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
31

元宵后见

By xrspook @ 17:19:52 归类于: 烂日记

终于,在昨天杭州有一个30个人开会,11人确诊出现了以后,总公司连夜决定了2月10号才全体复工。之前,确定2月10号之前不复工的只有各个建设单位,而之所以建设单位确定不能复工,是因为东莞市已经下了命令,如果在那之前复工的,肯定要受处罚。工地是最难控制的场所之一,首先是因为那里人员很多,而且相对而言,卫生环境也比较不可控,一旦发生疫情,几乎可以这么说,是灾难性的。工地的人员若是感染,就可以把一个省的数据刹那之间提上去。我不知道其它地方的工地是怎样的,反正我们单位里,那几个施工工地的工人,过去让我们见识到的情况已经让我们很无语。我相信东莞下达那个命令的领导也肯定很纠结。他除了让大家都不要干以外没办法,一旦发生事故,完全是躺着中枪。

大半夜,总公司终于也发出了2月9号24点之前不复工的通知。不复工的通知里面有一大堆都是可以忽略的话,但是要留多少个领导多少个员工值班却是需要斟酌的。我们单位的具体细则今天早上才终于发布出来,总的来说安排值班的那些人已经算非常迅速了。因为昨天晚上接近11点才发布通知,到今天早上9点前就已经把名单确定下来,相关人员肯定死了不少脑细胞。谁留下来值班?哪些人跟哪些人搭配?这些都是个问题。今天他们还特意明确一条,即便是值班的同志,也不要走来走去,有什么事情要通过电话解决。这种状况就像是上班的人其实也在各自隔。

不需要到岗,但是事情还是得做,不过是通过各自在家里联网完成。报送数据这种事是必须得干的。国家统计局不会管你什么情况,反正那套系统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通过账号密码登录,当然也就没有了地域空间的限制。在这方面,我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为了要完成那些数据的报送,我必须把支撑那些数据的数据都随时带在身上,但幸好这种事一直以来我都有干。如果我的工作只能在单位完成,显然这个时候我就不得不到岗值班了。由于长期以来,做这份工作的人就只有我一个,我早就习惯了飞行工作,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我都可以保证依然可以干活,只要我身边还有网络。以防万一,今天我又拿出了自己的手提电脑,看一下电量如何。我大概是1月17号充过电,今天再打开,居然还有97%的电量。荣耀的MagicBook在电量方面还是挺不错的,我同事新买的那台15寸的联想笔记本电脑,她说一个星期几乎没有用过,但是再打开的时候就显示电量低,已经打不开了。据说有不少新的笔记本电脑都有这个烦恼,好像是因为智能电量控制的问题。因为那个东西貌似在笔记本休眠待机没有启动的时候也会底层运转。我觉得在那种情况下,笔记本就好像手机是处在待机状态,不过是息屏而已,所以电量依然在耗费,而我的内台荣耀的MagicBook没有这个烦恼,因为那台机构低端,不能用指纹启动。估计底层也没有那个智能的选项,所以不会在关机情况之下严重掉电。据说惠普、戴尔、联想的笔记本电脑都会发生严重待机掉电,至于荣耀和华为的有没有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但起码我的笔记本电脑不会。

