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
11

落后了,撞板了

By xrspook @ 21:04:30 归类于: 烂日记

现在社会和注重实时性,网络的信息更新更是如此,一不注意就中招了。从2007-11就开始注意《穿高跟鞋的艾娃》(En los Tacones de Eva)了,从一开始就收集了它官方网站的La Historia(故事梗概),但一直都没有心情翻译,开始是太忙,然后是怕怕(几页纸的),今天良心发现下定决心要翻出来。花了一个下午努力,终于翻译完了,打算去官方网站下些图来完成最后步骤,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原来随着剧情的发展,故事梗概居然已经做了修改,增加了某些情节,也删节了某些部分,因为第一次的梗概是在2006-11-11写的,而现在的则是2007-01-18的更新,我晕~~~ 硬着头皮只好再翻一次。

如果之前我就翻了,现在即使改了我也心安理得啊,但现在,我无话可说,我的错,是我的错。

现在有了西班牙语字典(Lexibase Pro)和金山词霸2002的支持下,似乎更得心应手了。学了点点西班牙语让我对男女主语更清晰,因为机器的英语翻译通常是不分原来西班牙语的阴阳性的,他他他本来明明是女她也会翻成男他,这些很混淆的情形看看原文就一目了然了。

两个版本的故事梗概最明显的就是加入了不少的克里斯多巴·撒安斯(Cristóbal Saénz)的地位,在老版本中甚至不出现这个大奸角,在老版本中也花了不少篇幅讲述大男人主义的胡安·卡米罗·卡巴耶罗(Juan Camilo Caballero)在女性问题上的一些困惑,那个胡安我觉得是为了面子和因为无知所造成的,而在新版本中的胡安则删掉了好多胡安内心的矛盾脆弱,这么混乱,于是造成了我第一次看梗概的时候简直不知道如何定位这个男主角,坏人?傻傻的好人?新版本的胡安开始是个坏人,单看梗概的话毫无疑问,当然啦,如果一集集追应该会有其它矛盾细节。在新版梗概中,莎贝拉的·妮艾朵(Isabella Nieto)的背景资料全删掉了,没有说明她为什么是单亲妈妈,到底做什么的。新版中添加了胡安大难不死转型艾娃(Eva)的情节,这应该是刚开始拍摄的时候编剧还没有编到这里吧。所以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这个电视剧在未推出之前的前1个月为什么还叫做“Juan sin Miedo”而最终却把名字确定为“En los Tacones de Eva”。既然是为了宣传尊重女性而制作的,我十分认同他们最终的决定。

梗概的最后一句话十分的好,也是他们所要告诉所有人的,特别是大男人主义者:
西班牙原文——ser mujer hay que ser muy macho
英语机器翻译——to be a woman one must be very male
我的中文翻译——女人其实很坚强

xrspook的翻译: 《穿高跟鞋的艾娃》故事梗概(新)  | 《穿高跟鞋的艾娃》故事梗概(旧)

2007-03
10

超市看酒

By xrspook @ 20:10:17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去看酒了,从啤酒到葡萄酒再到黄酒白酒都看了。从来没有认真地看过那些东西,发现原来大多数啤酒的酒度真的只小于4%vol,最多也不过5%vol。通常都是麦芽汁浓度为10~11%,而酒度为4%vol,纯生的酒度特地基本上是3.6%vol,最经典的数据搭配是麦芽汁浓度11%酒度4%vol。酿酒工艺课还没有详细地说到啤酒,现在才刚开始说黄酒,但我已经心动地去看了。老师说酒精度大多是用体积百分数表示(v/v),少数用质量百分数表示,但经过今天的观察,我还没见过用质量百分数表示的。而在啤酒之中,通常会写*%vol,而不是*% v/v,而在酿造酒和蒸馏酒中则基本上全用*% v/v表示,少数用*%vol表示,大概二者的意思是一样的把,但为什么啤酒都喜欢写*%vol而其它则写*% v/v呢?我还需要继续努力听课。

终于买了那些朗姆调配酒试试,记得那个东西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是写朗姆汽酒的,现在写成了调配酒,放在啤酒那里卖。买了个柠檬味的,因为柠檬味的是无色透明而其它的是有颜色且不透明,所以有如此的选择。我完全不感觉那是酒,和雪碧或七喜的味道差不多,不过没有那么甜,有点点不不知道如何形容的味道,不是酒味,不是一般啤酒的涩味。入口差不多,于是就导致我像汽水那样喝,与汽水不同的地方就是它含酒精于是当进入肚子后会有一点点热热的感觉,大概是我咕噜咕噜喝太快了。现在天气有点寒,喝进肚子有点热热的也挺好。接着就是过一阵子我的轻微酒精感,就是脸开始发热,但只是发热而已,没有其它的不适。这朗姆调配酒酒度为5%vol,所以这大概是它放到了啤酒那里卖的原因。

