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
8

千篇一律

By xrspook @ 19:58:14 归类于: 烂日记

不知不觉我已经在家里,闷了17天。其中有一天,我到家里附近买了个菜,也有一天,我去买了条面包。余下的日子,我只有部分晚上吃完饭,下楼去丢了个垃圾。如果只是一两顿,我还可以忍受我爸做的那些菜,但长时间下来,真的让人很崩溃。明明很正常的肉类,都会被他做得很难吃。尤其是五花肉加了点盐以后直接拿去蒸。口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那个猪肉的味道我实在无法接受。所以每当他做那个菜,通常我都会浅尝辄止。碰一碰,然后就结束了。吃其它瘦肉片的时候,情况会好一些。一盘瘦肉片,一碟青菜,三个人吃。正常情况下,我可以在三分钟之内就把饭吃完。因为瘦肉片和白饭对我来说都是几乎不需要咀嚼就可以灌下去的。吃青菜需要嚼那么几下,但是也会很快搞定。

有一天,我的午饭和晚饭都加了辣的蘑菇牛肉酱,结果第2天就有痰了。那个东西从此就被我妈禁止掉。禁止掉那个东西第二天我的痰就自然消失了。在单位的时候我吃辣的小炒,吃酱油泡辣椒圈,一直没问题,为什么在家里就会这样呢,我实在搞不懂。

还记得某天下午我关在自己的房间里,窗户飘来别家煎咸水鱼的味道,而且那个味道还持续了好长时间,起码几个小时。我今天早上,窗户飘来的是烤羊肉的味道。偶尔晚上还会有一些卤肉的味道以及小炒的味道。我真的很怀念那些东西,因为上面数的那一堆在我家里都吃不到。同时我也很怀念韭菜的味道。有时我甚至根本不需要闻不到味道,听到勺子跟锅翻滚的声音,我也会很羡慕。

我不知道我不在的日子,我妈跟我爸日复一日吃这些东西为什么他们可以受得了?自从搬到了这个家以后,我家就几乎没炒过菜,但是,除了炒煎炸以外,还有很多烹调方式,还有很多调味品的组合,但是我爸拿出来的东西从来都是黑暗料理。在这种情况下,吃饭只是一个例行公事,到点就去坐一下,完全没有任何期待可言,有时候我甚至会很厌恶,但是却又不得不做。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当季的蔬菜水果肉类是什么,我家的饭桌上永远都是经典的两款:宁夏菜心和蒸瘦肉片。或许你会说,起码在这种猪肉天价的时候,你家还能吃上肉,还有相对来说不便宜的菜心,已经算很不错了。但是如果每天都是这样的话,你会甚至感觉不到时间在流动、四季在轮转。

有些人吃不习惯学校单位的食堂,喜欢自己出去找好吃的,但对我来说,跟家里比起来,食堂是个天堂。那里还有一些未知的东西可以让我期待,或许那些不是我最喜欢的菜色,但是起码不会千篇一律。说起千篇一律,幼儿园的某个时候,我们的午饭永远是腊肠鱼肉和白饭的混合体,我真的很抗拒那个东西,但偏偏每天午饭吃的都是那些。结果好长一段时间我完全不碰腊肠,因为那简直就是个恐怖的回忆。

我仿佛被困在了黑洞。

2019-11
16

合味道

By xrspook @ 21:45:10 归类于: 烂日记

有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生活在自己的城市,但是却找不到这个城市的味道,那可能是人情味,也有可能是食物的味道。到底要从哪里找回那些感觉呢?曾经有段时间,我觉得大概要从旧物那里找回这些,有可能是一些老物件,也有可能是一些老街道老建筑,但今天我突然觉得,要留住那些东西,更多不是活在记忆里。要传承发扬下去,就得靠活的东西,比如说语言,也比如说食物。当然了,更直接的方式是生儿育女、繁衍后代。

我们一家三口已经在现在这个屋子住了超过20年,但是在过去的日子里,貌似我们还没在附近的餐馆里找到一家和我们口味相配的。与其说价格不合适,不如说是口味风格有代沟。近几年来,小区楼下以及附近的街道开了无数多的小食店,但奇怪的是我们基本不在我们家楼下的那些店吃饭。吃得最多的要数离我们家几百米远的那家文星素食。那是一家素食自助餐,之所以去,其中一个原因是很便宜,之所以不去,是因为每到自助餐我们就会非常容易控制不住自己。

