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
21

逛小洲村

By xrspook @ 23:21:57 归类于: 烂日记

这几天天气非常好,不仅仅是个大晴天,而且还很凉爽,简直就是秋天的感觉。虽然我们知道广州的秋天没有那么快到,那起码要到10月底或者11月。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海上有个台风。那是一个去关东方向的台风,台风把热空气都卷走了,顺带像吹风机一样把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推向华南。所以虽然从温度上说,没降多少度,但是却让我们觉得舒服了很多。平时一直都维持在80以上的湿度,现在降到了40多,所以体感温度降了很多。在太阳底下的确还会有点热,但是到没有太阳的地方感觉很爽,尤其是如果还遇到风的话,那就更加爽快。这种非常完美的天气在广州出现的概率很低,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去和阳光玩游戏。在这么完美的天气之下,如果不到户外,那简直就是浪费人生。虽然这种天气皮肤会变得很干燥,但蓝天阳光凉风这些搭配起来已经足以抵消那些不愉快。

今天的门是必须得出的,但具体要到哪里去我没想好,我妈也没想好,所以在出门之前,我们做了个转圈的游戏。我在地上放了一支护手霜,然后叫我妈旋转,转到哪个方向,我们往哪个方向去。最后我们转到的是东边,所以我们就朝东出发了。

去坐车的时候其实我们打算去长洲,但是,看到有去土华和小洲方向的车过来,我们就改变主意了。至于去土华还是小洲,上车的时候我们还没想好,那完全是随机应变的节奏。结果发现土华没有什么让我们着迷的地方,于是我们就直奔小洲村。之前我只去过小洲村一次,那一次是去某个亲戚家,先去家里坐了一下,然后去吃饭。在电视或者其它报道里,我已经久仰小洲村的大名,但实际上我还没到村里走过。我去过离小洲最近的地方大概是那附近的瀛洲生态公园。那个公园新开的时候我妈带我去过那里。初中的时候,班里搞活动,我们也去过那里。现在回想起来,上一次去瀛洲生态公园,大概已经是20年前的事了。我妈在她年轻的时候去过小洲村,但现在的小洲村跟她记忆中的已经完全不一样。河涌变窄了很多,房屋更是变得她彻底认不出来。我妈觉得小洲村很大,但是走过一段以后再看看地图,我觉得这个地方其实挺小。如果算上田地,小洲真的很大,但如果只算老村的居民聚集区,小洲村其实很快就能逛完。

进入小洲村的时候,我们没有目的,完全瞎逛。当我们看到第一张地图以后,我们就有了一些目标。后来我觉得其实那些目标当你故意要找的时候,反而挺难。最准确的方式,我觉得是沿着地面的石板路走。如果那是一条石板路,就意味着通常能到达古迹。因为这意味着那是一条旧路。但如果你走的是一条水泥路或者沥青路的时候,通向哪里真的很难说,因为现在的人修路纯粹是乱来的。即便走进了断头路,你也不能怨。小洲村的一个特色是水网分布相当密集。据说以前的河涌比现在宽很多,所以大概当时最便捷的交通方式是水路。

前几个月我跟我妈去过深井古村,我觉得其实二者的古迹数量差不多,但小洲跟深井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小洲村里很多房子都租给了一些文艺人。所以小洲村里有很多小铺,卖小吃的、卖咖啡的、卖乐器的、卖各种特色服装的、体验各种艺术的……这种感觉我在广州其他地方没见过。大概现在的永庆坊是类似的形式,但是跟小洲村比起来,永庆坊过于繁华年轻了,我有点接受不了。

小洲村里的古迹很多都关门大吉,外面也没有什么介绍,部分开着门的大多是寺庙或者大公祠。如果能把那些地方开放参观,甚至是以博物馆的形式,我觉得小洲村会更有味道,但问题是,要做成那样,显然就要投入很多。免费开放的话,政府就得投入不少资金,但如果付费开放的话,真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进去,最终只会倒闭。我觉得,小洲村里的古迹很多都只是小小的一间,开放不一定就意味着游客可以进入。他们可以把游客拦在栅栏或者玻璃外面。哪怕只给游客留一个可以驻足观望的窗口,我们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能走进去当然最好,但若只是能看一看,也总比关门大吉让人满足。

去过聚龙、深井和小洲以后,我觉得还是石围塘让我着迷。

2019-07
10

记忆中的石围塘在哪里

By xrspook @ 18:29:26 归类于: 烂日记

上星期六我跟我妈下午去了芳村。首先我们去了石围塘,验证一下我是觉得三厂仓所在的位置,结果如我所料,的确百度街景小车拍的那个地方就是三仓。那片区域都是些老旧的厂房,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那里的感觉比我想象之中还要荒凉。到处都尘土飞扬,因为附近有个工地,理论上如果不修路,从路的两头都可以到达那个工地,但现在貌似封路了,所以车只能从单边进出。我们单位门口是超宽的4车道。我们尚且觉得路不够用,因为只要我们或者赤湾的车挤在一起,显然整条路会扭成一团,但三仓门口那条路顶多是普通的两车道。甚至有些地方只能通过一台车。装满淤泥的大卡车飞驰而过的时候,你根本无处可躲,而这条路除了马路,就没有人行道了。所以,真的无法想象,如果那里有很多货车出入的话,会是一个什么状态。除非他们用的那些货车不是我经常看到的那些六轴的或者拖挂集装箱车。

