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
21

改进

By xrspook @ 9:18:56 归类于: 烂日记

当我把电子书的列表从800多KB改成几个以后,整个静态网站的生成速度就从之前的120秒降为20多秒。20多秒的生成速度跟生成markdown文件没什么区别了。准确来说,生成速度更快了,因为少了一个markdown转换的过程,我猜可能是这样吧。虽然我已经绕了一个大圈又重新做了一个判断,如果我直接从点点转换成静态网站,而不是先格式化为wordpress标准的XML格式,估计速度会更快,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那样的话,我还是得做不少的判断,因为点点的文件里面不同类型的核心内容是不一样的。其实最简单的方法,是我生成wordpress格式文件的时候把分类继续放在分类,不把博客的名字放在分类,不把分类作为其中一个标签,相对来说这样的改动是最简单的。其实现在我绕了一个圈再回去,也没麻烦多少,因为那个标签是第1个,而我的判断是,如果找到了某个标签,就马上停止循环,所以虽然每篇日志的标签有n个,但判断第1个以后就结束了。就循环来说,没耗多少时间,只是代码会显得又长又臭。

近段时间我一直在纠结如何把手动输入的字典搞得好看些。除了好看,也要容易维护。最明白的方式当然是自己写键值对,但是那么多的引号,那么多的冒号,那么多的逗号,想想都觉得好疯狂。最整齐最不容易出错的方式是一行一个,但那样的话,好像有点奢侈了。所以有时我也搞不懂自己,到底是想节省空间,还是维护容易。

昨天晚上,我纠结一个问题,如果某个单词被我用作变量,在字典里那个单词又是一个key,同时这个单词也是个文本。有没有某个函数能把某个变量只当作是某个名字的字符串呢?如果这样,我的某句话就可以写得很简洁。否则的话,当我调用函数的时候,我就要把这个单词写一遍,当作字符串再写一遍。或者你会说,我直接把这个变量等于这个字符串不就好了吗?显然,我之所以把那个单词当作变量,肯定是因为其内涵跟字符串不一样。所以我试试是不是自己挖了个坑给自己跳呢?我明明不应该把这两个东西命名成一样。

有些时候我会问一些很弱智的问题,明明我是知道的,但是一下子就是想不起来。归根到底,我觉得是我的基础还不够扎实。在完成了静态博客的部署以后。我还没想好我是继续把Think Python那本书从我中断的地方继续看下去,还是应该从头开始,复习一遍,加深印象,因为那些很基础的东西在用着用着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忘光了。所以到用的时候,我又得翻箱倒柜。那些东西,我明明应该已经掌握的。

现在的静态网站转换,我是用很低端的字符串连接整出来的。有些字符串是一成不变的,有些字符串是变量。我就在变量的之前之后把静态字符串断开,储存在某个文件里。最后就像穿珠子一样,把动态和静态的东西连在一起,最终合成一个网页。实际上,这是一种模板的思路。接下来,我要利用python的模板引擎,把静态的东西写在模板里,把动态的东西放在某些参数中。这才是我的网页转化应有的方式,但我不确定,这样的转化效率会不会比我现在的低端做法还要低。对我来说,那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我非常想,立马通过实践得出答案。

人在求知的路上会越发明白到自己的无知。

2020-07
18

DIY python脚本实现静态网站生成

By xrspook @ 18:05:16 归类于: 烂日记

当所有现成的方法都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我选择了自己写python脚本转换我的静态网站。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居然还真做出来了。之所以可以这样,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我用的是gitbook的格式,他们的静态网页是怎么整的,我就怎么整,毕竟在一个网页里面,哪些部分的数据需要动态变化,哪些需部分的数据无需变动是显而易见的。

