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
1

恐怖的夜宵

By xrspook @ 23:59:16 归类于: 烂日记

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拿得起笔,根本没有机会在睡前写上两句,只能留到第二天,随便几句。

又是晚上,又是外出吃东西,又是一大帮人,又是接连不断的啤酒,又是每人都得敬上……于是不得不领教酒精的威力。从不晕到晕到有点不晕到十分晕,也就是区区几十分钟的过程,恐怖,这般恐怖的晚上一年还不知会有多少回。

学生时期人家不准你喝酒,现在出来工作了,简直就得像无底深潭,猛灌猛灌。

区别,区别啊!!!

今晚逛了粮库两圈,这里的傍晚很美。光与影很美,风更加美,星星多就更不用说了。

的确,这里的天无限大,有的是发挥的舞台,我得尽快努力成为台上出色的舞者。

2008-06
30

Número Uno

By xrspook @ 22:01:51 归类于: 烂日记
Número Uno means NO.1 意思是第一
第一次以正式员工的身份来到东莞库
第一次住进预留很久的员工宿舍
第一次送走又迎来新旧面孔
第一次来到梦想的检验室
第一次有充电的感觉
第一次在日落之时漫步于浅圆仓间
第一次在东莞打乒乓球
第一次手洗枕套+床套+被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第一次觉得原来厚厚的牛仔裤很轻
第一次得知无网、无电话、无电视、无空调
第一次知道原来“进粮任务>>>08北京奥运”
第一次,还有多少第一次
胸有成竹的成泡影
意想不到的是事实
人啊,永远不要有太高的期望
原来,无***也不会死
人其实比你所能想像的强大很多
引用Kung Fu Panda里的一句
Done well? I am awesome!
2008-06
29

离开前夜

By xrspook @ 20:09:46 归类于: 烂日记

身份发生转变,从全职学生变成全职打工者。2008年的暑假对我来说来得早去得也早,从5月开始,6月29结束,满打满算也是两个月。以后每年的9月1日再也不意味着开学了。读小学用去了6年,初中3年,高中3年,本科4年,不知道在这个公司一留又是多少年呢?会不会是一辈子呢?突然能自己赚钱,不再依靠父母,有点莫名的兴奋。明天将会怎样,以后将会怎样,到时就知道了。

今天花了几个小时看完了几年前买回来的进口书THE X FILES #9 Hungry Ghosts,猜对了,就大名鼎鼎电视系列剧THE X FILES的配套小说。很薄的一本,才120页,就花掉了¥30。情节紧凑,虽然有一堆单词云里雾里,但要看明故事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如果书是中文的,我一个时就能读超过40页了,但读英文,还是得花不少力气。学了那么多年的英文,如果连看个原版小说都无法做到,学来的英文还有什么用呢?我坚信,学习语言是用来沟通,方便生活的,如果连这都无法做到,失败之至。

还没收拾东西,不知道明天早上离开的时候会不会大雨滂沱,但无论如何,我始终是要走的,开始走上我的漫长职场路。

2008-06
28

话说做梦

By xrspook @ 23:59:20 归类于: 烂日记

这几天夜里老在做梦,都十分的真实,不过可能几个星期前古惑仔看多了,老是打打杀杀,嘻嘻。感觉就好像自己也进入到剧中,我的角度是电影中镜头的角度,当然啦,没有特写镜头。他们追追打打的,我就在安全的地方看热闹。

不知你有没有这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梦里的东西变得越来越真实了。依稀记得小时候梦里的人物五官都是模糊的,只能大概辨出个模样,现在就不同了,不要说梦里人物的模样,即便是梦里出现的文字都是清清楚楚的。不过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感觉,即便文字看清楚了,在梦里用心诵读很多次了,但仍旧记不住,在梦里记不住,醒了以后就更加记不住。呵呵,情况就好像做梦时的东西都只存在内存里,没有写进硬盘,于是醒来以后就什么都没了。我还试过在梦里有痛感,虽然不强烈,但绝对是有的!那么说来,那些为了辨别自己是不是在做梦掐自己的举动岂不是行不通?