三仓有楼房商以及油罐。楼房仓看上去很破旧,不明白为什么从高处要垂一个像蚊帐一样的帘子下来。显然那个地方貌似不在整修。因为外面尘土飞扬,一张帘子,也很破旧的样子,所以,虽然我们是下午3点多到达那个地方的,但实际上那个厂房给我阴森恐怖的感觉。油罐区那边,我没有再走过去了,因为那条路继续往那边走地面上的泥越来越多,而且大车一过,根本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躲闪。广州市内居然有这样的野蛮施工,如果在其它地方,而不是在这个人烟稀少的角落这样的泥灰洒落,早就已经被罚款很多了。所以三仓油罐区的那边我没有再去看。三仓门口挂着一个白底黑字国家粮食储备库的牌子,而之所以没有在百度街景小车拍摄的街景里看到,估计是上级部门要求这些地方要模糊处理。不知道从前三仓附近有没有辉煌过,现在这种荒凉落寞简直让人心痛。

接着我带我妈去了石围塘火车站以及码头。从前,她一直跟我说它她小时候怎么先搭船,然后转搭火车去佛山走亲戚,但实际上到石围塘火车站的时候,她一点记忆都没有了。她只记得从石围塘码头上来以后得走一段路才到石围塘火车站,但至于石围塘火车站在哪个位置,站台是怎样的,他已经不记得了。外婆没去世之前,我一个人探险过这片区域。那一次以后,我觉得自己还会再去,但这次跟我妈去的时候感觉很不一样。在某个告示牌上,我们看到了危房改造,所以可能过不了多久,这里再也不是我第一次看到的那个模样。那时候,虽然房子很破败,但是因为里面有人住,有人的声音,有宠物的声音,有电视的声音,也有饭香,这一切叠加起来,让那个地方有了灵气。如果这片老房子和老住户要拆掉要搬走,即便这个地方还是这个地方,但再都不是我记忆中、让我着迷的那个模样了。

我渐渐明白到自己喜欢、寻觅的老东西是什么类型的了。

2018-02
25

老门牌

By xrspook @ 21:18:09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我本打算去跑步,因为只要完成13K,我这个月百公里的任务就完成了。但今天的时间有点紧,要不要在上午完成,下午的话几率很低。到下午4点多,我还没去干,这就说明今天我不可能做到了。剩下13K的悬念该怎么解决?我可以明天一次性完成,也可以继续拖。到下周三才最终把全部结束。大清早去跑步有多难?从前我觉得那根本不是问题,但现在我觉得那实在太难了,同样犯难的还有我的体重。本打算下午两点多的时候回家,那么在四点之前我还有可能去跑步,但却被我妈叫住不能走,我也就只能在外婆家的附近不断的兜圈。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有机会把外婆家附近我没有走过的地方都走一遍。

已经住在这个区域30年有余,但实际上有些地方我从未去过,还有些地方上一次去大概已经是20年前的事。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新路出现了,所以也就不必走弯弯曲曲上坡下楼梯的老路。是什么让我想起要把这些路都走一遍呢?大概是因为一周前的那一次石围塘之旅。走在那些并排只能走两个人的路上,让我有很不一样的感觉。那些不是城中村,有建得很高的私房握手楼。楼与楼之间有一定距离,虽然那些是平房。但也正因为是平房,所以建起来的时候可能没那么讲究,规划的时候可能没做得完备,又或者建楼的时候谁都可以多建一块出来,于是路到那里就得拐弯。你只能沿着路走,至于路通向哪里不知道。好处是通常那些路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走,不会出现丁字路口,永远都是直角转弯。这些地方的好玩之处在于你经常能看到一些你已经不可能在其它地方看到的东西。比如说经典的门牌,而且有可能是不止一代,而是两代经典的门牌。通常来说,新门牌弄上去的时候,旧门牌就会顺便被拿走。之所以这样,非常有可能因为门牌已经发生改变,比如那条路已经不再叫那条路,路名有了变更,所以门牌号数也发生改变。也正是因为安装新门牌的时候会把旧门牌拿走,所以当你看到新门牌的时候,通常就不用费劲再去找旧门牌了,因为绝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对我这种怀旧的路人甲来说,这是非常好玩的事情,虽然这全凭运气,因为说不准你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而之所以有些地方旧门牌还能被比较密集地找到,大概因为那里早就被遗忘了。如果那一栋是私房,刚换门牌的时候户主并不在,门牌会被更换吗?现在通用的门牌背景是夜光浅蓝色的,即将被更换的新门牌背景是夜光绿色的,另外还有二维码。从前的老门牌是搪瓷的,背景色是深蓝色的。不同时代门牌用的字体不一样,我甚至说不出从前那些门牌用的是什么字体,因为貌似现在我们已经不常用了。

