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
13

丑恶嘴脸,该被管了吧!

By xrspook @ 8:21:01 归类于: 烂日记

在没有被中国电信严重坑爹之前,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中国电信估计是在所有宽带网络中最稳定的那个。长城宽带肯定很垃圾。大学的时候,五山公寓默认使用的宽带是中国铁通,但五山公寓也说不准为什么,反正就是没有校园网。大多数人用的都是铁通。中国电信刚好又在那里做活动,于是我们宿舍就拉了一条中国电信。我也搞不懂为什么华农允许中国电信到里面拉网络,不仅仅是五山公寓,华农的主校区也依然允许中国电信干这种事,但不同的是华农的主校区有校园网。校园网虽然上不了外网,但是利用学校的资源很方便,比如要上图书馆查文献,比如要上学校的网站选课相比于外网来说,校园网速度快很多,但对我这种兴趣太多的人来说,学习固然很重要,但不是生活中的全部。当时的我不上外网会死,当然了,我这里说的外网并不需要科学上网,仅仅需要访问外国普通网站。

大学毕业以后,家里的小区可选择的网络依然不多,除了中国电信基本没得选,后来有了中国联通,再后来又有了中国移动。在中国移动崛起之前,其实珠江数码也是有宽带业务的,珠江数码就是我们一直用的有线电视。当时我们想换珠江数码,但问题是如果要加装宽带就必须得光纤入户光纤,户内费用得我们自己出,得一米一米算,而且还不能像以前那些普通网线那样从我往房间的某个洞洞进入我家,必须穿过客厅。然后再仔细走线,这样的话,室内布置的光纤很长,所以当时我们就没做这个选择,直接选了继续升级中国电信,最终光纤入户。大概是去年,珠江数码免费升级了,不再用同轴线,他们把免费的把光纤拉到你家里。所以现在如果想再用珠江数码的宽带,他们只需要给我们开通这个功能,如果我们需要连接自己的路由器的话,估计他们再上门调试一下。

从一开始的打遍天下无敌手到现在被各种友商围攻,我不知道中国电信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明明可以躺着收钱,但是他们却选择了杀熟,选择了主动让老客户放弃继续使用他们的业务,这到底是什么脑洞呢?中国移动为了留住可以携号转网的用户过上一段时间就会无端端硬是送流量,那种流量是你不要也不行的那种,虽然说到期就会失效,但在即将到期的时候又会硬塞给你另外一份,只要你不转网,只要你一直用他们的网络。

以前的各大网络运营商价格都是透明的,去他们的营业厅就能看到各种海报,也能拿到各种广告纸,上面写明了什么速率什么服务什么套餐多少钱,新用户可以优惠多少,老用户续费需要多少。一切都清清楚楚。现在各大运营商的价格都得打个问号,所有价格后面都有个“起”字,美其名曰个性定制,实际上是内部暗箱操作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吃了多少亏。因为你不留下详细的联系方式,连价格都不知道。即便你已经知道了价格,你也只是知道当你还是新用户在新装的时候要给多少钱,但新用户通常还意味着要连续多少个月使用他们的服务,否则就得收取高额的违约费。你不知道他们的后台到底是怎么给你定价的,当你开启了某个业务以后,实际上你对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也是一知半解的。比如当我这次真的被坑了以后,我才突然发现这么多年来的那么多次加钱提速,但我根本没有拿到任何的缴费凭证以及对应中国电信对应承担的义务,当年我只在广告上看到了部分条款,但具体那个协议无论是电子版还是纸质版,我都从未见过,所以当多年以后,当我要凭着这些这些协议去维护自己的权利的时候发现我毫无抓手。他们来一句,系统更新了,之前的数据无法查找,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怎么维权呢?难道每一次付款缴费之前都得把那个广告截图保存且打印出来,同时也把自己的缴费凭证截图打印吗?可笑的是,即便真这么做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以后那些东西还能找到吗?