之所以可以这么快,另外一个原因是我有了调试的利器。这一次,我用的是VS Code调试html代码。VS Code本来就很强大,昨天更新了个新版本以后,还自动内置了自动修改标签功能,之前这个功能需要用插件实现。大概因为要用这个功能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还不如把它变成默认支持。默认也是需要设置的,不过那就不过是打一个勾而已。VS Code版本更新来得很及时,刚好在我需要用到这个功能的时候,他们就更新了。我还安装了美化格式的插件,这样的好处是,缩进空行什么的一键完成,虽然这个东西看上去很美好,但实际上也是有缺陷的,甚至导致我都不敢用了。因为他们为了好看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超连接给我回车分行,并且在a和href之间再加入很多缩进,这样的话,超链接就不再是超链接了。我实在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显然这是一个很大的bug。帮助我最大的是一个叫做live server的插件。这个东西可以虚拟出服务器,网页就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上实时更新了。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样的话,网站上的超链接全部都可用了,而不需要再按一个CTRL。那种感觉就像直接是在服务器上运行了。我觉得这个效果大概跟各种脚本建立虚拟服务器静态网站差不多。那些脚本除了建立静态网页到缓存,还开起了虚拟服务器。现在,我自己写静态网页,live server开启虚拟服务器。

从前用记事本或者Notepad++,写html的时候,标签配对从来是个大问题,虽然写好了以后,他们会提醒你标签到底配对到哪里了,但在写的时候一点都不智能。之所以这样,可能因为我一直没有去找Notepad++的相关插件。VS Code自带了智能配对的功能,当你写完半边标签以后,后半边自动跳出来了,而且标签你不用写全,写一部分他们就会提醒你,你即将要写的是什么,然后选择就可以了。这样的好处是,标签的配对再也不会出状况,而且标签也不可能写错了。当时我是在看某个介绍VS Code的视频的时候知道这个Emmet功能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功能吸引我,那天晚上就下载了个便携版。我不知道便携版和安装版有什么不一样,反正后来,VS Coe用得越来越多,安装版是必须的。如果从前就有VS Code,大概我的很多工作就不需要走那么多的弯路了。但话说回来,现在我写的是静态的网站,如果那是动态的,估计就没那么容易了,但是,就标签配对来说,VS Code还是相当棒的。

现成的各种方法用几个小时,甚至根本生成不出来的电子书是静态网站,我用120秒就搞定了。前提是我们的数据源不一样。我配给他们的数据源是9000多个markdown文件,而我自己使用的数据源是一个20多MB的XML文件。可以生成我梦寐以求的静态网页当然是件好事,但这些静态网页加起来,居然有接近8GB的大小,显然这就很逆天,没有哪个地方能供得起这样的数据。根本原因在于我的每一个页面里面都有一个800多KB的目录列表,排除那个目录列表以外,实际上每个网页文件的内容大都只有不到10KB。所以摆在我面前的是,我不能让那个目录存在于每一个页面,我需要做一个目录页,也就是归档页,我要把那个归档页的链接放到现在的目录那里,而现在的链接则放在归档页里面。只放全部文章的归档页又好像非常空旷,所以接下来,我得考虑把从前的点点分类重新带回。最终的目录那里会有全部文章归档,以及各个分类的归档链接。这个过程挺绕,是我让那些分类消失的,现在我又要把那些分类带回来。最简单的方式是我修改点点到wordrpess的转换转换,让那些分类重新回到分类那里,然后下一步的wordpress XML转化为静态网页文件才会流畅。

python已经成为了我的大杀器,我要学更多,让这杀器更厉害!

