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
11

填充单价

By xrspook @ 9:49:59 归类于: 烂日记

工作出现了些许空余的时光,于是我赶紧继续开始看我的《DAX权威指南》。筛选上下文、行上下文这种东西实在让人非常抓狂。有些时候我是完全理解那种关系到底是什么,但实际上当用起来的时候又好像各处碰钉子。

一步步的学习DAX这没有任何问题,但学着学着自然而然我就会往自己的问题上面靠,于是心就飞走了,然后虽然已经学了100多页,但是感觉我还是找不到思路。我不知道如何在Power Pivot里面把两个日期扩充为一个日期列表。于是我就折腾了一番,这个在Power Query里实现我100%肯定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以前我好像做过。支持我使用的方法是修改人家的高级例子,从前只是一步一步按部就班来。以日期扩充之后的表为基础查询模型里的计算库存不是不可以,但是翻来覆去非常耗时间。从前在PQ里计算库存,在情况不那么复杂的情况下弯曲折叠各种填充已经很耗费人力物力,而这种库存的计算实际上在DAX里面是秒杀完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年我放弃了继续走PQ这条路计算库存以及库存费用。在PP里,计算库存其实我早就已经搞出来了,虽然实际上那个筛选条件我至今都没搞懂。现在的问题是那个阶梯费用表达把我难住了。从简单的几个时间区间生成一堆连续日期单价对PQ来说实在太简单了,但为什么这种事情用DAX去表达却那么的难呢?所以实际上我觉得这个问题跟库存的计算一样,我还没想到那个方法该如何表达,也就是说理论上要做到这个也是很容易的。

如果我的单价用PQ实现,我的库存用PP去实现,最终我只需要很笨地把两边的数复制一下,然后在另外一个地方做一个很弱智的合并,显然这样也能曲线救国,以我现在的知识储备可以这般做到,但显然这不是我想要的效果。这个问题在近期我又开始纠结之前,已经困扰了我一年有多。

虽然不知道最后的那个灵感什么时候才会到来?但我知道那一定会到的。

就在这篇东西口述出来后,那个晚上我什么都没干,没有运动,也没做其它别的,一心就扑在PP里实现单价这个问题上。接近晚上10点,这个问题好像终于有了破解的苗头。用的是LASTNONBLANK函数,网上教程用的是LASTNONBLANKVALUE,但PP里没有这个东西,为什么呢?Power BI里面有但Excel里没有???

LASTNONBLANK ( <列名>, <表达式> ):为表的每行计值表达式,返回结果不为空的最后一个列值。

LASTNONBLANKVALUE ( <列名>, <表达式> ):为表的每行计值表达式,返回结果不为空的最后一个列值所对应的表达式的值。虽然被归为迭代函数,但与 LASTNONBLANK 不同的是,LASTNONBLANKVALUE 的<表达式>参数在筛选上下文中计值,这是由于存在一个隐式的 CALCULATE 将行上下文进行了转换。

https://www.powerbigeek.com/dax-functions-lastnonblank/?f=1
https://www.powerbigeek.com/dax-functions-lastnonblankvalue/?f=1

以我现在的水平我是搞不懂他俩到底什么情况,但Excel里没有我也没办法,把LASTNONBLANKVALUE的东西转化为适用于LASTNONBLANK,这又折腾了好些时间。其实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为了向下填充,如果这个地方空白,就用这一列对上一个有数的那个东西向下填充。当然,其实这个东西一开始的意图不是填充,是为了找到最后一条记录,这种东西要准确,通常默认跟时间关联。

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我总算在单价这个问题上发现了我觉得应该很简单的实现方式。