我觉得遇上这种事不是因为我运气太好了,是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潜规则,默认你不知道,持续偷偷摸摸地榨取你的权利。

2021-03
10

甜蜜的烦恼

By xrspook @ 8:40:00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我才知道,原来有一个叫做华东电子的东西,他们是专门做港口相关的。有硬件有软件,都是针对港口的业务开发的,溜了一圈以后我发现,绝大多数港口系统貌似都集中在集装箱方面。无论是有人值守的,还是无人值守的。散杂码头的也有。但是相对于集装箱码头来说,散杂码头的系统好像少一点关注,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一开始搜索的是堆存费的计算,结果发现基本上所有解释都是针对集装箱的。为什么会这样呢?集装箱无论再多,一个箱就是一个单位,但是散货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而且会有损耗这种事情。有可能进去的时候花了很多天,但后来一次就出完,又或者是进去的时候只花了一天,但是出去的时候拖了很长时间。怎么才能精确到最后一个单位,确定它的滞港时间呢?实际上就是一个先进先出的问题。

说起物流。估计大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些现代物流的快递仓库。仓库很大,机器在飞驰,可以完全没有人参与。虽然那些跟集装箱不一样。物件有大有小,但是始终是以件为单位的,不会出现完全散货的那种很难计算。所以是我想太多了,散货真的很麻烦,还是说实际上跟那些必须要纠结出具体某个货物的滞港时间实际上更难。有这种疑惑,我觉得最根本的解决方式是到某个地方彻底了解别人的系统,但显然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人家怎么会把家底晒给你,所以应该通过什么渠道才能获取这些信息呢?我找到了一篇2017年的硕士论文,讲的就是码头的结算系统,但那只是一个硕士论文,并没有配套软件,我甚至没有看清楚最后那人有没有做出一个软件。之所以有这种疑惑,因为我觉得读书归读书,那些人毕业的时候也就那样了,毕竟那就只是为了搞个文凭,而且那个硕士还只是一个在职研究生。研究生也好,博士生也好,通常大家都默认搞个软件出来就非得以一个团队为基础。虽然其实,如果是全职研究生的话,他的手下怎么也得有两三个本科生。我不知道计算机类的研究生是怎样的,起码工程类,食品工程类的研究生,我能理解他们毕业的时候做过些什么。项目虽小,但起码那都是自己弄出来的,至于有没有实际的用途,很难说,但起码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又或者少数几个人的力量就能整出来。有些东西可能会过于简单,而有些东西则是非常专业,所以根本没必要用偷,又或者是想偷也无处可偷。

昨天上午我才跟我的同事谈起港口作业里甜蜜的烦恼的问题。才过了不到一个小时,领导就把我找去谈话,谈的内容就是这个甜蜜的烦恼。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起过这个东西。也没有人问过我要怎么处理这件事。因为这个问题比较敏感,所以领导不开口,是不能随便说的。通常我们默认的是,这些高端操作得由领导做顶层设计,但实际上,领导也是人。我觉得很烦恼的事情,他怎么可能就一定可以顺利摆平呢。他不过是比我活多了十几二十年而已。现在我们遇到的事,他们之前没有遇到,又或者说即便遇到过,量也不算很大。逃避不去面对这个问题,一直得过且过肯定不是一个长久的方法。这种问题很普遍,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必然会遇到。每当说起我们单位的那些莫名其妙的新规定的时候,他们就会说,其它港口企业也这样的,但是当人家用顺理成章的方法解决这些潜规则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就说我们的性质跟他们不一样,不能参考呢。