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广州人,在赤岗路以及新港路一带也有不少粤菜的餐厅。不知道是我们不与时俱进,还是他们已经早早融入了过多其它的东西,所以虽然写的是粤菜,但实际上已经有太多的其它风格,比如说辣,比如说重口味,又比如说重油炸。显然那些都不是我们熟悉的味道。在家里,父母几乎不吃辣,所以让他们在外面吃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有时候,单位做剁椒鱼头,我会吃,但是每次都吃到我泪流满面,所以吃过一次以后,我可能好几个月都不会再碰那个东西。吃下去的时候很爽,虽然表情有点痛苦,但我觉得最让我难受的是拉出来的时候热辣辣。

在我家附近不缺网红店这种东西,很多人慕名而来的,也正是因为他们是网红店,慕名而来的人多,而且各种人都有,所以大概这样,他们的菜色也越来越开放融合,开放得让我们觉得那已经不是我们想要的味道。五湖四海的人之所以寻觅而来,首先是因为据说这里的东西好吃,其次是因为这里的价格划算。但有一点很明显,本地的人不喜欢去那里凑热闹,尤其不会在那里摆喜酒之类,因为那些地方不合适。

今天我们去了一个本地人很喜欢去那里摆酒的餐厅。之前我们就去过一次,但因为那次有人在那里摆婚宴,虽然能找到桌子,但服务员跟我们说,因为要准备很多围的婚宴,所以上菜可能非常慢。我们开始的时候还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但是坐了一阵以后,没人过来服务,我们只好直接走人。今天我们去的时候也很旺场,门口摆着三个寿宴的牌子,上到2楼,整个场子的大桌全部都已经被订满,只剩下零丁几个小桌。虽然餐馆很大,房间也很多,但是绝大多数都已经预订出去了,当时还不到下午6:00。服务员催促我们赶紧点菜,幸好我们速度快,所以在那些酒席的人到齐之前,我们的菜早就上完了。另外两个坐零散小桌的人,吃完一盘菜以后等了起码半个小时以上才终于等到了下一盘。原因是厨师们已经开始为酒席忙碌了。在我家附近的餐馆里,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场面,因为那里从1岁到90岁都有,一家大小都在那里吃饭,显然那里已经成为了本地村民的一个喜庆食堂。能做到这样,肯定是因为这家餐馆出品的味道符合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同时也很实惠。虽然这家店在网上的评分一般,但是吃过今晚那一顿以后,我真的觉得挺惊艳,他们让我吃出了家的感觉。不需要招揽人气,因为那里的人气已经相当的爆棚,招待本地人已经应接不暇,不需竭尽全力吸引外地人,所以无需刻意改变自己的风格,努力做好自己擅长的东西,并尽可能的提供优质实惠的服务就好,在这两方面我觉得他们已经很到位了。

我们居然花了20年时间,才终于找到了一个合我们口味的地方,这也太难了。

2019-05
3

家的味道

By xrspook @ 20:50:56 归类于: 烂日记

还记得小时候某年的中秋节,爸爸的单位发了两瓶大汽水,一瓶是美年达,另外一瓶是七喜。我偷偷地把七喜开了,每天从小学放学回家就喝一点,到中秋节之前我把一整瓶都喝光了,然后我又用了好几天的时间往瓶子里灌白开水,最终中秋节的那天,我总算把瓶子灌满了,但因为那是白开水没有汽,且有些时候我灌的白开水还是温的,所以当把那瓶美年达和七喜拿出来的时候七喜的瓶子是扁的。最终当然是纸包不住火,我直接承认那瓶汽水我已经偷喝完了。幸好那个时候瓶子是瘪的,如果我那么聪明放一下瓶子的气,让瓶子恢复原样,别人倒出来喝的时候估计就会很郁闷,甚至会喝到拉肚子。因为从我第1天往里面灌白开水到中秋节吃饭的那一天,估计已经过去一周了。现在如果想喝汽水,根本不需要做这些手脚,什么时候想喝什么时候去买就行了,但现在我完全没有想喝汽水的欲望。小时候对我来说喝汽水是逢年过节的特别项目。只有到那个时候才可以喝汽水,但是从初中开始,我已经是什么时候想喝都可以喝到。学校门口的士多店最便宜的时候卖过一块钱两瓶玻璃瓶的汽水。有些时候是一块钱两瓶,更多的时候是1块5两瓶。还是读小学读幼儿园的时候,因为平时没得喝,所以每到节日吃饭的时候当汽水倒在五颜六色的塑料杯子里,我总会感觉到某些仪式感,那是让人非常兴奋的感觉。因为汽水的量是有限的,有可能一轮过后就没了,买得多的时候可能还能撑一段时间,但家大人绝对不会允许我喝两杯以上。

