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
25

背邓论

By xrspook @ 21:45:56 归类于: 烂日记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概是我在大学期间最后一门要背政治的科目吧。这科简称“邓论”,之前的学期已经背过毛论、马哲、思修、马经,觉得最麻烦的是马哲,因为老师半点重点都没有,于是考试的时候就完全觉得自己好像没有背书一般,只好把高中的哲学都挖出来。吹水版面最多的是思修,因为老师也告诉我们这个科目的答卷也是主要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主,不过要切合题意,不能天花乱吹。到上个学期为止,我背得最流利的是马经,但马经的背书时间真的很短,而且那些非主观长篇问答题也能难搞不过还是漂亮地完成任务了,这都是老师“指导有方”,把该记的大题都点得十分清楚了。最后使我感到愧疚的是那么好用的马经课我怎么就没怎么听过,都是上课就想C语言的题目或者做物化的作业,好浪费啊!

今天用来背邓论,邓论这东西也不是太缥缈,起码比微生物的某些定义实在好理解。虽然知道很多是“理论”,但还是挤出一点激情来说服自己要相信要信任,要爱党爱人民,要相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多么的优秀。如果对这些没有欲望没有想法没有激情,书就会很难背,而且容易分心。分心是背书的大忌!其实很多的东西在初中、高中或者大学的政治课本上已经屡次出现,可以说是背过了。我个人觉得,像这些政治课的东西自己没有太多的热情和兴趣,背过了又忘了,以为不经常见、经常用,但每次到那些“总结”的时候又会很自然地冒几个出来,这些理论挺好用的,不但顺畅,只要你有它的思路,思想够正派你会觉得你和它的某些语序和想法挺相近的,于是背诵难度就减低了。凑字数也简单,因为都是一段段来的,要写个自我介绍来一段就可以少写1/3的其它东西,不错。

理论是要背的,理论也是要变为实际行动的。背了那么多理论以后其实在实实在在的生活当中也会不经意地使用,比如说思想会更接近党的思想,能自觉抵制一些不良的舆论影响。背书的确是很烦人的事情,这个办法是最笨的但很有用。而这些枯燥无味的套套理论更只能用背书这个方式广泛扎根于年轻人的脑子里,即使是只扎根那么一两天也好啊,以为扎根过了就多少这辈子留那么一点印象,比什么都没有好。

背书,考试前的必修课。

2006-06
24

大囍日子

By xrspook @ 23:17:43 归类于: 烂日记

囍

今天是表姐的“大囍日子”,她结婚了。但我没有一点感触,就如做主题图片一样,没有灵感,因为我感觉不到“兴奋”,没有那些使我的神经发出很多信号的东西。仿佛就如一个毫不相识的局外人一般,她爸妈表现得不是很兴奋,她的姊妹们也没有兴奋,我这个表妹就更谈不上什么兴奋了。

说说这个主题图片用Adobe Photoshop CS2的制作吧:

1. 新建一个500*200的图。
2. 打开一个在酒楼的相片,也没有什么相关性,我本来只要那个灯光那种气氛而已,但原来大家都不喜欢照酒楼的灯,最后那个最光亮得居然是人的衣服和蛋糕。然后用一个滤镜:纹理-染色玻璃,选择好最光亮的部分。
3. 添加一个透明图层,把前景色设定为橙色,用油漆桶工具倒一片,用滤镜:渲染-云彩,把不透明度设置为90%。
4. 添加一个透明图层,选择自定义形状工具,在形状处选择画框里面的某个,拉一个方形出来。
5. 用文字工具(隶书,大小为170点)写一个“囍”字,用紫光输入法能找出来。
6. 利用箭头工具移动画框和文字到适合的位置。
7. 最后加上自己“戳”,先缩放大小,可按住Shift键不放就可以随便拉,这样子不会改变长宽比例,最后把不透明度设置为30%,保存,大功告成。

不是一个“高手”,自己做的东西很“粗”,只能蒙混过关。今天没有什么好点子也就只能这样了。

不想评论今天的“气氛”,因为会说错话的。

今天就说这些吧。

2006-06
23

看电视,爱科学

By xrspook @ 20:21:53 归类于: 烂日记

无毒不丈夫

今天下午睡觉的时候做了个梦,是个大概物理老师叫我们独自设计完成一个实验,弄了好久我组都没有能测到应得的数据,与此同时,隔壁组已经完成快要走人了,但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测到的数据有何用途。这时候,老师回来了,首先埋怨了我们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然后她开始讲解,在讲解过程中突然提到了有关砷中毒的事情,她自己不太清楚到底是什么机理,有的同学说是与神经有关,但我很肯定砷中毒与线粒体运作有关,于是我大声地说了我的观点,因为我昨天晚上才刚看过有关的科学片子。于是,老师就叫我出去给大家讲解一下。