有时会和别人谈起自己的梦里恐怖的情景,真的吗?到底是不是做梦时的情景还记得那么一点,然后在清醒的大脑里继续添油加醋呢?我通常属于个状态,只记得很少一点,在叙述的过程中为了是故事完整,加入了一些我觉得可能发生过的细节。

做梦大多只是真实生活的一个镜像映射,但有时却能做一些不可能的事。比如说我就试过成为小说故事里的一员,亲临某个电影的拍摄现场又或者被恶魔追杀。听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深度睡眠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还是在可以做梦的时候多做一些美梦吧,哈哈哈~~~

2008-06
27

其实,我们也在进步

By xrspook @ 20:22:49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看了《广州日报》里一篇叫做《Google让我们越变越傻?》的文章,题目很吸引嘛,就看看我们怎么个傻法。文章分别从以下几个点展开:网络粉碎专注与沉思的能力;网络新阅读方式:海量浏览;打字机让尼采的写作风格发生变化;网络影响让传统媒体也零碎化。文中多次提到网络信息海量,人们随手就能抓住不少信息,人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我们更注重阅读的效率,于是传统的媒体也渐渐转型推出各类的“零碎信息”。其最重要的观点如下:

    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说,该公司致力于将“一切系统化”。Google还宣布,其使命是“将全世界的信息组织起来,使之随处可得,并且有用。”通过开发“完美的搜索引擎,”让它能够“准确领会你的意图,并精确地回馈给你所要的东西。”问题是,它会使我们越变越蠢吗?
  “我感觉得到。”卡尔最后说,库布里克黑色预言的实质在于:当我们依赖电脑作为理解世界的媒介时,它就会成为我们自己的思想。
  上网阅读时,我们充其量只是一台“信息解码器”。
  当我们依赖电脑作为理解世界的媒介时,它就会成为我们自己的思想。

我有一个很大的疑问,如果没有Google的“系统化”和“人性化”,那么我们在互联网杂乱的信息海洋面前又能怎样呢?就好像在一个偌大的高校图书馆里,如果没有了准确地书目资料整理,没有了书目分类,找上半年你也许还找不到你的心仪的书本,又或许经过几个月以后你才知道图书馆根本没有你需要的。海量信息管理从一开始就和准确的信息收集及提取密不可分,无论是编排资料的还是抽取资料需要更多的技巧,需要化繁为简,用小小的关键词代替枕头般厚的著作,只有通过小化处理,大作才有更多被发掘的机会。

几年前,我刚认识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的时候别人教我要会使用关键词,但看看如今的搜索词,都成句子了,比如说“为什么会***”,而不是从前的“***+成因/机理/原因”这让我哭笑不得。感觉就好像摄影,从前是摄影师手动调焦拍摄人像,而现在大家惯于使用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数码相机自由拍摄。到底哪个好一些呢?看情况吧,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个显而易见的知识问题,“自动模式”很优越,不过如果你是要做研究,“手动模式”更神通广大,前提是你得有一定的技术,比如说能纯熟运用关键词、巧妙提炼关键词等。Google可以在你初次搜索的时候自动为你从长句中抽取关键词并反馈出搜索结果,但对搜索结果的进一步发掘,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网络就得靠你自己了,比如,你需要从某个信息中发掘更好的关键词,通常是原关键词的上位词、下位词或者被用得更广泛的关键词同义词,进行多次搜索,发掘再搜索的过程需要你的专注与思考。搜索本来就是一个不断重复深化的过程。如果你认为搜索就是输入然后输出那么简单的话,可能是因为你只在使用一层搜索,你在依赖搜索,因此会觉得搜索让你大脑退化了,变傻了,但如果你能意识到多层搜索的存在时,你就会明白你才是搜索的主导者,你正在依靠搜索实现自己的目标,思路是你的,搜索是工具,仅此而已。

人,原有尾巴,但在进化过程中生物发现那部分并不在需要,因此就逐渐退化了,但为了应对复杂生活人需要大脑,因此人类大脑得到了匪夷所思的进化。我们的能力也一样,既然点击鼠标就能获取信息,为什么还要在图书馆瞎转呢?如何对所得信息进行处理,发掘出更有用、更全方位的信息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在某些环节上我们的确退化了,但我们也在完善进步啊,且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也挺好的嘛。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