现在回想起来,从前小的时候过节在家里吃饭和现在过节的时候去外面吃感觉是很不一样的。首先是因为没有了汽水的渴望。当一家人年纪都不在小的时候,我们都不再买汽水,因为谁都不喝。另外一个是菜色的味道。以前在家里为了张罗晚上的一顿饭可能得早上就开始忙碌,甚至是提前几天就已经在准备,所以饭菜的香味不仅仅是在吃的时候才感受得出来。家的味道不是某个菜色的味道,而是无数味道夹杂在一起。自从外婆不再主持那顿饭以后我就再也没有闻到过那个味道了。那是煲汤的味道,那是炖冬菇的味道,那是酸甜炸排骨的味道,那是白切鸡的味道,那是小炒的味道,那是蒸田鸡的味道,那是韭黄炒鸡蛋的味道,那是不知道什么羹的味道,那是芋头五花肉的味道,那是白灼虾的味道,那是发菜猪手的味道,那是卤鸡翅卤猪肉的味道……逢年过节实际上菜色也就那几个,但我们永远都吃不腻,而且每次闻到那个味道我就知道过节了。饭菜是凝聚一个家庭的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当主宰这种力量的人渐渐变弱甚至离开的时候,力量也会慢慢不复存在。虽然日子还是一天一天地过,但显然已经跟从前记忆之里的那些很不一样。无论你肯花多少钱、找多么厉害的厨师,也找不回从前那个属于家的味道。如果这种味道可以复制,大概我们对失去的人就不会那么不舍了。但也正是因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正好体现了故人的独一无二。

对我来说,家的味道现在只活在记忆中了,你的呢?

2018-10
9

人生的味道

By xrspook @ 9:03:22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晚上跑步的时候我的脑子里一直都是那个家族故事相关的东西。我该怎么讲好这个故事呢?显然我不是个擅长讲故事的人,我只会把事情说清楚,但通常来说没有一点美感。在科学界,这不成什么问题,但在文学界,问题就大了。在我脑子里不断涌出的是我童年的回忆。显然,经历那些不可能只有我一个人,正是因为我想起身边的人了,所以童年才会变得那么无可替代。

我问过自己,到现在为止哪段时光是我最喜欢的。我觉得大概是在我工作以后,有了一定的收入,能养活自己,而家里的老人又不至于需要我照顾。虽然那时我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想干嘛,但是我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任何兴趣爱好都可以发展。再也没有人说我半夜不睡觉,再也没有人说我在某个方面花钱太多,多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准确来说,到暂时为止,我都不曾被别人责备过在某一个兴趣爱好点上花费太多,毕竟,再多的钱都只是在我自己的,都在可控范围之内,我的工资还能支撑我做那些事。我妈不满意的只是那些兴趣爱好占据了我的全部,成为了我的整个人生,于是我没有时间去理睬她,也没有时间去找什么男朋友之类的。我嫁给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兴趣爱好那种东西我想变就变,任何时候都可以换画。

那些时候,我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我知道家人喜欢什么,我会不动声色买回去给他们。因为长期以来,我都希望得到惊喜,而这种事极少在我的生命里发生。我知道那个感觉非常好,所以即便我自己得不到,我也希望我所爱的人可以不时拥有那些快乐时光。那些日子我控制住了自己的体重和体型,那是我梦寐以求的状态。我不只是有了体型,我还有无穷无尽的精力。那些在天亮的时候出去跑步,跑完步以后去麦当劳,喝个咖啡,然后再打包回去,顺便买一块薯饼。咖啡薯饼都是外婆的最爱,从前的她可以风卷残云一般把东西吃掉。我喜欢那些跑完步,洗个澡,拿着个kindle,躺在长椅上看书的日子。但是,那些时光很短暂。体重不再那么容易被控制住。外婆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从前外婆家哪里都是我坐和躺的地方,但现在我觉得连落脚处也越发少了。