我们无法穿越回到老门牌的那个年代,但房子在、门牌在,有人会记得那里曾经的故事。

2018-02
19

寻访石围塘

By xrspook @ 21:42:52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我一个人去我一直都很想去的石围塘火车站。去之前我已经看过地图,大概知道那在哪里,但实际上也正是因为我看了地图,所以我知道完全按照那个来,要到达那个地方需要走一段比较神奇的路。结果嘛,我真的到达了那个地方,但是却跟我想象中区别很大。如果不是按照地图来,大概我很容易就能找到那个火车站,但也正是因为我在地图上看的位置没那么简单,所以我深入到了一些地图导航不了的地方,看到了某些如果我直接就找到达目的地,却看不到的风光。那些东西是我希望看到的,比火车站本身更让我着迷。

芳村一直以来对我来说都是个比较神奇的地方,因为去那里的机会很少,但是那里却留给我一些很不平常的记忆。记得两次去芳村都是和妈妈一起,因为当时外婆的单位还没有加入社保,但是那个单位已经破产了。老人们的福利和医药费报销之类的,都要回那个单位。记忆之中,第一次去那个地方走的那条路是在两排仓库之间。第二次去的那个地方比较好找,因为就在芳村大道。后来再也没去过了,因为经过多方努力,那个单位终于把很多的老人推上了社保。所以,芳村给我的记忆跟其它广州老城区不一样。芳村也有老地方,但是它不像西关,可能有上百甚至几百年的历史。它也不像东山,有小资的情调。海珠的感觉是东山跟西关之间,两种风格都有。芳村给我的感觉是有很多很多仓库。无论是滨江路还是沿江路,整个河岸都几乎可以连通走完,但芳村不一样,虽然芳村也有很长的河岸,但现在的芳村河岸线上还遍布着很多码头。有石围塘那样的各种货运都有,有专用的粮食码头,也有其它集装箱。滨江路沿江路准确来说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是观光路线之一,但是芳村的河岸,一半以上还继续着货运码头的功能。

我误打误撞闯进了石围塘的小巷小街,里面的风光简直让我大吃一惊。我从来都没有走进过那种小巷。一条街大多只有十几米,然后就要拐弯。里面的房子都是金字顶的平房,只有一层,都有一定的岁月了,外观看上去不算太烂,但是挺破败,让我觉得神奇的是里面居然还住着人家,而且不是零星几户,是一路都有人住。这种风格我从来没遇到过,无论是在城中村还是西关。那种破旧之中仍有人烟的感觉,让我仿佛时光倒流。最后,我到达了石围塘码头旁边的石围塘车站,理论上那是应该是一个客运站,所以我应该能看到一些站台之类的东西,但实际上却没有。中间有一大片围起来的铁路工地。大概那片地方曾几何时真的是个车站。车站没看到,但可能是车站的候车区我看到了,而且我非常有可能看到了当年车站的公厕。不知道我看到的那个公厕有多长的历史,但是从那个标志看来,即便几十年前不是这样,现在我看到的也可能是在原址上重建的。路过那个地方的时候,我还真有点需要,进去以后,简直把我震惊得无话可说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公厕肯定是粪坑型的,但是粪坑全部满了,里面的粪便堆成了山我却完全没料到。到底最后那些是什么时候添加上去的,已经很难说,因为虽然里面的状况很不堪,但却没有苍蝇之类的飞来飞去。既然这个地方的公厕没人清理,为什么不直接把公厕的门给封住呢?今天我看到的那壮观的公厕,是我过去30年多年来从未遇到过的。所以,石围塘车站旁边大概也很有历史的公厕实成为了我今天最深刻的印象。

在广州的大街小巷,如果要找从前那种搪瓷的路牌或门牌会有点困难,但是在石围塘找那些东西,只是抬头间那么简单。那个地方仿佛被城市遗忘了。虽然这么说,但里面的手机信号非常好。石围塘那个迷一样的地方,我还会去。希望下次再去的时候还能让我震惊。

广三铁路一边是石围塘一边是山村,高德地图本来导航我从山村进去,但是我却人肉觉得从石围塘进去会比较近。结果我中招了。虽然只隔着一条铁路,山村这边的状况比石围塘好很多,虽然同样都是有很多老房子,但起码山村这边的金字顶房子是两层的,而且街巷规划也比石围塘好。

今天我用双脚和摩拜在芳村大道这边逗了一大圈。206路车从石围塘站下车,然后就开始一直向东南,最终到达鹤洞大桥下的鹤洞码头,然后过渡到对面海珠区的白蚬壳码头。其实到达鹤洞码头的时候,我并不确定那里还有没有得过渡。如果没有,我就只能踩着摩拜一路上坡,到达花地大道坐69路车回家。从前好长时间,我都一直住在鹤洞大桥的东边,但今天我终于到达了鹤洞大桥西边的桥脚。

过去,父母们口中的芳村一直都不是一个好地方,但今天我觉得芳村真的很神奇。对我来说,那是一个有点记忆,但实际上,却很陌生的地方,我必须再去!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