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
22

老瓶,新酒

By xrspook @ 22:45:59 归类于: 烂日记

我觉得岭南天地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今天我跟我妈又去佛山了。上一次去是今年过年之前,当时新冠这种东西只是在武汉那里发现,武汉还没有封城,中国其它地方也没有出现案例,所以媒体也没有跟大家宣传,外出要戴口罩。去佛山的路上,只有地铁上偶尔有人戴口罩,而那些口罩,显然只是普通防护级别的,而且是很低的防护级别,与其说是做防护,不如说是用来装酷,因为戴口罩的男性,而且还黑色口罩的,相比于带其它型号或者颜色的多。

半年没去佛山,最让我怀念的是燎原路的糖水铺和某家小吃店。怀念糖水铺的糖水,还有小吃店的油器和点心。今天总算找到了借口去佛山,要去那里买砂锅以及陶瓷盘子。买这些东西其实大可不必走到佛山石湾这么远。纯粹是我妈跟我都有想去佛山逛一逛的欲望。

佛山走的是博物馆的路线,尤其是禅城区,有不少博物馆。祖庙是一个,梁园是一个,南风古灶也是一个。梁园的博物馆只是梁园自己。祖庙的博物馆,是一个博物馆群,但带动祖庙附近消费的,不只是博物馆自己,更重要的是博物馆周边那些保存完好的房屋,让那里成为佛山岭南天地。与其说广州的永庆坊是个微改造的典范,不如说佛山的岭南天地更厉害。有名的房子,从前改造过了,或许已经成为了商铺,但现在又重新让了出来。他们选择的,不是直接把那个地方封闭起来,而是让你进去看,哪怕那只是一个空房子,里面只放了少许展品。之所以可以这么豪气,大概因为那里除了有名的房子以外,还有很多不知名的房子。那些不知名的房子现在改造成购物、餐饮等各种类型的东西。佛山岭南天地里的东西挺贵,但是依然会吸引很多年轻人在那里逛、在那里吃喝。到了晚上估计会更热闹。相比于传统的步行街或者灯光夜市。佛山岭南天地更吸引我,虽然实际上,那里开的餐饮店其它地方也有,但正是因为那些餐饮店开在老城区的老房子里,让一切都变得很不一样,虽然这是旧瓶装新酒。要把那个地方盘活,把那片区域全部都原封不动当作博物馆不是个靠谱的方法。

其它博物馆里面通常都不会常规举办一些文艺活动,但祖庙不一样。逢年过节,传统的东西不会少,每到周末节假日,戏台上依然会有戏班子表演。岁月在流转,戏班子人在唱戏,下面的观众在着迷。这让祖庙博物馆有了生命。为什么非得在大戏院,大剧院,或者是某些私伙局,祠堂,又或者某些特殊的活动里才能唱戏呢?人要看戏,祖庙里那些神佛估计也好那口。在其它博物馆,也有一些模仿秀之类的表演,但祖庙戏台上的唱戏不是模仿秀,那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惯,是前人的爱好延续至今。我们没有模仿古人,是一直遵循着古人的法则。说了这么一大通,其实我从来没有试过在祖庙里看戏。

大拆大建的老城改造会让很多人回忆中的东西不复存在。不是每个人从前的家都能被保留下来,但我觉得,起码我生活的那个年代有人能留下某些我们共同的记忆。

2019-11
17

博物馆游感

By xrspook @ 19:49:38 归类于: 烂日记

近一个多月来,我跟我妈去了很多博物馆。有广州的,也有佛山的。我们仿佛把之前都没去过的博物馆一次性都有那个遍。我们去了越秀山上镇海楼的广州市博物馆,去了花城广场的广东省博物馆,去了恩宁路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去了华农里刚开的华南农业博物馆。今天,我们去了陈家祠。在佛山,我们去了祖庙以及里面的佛山博物馆。我们去了梁园,那里是佛山禅城区的一个博物馆。我们也去了普君北路地铁站出来的黄氏公祠,那里是广东省粤剧博物馆。我们几乎把路过的博物馆都看了一遍,无论是收费的还是免费的。从完全不去博物馆,变成了每个周末都变成了博物馆一日游,这个变化真的很大。在游这些博物馆的时候我发现,游园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外地人,又或者他们不是外地人,他们来广州已经生活工作多年,但因为他们的普通话太标准,所以我实在不知道他们是哪里人。唯一可以确定的只是,他们没有说我们这里的方言。为什么在游览博物馆的时候很少听到本地的方言呢?难道本地人就不去博物馆吗?