2022-10
10

补洞洞

By xrspook @ 9:06:29 归类于: 烂日记

上一次投篮之后,我就打算把袜子丢掉了,因为其中一只袜子上面已经有两个洞洞。上一次投篮的时候,其实没用多长时间,我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大脚趾已经从洞洞里伸了出去。脚趾卡在洞洞上的感觉很不好。那次我以为自己已经把袜子丢到了垃圾桶,但结果晾衣服的时候却发现原来我又把它丢进了洗衣机。既然已经洗干净了,那就再穿一次吧。下一次穿的时候已经是下一次投篮。因为上一次的经历,所以这一次在开始之前我就拿出针线把那两个洞洞缝上。一开始我只想缝可其中一个,保证大脚趾不会伸出去,但实际上用锁缝的方式缝一个洞洞用不了几分钟,而且线还有剩余,于是我把第二个洞洞也缝上。看上去不好看,但穿在脚脚上一点感觉都没有,因为我缝在外面。如果要好看一点的话,肯定要放在里面,但是袜子这种东西为啥要好看,自己穿着舒服也就可以了。如果没有缝上那两个洞洞的话,袜子我该丢掉了,但因为缝上了洞洞,所以袜子又可以穿一段时间。袜子穿到什么时候才丢掉呢?其实我也搞不懂,小时候觉得袜子很容易会穿烂,又或者会有很大股味道,但自从我开始穿毛巾底的袜子以后,要把袜子穿烂很难。现在被我整出两个洞洞的袜子的确也是有毛巾底的,但问题是我买这批袜子已经好多年了,虽然之前没拿出来穿过,但是放在那里也会老化。绝大多数情况之下,毛巾底的袜子被我嫌弃换掉最主要的原因是脚踝那里越穿越大几乎没什么弹性,于是袜子就非常容易往下滑,因为我买的那种袜子基本上都是中筒。很久以前也买过短袜,但那种东西好像我总感觉他会掉下去。一直以来我都没有买高筒的袜子,因为相对于中筒的来说,高筒的要贵一大截。

在开始投篮之前,我做的所有运动基本上都不耗袜子,起码我不需要缝合什么地方。除了脚踝那里没有了弹性以外,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脚底已经被我踩得毛巾底扁平了。我感觉脚底太硬,所以就换掉。所以简单来说,跑步跟投篮相比,跑步基本上不耗袜子,但是投篮,已经把我好几双袜子穿出了洞洞,每一次那个洞洞都是大脚趾的地方。

现在我考虑是不是要换双鞋了。因为现在去投篮穿的是飞织的鞋子。随着血液的不断涌入脚步,投篮过程中脚会发胀。因为会发生这种事,所以我的鞋带不能绑得太紧。但不绑紧鞋带脚趾又会往前冲。于是很多时候我都能明显的感觉到脚趾那个地方有压迫感。我也搞不懂为什么天越飞织的鞋子,那种设计用来跑步的的运动鞋会有这种问题。他们的这个毛病到远远不是鞋太窄了。以前我穿的那双很便宜的迪卡侬儿童篮球鞋从来没遇到这种问题。之所以不穿那个是因为那鞋子透气性太差,而且因为也放了好长一段时间,所以不断开胶。对一般的运动鞋来说,只要用好之后两个洞洞就可以把脚踝固定在鞋跟部分,但是天越飞织的鞋子好像无论如何都做不到。

我是不是要买双靠谱的鞋呢?

2022-10
9

社交恐惧症

By xrspook @ 9:01:41 归类于: 烂日记

聚会是什么?聚会是一种让我觉得浑身不对劲的事情,一直以来我都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家人的聚会还是同学,或者同事的聚会。所以可以的话,我一定会尽量避免这些东西发生。

还记得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真的很盼望放假,尤其是过年之类的。因为那就意味着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在大人的眼中,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估计能玩在一块,然后他们大概就算是解放了,虽然孩子凑在一起吵架打架之类的东西难免会发生,但相对于一天到晚都缠着他们各种闯祸、让他们发火,小孩子一起玩算是给了他们一点私人空间。熟悉的小孩子一起当然很快乐,但问题是过年的时候。跟一些不怎么熟悉的亲戚的孩子在一起,我觉得那没有什么好玩的,反而会让我激发某些社交恐惧症。也不是说别人不让我融入,而是我不知道该如何进入他们的圈子。因为我就没有说服过我自己要进入他们的圈子,那个时候我只想赶紧离开那个地方。回到我熟悉的环境,回到与我最亲的那些人身边,玩我自己的或者跟我熟悉的人一起玩。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实际上我是不想跟他们玩,因为一开始就有这种抗拒,自然就很难融入,而且当时我也觉得,他们跟我不熟,他们也不想跟这个亲戚的孩子一起玩,当然这只是我所想的。至于别人是不是这么看我不知道。亲戚的孩子跟在大马路上随便找一个路人没什么区别,因为一年就只见上一面,对孩子来说,一年的变化是很明显的。服装在变,样貌在变,哪怕在大街上直接碰到肯定也不会认出彼此。所以陌生人在一起有什么好玩的呢?但是又有这么一个观点,所有熟悉的人都是从陌生人开始的。哪怕是把你生出来的爸妈,在你生出来那一刻,大家都是陌生人,但因为接触多了又或者说不得不接触的频次多了,所以变得不陌生。