孩子诞生的时候,家里大概是那种爽身粉的味道,因为我没有生过孩子,所以这个我不确定是不是那样。孩子慢慢长大,家里会出现各种零食的味道。然后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是臭脚的味道臭汗的味道,那是年轻荷尔蒙的爆发。到二三十岁,开始知道要保养,于是哪里都是护肤品的味道。四五十岁的人,自身没有什么味道,但是他们带给我们的是家的味道,是那些,外面你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家常便饭的味道。六七十岁,我觉得可能是风油精的味道。到八九十岁,有段时间我觉得他们是没有味道的,但接踵而来的可能是尿骚味或者粪便的味道。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不能自理,从前那些东西都可以由他们自己解决,但现在又回到了人之初的状态。问题只是,还是婴儿的时候,人只是很小的一个,十几公斤而已,但是年老的时候,即便人怎么缩,无论如何也有四五十公斤的骨架。

当我不再在意厌恶的那些尿骚味和粪便味的时候,大概我就成熟了。

2017-11
18

老味道

By xrspook @ 21:16:06 归类于: 烂日记

小时候我一直觉得外婆家的风扇是最干净的。无论是放在床上的鸿运扇,还是吊在天花板的吊扇。每次用之前和用之后外公都会对那些东西做仔细地清理。用之前认真地擦,用之后也一样。用完以后还会非常仔细地把那个东西包起来。下次拿出来用之前还会再清理一遍。我自己家的吊扇就从来没有那种待遇。那得多仔细认真才能把那东西逐个拆下来包好。所以,过去了好多年,外婆家的吊扇都好像新的一样。我家的吊扇相比外婆家的吊扇,无论是控制开关还是吊扇本身,我的都差很多。虽然我家吊扇叶的直径要比我们的小,但是风量却没多大差别。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外公再也不去弄那个了,因为他得了老年痴呆,渐渐地连照顾自己也成问题。大概因为这样,外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外公外婆年纪都不太大的时候。家里各处总是干干净净。你经常会闻到洗衣粉的味道或者阳光的味道,但现在取而代之你闻到的确是一些不怎么愉快的味道。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的风扇,突然发现,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还能正常运转起来,也很带劲,但是外观跟从前记忆之中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是灯光暗了吗?还是说风扇也老了?如果这个风扇是外婆她搬进前进路就买的话,它的年龄比我还大。正常来说,电器的寿命,大概就只有十年,但是风扇从前进路搬到南园新村,继续还在用。估计等到外婆百年归老,这个风扇才算是最终完成了历史使命。现在的家庭用鸿运扇坐地上空调扇,但是却很少人用吊扇了。吊扇的位置取而代之通常都是一个华丽花俏的吊灯。从实用的角度考虑,吊扇比那些好太多了。首先因为吊扇的风量大,而且吊扇吊在空中而且比较高,如果掉得非常稳当,完全没有安全隐患,且不占地方。过去那么多年,我从来没有担心过,吊扇会掉下来。

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学校安装的都是吊扇,但是却主要是以能转头的有罩的吊扇为主。但是还不还记得刚进小学读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的课室被安排在临时的平房。当时用的就是最经典的吊扇。一个课室里就只有两把,所以,不在吊扇底下的就会很热。幸好当时还很小,虽然觉得热,也不会影响我们的心情。所以当时坐哪个位置真的很讲究,因为有些地方无论如何都吹不到风扇。到大学的时候,上某些课我们要去某些比较旧的教学楼,于是我又遇到吊扇了。每次上那课我都很早去占位,为的就是能占一个风扇底下的位置。大学跟小学的适应能力差很远。小学的时候觉得热,还能挺过去,甚至觉得那没什么,但是大学时就很敏感,因为当时我们已经习惯了空调。

从前那些我觉得很熟悉的人事,现在才渐渐发现其中的某些细节,然后觉得原来我们是那么的陌生。那些东西我已经对了几十年。这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感觉。很多东西我没有留意其中的某些玄机,只是觉得一直都这样。但是实际上很多东西,都不是那么的理所当然。老房子及老人家的生活智慧,或许我们一辈子都学不够。

观察老东西很有味道。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