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
30

集齐149集YSBLF,完满了!

By xrspook @ 17:15:30 归类于: 烂日记

这两个月我过得很神奇。这两个月,新冠疫情在广东肆虐得挺严重,尤其是在广州、东莞以及深圳,我们的生活就只有打疫苗、测核酸和隔离这三件事。我是今年5月才知道原来有西班牙语的字幕组在做YSBLF的翻译,而且已经做了好几年了。不过他们视频源的质量跟20年前没有本质区别。2021-05-13我知道了NBC正在播YSBLF,同步在网络上放出。那时解锁了116集,也就是最后放出的是126集(在最新的没有出全之前,默认最后10集加锁,只供会员观看)。昨天,2021-06-29,他们把最后一集也解锁了,149集YSBLF(2020-11-16到2021-06-14)全部供美国观众免费观看。为什么我这里说是美国观众呢?因为他们的网站是有地域限制的,其它地方的人看不到,所以只能是美国观众,至于加拿大墨西哥那些的邻近的国家能不能看,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毕竟NBC是美国的国家电视台,旁边的国家不能看也很正常。

2021-05-13到2021-06-29这48天的时间里(NBC为美国观众免费放出了最后33集)。我感觉经历了非常多,首先是想怎么把那个东西下载回来。有了视频,我又在纠结明明那个播放器里就有外挂字幕。外挂流媒体性质的字幕,也就是一边说话一边蹦字出来,不是传统字幕的那种。接着,我们终于找到了下载视频以及下载官方外挂字幕的方案。但是光是这个视频下载,就耗费了我们很多时间和精力,因为是用某些手段下载回来的,所以片子的时长跟实际可能会有差别,而这种可能性还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导致问题。视频下载回来,某次检查的时候我发现有些画面卡住了,有些画面音频和视频显然对不上,为什么会这样呢?于是我拿了个播放器以10秒的或者5秒递进的速度去拉长度大概是42分钟一集的视频。在这样的检查方式之下,我挑出了很多有问题的,但即便我已经正着一个5秒钟,然后反着一个5秒钟,还是不能保证检查过的那个视频真的没有卡壳。最后我的朋友发现最靠谱的检查方式是检查下载回来的视频跟网上播放的那个视频的时长是不是一致的。如果时间差大于两秒,肯定会有瑕疵,就得重来了。在发现这个之前,我们已经整了100多集,每一集的文件大小是1.26GB。理论上我们搞了100多集,但实际上我们的下载量可能是那个数的1.5到2倍。发现的这个诀窍以后,把视频抓回来后我们会检查时长是不是一致,没有问题以后再上传和下载。这样就保证了往后的那些不再有问题。149集的YSBLF,我们在接近120集之前走了很多弯路。

我有担心过万一NBC全部最新的都放出以后,会把全部149集都上锁,那该怎么办?这种事的确有些视频网站做过,但幸好NBC非常良心,最新的全部放出来以后,他们仍然按照平时的规则每个工作日解锁一集,所以最后我们终于可以免费完整地看到这部神迹般的经典电视剧。

超过20年的漫长等待,换作是当年,又换作是几年前,谁也不会想到这部电视剧居然会再次播出,而且是以高清的修复版播出。NBC上可以看到高清的YSBLF,我感觉RCN之前重播的时候(2020-10-15到2021-04-05,共111集)也是高清版本,但是他们不在网络上放出,又或者因为地域限制我们这些外国人看不到。为什么我会有这个感觉?因为JEA的某条IG里他说到:他在工作,外婆不在,只剩妈妈一人孤军奋战,于是妈妈祭出电视大法绝招镇住孩子。儿子小东东(Antonio)真的会上当吗?电视画面是YSBLF,右下角有RCN HD的徽标,屏幕中央是Armando,虽然写的是高清,但画面比例是4:3,RCN你这是逗我玩吗:P

20年后完满了,感觉好幸福。

2021-06
29

我要找回自己的IG资源

By xrspook @ 10:39:08 归类于: 烂日记

我已经不记得为什么自己要把自己以前的IG账号删掉,为什么我删掉了自己的账号但我的邮箱却没有任何痕迹呢?理论上应该不会这样。但是我的确已经找不到自己从前的IG账号,这是事实。我该怎么找回自己的图片呢?有一些很重要的,手机上我还有,但那只是极少部分,从前我觉得很重要的那些。至于其它的到底在哪里呢? IG在我印象之中一直都跟脸书关联,但是我的脸书里没有一个单独的 IG相册。在某些相册里的确有一些来自于IG的图片,但一眼就能识别的出来,因为正常手机拍照的话不会是正方形,而那些图片又不像是原图。大概是我存来存去后的结果。