有些事我觉得,可以自己死磕,但有些事,尤其是关系到大家安全的事,必须得找出个规范的解决方法。

2018-04
22

Populele的连接潜规则

By xrspook @ 19:52:30 归类于: 烂日记

我不知道Populele是如何实现的,但是我发觉他们的确app上存在这么一个潜规则:如果你长期不用app蓝牙连接他们的琴,一段时间后,app里面的各种和弦识别就会失败,所以无论你是否弹准,他都会默认判定你错误。之前我只是推测,但是这个周末回家,当我把琴的电充满,然后连接手机app,发现之前判断错误的现在又全部正常了。他们居然能实现这个功能?!但其实这样也很正常,甚至app使用时当你账号登录以后,如果不连接蓝牙就进入不了app也很正常,但是他们没有把这一条规则光明正大放出来,而是把这当作一条潜规则让我觉得很不解。我们的用户群也有人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但是管理员们却没有回应。大概他们不想亲自捅破这个东西。除了Populele以外,只有AI学院可以用玩游戏学琴这一招。但显然AI学院是付费的。Populele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已经买了他们的琴,而且价格不便宜,所以他们附带有相关的课程。这一切都顺理成章。之所以买Populele是因为他们的琴颈上有LED。也正是因为有那些东西,初学者觉得学琴的时候应该会简单点,所以才会入手他们的琴,但是如果用户发现app根本用不了,那么这个400多块钱的智能琴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尤克里里。经过了这么一番折腾以后,我觉得琴上有没有布置能亮灯的LED无所谓。用游戏的方式去学琴的确挺有趣,所以归根到底,是不是其实要学尤克丽丽的人只需买一把普通的琴,然后买AI学院的课程呢?毕竟虽然Populele和app是用蓝牙连接的,手机app能在弹某些和弦的时候在指板的相应品格里亮灯,但实际上当你熟悉了以后,你根本不需要看亮灯位置,你就知道那个和弦对不对。如果你真的是要看了再整,显然你的琴没学好。如果这把琴的蓝牙是用来判断你有没有按错的话,或许还有那么一点意思,但实际上app判断你和弦弹对了没用的是麦克风录音,然后对比判断识别。Populele还有个好玩的地方就是有点亮模式,你弹琴的时候,品格的LED会随着节奏亮灯。要实现这个功能,你必须让琴和手机连接。我觉得如果要实现品格里的LED随节奏亮灯,只要琴里内置一个程序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连接手机呢?!以这种亮灯的方式学习乐器,Populele肯定不是第一个,因为在这之前已经有相关的钢琴神器了。但实际上,真的学过的人都会明白,LED亮不亮灯根本不重要,因为你的眼不是看琴,而是看乐谱的。一开始的时候,那些我们觉得很有必要的辅助功能,其实真的没什么必要。

但是话又说回来,不是真的蠢过以后,又怎么知道原来可以不那么蠢呢。

2017-03
26

有潜规则的免费

By xrspook @ 22:34:32 归类于: 烂日记

2016年,央行要求各大银行取消异地的转账费用和提款费用,但这些都只是针对本行的,跨行的这些业务还是得收取费用。于是各大银行就开始猛推他们的手机银行,号称使用那个东西转账就再也不需要额外费用。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于是大家就在手机里装了很多这样那样非常多的手机银行。有储蓄卡的有信用卡的有直销银行的有信使服务的……一个银行的app装下来,没有两个或者以上根本搞不定。是不是安装了那些以后转账就一定免费呢?

今天,我去工商银行的另外一个网点办我昨天没有办完的事情。首先,去智能机进行银行卡的预留手机设置。结果却发现,原来我的两个工行银行卡都已经设置成我现在的手机号码。但为什么在网上银行或者手机银行进行密码重置的时候却会错误呢?原来,还有一个手机银行预留手机号的选项。我两个储蓄卡都已经设置了正确的预留手机号,但网上银行的账号却没有。而设置网上银行的预留手机号不只要用身份证,也要照相,最后还要银行经理拿着个iPad对照我的身份证以及我本人才最终确定。这种关联很搞笑,我用自己的手机号去工商银行的手机银行注册,被告知已经有账号。但是当我拿着已经绑定网银的储蓄卡去重置密码的时候,却告诉我预留手机号错误。正常人的思路都会觉得那是银行卡跟手机号不匹配,但实际上,工行的思路却是银行卡被绑定的网银账号上面没有预留手机号。提示信息那里就应该显示网银无预留手机号才对啊!然后再来一句,请到柜台绑定网银预留手机号。想死的心都有了,搞了一大通,每个月都给我扣掉两块钱的信使短信费,最后确定银行卡跟手机没问题,是网银跟手机通讯有障碍而已。而这种神经病的事情估计也只有那几大国有银行才干得出来!工行一直把PC使用的网上银行称为网银,把智能手机使用的网上银行app称作手机银行。但实际上,登录密码是相通的。