智能化系统什么的,在这个人人隔离的时候,谁的功夫过硬,一下就分出高下了。

2020-01
30

何时复工呢

By xrspook @ 14:45:04 归类于: 烂日记

前天晚上广东省已经说过,除了一些特殊的行业,这个春节假期要延长到2月9号。这个延长放假,我首先是在上海市的发布会里听说的,上海市那天早上起来就看到手机信息了,而广东的发布会是在傍晚的时候。直到昨天傍晚,单位的领导只说东莞的建筑行业9号之前不能复工,而其它企业,仍旧等待通知。2月3号才复工的通知是国务院发布的,而总公司是在广东发布2月9号复工的那个傍晚才发布2月3日复工的通知,可想而知,我们那个所谓的企业反应速度有多高。对其它直属单位而言,他们的作业不多的,尤其是省储以外的作业,对东莞库而言,作业肯定会有很多,但那些作业基本都是中转性质的。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我们已经没有仓容可以装得下更多万吨巨轮的货了,但是出库业务肯定可以有。客户会要求出货吗?愿意买货的那些企业单位真的有人愿意帮他们拉货吗?从市场的角度考虑,有人愿意给钱,有人就会去拉货,但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我们的复工能保证全体员工的安全吗?据说我们单位的那个厨师是20号从湖北省坐高铁回来的,他就住在我宿舍的对门。据说他已经回家隔离了,但和他一起工作的那些帮厨呢?从20号到最后的春节休假,还有几天时间。只是隔离厨师一个人,足够吗?如果厨房的人都被隔离了,100多号人的单位吃什么呢?一个复工的企业,如果没有备足足够多的防护用品,比如口罩、消毒液、红外体温计这些东西,怎么复工呢?毕竟如果复工就意味着干活的话,我们面对的除了是死品以外,还有司机和船佬,我们怎么保证自己的安全?怎么保证我们不因为那些人而导致自己不安全?把可以隔离的人都隔离在自己家里,即便感染也是几个人的事情,但是把一人聚集在一起,上百号人感染就非常麻烦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省,都一再推迟复工。

所有消息都会跟你说,不建议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如果没有私家车,而单位和家又相隔40公里以上,如何通过自行车或者步行的方式上下班呢?家和工作单位地处两地,一旦隔离,就意味着只能选择一个。现在的医保,能使用的范围只限于投保地。对我来说,这就意味着只能在东莞可使用,虽然我工作的地方离广州就只隔着一个狮子洋,单位对面就能看到莲花山的望海观音。我的家,我的常住地就是广州。所以这样的设置,真的合理吗?从正常的角度考虑,除了参保地以外,是否设置一个常住地允许使用医保呢?或许有些人会作弊,但能否依靠大数据判断作弊与否?比如利用微信、支付宝等各种消费记录,甚至是各个场所星罗密布的人脸识别系统,当然,还有包括手机通话、短信的收发地点。在侦破案件的时候,他们可以确定这个人是否在一带活动,为什么他们就不能用类似的手段判断某人的常住地?当然,之所以没做到这样,肯定牵涉到一个很大的利益问题。如果人民币是在我的口袋里,那就是人民币,无论我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可以使用,虽然有些时候用起来会绕一点,但如果那个人民币被存进了我的医保卡里,即便那是我个人的部分,我也只能在某些地方使用,而在其它地方,那些钱根本不存在。如果这发生在信息闭塞的从前,我可以理解,但现在都什么时代了,我只想把自己的钱在某些特殊的场合用在我自己身上,怎么就这么难?

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这两句话不容易啊~

2020-01
29

这是进化的取舍吗?

By xrspook @ 15:36:10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晚上听说了河南有这么一个新冠病例:某个女孩从武汉回到老家。家里的5个人都确诊了新冠,但是她却毫无症状。这个消息发出来的时候,并没有说这个女孩检测结果是阴性还是阳性。如果是阴性的话,这个女孩就是一个超级抗体,但如果她是阳性的话,大家肯定会觉得她就像当年的伤寒玛丽。伤寒玛丽这个词,我也是昨天晚上看到那条消息后才去查找的。

伤寒玛丽是一个神人,她是一个爱尔兰人,到了美国工作。一开始当的是佣人,后来当了厨师。她把很多人染病,且出现了一些死亡病例以后,才开始被别人怀疑,觉得她不妥。当时的人没法接受这个事实,一个健康的人怎么会伤寒,怎么还会传染别人?如果你硬说一个健康的人传染了别人,显然你就在污蔑她。不过事实胜于雄辩,最终,大家的确证明了玛丽携带伤寒病毒,但是她自己不发病,但会传染别人。伤寒玛丽一辈子只能被隔离在一个岛上的玻璃屋里。据说,医生科学家能用尽一切手段,想杀死她体内的伤寒病毒,结果都无功而返。最终她好像是死于肺炎的。之后,医生对她进行了解剖,在她体内的某个器官里,居然还有活着的伤寒病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她的机体可以跟伤寒病毒和平相处呢?这是一个谜之存在。当我跟我妈谈起这个伤寒玛丽的时候,她马上跟我说,之前我表哥家养的那条比格犬也是这样的例子。他自己不发病,但是他却可以传播病毒,于是表哥家里新买回来的两条小狗都被他的病菌给搞死了。试过两次之后,表哥再也没有在家里养小狗,于是,那条比格犬只能孤独终老。我记得从前老哥貌似也说过,如果那些小狗能完成几次疫苗注射,是可以不受感染的,但人算不如天算,在完成几次疫苗之前,小狗就中招了。