我应该怎么找回那些东西呢?我直接把instagram和自己的名字放上了搜索引擎,出来的居然是flickr的网址,因为之前我用IFTTT自动关联了两个账号,当我在IG上发图片的时候就会自动推送到flickr,但问题是自动推送过去的那些图片都不是原图,因为高度只有640像素,为什么自动关联推送的图片不是原图呢?为什么就不能设置为原图呢?然后我去翻找自己的微博,如果我真的很珍视那些图片,显然我在IG上发布以后,也要在国内来一发。结果我却发现微博上只有极少数的IG图片,而且微博上的图片经过压缩。豆瓣上我有一个放橡皮章的相册,里面也有我少数几张IG的图片。让我惊讶的是,原来豆瓣的图片现在已经被压缩成了 webp格式。我甚至把自己的推特也翻了一遍,还是没什么效果。接下来我就回宿舍拖地了。

在拖地的过程中我突然想到会不会我的小米云从前同步数据的时候有保留那些东西呢?以前数据同步我是一直开启的,但因为有时WiFi不好,会把我的机器卡死,所以现在我不再使用那个功能,而且图片越来越多,有些是我根本就不想上传的。在小米云那里,我的确找回了部分 IG图片。说来也奇怪,那些东西居然在我的云盘里面那里显示的文件夹是手机备份。实际上备份的日期又是2016年,但备份的内容实际上是我第1台小米手机小米1S青春的,而我的第2台小米手机小米4c是在2013年12月开始用的,而云盘那里的手机备份却是2016年备份2013年的部分内容。这到底是什么逻辑呢? flickr上面的部分IG图片除了不是原图以外,还也都只是我部分的IG图片,大概因为之前我没有设置自动推送。

所以现在对我来说,我到底有多少IG图片简直就是个迷。从我的微博看来好像 IG抽风了一段时间的。2013年我有玩那个东西,2015年我也有搞,但其他时间呢?那些我应该缺失了很多的橡皮章的部分呢?它们到底在哪里?在我开始用第3部小米手机红米Note7之前,我把小米4c的相册全部都备份下来了。但是里面的IG文件夹里的东西明显是被删减过的。在删减之前,我到底有没有先对那些图片进行备份呢?

现在要重新回想起好几年前的东西实在是太难了,但是在这个拿回自己资源的问题上。我必须得死磕。

2021-06
28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By xrspook @ 11:22:51 归类于: 烂日记

前天高考放榜,昨天我初中的班主任找我问一些关于华农的问题,但实际上那些东西我都回答不了,根本回答不出来。因为在我那个年代,不存在这些东西。现在即便有了这些东西,肯定也不是我的考虑范围,因为太贵了。那我的老师之所以考虑这个问题,是因为钱意味着具有特权,所以同一个专业,加了个国际班的东西,录取分数就要降一些。之前我也听说过这种学制好像是2+2或者2+3,但是昨天我才知道,原来华农新成立了学院,叫什么都柏林国际学院。学制4+0,也就是4年都在华农,但只要你符合要求,就能拿到华农以及都柏林的学位,这样好像太假了吧,入学分数比别人低,学费比别人贵,用的师资也说不准到底是什么,同样4年以后毕业就因为钱所以能拿到了两个学位证?

天底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但话说回来,那个学院现在只有三个学科,一个是园艺,一个是食品质量与安全,另外一个是生物科学。如果是这三门学科都在各自的学院,不过叫做国际班的东西里面,用的师资肯定是跟其他一样的,但问题是他们被独立了出来,据说专业课都是由都柏林的外籍老师授课。外籍照相师就那么几个,专业课可不只是几门这么简单。

这个都柏林学院一开始听名字我就觉得很不妥当,全称叫做“华南农业大学广州都柏林国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如果名字是叫做“华南农业大学都柏林国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我觉得这还说得过去。就等于是两间学校的合作,但问题是在华南农业大学之后加了个广州两个字,这就很神奇了,因为这种被包含的关系比较暧昧,通常来说取了个这样的名字就意味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完全独立出去。说是说毕业的时候会拿到单独的华农毕业证和都柏林学院的毕业证,但问题是如果华农的毕业证上写的不仅仅是华南农业大学,还有后面那一串字,那就很尴尬了。但是这实际上又只是华农的一个学院,就像是华农的一个国际学院。在纠结学位证、毕业证上该怎么写的时候,我特意翻出了自己的证件,发现上面没有提到我是什么学院的。所以天底下有这么便宜的事吗?就像中山大学,广州大学之类的那些二级学院毕业证上应该都写得很清楚,我觉得这个都柏林学院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继续教育学院,在毕业证上会写清楚的。以前华农有个珠江学院,在五山公寓的时候有一栋宿舍楼就专门写着那个名字,虽然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珠江学院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我们知道那好像是一个二级学院,不过在我们入学的时候好像已经没听说过招生之类的了。