砷,有毒物质。当大剂量的时候能致死,小剂量时能提神。砷使人中毒使因为砷进入提内后阻碍线粒体的正常运作,线粒体使呼吸和代谢的重要细胞器,线粒体停止工作人就只能等死。情况就如线粒体是个机器,砷是个零件,砷进入把机器的齿轮都卡住了,机器不能运转,于是人就只能死亡了。

我说得好激情洋溢啊!因为我说的是道理是事实是我知道的科学!但当我醒来以后才发现原来是个梦。不过足可以看出昨晚地那个节目对我有多么深地影响。那个节目就是主题图片里面的“无毒不丈夫”,是TVB Pearl的“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好经典地搭配)的节目。昨天晚上属于重播,首播地时候我通常都不会看到,因为好长一段时间妈都会把电视机霸得死死的。当我拥有电视机的使用权的时候大概我喜欢的科教节目都结束了。很喜欢看这些科教节目,还清晰记得初中时播的“人体漫游”我可一集都没有落过。虽然你可能看完后就忘记了,关于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你大概不能长期记住,但不要紧,它已经启发了我爱科学了,所以,这些节目已经很成功了!

非洲的镰刀型红血球导致那里有的的人会得贫血,这是因为那里血液传播的疾病太厉害,比如说疟疾,所以经过长期的进化某些非洲人就进化出镰刀型的红血球来阻止一些疾病侵袭,但却不得不承受贫血的危险。这就是我从前在看这类型的片子里学到的。比老师上课沉闷地说好多了,也比自己从厚厚的书里摸索到好多了。就是那些节目让我第一知道了什么叫做螨虫还有DNA的复制、RNA的翻译,当然还有那些基因是如何修复和变异的。它带我穿越了人体,从宏观到微观,它也带我穿越了时空,从最新的未来科学到古老的埃及坟墓。我觉得看电视最好看是这些了,比那些老长老长的关于“情”的韩剧好多,也比中央电视台评述的体育节目好多了,当然也要比那些老是倒来倒去的政治纷争有趣多了。就是这些科教片带领我进入科学。我第一次认识香港台的英语频道也是从这些科教片开始,是因为它们我才喜欢上看英文台的!

不是我崇洋媚外,外国科教片的制作水平的确要比国内的水平高很多,甚至可以用对数级来比较。简单的三维动画把深奥的问题都解释得清清楚楚,在先进实验室里的拍摄有很高的说服力。它们不会让一个老教授在那里说啊说,而是用动画的方式来讲述深奥的科学道理。就连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子都能看得目不转睛。科学本来就是神奇的有趣的,用生动的方式来表现科学挺好。TVB Pearl(明珠台)不会单从DiscoveryNational Geographic来挑选它的科普节目,而是从很多很多不同的媒体中挑选最好、最流行的,所以你每次都有新鲜感。与之相对的ATV World(国际台)就不同,它的科普节目来源很单调,80%都来自National Geographic。所以,我选择TVB Pearl

爱上科学,从看电视开始!少看一些电视剧,少熬夜看一些足球,多看看科普节目能让你保持一颗探索世界和爱科学的心。

2006-06
22

灵魂不见了

By xrspook @ 17:36:45 归类于: 烂日记

什么来的

今天整个人都很混沌就如没有了灵魂一般。大概这是由于今天早上看到一个自己不怎么喜欢的结果吧。与现在流行的足球无关,我已经不知道该如何为足球疯狂了,也不是其他体育运动的原因。接着就在看新买的《英语辅导 疯狂英语阅读版 7月》那里有如此一段话:

“Geek(奇客)在一般的字典上原指那些性格古怪的人,或在狂欢节进行奇怪表演的小丑。在PC革命初期,Geek开始衍伸为一般人对hacker(电脑黑客)的贬称……Geek的概念也更加大众化和平民化:泛指那些沉迷于网络上与人交往的人,比如在QQ或ICQ上聊天,在BBS上贴文,在博客网站写作,玩网络游戏,以及共同编写共享软件的人。”