在“好又多”我着不到进口的洋酒,除了中国经典的白酒和黄酒就是国产葡萄酒,我找不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和酒(或称杜松子酒)。于是到“家乐福”继续参观,家乐福就是家乐福,卖洋酒的地方足足2列高货架,一列专门是外国进口的,一列则是国产的。进口的那里4/5是葡萄酒,余下的1/5则是威士忌、伏特加和金酒,说来也奇怪,在那小范围内,威士忌是普通人目光最容易看到的,伏特加低一点,朗姆酒再低一点,金酒在货架的最下方,而且品种也一个比一个少。它们大概一个比一个烈吧,所以店子有如此的排列,而且这么烈的酒怎么可能有人喜欢大量买回家享受呢,可能酒吧消耗金酒的也不会很多。若没有家乐福货架上的价格和翻译我真的不知道它们谁是谁,清一色的进口酒,而且大多不是来自英语国家,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

也买了坛小甜糯米酒,从来没有仔细品尝过糯米酒,我是时候学学了。其实对酒这东西我一向都很有兴趣,但从前是太小,到大了机会又好像很少,所以……还记得小的时候曾经在别人的婚宴上从父母的酒杯中尝过小于2mL的XO,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有点巧克力味,有种热热的感觉,但却从来没试过白酒和黄酒。葡萄酒大概是所有酒类中喝最多的,开始有点抗拒,因为那些大人老喜欢加雪碧,我觉得加雪碧的葡萄酒味道实在太恐怖了。啤酒喝得很少,但却有过一次喝啤酒醉了的经验,当时大概是5年级,喝了大概1瓶(大玻璃瓶),很快地搞定,于是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里,开始有点发晕,没有踩棉花也没有说傻话,就是觉得脑袋很不舒服,于是我告诉自己以后别再那么疯狂了,不要和那些酒鬼般的大人较量和要那些面子。喝酒不是个用来争得面子的正确途径。

通过今天的免费参观似乎对酒越来越感兴趣了,哈:)

2007-03
9

初遇杨伯伯

By xrspook @ 21:21:59 归类于: 烂日记

以为今天要忍受灭绝师太的课,可是进来的却是个高大威猛的伯伯,不认识他,但他的普通话十分好听。当他把课件准备好所有人都叫了起来,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杨院长,自从李院长转到生命科学学院以后就由他担当食品学院的院长,久仰久仰。经常不是浏览学院网站他的介绍页面,但那里年轻笑容灿烂的他和亲眼见到的似乎出入挺大的。所有人都有莫名的兴奋,首先是逃过了灭绝师太,第二是可以见识到食品学院第一把交椅人物的风采。从前的李院长给我们上的课我们可是十分崇拜佩服,她上课超有激情,对她所讲授的内容简直就是专家之中的专家,还有就是她经典的mucha amable(非常和蔼的)微笑真的太有魅力了,完全不觉得她已经是47岁了。而今天所见的新任杨院长给我的则是非常大气的感觉,同时,他很现实,他和灭绝共同讲授的是《科研方法——实验设计》,他说这是个十分实际的课程,说白了就是教我们怎么写报告向别人要钱,有钱才能开展科学研究,无论是科研基金还是其它什么关于技术或工程的东西,首先都必须写个报告,就我们的课程而言可以称为“可行性报告”,对硕士博士生来说那就是“开题报告”,这个报告不是瞎掰,通过报告我们就必须说服上级让他们拨款,在工作上就是要取得老板的委任。

杨伯伯是个很现实的人。他的科学、技术和工程都弄得很不错,他是负责讲述那个课程中概要方面的东西。今天就是说了科学与技术辨析,我觉得自己还是适合科学多一点,技术显然要比科学离钱更近一点,现实一点,但我对自然的欲望在知道“为什么”方面强一些,至于怎么利用,怎么改进我的感觉不怎么强烈。杨伯伯也说了他很搞校的“熊猫见解”,他说他在法国探亲的时候一个很好的朋友在做保护熊猫的工作,他觉得那很没有必要。他说那些熊猫自己找死,我们为什么要救它们呢?那么多好吃的不吃就只吃竹子,几只熊猫在一起它们就是不交配不繁衍,结果如果要它们自然繁殖的话数量就只会越来越少,人为什么要去帮呢?他说完这些我们笑倒一大批,他是个很现实的人。他的地位比英叔高,大概是因为他精通怎么搞好与上级的关系(他说要我们学会搞好与上级的关系,想必他自己也必然精通这个),而英叔直肠,觉得不顺就说出来,所以可能在不自觉间就得罪上级了。但说真的,杨伯伯和英叔,我还是喜欢英叔,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性子简直和英叔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杨伯伯今天的课件也写了句很精辟的句子:“自然之浩大,历史之久远,结构之神奇,关系之错综,变化之微妙,认识之永无止境…需要不断研究; ”。