从前有些人我是不想和他们玩,而有些人我非常想加入他们的圈子,但是他们不想跟我玩。小时候我不想跟比我小的人玩,但我很想加入比我大的那些孩子的圈子,结果他们和我一样,不想跟比他们小的玩。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要是出了什么幺蛾子大人一定会护着小的,然后他们无端端的就会被骂甚至被打。还有一个就是小孩不懂得他们的规则,一个不小心就在那里耍脾气,结果把大人引过来,受罚的依然是他们。所以大孩子宁愿一开始就被骂也不愿意接受跟小孩子。我当年为什么不想跟比我小的人玩呢?其实跟我自己比起来,比我小的那些人脾气已经算很好了,但我总觉得他们什么都不知道,我说的他们不懂,我很难接受他们的无知,虽然我自己也没什么料。于是最后就变成了我跟我自己玩,又或者是我跟我的长辈们玩。爸妈通常不会跟我玩,但是我会跟外公玩,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会陪我玩。外婆不知道怎么陪我玩,我也知道要玩什么游戏找外婆没用,但是如果某件事情是跟吃有关的,外婆总有办法。

所以最终是不是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一直以来我都不需要跟我的同龄人又或者比我小的人社交,一直以来我都只跟比我大的人,甚至比我大得多的人在一起,在他们面前,因为他们都已经相当的成熟,我完全不需要社交。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依然只是个一把年纪的社交幼童。

2022-10
8

自己回去

By xrspook @ 16:30:45 归类于: 烂日记

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我只能提前一天回单位。因为防疫政策是外市返莞后要进行三天三检,在第一次核酸结果出来之前不返岗。这就意味着如果10月8日我才回去,等核酸结果出来以后是10月9日,等于10月8日我是被迫休假一天,这个假期还得我自己拿出来。这种东西毫无道理,但防疫政策层层加码这个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东莞说的是倡导外市返莞三天两检,到了单位就变成了三天三检,而且是第一次结果出来之前不返岗。所以这种加码是麻涌镇的加码?还是漳澎村的加码?又或者是单位自己的加码呢?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上面说得好听,到下面执行的时候,就成了一个扯淡的状态。平时回单位都是蹭同事的车,直坐短短的一一段公交车接驳而已,现在我自己回去得在上面花起码三个小时甚至4个小时。全程开车的话大概一个半小时的事情要花两倍的时间在上面。当然,其实我可以选择全程网约车,但是穷人是不会考虑这个选项的。虽然实际上现在我并不穷,但是骨子里就是穷人,没办法。