2020-07
17

为什么慢

By xrspook @ 8:53:45 归类于: 烂日记

要把9000多篇文章,准确来说,是9498篇文章生成一个静态网站实在太难了。如果只是几天,哪怕是几百天,放在哪里,用什么表达,都不成问题,无论是哪个编程语言都可以做到,只是快慢有所不同而已。到现在为止,我已经试过三种编程语言了,首先是go,然后新都javascript,最后是python。

go对应的是hugo,hugo的建站速度是最快的,但快的代价就是电脑的所有性能都会被用到极限。生成网站的时候,CPU飞到顶,内存一直往上走,最后当我看到内存到达90%以上,CPU的使用率反而下降,说明已经到顶了。因为我在做建站服务器测试,那些虚拟的东西全部都放在内存里,显然,我8GB内存的小电脑没办法在某些模板之下,hold住这9000多篇东西,但并不是所有hugo的模板都做不到,有些简单的模板可以做到。另外一些,别说9000多,一两千,都很困难。具体反映出来的效果就是建站的时间很长,其次是内存封顶,结束时间遥遥无期。

第二快的是python。python是我的老熟人了。而生成静态网站,我用的是mkdocs。这是一个python脚本,但实际上脚本自己又调用了很多东西。所以你以为你只是装一个脚本就完事,但实际上你得连串装一堆脚本。只有几个markdown文件的时候,mkdocs建站是很快的,但没到达hugo那种秒杀的地步,但是就建站构成来说最简单的。初始化以后,会自动生成了一个配置文件和一个文件夹,你把markdown文件放到文件夹,然后建站,就可以看到网站的雏形,虽然那个效果肯定不是你想要的。配置文件只有一个,所以也没什么好让你发挥的地方。正是因为够简单,所以我觉得,对那些纯粹写作的人来说,而且,是纯粹写书的人来说,mkdocs这个东西要比hugo实在。但其中一个不友好的地方是mkdocs自带的搜索对中文不友好。搜索英文的时候杠杠的,但是中文就无能为力。如果丢进去mkdocs的文件非常多,到达几百几千的时候。你会很崩溃,跟hugo不一样,mkdocs的CPU的使用率永远只耗尽我其中一个CPU,所以CPU的使用率永远只是25%,至于内存,貌似我一直都没有看到变化有多大。生成一个几页的网站,需要几秒,生成一个200多页的网站,需要十几秒。但是生成一个2000多页的网站,却需要1000多秒。为什么会有这种指数式的增长呢?我觉得跟他们的搜索索引有关。总的来说我觉得gitbook和mkdocs的思路类似。他们会建立一个json文件。而那个东西我感觉就像是一个字典。之所以能自带站内搜索,就是因为他们建立了这个东西。读取写入其它文件,再怎么慢,也有个限度,而且是匀速的,但是如果要不断的增加字典内容,把新的文件内容全部写入到json里,然后存起来,这就很变态。思路很简单,但执行起来的时候相当费劲。

其中一个让其更加费劲的地方在于,但markdown文件非常多,就肯定有一个不断打开文件关闭文件的操作,还得递归某个文件夹里面的所有东西,想想都知道这有多累。但如果有个大文件,全部都已经结合在一起的话,就没有这个烦恼。之所以我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之前我写了一个脚本,专门用来输出9498篇文章的标题与文件名,作用是造一个目录。当时我没有把脚本输出文件的代码缩进,结果仅仅输出目录,居然需要20多秒。目录很小,但是运行时间却跟我把全部内容都输出一样过。昨天我才发现缩进的问题,那就意味着每次增加内容,文件都打开写一遍。这就意味着那个文件被反复的打开关闭9000多次。紧紧减少一个缩进,等于把写入的次数从9000多变成1,于是那个运行时间就缩短为了6秒。读取一个二十几MB的XML文件并输出目录仅仅需要6秒。可想而知,如果不是频繁打开关闭9000多个markdown文件,而是直接用完整的一个大XML文件生成json,速度会相当快。那不就是跟字典类似的东西吗,简单到没朋友。如果我不想进行全文搜索,我只需要进行标题搜索,事情会变得更简单。简单到跟我生成那个目录没啥区别。

经过了这一番折腾以后,让我明白到明细数据与汇总数据使用起来真的很不一样,虽然就总量来说,二者是等价的。

接下来,或许,我真的会像网友所说,自己写一个脚本,把已经进行wordpress标准格式化的XML转为一个静态网站。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次我算是深切体会到了。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