看来在一般人的眼力里,博客不过是一种“沉迷于网络的人”。看到这里我极端想骂人,但却不知道该如何说起。写这段话的人显然忽略了网络的重要特征——娱乐性、共享性和促进沟通。因为他把别人上网该做的似乎都否定了。但他/她很聪明,因为他/她用了一个形容词“沉迷”,如果你还不算沉迷的话,你还不是Geek。但对于一个天天都写blog的人,一天为了blog的内容而忙乎一个小时的人算不算沉迷呢?不想辩解了,网络就是让人自由交换传递信息的通道,如果只有看的,没有自己说的,那么网络和电视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交互性而言。

不久前,看到有人在这里留言(见主题图片)。我完全的莫名其妙,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那人到底要表达什么?大概他/她是在BBS留言惯了,养成了这个看上去很有“面积、深度、意义”的留言但却知道这样只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但不要误会,我不是有意要把如此的留言当作我今天的“批判对象”,只是找不到很好的主题而随便弄个图出来说明一下而已。因为今天一直心情就不怎么好,处于混沌之中,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不想看。

要尽快把灵魂找回来啊!!!但,到那里找呢?有谁见到过我的灵魂吗?如果见到了请告诉我一声,本人不尽感激!

2006-06
21

突发·回首

By xrspook @ 17:56:22 归类于: 烂日记

亲恩

今天外婆突然叫我做了一件我觉得很怪的事情——叫我帮她剪脚指甲,因为她懂怎么用指甲钳,用剪刀的话她剪不了。什么就没想过就把小凳子拿了过来开始“动手”。她的指甲果然很厚,有普通人的起码2-3倍那么厚,不知道为什么。她本来只叫我剪脚指头,但我顺便全部都弄了。她对我的效果不太满意,因为在感觉上还剪得不够深,我一边剪她一边对我说:“你妈干得很干脆,还是让她来吧。”但为什么,为什么孙子就不能做好。我之所以不敢剪得那么深是怕剪到了她的肉,但她却说我不果断。

如果你的长辈突然叫你帮她/他剪脚指甲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然后就突发奇想把今天的主题图片搞了个这样的搭配。图片全部来自广告“中国路 大众心”。从我们刚出生,拥有快乐的童年全部都是长辈在一旁支持的,当岁月过去以后,需要帮助的不再是当年的黄毛丫头,他们正遇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小问题,你注意到了吗?你会伸出援手吗?可能只是举手之劳,可能是微不足道,老人们不是厚颜无耻的小孩子,他们不会经常麻烦哀求你去做,但出于感情、出于道德,你应该在他们第一次提出或者根本不用他们提醒就去做。

脑子里一闪的记忆让我回首了过去。那个10平方米的小房间的阳光,那个公共厕所的黑暗和污水,公共厨房尽头囚禁的一只猴子,公厅对面黑暗没有尽头的小房间。既温馨又恐怖,那里仿佛有永远都探不完的秘密,在恐惧和好奇心的支配之下我们这些小孩经常探求所谓的“新奇”。长明灯下,该睡觉了,听到的是马路偶尔汽车飞驰的声音,昏黄的路灯依然辉煌,但在外婆家度暑假的我想家了……“何伯”的称呼让我觉得外公很有面子,因为每次作为解放代表去开会都会带回几粒花生或糖果。每个晚上在不断嚷着外婆说我们“无嘢食”就是为了要喝那个“橙汁水”(即溶橙汁粉泡水)。推着胶凳子在走廊飞奔就是我的“开车”,加上玩具就是“野餐”。在床上把被子有技巧地绑在天花底下就是我的“帐篷”,从八仙桌上跳下来就是我的“跳楼”,拿着从学校“收集”起来的粉笔头在门上乱写就是我的“上课”。就在那个昏暗的公共走廊,为了能和大小孩们一块完“三六九”(一种踢毽子游戏),我独自苦练。在走廊尽头,无论经过多么黑暗静寂的部分,最最光明的最最亲切的家都等在那里。每逢过节的时候更是热闹非凡,椅子桌子都因地方太小不得不搬到公共走廊,有时甚至要把床拆了,好摆2桌。一大堆人围着一个煤炉,这就是我们打边炉。太多太多的回忆,那个房间伴我成长,当然,还有那里的两位老人,是他们给予我如此独一无二的童年,谢谢,谢谢你们!

我都快看不清到底在写什么了,感情有时真的需要通过某钟叫做“流马尿”(哭)的方式抒发一下。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