下午去会小胖,结果就在挑上个学期所分离保存的所有放线菌,数量真的很多,挑出来的就有几十根(试管),放在一边暂时不管的是挑出来的大概5倍。上个学期就在不断不断地疯狂地分离再分离,分离接种,分离接种,做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实验。这个学期我们还需要做分离和埋片的操作,不过要线做个分子生物学的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用于DNA扩增),然后拿去DNA测序。几个月不见,老师有似乎掌握了中辨别放线菌和真菌的方法,就是某些我们认为是放线菌的其实是真菌,因为放线菌的基质菌丝没有那么发达,但也要说明,那些很想放线菌的真菌也和一般的真菌形态有很大区别。在我们分离到的接近2百根之中大概就有3、4根是那很像放线菌的真菌。小胖是个非常专注的科学性人才,可以说他脑子里除了微生物就是微生物。今天他扯谈的时候说起了他的孩子,他说他孩子写字很慢,10分钟才写一个字,有时做作业要做到11点多……天啊?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为什么可以做作业做那么慢?我自己是要把作业快快做完再做别的,但根据我搭档她的理论她当年也有经历过老师孩子的经历,写个字就在那里发呆。到底有什么好呆的?有那么多要想吗?更奇怪的就是老师说他的孩子有天从晚上9点睡到11点都睡不着,就是在想一个异常成熟的问题,问题的内容不宜说,但真的和他一年级应有的思想相差十万八千里。孩子所烦恼想不通,令他睡不着的问题我到现在也从来没有考虑过,他孩子也太“高深”了,或者说我太“幼稚”了吧。现在的小朋友早熟到令人惊叹的程度。

上了一个星期的课,还没有习惯过来,大概和那些逼在眉睫的作业和阴冷的天气有关吧。

2007-03
8

帮助,依赖

By xrspook @ 16:13:09 归类于: 烂日记

发现自己原来是这样一个人:我很愿意教导别人,但我很不喜欢成为别人的依赖。我不希望我对别人来说我就只是一个工具,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帮助别人真的能够学到什么而不是把我在有需要的使用“调用”,我真的很希望被我教过的人以后能够独当一面。也许有人觉得他们真的不需要学会什么,只要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找特殊的人就行了,说真的,我真的很不想帮那些人,帮助那些人我觉得没有成功感,因为由始至终我只是一个被“临时调用”的工具,他们以为我可以在危机的时候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为什么他们不在不危机的时候学会我的“救命术”呢?

什么是帮助,什么是依赖?我个人觉得在你帮他/她的时候就能感觉出。不是说他/她叫你帮忙那些就是帮助,“你帮我***”这是基本上来要你帮的人都会说。但当你在帮他们的时候他们的表现往往就体现出他们索取的到底是“帮助”还是“依赖”。依赖的,通常在你帮的时候漠不关心,就一个人在旁边看,而帮助的,是要学习的则会很专心地,不时地问“为什么”或“怎么样”。都是在旁边看,一个是没装脑子浪费时间一个则是在别人帮助的过程中帮助自己为自己充电。以前上课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能问很多为什么而自己一个都问不出来,现在,我似乎知道了,大概我只是在课堂上做一个旁观者而不是要成为那些知识的主人,我有点漠不关心,所以问不出一个“为什么”。

依赖的人会一二再再而三地请求你的“帮助”,因为他们从头到脚都没有明白。而那些你真的帮助了的人他们则会自己很有成就感地自己摸索,他们往往会给你惊喜,给你莫名的成就感。

我乐于帮助任何人,但我不想自己成为别人的依赖。

2007-03
7

灵感的烦恼

By xrspook @ 18:14:32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晚上在3小时内画了很多个图,其中包括一个完整的,3个部分的。画花板草图的速度做到了质的飞跃。从我寒假开始时摸索前进,大半天画一个很丑的花板图到现在只需要用10分钟就能画出一个花板草图,1个多小时就能画出完整花板图,真的觉得自己很神,从一个小小白变成了个挺专业的专业花板人士。这一切都是环境培养的。睡觉的时候1个多小时都睡不着,脑子里全部是那些线那些点那些圈那些数据,人兴奋得不行,心脏跳得飞快,这就是灵感给我的烦恼。

上了大学以来第一次双语教学的专业课——食品添加剂(Fodd Additivies),爱上了那个老师,能教双语的老师很不一样,给我的感觉就是个很专业的英语老师,有种“海归派”的感觉。他的知识很渊博,今天居然跟我们说起了Sept是7的意思而September却是9月。原来这是因为阿拉伯人用阴历的缘故,他们用的阴历一个月就只有29日,而且从来不会有闰年。于是在罗马人编日历的时候就把著名的两个君王July和August插到了6月后面,本来意思是7月的September就变成了9月,于是Octorber, November和December(dece-本来应该10的意思)都推迟了,原来如此。英语老师从来没有跟我们说过这么有趣的月份故事,当然啦因为纯英语老师不会把sept是7告诉我们。虽然2节课都在脑筋急转弯的单词中度过,不过很不错,这个老师挺好的,就如上上个学期的“小胖”和上个学期的“英叔”,都挺喜欢他们的教学的。

下午也上了“酿酒工艺学”,老师果然名不虚传,真的很老到很厉害!!!她的那些关于酒的东西真的脱口而出,拿来什么什么地方的酒有什么什么特色简直熟到比我数自己的衣服还要容易。她是个很有经验的老师也很会教学,要好好向她学习!!!

今天遇到的这个学期的新老师都很不错!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