伤寒玛丽的病毒为什么不能被治疗伤寒的药物杀死,这个让我很着迷。如果那个从前的病例放到现在,我们的科学家能找到原因和解决办法吗?或许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必须追溯伤寒玛丽之前经历的事情,她的家族史,还有她从曾经生活过的环境。现在这个河南女孩,她之所以不染病,有些人说是因为她的体质好,而确诊感染的人通常年龄都比较大,身体也没她好。

疫苗、抗体这些东西我一窍不通。为什么有些人没事,有些人却中招,这种行与不行到底差别在哪里?这个东西我很想知道。艾滋病是一种非常恐怖的东西,但是那个病毒离开了人体之后,其实很脆弱,也正是因为这样,艾滋病毒只能通过某些特定的途径才能传播。今天的新闻已经说,新冠的感染病例已经超过了当年的非典。虽然现在的治愈病例还不多,但从死亡病例的数字上来看,其实这个新冠状病毒的致使能力不算太强,而且通常死亡病例都发生在一些本身就有基础病的患者身上。

新冠状病毒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这是首次被人类发现的,但是首次被发现和已经存在了很久是两种完全不排斥的事情。我们之所以会被感染、造成肺炎、造成死亡、造成恐慌,可能与那个病毒突然牛逼了没有关系,而是因为我们集体都变弱了。回想十几二十年前,社会上哪有那么多过敏反应?再看看那些卫生状况不太好的国家,对他们来说过敏症状几乎是不存在的。到底是我们哪些东西变弱了,让病毒可以乘虚而入呢?人类不可能所有东西都变得更强,在进化的路上,某些部分变厉害了,意味着人类肯定丢弃了某些我们的祖先觉得没有必要存在的东西。在进化的路上,知道自己哪里变得更好了哪里倒退了都很重要。

在哪里倒退了这个问题上,我们真的有答案吗?

2020-01
28

又见面了,老马

By xrspook @ 17:32:03 归类于: 烂日记

这个春节假期我已经连续好多天都待在家里,重新看完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番石榴飘香》,然后莫名地让我再次觉得,我之所以喜欢他的作品,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有一些相似点,又或者其实这些不能算是相似点,而是我能明白的某些东西,那是我在其他作家那里无法得到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在看其他作家的作品的时候,某些情况下,我会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很难看下去。越是欧美那边越是有名的,我越会有这种感觉,大概是因为我内心深处一直在抗拒他们吧。于是,我有时会想,翻译的那个到底是如何完成他们的工作的呢?如果遇到某个翻译的人根本不喜欢的作品,他要如何才能开展工作呢?对我这种普通人来说,没有兴趣我就不会主动接受那个任务,但是对那些专业的人来说,那是他们的工作。进行不带情绪的翻译有可能吗?起码对我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哪怕我翻译的是一本科技书籍。还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我跟过一个教微生物学的老师做实验。他曾经给我们每人都发了一章英文原版的微生物学,让我们翻译。现在我已经不记得为什么他要这样,是考验我们的专业水平,还是考验我们的英语水平我不知道。反正,我不仅把正文翻译了,而且也把里面的图片都全部截图下来,然后把里面的单词PS成中文。很多科技类的书籍会把正文翻译成中文,但图片仍然是原文的。我这种连图片也PS掉,也要翻译为中文的,属于神操作。当时我没想过不这么做,因为我觉得一套东西全部翻译才叫做完了,只有把图片都翻译了,读者才不会在看图片和看正文的时候一脸懵逼。翻译那本专业书籍的时候,其实我是有点喜欢上的。翻译得好不好是我能力的问题,但我这种的做法让微生物老师大吃一惊,因为这样的态度显然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认真。

