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
28

开启野小兽战斗模式

By xrspook @ 10:45:39 归类于: 烂日记

每天我都有计划,今天要做什么运动。当我打算周末休息两天的时候突然间也野小兽的夏日乐园赛在周五就开始了。如果那不是周五,而是再早些时候,那该多好,但这个周末刚好碰上我不回家,主要原因是东莞5月20日虎门出了一个无症状,按照广州的政策。回去居委报备肯定又是给我5次核酸,所以可以不回去我就不回去了。之前我纠结了一大轮到底怎么才能查到东莞的新冠疫情大数据,比如什么时候有确诊、什么时候有无症状。出乎我意料的是百度居然做了这个的大数据。他们只需要把官方的消息抓取一下,又或者实际上他们并不是抓取官方的消息,而是有内部途径得到消息。数据很简单,日期、地点、新冠阳性的数量。只要足够勤快,谁都能做出这样的数据图,但是对一般人来说,我为什么要每天都把当地的新冠阳性数量记录下来呢?对普通人来说,我只需要查找就行了。理论上当广州颁布第29号文的时候,他们就应该对应给出一个可以查询的工具,输入地区然后弹出结果。那个地区最后一次新冠阳性是什么时候的,如果来返穗,应该执行什么样的防疫政策。这种事情一定可以做得明明白白,但是他们却故意不明不白。目的就是要你一定给社区、单位或者酒店报备,但万一登记报备的人不上心呢,比如说某些居委因为通勤人员见多了,直接不理不睬,有些地方则是我不强制要求了,你自己保证来之前有做核酸,来了以后也有做核酸。当然肯定也有些地方就像我那个社区居委那样,认认真真地对应给出5次核酸纸。

明知要遇到5次核酸,所以我不回去,这可以让我和居委同志都少点麻烦。因为野小兽的活动是5月27日开始的,6月30日结束。这个活动我没什么盼头,我就只想把五关都全部闯过。得到一些城市勋章的。一开始我以为那是包邮的,后来才发现。原来即便全部通关,还是得付7块钱的邮费。那个盲盒的勋章如果不是经过通关获得的话还得花25块钱。25块钱买一个6*7 cm大小的别针勋章。对我来说肯定是脑子进水了。以前我参加过悦跑圈的线上马拉松。有一次我入手了完赛拿奖牌,那一次我没有报马拉松的长度。那是广州马拉松之,所以我付费买奖牌。因为那个奖牌很漂亮,而且那可是广州马拉松哦。悦跑圈的奖牌大概是20块钱左右,块头有巴掌大,是正常的马拉松奖牌大小,但是制作精美而且分量很足,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当然,如果我闯过了野小兽的五关,得到获取盲盒勋章的机会,我也会给那7块钱邮费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要做盲盒。为什么不能每一个城市做一系列的挑战,完成那个以后就可以获得那个城市的勋章。野小兽的城市勋章里有广州,但既然是盲盒,我肯定不能奢望最终我到手的是广州的勋章。至于这个夏日乐园活动里面那些什么排行榜啊、晒感想之类的东西,我是彻底不想。首先我不是一个单车控,所以我不会每天没命地去刷那几个得分点的课程。只要刷够15次目标课程,对我来说就算完成任务了。接下来我会继续上我想上的课程。至于晒感想之类的东西,显然我已经不是那个年纪的人,不会跟大家一起内卷。要内卷我只会卷自己,不会主动进入跟别人一起竞赛的漩涡。

如果一切顺利,能按计划进行的话,周一我就能把五关的目标课程全部过一遍,之后就仅仅只是刷次数而已了。

2020-02
1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By xrspook @ 15:04:48 归类于: 烂日记

我觉得任何生物都遵循“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无论那是人类,还是病毒。当年的非典,来势汹汹,张牙舞脚,特点鲜明,而且就像开挂了一样很快就让人出现重症,出现死亡。几乎可以这么说,打了人类一个措手不及,但也正是因为当年的非典病毒特征太明显了,中招的人很快就会被发现,然后被隔离起来,所以虽然中招的人病得很重,但是传播却没有现在这个新冠这么广。如果我们从病毒的角度,而不是从人类的角度考虑,病毒会不会因为那一次学乖了呢?既然那个东西首先是存活在其它物种身上,然后经过一些变异和中间宿主才最终侵犯人类,显然,就他们的开拓创新能力而言,实在比守株待兔的人类好多了。人类通常不会没事找事去研究动物身上的毛病,更不用说研究一些非常见动物身上的毛病。如果病毒也懂得大数据,它们一定知道这个世界上让他们最容易存活繁殖开来的宿主一定是人类,是人类的步步紧逼让它们原来的宿主不得不和人类发生聚集。再往另外一个方向考虑,人类的生存发展已经导致了世界上无数物种灭绝,那些本该只是在那些物种上寄生繁殖的病毒凭什么也要因此随之而消亡呢。人类想生存下去,病毒也一样。