好不容易搞定了网银的预留手机号,也终于重置了密码。终于可以把没有绑定在工行网银上的储蓄卡也绑上去,但是刚输完一些东西以后,就提醒我U盾没有下载。我那个去,我的U盾是标准大USB的,怎么可能插得进手机!于是我就拿的那个界面去前台问。被告知如果要大额转账,手机银行配套需要使用密码器或者新版的U盾,新版的U盾有两个USB口,一个可以插电脑,另外一个可以插手机。如果不使用密码器或者U盾,只能进行小额的转账,也就是每天限额5000元。密码器只能进行每天转账5万元,U盾则是每天100万。密码器不用钱,但是密码器用的是电池,用完以后再去换估计就要收钱。新的U盾是55块钱。于是我就在那里纠结了。小额每天5000元,简直就是怜悯!!!即便是密码器,每天5万元,也需要很多天才能完成任务啊!但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想通了该怎么处理工行上那些不大的小额。大堂前台告诉我,如果把网银取消,重新开通,就不需要去柜台,直接可以办新的U盾,但是如果要继续使用现在的U盾也要增加密码器,就必须去柜台。所以,我又老老实实地排队去柜台。去柜台也有个好处,她一次性就帮我解决了所有问题,并把剩下的储蓄卡也绑到了网银上,不需要继续在大堂用智能机自行解决。柜台下来后我直接坐到了一个没有人的安静小角落,折腾那个密码器以及手机银行。惊讶地发现,原来用密码器配合手机银行转账,每天的限额,最多并不是大堂前台所说的5万,而是20万。这个度足够我一次性解决掉那一笔不大的小额。当我把钱转出去并收到确认短信的时候,真心如释重负。要把钱从工行里转出,真的相当困难!最后,我把卡上余下的资金做了定期。一开始做的是一大笔的节节高。回到家以后觉得心里不平衡,这样如果其间把钱拿出来,我就亏大了,不如把那一笔大的切分为N份小的。如果要使用,不过是损失某些小钱的利息而已。这个技术我昨天刚从招行那里学回来。于是神经病的我,又再次跑了一次工行,利用自助的机子把那笔大的提取出来,然后再分为N笔小的。

完了以后,我跟我妈去了华润万家,因为被告知移动的和包券,在3月31号之前如果不在某些商家那里使用,往后估计就没有了。在结账之前,我只知道我妈大概有107块多钱的和包券。在排队结账的时候,我确定知道,具体数额是107.68元。我妈只确定必须要买两包39.9元的大米,剩下的部分,她转了N次都没想到要买什么,于是余下的部分就由我去负责选购。最后结账的时候,购买的所有商品合计,107.60元。神一般的精准,我们就只是亏了八分钱而已!!!这完全是运气,因为如果昨天我妈在家乐福看到那个米也是这个价的话,早已买了,如果今天再看到,肯定会觉得亏死。今年过年的时候,移动有充200送100和包券的时候,我妈还抱怨了我半天,她以为送的是话费,但送的却是那个东西。但今天过后,她必定会觉得这次真的是赚回来了。之前和包券支持的是沃尔玛,但沃尔玛不能立即消费,而只能先换卡后消费。虚拟购物卡是以五十元为单位的。所以我妈账号上的107块多没办法都用光,但这次我们却运气超好地掐到了这样的数额。

虽然会有不如意,但我觉得近期运气也是有偶尔灵光的时候。

2015-06
9

宿命的年龄差共鸣

By xrspook @ 13:02:20 归类于: 烂日记

个把月前,我根本不知道Aamir Khan是何方神圣。直到我在2015-04-30完整地看了我人生遇到的第一部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之前也看过印度电影,不过并不完整,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在儿童节前后翡翠台看过《小鞋子》),我被彻底地震惊了~ 在短短的1个多月里,我又再看了4部!要知道,宝莱坞的电影是出了名长的,最短的也有150分钟+,如果遇到4-5个小时的请别惊讶。快30岁了才领略到印度宝莱坞的厉害,我真心后知后觉,不过让我感到异常熟悉的是,好吧,我觉得叮的一声让我震惊的人总和我保持着好段年龄差距。《三傻》是2009年的电影,AK是1965年出生的双鱼座,尼玛的都44岁了喂!今年是2015,他老人家都50大关了喂!从我很小开始,我就默默觉得有那么个法则,通常我对别人的欣赏得和我有15岁+的年龄跨度。1968对我来说是一个挺神奇的数字,现在更加是晋升到1965了我那个去。在Nadal之前,我几乎从未对比我小的童鞋表示真心的赞叹。