我妈说她从来没有去过陈家祠,我跟她不一样,之前我去过陈家祠,但我记得当时去那里的时候里面空荡荡,几乎没有人,也没有什么展品。现在的陈家祠里摆满了各种民间艺术品。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能收你10块钱的门票。因为里面摆放的东西都很精致名贵,所以每个展厅他们都需要一个或者以上的工作人员紧盯着游人。陈家祠提供了一个非常神奇的免费服务,只要完成预约,你也有耐心等待,他们能给你提供免费的讲解。陈家祠里除了编制内的工作人员以外,还有不少志愿者维持秩序。在很多广州游的线路里面,陈家祠都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景点,所以我感觉今天在陈家祠里遇到的游人比我之前在任何一个广州市内博物馆里遇到的都要多,而且显然,他们是旅游团性质的。

相对而言,我觉得在广东省博物馆里面遇到的小观众特别多,尤其是在自然科学展厅。有一些小观众甚至才刚刚学会走路。家长们不得不推着婴儿车。我不明白,为什么年龄这么小的观众工作人员也允许他们入场,因为说不准什么时候他们就会放声大哭了。这不是我的杞人忧天,而是我真的在展厅里见过好几回这种事。当然,也不乏有一些小孩在展厅里追逐打闹。华农的华南农业博物馆展品和参观者是分隔开的,但是这只是在正常情况下,只要熊孩子一撒野,而他们的父母又任由其乱来,甚至搭一把手的话,展品的命运就堪忧了。回想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广东省博物馆自然展厅里面的东西绝大多数都被放在玻璃墙里面,但是华农的玻璃墙只起到了半人高,所以就会出现一些家长抱着熊孩子伸手进去的场景。想想都觉得这非常的触目惊心,无论华农有多雄厚的资源储备,都肯定比不上熊孩子的破坏速度。孩子在搞破坏,家长不去制止,他们甚至帮助孩子搞破坏,这种事情真的很恐怖。为了杜绝类似的事件发生,陈家祠里的工作人员把所有参观者都盯得死死的。你只是把食物拿出来,还没开始吃,他们就会马上上前制止你,告诉你这里不准进食。

不是所有参观者都是规矩的,起码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这样。所以呢,博物馆只能做好保护自己的各种措施了。

2008-08
30

从粤剧想到

By xrspook @ 23:02:24 归类于: 烂日记

在乱翻自己电脑里的音乐,随手按了东山少爷的《剑合钗圆帝女花》,前奏那一段沙沙的粤剧唱段触动了心中那已经风尘好久的一根弦。时间飞逝,都不知多久没看过穿着戏服在台上表演的粤剧了。那些经典的唱腔,那些经典的乐器,仿佛已经被丢弃在时间沙漠的那头。人家说睹物思人,我现在的状态是听歌念旧。

在那些遥远的儿童时代,每个星期二晚上外公外婆都津津有味地看电视里必定播放的“大戏”(粤剧),对于我,一个小孩来说那些时光不是一般的难熬。咿咿呀呀地唱一个晚上,“mi-la(低八度)-do-mi-re”那个某人要说话之前必先奏响的节奏一晚不知要重复多少回。他们从来没带过我去看现场的粤剧,他们甚至不会亲口唱上两句,但那就是那个年代普通广州人的爱好,就像我们现代人沉迷网络一般,他们爱粤剧。

高三的春节过后,外公永远地离开了。如今,电视台选择多了,不是事必一定得看,粤剧也悄悄地从我身边溜走了。如果可以重来的话,我希望能成为个悟性高一点的小孩,能坐在外公身边一起沉迷那形成于南粤大地精妙的戏剧。记忆就在那里,就在离电脑不到40cm的脑子里,但永远都是可望而不可及,每一次触碰都似乎让它离真正的事实越来越远……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