广州到麻涌,其实很近,相比于增城从化来说,海珠区到麻涌的距离绝对要更加近,但就是因为这是两座城,所以它们之间的距离根本不能用物理去衡量。广州的地铁最远端修到文冲。好长一段时间都只是文冲。前两年终于来了个13号线,于是最近的地方变成了南岗。要等待5号线延长线从文冲延伸到黄埔客运港又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传说中的延长线迟迟未开工,终于开工了,但好像没有看到头的意思。即便地铁线开到了黄埔客运港。这也仅仅意味着从广州到麻涌的那条路少了一段中途要接驳公交车的路程而已,那一段路公交车要走大概30分钟,加上等车时间的话估计需要40分钟,而如果是地铁的话,文冲到黄埔客运港估计顶多不会超过15分钟。显然这又可以节省了一点时间。也就是说从我家到黄埔客运港,如果有5号线延长线的加持,全程大概只需要一个小时。从物理上来说,这实际上已经走完了从家到单位2/3以上的路程,但实际上。从黄埔客运港到单位的路兜兜转转。外加公交车到车次不多,结果还得丢起码一个小时进去。在大城市里,公共交通几乎可以这么说,可以解决一切,甚至绝大多数时候会比你自己开车还要快,但是一到小地方,开车跟公共交通就是几倍的时间差距。因为公交不通,所以大家都习惯了自己开车,有钱的开4个轮,没钱的开电动车或者单车。因为一开始受众们都已经自行解决,所以哪怕你公共交通上去以后,人流也不多,人流不多就意味着即便那条线路是存在的,但是也仅仅是存在而已,完全谈不上很方便,因为你必须在那条路线上兜兜转转外加很长的等车时间。

5号线的延长线等了好久,佛莞的轻轨也等了好久。相比于5号线地铁来说,佛莞轻轨等得更久。每一次都说年底会开通,但每一次到年底的时候就渺无音信。

广州和佛山,如果说是同城,的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广州和东莞就像死对头。

2022-10
7

感性的人

By xrspook @ 23:59:28 归类于: 烂日记

我买《公羊的节日》这本小说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那是在说什么的,我只是觉得价格很吸引,然后就买了,这是巴尔加斯·略萨的作品。在我记忆之中,我好像读过他的书,但具体是哪一本我已经说不上了。当我开始阅读后发现,这本书的内容跟标题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的,公羊实际上是一个代号,指代的是多米尼加的某个元首,但那是虚构出来的还是有点写实的意思,我不知道。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读得有些困难,因为角色太多了,名字太长。当我看了好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写的书以后,突然间又变成了翻译小说,就会觉得自己在那些名字之间绕来绕去实在挺痛苦。这本《公羊的节日》不仅仅角色名字很长,里面的情节也跳跃得比较厉害。让我觉得绝望的是你要明白看懂你还得有很多他们默认你应该知道的东西。比如说某些政治事件,也比如说某些党派斗争。如果没有了这些东西的加持,他们在你面前讲故事,但是你却完全不知道他们讲的是什么。

作家和政治总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毕竟作者的东西反映的就是生活。极少数的人会反映一般老百姓的普通生活。如果真有那样的作品的话,有人会愿意花钱买书看邻居家的平常故事吗?如果只是要看一个普通人的普通故事,大概在大家日常生活的聊天之中也都可以实现。我不需要特意为此出一本书了,尤其是现在自媒体时代。通过大家的文字博客、图片分享又或者短视频。各种故事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来。之所以作家的书能变成书,显然他们不仅仅是把生活的故事直接呈现出来,必然会有某些提炼浓缩升华还外加一些像做饭那样的添加了各种调料。主心骨还是那样,但实际上我们所看到所呈现出来的那种色香味已经远远不是一开始的那个状态了。

我是一个理科生,但是我有个很大的特点,是当我看书的时候,我从来不会研究剖析作者的思路意图之类,我只会全身心感受故事本身,于是这也就决定了我是一个非常容易被感动的人。换个说法,容易被感动,也容易被欺骗感情。某些把我感动的屁滚尿流的故事,在某些人面前,他们觉得那不过是一些虚假的、无以言表的东西而已,无论是构成还是表述方式,又或者是故事的核心都经不起各种推敲,但我觉得,如果生活之中没有了被感动,人跟石头没什么区别。被感动的基础是当你接触某个故事的时候,你完全不去剖析,你完全不能把理智加在上面。情况就好像当你看某部电视剧的时候,如果你总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人的服装表达一点都不合理上面,你总是各种嫌弃,那么你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电视剧的剧情本身上面。当然,如果角色表达出来的东西让你秒秒钟出戏,我感觉就无需继续挣扎下去了。直接不看,换另外一个就好。强迫自己看一个一边看的一边吐槽的东西,又何必这么自虐呢?

感谢老天爷,虽然在各个方面我都不太突出,但起码我是一个感性和理性并存的人。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