据说,这个新冠病毒在-60℃的情况下,相当稳定,但56℃ 30分钟就可以让它灭亡。跟其它细菌类的微生物相比起来,这个病毒的敏感性实在太糟糕了。因为其它细菌很多你都非得用高温高压一段时间才能把它灭掉。还记得从前做微生物实验的时候,所有的器具以及培养基都必须灭菌,湿热灭菌需要半个小时,干热灭菌需要三个小时。新冠在低温的环境下非常稳定,但是在高温的环境下却很容易完蛋,这个东西貌似很弱爆,但是这个生存条件却几乎就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也都是用的。我很想知道一个数据,新冠在-60℃的时候仍然很稳定,但是如果温度继续降低呢?到达绝对零度的时候,这个东西仍这么顽强不会死去吗?如果把人体冷冻封存起来,我们最低能达到的温度是多少呢?大概现在把人体冻起来,然后等到往后医学发达了再解冻救活仍停留在科幻的层面吧。

如果病毒要生存下去的话,它就必须依赖宿主。这让我想起了学习微生物的时候,病毒那个像外星登陆车的结构。它必须依赖宿主给予他材料,它才可以不断繁殖,但是,当宿主挂掉了以后,它也就没办法再扩张了。所以理论上它不应该那么容易让宿主挂掉。微生物和人类共存是很普遍的事,人的体内就有很多微生物,但是那些东西都已经有了我们自己免疫系统的绿卡。如果某一天,这个新冠也进化到骗取了免疫系统的绿卡,同时也在人的体内有限度地做恶,人类还会穷凶极恶地要把它们干掉吗?

人类干掉了天花,控制了鼠疫,霍乱也不再是个问题。从过去的最终结果看来,是人类笑到了最后,但问题是在成功之前,人类付出了多少的代价?!从前的那些代价,我们只能从史料里面得知,而这一次,我们肯定有人要成为后人活着的代价。

不知道会是谁,但那个人类,或者说那些人类,必定不会因为新冠而挂掉,并且把优良的基因传递下去。因为这是自然的法则!

2019-07
13

从收集数据开始

By xrspook @ 18:14:00 归类于: 烂日记

在大数据的年代,对大公司来说,收集信息不是难事,怎么把信息经过一番折腾以后,变成他们所要的信息,指导他们的宣传、生产,甚至是发展方向才是目的。但是对一些小公司而言,把最基础的数据收集完全也不容易。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很多都没有感知到数据的重要性。对很多人来说,工作只是一个应付的行为。应付领导布置下来的任务。做完已经已经很了不起,更不用说你不可能奢望他可以在那基础的上发展些什么。因为这样的态度,所以仅仅收集好任务要求的那些数据对他们来说已经完成任务。他们不会帮你思考实际上还有哪些东西是需要收集整合的。就因为这样,我们经常会错过很多。

我觉得,在大数据的年代重要的并不是具体某一条数据所包含的信息,要把无数条真实的数据放在一起才能得出某些结论。首先,这些数据必须是真实的,而且这些数据的维度必须一致或者类似。如果数据的详细程度不足够,就得通过某些技术手段把数据整合起来。有可能那条数据代表某一个人,又或者那代表某一个工序。我觉得大数据的这种东西除了要求数据的数量够多,也要求每一条数据反映的维度够多。

昨天在和新招回来的小妹妹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原来她大学所学的金融学和会计学这两个专业跟我所读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毕业论文这个问题上,差别非常大。因为我们完成毕业论文的前提是必须完成毕业实验,然后我们才可以根据那个数据写我们的东西。而她的论文,据说数据完全是通过收集回来的,她自己都觉得不太完整,但她已经尽力了。她要分析搜集回来数据背后的某些规律和原理,而我们要一开始就做好规划,首先设定我们的目标,然后设定如何验证那个结果,最后通过我们的实验发现一些规律,得出一些结论。非常有可能最终我们都没办法把那个毕业实验的东西提升到理论的层次。因为要做到那个的话,有些人可能研究一辈子都做不到,更何况我们只有区区一年的时间。但相对他们而言,我们经历的显然要更完整一些。对我们来说,从一开始我们就必须知道,我们要收集什么数据,以及为什么要收集那些,但是对他们来说,很多数据都是现成拿过来的,他们只能做减法,没办法做加法,但对我们来说却不一样。有可能在设计的时候,老师就觉得这样不完备,我们可以增加一些条件之类的东西,又或者在我们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收集的调整。从表面上说,我们的论文貌似复杂麻烦一点,但实际上我们的内容更自由。我受过的教育让我觉得白手起家没什么,那些对别人来说是额外麻烦事的东西对我们来说再正常不过了。大概因为这样,所以要一个理工科生去解决某些貌似不是这个专业的问题的时候,会收到神奇的效果。

