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
29

什么时候加淀粉呢?

By xrspook @ 17:35:33 归类于: 烂日记

身上一股酸味,没去干神马体力活,做了2小时检验而已。油脂过氧化值测定,溶剂是乙酸:异辛烷 = 3:2,仅此而已。

一共5个样品,双平行,理论上是10个,第一轮下来,1个样品过头了,1个样品我觉得不平行。第二次,2个数据出来,我觉得还是不妥,于是某个样品做了第三次,4平行,取中间两个。我只是抱着负责的态度去做而已。

计算的时候我囧了,之前某人双平行误差最高的接近0.3mmol/kg,最低的时候也有0.1mmol/kg左右,而我的呢,神经病一般最高不超过0.1mmol/kg,最低只有0.01mmol/kg。囧囧囧,如果早知道这样我根本不用做3次复检,1次就足够了。

自从引入乳化剂吐温60后终点判断未曾出现过问题,问题主要出现在中间到底怎么才算转折。什么时候才叫颜色变淡要加淀粉呢?

关于什么时候加淀粉,至今我只能把握到一级花生油和一级大豆油,四级大豆油太抽象了,本来就有很深的颜色,在没有加淀粉之前基本看不出有颜色变浅的阶段,于是我只好默数20滴然后加淀粉了。今天过头的那个四级大豆油我就是故意默数到25然后加淀粉,无变色,囧大了。说来也怪,20滴后加淀粉,出现棕色,然后起码再来那么10滴才到达终点,但如果先加多一点就发现直接过了,化学这玩意可真神奇。

不能把握那个过程也不能全怪我,因为储存食用油一年多来我做过的过氧化值不超过50,数量太少了,这东西非常讲究感觉。感觉一旦形成,那是怎么都不会消失的,但如果没感觉却装有感觉,那只会让人笑话。质变之前需要一个很长的量变过程。

无论你信不信,反正交办的东西我都可以做好,就这么简单。

2010-04
23

失而复得

By xrspook @ 22:43:09 归类于: 烂日记

非常的囧,今天最坏的打算就是自己搭车回家,但幸好,这种事最终都没有发生。已经过去了,有惊无险就不仇恨了。

第一次,完全靠自己做了个稻谷全指标(实际上还差一个整精米率)。完全没看过人家做稻谷,部分中途观察过,但更多的只是靠读国标。第一次用砻谷机、第一次用碾米机、第一次做出糙率、第一次做稻谷的不完善、第一次做黄粒米,内行人最多半小时一定完成的东西我折腾了接近3小时。不得不说,虽然取得了相关的国家职业从业资格,但稻谷,我真不会做。但毕竟,这才是第一次,下一次,往后的日子我一定会熟练起来。一边看刚打印出来的标准,一边翻书一边做,不是一般的丑。检验小麦或玉米的这种囧态要推算到一年半前了。在南方工作,粮油质量检验员做了2年,却没有检验过稻谷,哎~~~

下午从稀释滴定液、砻谷开始做了全套的稻谷脂肪酸,包括最后的洗涤玻璃仪器,花了2个小时。不得不说,要在30min内完成从称量开始的稻谷脂肪酸(双试验)是有难度的,步骤如下:

1、2min——称样;
2、3min——加50mL无水乙醇;
3、15min——振荡,同时润洗微量滴定管及做空白;
4、2min——振荡完毕后静置;
5、2min——过滤;
6、2min——润洗、吸取25mL滤液;
7、?min——最终的滴定及计算

“?”是多少呢?答案是4min,根本不允许你有任何作弊思想和颤抖了。

如何才能让后面的时间充裕呢?把步骤1、2、6这些基本技能练得炉火纯青,把时间缩短一半,那么步骤7的剩余时间就多了3.5min,即最后有7.5min。虽然说根据正常操作竞赛的评分标准,最终结果对不对,准不准确未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你之前的步骤都完成得不规范,即便最终得出了结果,且结果还过得去,仍得不到好成绩。

看来啊,没事无聊的时候还是要多练基本功。但同时,我又想到个很郁闷的事实,为啥要为了那区区比赛去干一些可有可无的事呢?说真的,如果是在外国,那些定量的液体吸取肯定是用移液枪,几秒就能搞定你那需要几分钟才能完成的操作。还有最后那个至关重要的微量滴定,不用说,人家肯定又是弄个什么机器完成,准确且高效。我们与其折腾怎么把玻璃仪器玩得贼熟练不如探讨一下如何改进我们可以提速和提质的步骤算了。

不过,国内的比赛就是比人,比人肉的稳定性、重复性、规范性是否非常到位,如果我用先进仪器跟他们斗的话貌似有点跑题。

人性本懒,正因为我们本性如此,我们才会想办法,用智慧去改造、创造出能让我们更懒的工具。很好,很强大!

2010-04
13

滴定的秘密?

By xrspook @ 22:01:38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做了6个靠颜色判别的酸碱滴定,感觉,可能超差不完全是我最后滴定技术不过关的问题。今天基准物称了几个2.0430左右的,称了几个2.0425左右的,结果前一批出来的结果是0.5267左后,后一批出来的结果是0.5277左右,真是囧!是交叉出现的结果,没有特意造假。为啥会这样呢?前一个的滴定液消耗量约等于19.00mL,后一个大概是18.80mL,0.2mL就4滴的量(50mL滴定管)就成这样了。如果以上推论属实的话,即便是滴定高手,如果到手的基准物的质量相差太大(>0.0005g)那岂不是也会有超差的危机?

从来都是很随意的,2.04g,通常我都非常随意,有时甚至弄2.02g或者2.07g,难怪我觉得终点已经拿捏得很准,结果还是会把我汗到。

看来要好好验证这个希望不是事实的现象。

如果真栽在这个诡异的现象里,会让人悔恨终生的啊。

成长是什么?就是从前需要很费劲才能完成的事情现在弹指间就能搞定。

2010-04
12

滴定了

By xrspook @ 20:48:29 归类于: 烂日记

很久很久没做过滴定,但今天,感觉还行,对微红色的敏锐度虽然没有从前那么厉害了,但还行。锥形瓶里颜色的突变才是终点,看着刻度滴定是不正确的,无论那样好不好使。我相信,只要手眼配合到达一定的境界,靠颜色辨别的某些酸碱滴定将不会是问题。一切皆是熟练与否的问题而已。

普通人的眼睛不可能对所有颜色都非常敏感,但通过锻炼,除了天生基因有问题的特殊人群外,大多数人都应该能提升自己对某些颜色的敏感度。人不可能出生就是天才,而人性本善的假设也值得考究,但有点是非常明确的,后天的训练能化腐朽为神奇。

不喜欢稻谷,幸好我们的仓型不怎么适合存放那种东西。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南方人常吃的米饭是多么麻烦的一种粮食。

下周,听说清仓查库又来了,来就来吧,上一次没能让我见得着鬼,这次也休想能成功。人嘛,就应该有那么点的自信。没必要啥事都一惊一乍的。

还在熟悉使用G输入法……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