在看完马尔克斯的《番石榴飘香》以后,我开始看另外一本我还没拆掉塑封的,名叫《蓝狗的眼睛》。看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我只是看着一堆还没被拆封的书,随便挑了一本,挑了一本不算厚的,而且从书名也看不出到底是什么的,同时,我也没有看封面的那些介绍。看了两个短篇以后我才发现,原来这本书可能说的都是一些比较神奇的东西。科学一点,那里形容的是人的一些感觉,有可能是实体的,也有可能纯粹是幻想。那里讲的是与死亡相关的故事。说得玄乎一点,这本书整本都在说鬼怪。当我看完第一个故事以后,我就觉得这本书有点像《变形记》。前几个故事都是马尔克斯在四十年代的作品。据说他老人家开始写小说也是因为看到了《变形记》后灵感爆发。之所以喜欢马尔克斯,可能是因为他能把人的那种感觉写的特别真实。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内心活动,有些作家很喜欢把非常大的篇幅用在描写景物上,但是那些完全是描写死物自己。马尔克斯的各种描写最终都是为了表达人物。我觉得马尔克斯作品的镜头感非常强,看他的书的时候,我眼前根本就是一幕幕的电影画面,大概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欲罢不能,但是,也会有例外,比如《族长的秋天》就看得我很憋闷。那是一本一整本书只有一个句号的作品。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大概是因为里面很多俚语之类的东西我没读懂,翻译的人也未必都搞清楚了。

我喜欢跟物打交道,但我喜欢知道人的故事。

2020-01
27

天天在升级

By xrspook @ 14:35:14 归类于: 烂日记

每觉醒来,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展都会有变化。之前是一天一变,然后是几个小时。今天早上起来,打开支付宝的时候我就发现,他们甚至把那个情况通报放在了主页。正常情况下,那里刷新的数据是一个小时一次。到达一定程度,那有可能变成实时,多少分钟一次也说不准。因为这个疫情的发展速度,几乎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去形容。昨天国务院的发言人还说提倡延长春节假期,今天早上的新闻已经变成了直接把假期延长到了初九。这等于春节假期又延长了两个工作日。只要没找到特效药,没有一个确切的治疗方案,确诊人数只会不断增加。没患病的人只能尽可能做出各种防护措施。还记得大概10天前,媒体只是推荐你戴口罩,号召你戴口罩,昨天广州市政府已经规定公共场所必须戴口罩,否则就要处罚。这种规定我完全可以理解,但问题是,我去哪里买口罩呢?口罩这种东西,从之前只是少数人使用,而且有可能是反复使用的东西,现在变成了人人必备的东西,口罩企业,有怎么可能忙得过来。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是出一次门就用一个,但是对一些长期需要佩戴的人,可能一天就得消耗很多。唯一能减少消耗的做法就是没有问题的人待在家里哪里都别去,这就不用戴口罩了,即便你要戴口罩,也再没有那么多资源。估计没多少天,大家家里的存货,也会去得差不多了。

昨天晚上我就看到了微博上的消息说,天津市的公务员27号零点起就得开始复工。果然今天早上醒来看微信,群里一些在广州当公务员的朋友的确今天就要复工。他们其中的很多人,其实是跟新冠状病毒疫情没什么直接关系,要他们上班,可以做些什么呢?现在广州暂时还没到武汉的程度,公共交通工具停驶。虽然广州的所有高速及快速路出入口都已经全部要求每人必检。那些地方需要人手我可以理解,但是那么多的公务员,该不会所有人都派往那些地方吧?当然,除了那些出入口以外。劝告路人在公共场所戴口罩也是需要人力的,但正如我之前所说,如果只是几天时间,大家出门会消费口罩,但到了一定程度,家里已经没有口罩了,外面也没有地方可以买到口罩,你让他们牛如何佩戴呢?除非你马上就给他一个。就资金而言,我觉得中国肯定可以做到给没有佩戴口罩的路人送口罩,但问题是,即便现在有钱,你也买不到那个东西,哪里谈得上送给呢?今天仅仅是大年初三,再往后几天,当农民工返潮的时候,会发生一个什么状况?我实在不敢想象。当我们以个人名义去药店买不到口罩的时候,你怎么希望企业工厂就一定能拿到足够的货源,满足员工的需要呢?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复工这个行为只会导致更大的伤害。

中国现在的超大型城市,人口构成中流动人口占了很大一部分。对这样的疫情的时候,即便你能控制住城市里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得用什么方法把他们固定住呢?

科幻大片里面的骇人情节成为了这个鼠年春节里面,人人每天都不得不看的大片。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