扩散,我怎么深挖,怎么更进一步。上一次的加扎根可能最后不了了之,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当我下一次扎根的时候,我就知道该怎么做,这么多年的经验也让我明白到某些扎根应该控制到什么样的程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我越发对高中数学老师龙哥那句经典的“不懂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好”有很深的感触。的确,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全部都逃不出这几个境界。做完某事之后,你有没有反问过自己,我做到了什么呢?我能不能做得更好?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