我在华农读了4年本科,学费是一年5000多,所以不到3万就读完了,当然还没算上住宿费以及其它生活费。但是这个中外合作的都柏林学院,4年读下来光是学费就要26万。那种感觉就像是高考分数不够用钱去补一样。华农里面有很多贫困生,他们是拿资助读书的,所以他们签订的协议里写明了是什么专业,不能转科。他们的学费可能免了,但是他们还是要做很多勤工俭学之类的赚自己的生活费。那里有很多学霸,但是因为家里穷读不起,所以即便他们的分数很高,也只能去一些限定专业,一些在这个大学里有国家资助的专业。相比之下,这个都柏林学院的设定,让人感觉非常逆天。

在我读书的那个年代,没有这种选择,但现在这居然变成了一种分数不够的补救策略,哎~

2021-06
27

跟读

By xrspook @ 11:12:48 归类于: 烂日记

星期四下午等待核酸采样排队的时候,我不断地重复着某个视频里面的6句话。虽然我已经非常努力地去跟,但是效果还是很一般。在那天之前,我只跟上了第1句话。因为相对来说那句话的节奏和单词比较好掌握,余下的那些真的让我很绝望。周四的那天,尽管我已经非常努力,但是还是不太行,所以那天晚上睡觉之前,我调整了视频播放器的播放速度,从正常速度变成了0.5倍速,也就是速度放慢一倍。这样的话我总算听清了某些单词,我也终于可以跟上了。在放慢了一倍的情况下,我才跟上了大部分,但是还有一些,即便已经慢了一倍,依然觉得很快。西班牙语这到底是一个什么的语言,为什么说得噼里啪啦那么快!

星期五的下午下班以后,当我整理浏览器里面暂存下来的资料的时候,我又发现了一篇介绍这个视频的文章,在那篇东西里,作者把视频里的几句话写出来了。之前我跟视频的那几句话用的是机器翻译的,虽然大部分也就那样,差不多就那个意思,但是机器的结果还是跟我听到的有点区别,比如说倒数第2句,我明明听到最后那个单词是mundo,但两个网站的两种机器翻译结果都不那样,我不知道为什么其它单词他们能识别出来,但是mundo这个单词连我这种菜鸟都能听出来的,他们反而识别不了。听写这种东西,我感觉要机器去做,它们必须用AI,否则肯定很错,而且视频听写这种东西还外带着其它干扰,比如背景音乐。要进行机器AI听写,通常意味着要给钱。我选的那两个是不用钱的,当然如果我还要翻译,还要把它们下载回来是要钱的,但纯粹只是把不到30秒的视频听写几句话,我人肉把那几句话复制粘贴下来不用钱。不用钱的东西肯定会自带不完美,如果我不是用机器听写,而是真的找个懂西班牙语的人去听写的话,可能会好一些,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个人会被我折磨得好痛苦。这种恶心事是我自愿选择的,纠结我一个就好。

1
00:00:00,186 –> 00:00:02,580
Que cuando tienes cortocircuitos.

2
00:00:03,086 –> 00:00:07,040
En tu mente, siempre hay un lugar.

3
00:00:07,873 –> 00:00:09,420
Donde regresar.

4
00:00:09,840 –> 00:00:15,733
Y cuando eso lo puedes lograr, encuentras algo que se llama creatividad.

5
00:00:16,233 –> 00:00:18,786
Que comprende la forma como miras el mundo.

6
00:00:19,906 –> 00:00:24,800
Yo no podía aprender fácil, pero aprendí a crear fácil, a defenderme.

当我终于找到了人肉的答案以后,我终于可以对之前的那6句话进行一些修正。但是不是人肉听写出来的东西就一定对呢?所以我又把视频以0.5倍的速度播放,一点一点地检查,结果发现好像大概就那样了。

有了靠谱的6句话以后,我终于可以尽情地去模仿。星期五晚上我又花了好些时间继续模仿。终于在晚上大概9点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有点大功告成了,虽然不能保证100%每次说出来都靠谱,但多录制几次,还是可以挑出一些自己比较满意的版本。昨天一边在淘宝薅羊毛的时候,我一边念念有词地背着那6句话。虽然已经一直不断地在重复,我却一直能感觉得到自己其实上每一次都可能有或多或少的瑕疵,更不用说星期五晚上我录制的时候有多么的痛苦。