大概是命中注定,高考的那一次我达不到平时的水平,于是没有去广外,而是去了华农。

2015-01
28

进击大数据

By xrspook @ 20:50:10 归类于: 烂日记

好久都没试过沉醉在数据的欢乐之中了,是自己的数据,为自己而战的数据!不是为了交作业,不是为了应付某些必须的手续,而是我自己发自内心地要无拘束地爽一把!没有人给我一个固定的模式或范围,我自己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只要当我在不需要一心一意做事我的心里就在盘算着我自己的大数据,那种专注的激情实在太棒了,那种肾上腺素急升的感觉太棒了!因为很兴奋,所以我昨晚失眠了,今天中午也没有睡觉,现在感觉还不累,还没想过需要休息,虽然我知道这样是不好的。这种情况叫做太high,会乐极生悲。妈妈说有段时间鬼打那么精神就意味着快要生病了。一天无精打采没睡醒当然是有毛病,但过于精力旺盛仿佛打不死也是种错。即便很兴奋,但我仍要学会克制。该如何处理一大盘数据呢?原始数据一共有5000多个,全部摆出来当然不行,需要归类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组合,然后再找出它们之间的某些关系。能找出某些关系当然好,若某些关系的相关性不强其实也是个结果。试验其实不会没结果,只不过是结果是否和你想要的是否一致而已。从前我就没有想过要找出一组数据形成曲线的拐点所在,思路貌似挺清晰,得出一条和数据点拟合得最好的曲线,然后在某个区间内找出凹点或凸点。我的数据不算复杂,用Excel一次方程拟合出的R2也有0.9左右,这已经算很好了。这说明这些数据点基本就是一次关系?能形成抛物线但凹凸点不明显?丢下高中的数学已经很久,大学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更加是完全还给了老师,所以我把求数据拐点这个显然就很数学的问题提交给了一位为大学数学系的老师,我觉得,这是我的最佳方案了(偷笑)。我怎么就居然会认识这么一个在这种时刻如此有用的人呢!为什么我总能在最需要帮忙的时候身边一抓就逮到个应该合适帮忙的呢!关于拐点这个问题,可能Excel没有很直接的解决方案,但或许可以曲线救国这般那般折腾出结果。但更高级的软件应该会有更高级的功能,比如说用Matlab,SPSS或者SAS。拐点这个问题,Matlab估计一个简单操作结果就出来了。上帝啊,我知识点里的拐点思维到底是怎么整出来的呢!到底是哪位老师教会我的?要用数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多么无知,才后悔为什么当年那么大方,在考试完了以后就把所有都还给老师……

昨晚继续很努力地想实施数七,虽然我的确已经很努力了,多次练习加起来我已经扔进去了起码3个小时,但仍未见有明显的进展。即便我专心一意地数步仍会错,不知道为什么吸气和呼气总是同一只脚,我明明已经是第五步开始呼气,很准确了,的确呼气也用了3步,但还是会同一只脚重新开始第八步。是我前四步抢节奏了?还是我后三步抢节奏了?快的步子我试过了,慢的也试过了,始终无能。于是,我很随意地呼吸更加慢一点,用了五步吸气,然后,AUW!我居然在基数循环哦!在不经意间我居然在用数九呼吸!五步一吸气,四步一呼气。吸气多少步对我来说问题都不大,是控制每一步深浅的问题,从前一开始练数五的时候我不懂,现在略懂了。一直让我数七失败的估计是我一直都无法做到单数脚呼气。从数五变成数九就等于几乎把呼吸调慢了一倍。数九虽然我自然就O了,但要准确数九我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注意力要集中,因为要数九步,所以心里游云当然容易出错,不过在经过3个小时以上的训练以后应该可以做到随心所欲条件反射了;二、数九的呼吸频率很低,这意味着我需要用更快的步频很更小的步距同时配合更深的呼吸强度,呼吸不够深,数九一定会让你觉得喘不过气,当我偶尔走神乱步的时候我就曾经试过呼吸不畅。数九的好处是什么呢?首先我得说说为什么我要坚持练成比数五节奏更慢的方式,因为数五对我来说,最低匹配心率也有157,正常的时候是159,比较高的时候是162,非常高的时候可以去到173,但这都不是MAF的心率,我不能一直都用这种心率跑,尤其是刚开始跑步的时候,身体需要适应,一开始就上数五会导致乳酸过快过激烈地积累,要心率同步上去,乳酸才会慢慢地自行消化掉,这很痛苦。跑步需要快慢结合,比赛的时候一开始就上数五那当然没问题,但轻松跑或LSD的某些阶段保持MAF的心率是很有必要的。综上所述,跑步的心率变化和呼吸匹配,控制呼吸就控制了一切。为什么要始终单数必须五七九之类?因为只有呼气和吸气不对等才能让你的双脚在呼气的时候轮流落地,据说落地的时候身体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一直用同一只脚落地日积月累非常容易让人受伤,无论你已经做了多少防护措施或多么努力地增强肌肉。数七对我来说一直不成功,数九我的对应心率大概是150,昨天的4K多之前我用的是混乱的数七和顺利的数九,第2K到第5K心率一直在145-152之间,相当完美有木有!这正是我想要的MAF节奏!!!

今晚我想继续进击我的大数据~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