好吧,我暴露出了我是大叔控,但那种控主要是心理而不是生理的,生理上而言,我是我自己的忠实粉丝。←_←自恋狂+大叔控!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我总觉得大叔们,那些年龄上比我年长一大截的人的思想层次让我更觉得共鸣呢?这不是装逼。这可能跟我的家庭有关。我出生的时候妈妈已经37,爸爸已经42,我长在一个相当晚婚晚育的家庭,从来我接触的长辈都是比我年长40岁左右的,我向来都觉得比我长20岁左右的人思考模式和我相仿,其实我的思想算是young的了。从年龄上说,有20岁的差距当然不能说是同龄人,但其实算起来,他们的父母其实跟我的父母相差没几岁,我之所以觉得比我长20岁的观点我更容易接受估计是因为我们上一辈的人年龄经历相仿。我们生在我们各自的年代,但家人的影响不容忽视。

至今为止,我只看过Aamir Khan的2部电影,一部是《三傻》,另一部是我昨晚看的《地球上的星星》。讲述不同的故事,运用了不同的手法,但在两部电影里面AK就是王小波说的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别搞错,我不是要把AK比作猪,完全没有贬低他的意思,我想说的只是他在两部电影里都是那种平常人但又超乎平凡的角色。《三傻》里他是个聪明绝顶的无名小卒,《星星》里他是个小时候患有读写障碍长大后不走寻常路并用其特殊方式帮助关爱小孩子的人。两部电影里他两个角色的那种自信、睿智都让人着迷。难道这就是印度片里的英雄主义?靠的不是用超能力抛头颅洒热血拯救世界,而是用平凡人平凡事科学合理的方式感化身边的人。这种人得称呼为“草根英雄”?在天朝影视作品里,逻辑、真实都是浮云,在医务剧里你都会觉得那玩意很假很假,就更加不用说抗日神剧的各种布景化妆能让你多么想吐了。从前,我觉得美剧里的逻辑性科学性很好,但看过印度电影以后我终于明白到为什么印度的医学和科学可以这般牛叉了!人家根本不用显摆,只是随意的轻描淡写就是逻辑和科学,因为那根本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无需装逼。印度片我觉得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故事情节!可能很浅白,没什么峰回路转险象环生,但人家的主题从一开始就相当的明确且全片都从一而终地坚决执行,你不需要看完电影以后还努力思考我到底看了什么?他们是为了表达什么?而之所以主题让人印象深刻是因为我看过的这几部片要表达的都不是什么A和B爱得死去活来(这种情节在偶像剧里TMD太泛滥了),而是确切地反映出一个社会/历史/人性问题。我看过电影《钢铁侠》三部曲,但现在让我回想起具体哪一部说的是大概什么故事我完全忆不起来。好莱坞的名气毋庸置疑是响当当的,但最最主流的未必就是最好的。
我还想看更多AK的电影,我真心想知道这个演员的风格是不是经常如我看过的那两部电影那样。反正,他那两个让人觉得我们都应该平凡向善的角色实在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明明在两部电影里他演的都应该是年龄大概20左右小毛头,但实际上他已经是40多岁的大叔了(你知道他的歌舞段的表现有多么优秀吗?!唱功和跳功让你完全feel不出他是大叔好吗!情况就像WWE的Bray Wyatt,没见过他摔角表演的绝对不会想象得出那个死胖子的柔韧性和敏捷度怎么可以那么好!)。我这个后知后觉的一个大叔演愣头青我居然没感觉出来,呵呵呵,我真是脸盲。肉体敌不过时间的摧残,但心态可以长青。从心理上说我已经是个奔四的老大妈,但在大街上却经常被认作是大学没毕业的小子。老天爷真会开玩笑。

我运气好,所以我看过的印度片我感觉都很有诚意和良心,反观天朝,可以拿得出手向外国人力推的片子在哪里?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