录制的6句话光是我自己说还行,因为速度由我控制,只要慢一点,我就可以以我理解的方式尽量咬字清楚,但是如果要一边播放视频我一边跟着说,那就比较呵呵了,但又必须经历这种事。录制的时候我该怎么处理呢?我是用手机录制的,即便我觉得自己的音量和手机播放视频的音量已经差不多,但录制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声音完全盖过了视频。所以最后我的方法是把用来录制的手机放在最远,然后是我播放视频的手机,我自己尽量往后靠。要让我说的话跟视频完全对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哪怕我们的速度是一致的,但是我们的起点有一点点差别,就会有不同步的现象,就更不用说某些句子太快我一直很迷糊,管不了咬字语调之类的东西了。对我来说那些句子简直就是魔鬼的速度,是折腾人的巅峰!这大概因为我从前从来没有如此执着过模仿别人的句子。


原视频


我的版本


跟读版本

花好几个小时去模仿6句加起来只有25秒的话。世界上还有没有神经质的人做这种神经质的事呢?我感觉肯定是有的。他们会用什么方法让自己模仿得更好呢?我很想知道。

PS:如果现在再录,我确信效果会比周五晚上的好,但我不会再录了。

2021-06
26

喜欢搜索

By xrspook @ 13:15:16 归类于: 烂日记

我到底有多么喜欢搜集资料呢?这个东西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反正一定程度上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我会上瘾,无论是什么话题。在八卦的问题上我会上瘾,在学术的问题上我同样会上瘾。

我一直都很喜欢大学的文献检索课。那门课程教会了我们做使用查找专业文献的中文的搜索引擎以及外文的搜索引擎。这种优势大概只有在综合性大学才能有。因为如果学校不够大,估计买不起那么多个数据库的查询权限。虽然华农买了很多,但是华农的人也很多,所以我们还是会塞车。不过塞车通常只会出现在中文期刊引擎,外文引擎极少人去蹲坑。相对于中文搜索引擎来说,其实外文的那些逻辑性更强,关键词搞对了,正中目标的概率更高,而且如果找对了一篇,你就可以从那一篇引出非常多其它东西。这个是拉一个出来就引出一串的节奏,非常好玩,但在中国的文献里面拉出来的那些有可能就像我自己投机取巧那样,只是用某个案例提一下凑一下数。这种事情在综述里面最为常见,实际上当我要搜索资料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之下,我想要的不是这种,而是某些确切的案例,想知道某些实在的现象。

专业搜索都是有套路可言的,但是在八卦搜索方面完全要发挥你的想象力。当然如果你不通过搜索,而只通过蹲点的方式就没有这种烦恼,但是搜索出来的东西可能会更加有趣,因为你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遇到一些让你很惊喜的内容。之所以会这样,大概是因为蹲点的那些发布的模式基本上都已经固定下来,无论是内容还是编排方式。人人都从那个渠道去获取信息的话,就没什么惊喜可言,而且当你习惯的那个发布的频率以后,你还会莫名着急等待,某一次等不到的时候可能会大发脾气。之所以要在八卦搜索的时候花心思,是因为我们在国内,外国的很多东西我们都无法直接看到。倒不是因为内容真的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某些平台早就被一枪打死了。对我们而言,我们自己也很习惯在我们熟悉的平台发布我们的信息,在中国,我们用得最多的肯定是微信微博抖音快手之类的东西,当然也会有人用一些小众的平台,又或者像我这样喜欢独立建自己的网站,写自己的blog。多年以后我觉得要保留资料的话,其实最安全的方式还是自己说了算,不把东西发在平台上,哪怕你现在觉得那是一棵大树,肯定不会倒,但是“肯定”这两个字是不存在的。yahoo这棵树够大了吧,但是还是倒了。就更不用说其它平台上面的各种非主流的,那通常只是用来试一下水。这么多年观察下来,全世界范围之内依然能够撑下去的博客系统大概只有 Google属下的blogger,以及可以在平台玩,也可以自搭的WordPress,其他的东西都是浮云。图片可以找不到,视频可以找不着,但是当文字和数据文档找不到的时候真的让人很抓狂。比如前天晚上我找不到一个Excel文件,我觉得大概是因为我没有把它命名好,所以不知道为什么就删除掉了,但幸好我在我的坚果云的回收站里把它找到并存了回来。理论上那个文件应该不存在了,但是坚果云不知道为什么仍然留着。那个文件是我2019年就删掉了的。文件里的信息很重要,因为我在那个文件里记录了Dangal在中国上映61天的全部票房信息,里面也有我自己编排的Tabata,同时也有当年我为了备战广马半程马拉松给自己制定的跑步训练计划。这些关键的信息找不到那可是天大的可惜啊,因为全部都是精心记录编排出来的。我不知道坚果云是因为什么原因,居然还可以把我那些文件存回来,因为理论上他们只有1个月/3个月的后悔药(免费用户1个月,付费用户3个月)。这是非常伟大的功能,但问题是也让人觉得有些心寒。万一我某次不小心放了一些不该放的东西进去了呢?

找回来就好,总比找不回来活在记忆的纠结中强。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