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
7

电脑城,逛街街

By xrspook @ 18:36:21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和sunfruitsfish去岗顶的“电脑城s”,逛了好多逛。为什么称呼为“电脑城s”,因为那里的电脑城要用N来形容。从太平洋一二期,到XX电脑城(对不起,在天河电脑城和太平洋数码世界一期之间,忘了它的名字),到天河电脑城,最后到颐高数码广场……我都几乎晕了。在那些暗无天日,水泄不通的“城”里转了起码4个小时,能不晕吗?

首先是买了sunfruitsfish sony hi MD的香口胶电池——88元,她才用了一年,原来那个已经报废了,充不入电了,那么这个hi MD的消费可真够什么什么的。接着是我,终于买了U盘,是京华数码的128MB,120元。现在才发现U盘连个型号也没有,也真够绝的。千求万求它千万不要出问题,我这个人是很怕麻烦的。现在的Windows 98已经安装了它的驱动程序,已经可以和Windows 2000或XP那样随插随用。这个U盘是2.0的,试了一下,速度还可以,随便扔了个6MB多的MP3进去,根本就不用等,马上就好了。再大的就不知道了,但应该可以证明是2.0吧。接着就走了好长好长的路,结果买了sunfruitsfish的打印机。千挑万挑,最后选了canton的ip1000,380元送价值20块的墨水。这个打印机说来也好笑,本来是那个店子做特价的,399元+1元送价值20元的墨水,现在是墨水送了,钱也送了,不知道那个店员是不是有点神经!还是他们看到我俩太“靓女”了,于是就忍不住又做特价,哈哈哈。总之是他白痴,我们也没有办法。

我们最厉害的是中午的午饭。岗顶吃的地方很多,但钱要得要多。于是我们就去了万佳,买了2个0.7元的葱油卷,2个0.9元的炸鸡中翅,两人加起来就3.2元搞定!!!我还没有试过这么“节省”的午餐!!!

回到家里,不久就……

因为宽带的问题和妈又“讨论”了起来。ADSL,对我这种类型的用户来说实在是太“奢侈”了。100元60个小时,而自己是个写blog的人,于是写着写着就不知时候,习惯了,不喜欢脱机写,然后一写就是天昏地暗,快乐不知时日过。ADSL包月是150元,那对我来说更是天数,一年就是1800元,太恐怖了。再三讨论之下发现自己根本不能报装ADSL。写blog我可以脱机写,但下载总不能脱机吧。我用的eMule和妈要看的《加油!金顺》(BT种)都需要下载,特别是我用的eMule可以说是耗时不见效的,我再也不能开通宵了。不能开通宵,我还用AD有什么意义。只所以要装AD就是因为那是公网,但在公网我却碍手碍脚不能下载,公网和内网有什么区别,我还是下载不了。只不过一个是能下但不能下,但另一个是根本没有下载的条件。结果都一样,下不了。

接着妈就开始说了一大堆的“帐”。是我装新电脑的帐还有宽带的帐。因为我装了新电脑带学校,因为现在家里又要装宽带了,要到了选择到底用哪个宽带了。所有这一切都是帐,一笔好像无穷无尽的帐,电脑及相关产品把我从妈的身边抢走了,也挖空了妈的钱包。我也不想这样,但现在就如染上了毒瘾一样,怎么也戒不掉。从开始上网的第一天开始这个祸患的种子就已经种下,而且从来就没有减轻过,它在不断地蚕食我。我似乎不能自拔了。我仿佛离不开电脑了,我离不开网络了。blog束缚了我,我的虚荣心使我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其实世界上少我一个不少,我不做blogger,很多人会做,而且或多或少他们会说出我的观点,实际上我是可有可无的。刚刚已经报装了珠江宽频,1000元包年就是一个月83.3333元,我只能一搏,搏它是公网,搏它的功能比得上ADSL,我别无选择。我坐在电脑前,妈坐在我床前,她对我“诉说”了好多好多生活给她的“痛苦”,我不敢看她,因为我知道,她哭了。这一切都因为钱!!!!以前,我真的以为自己可以目空一切物质财富,但生活告诉我,我不行!我一天在这个世上,我一天要受钱的束缚,钱的驱使。我不想做钱的奴隶,但我不能不这样,我必须在钱的面前卑躬屈膝。钱不代表一切,但没有了钱一切都做不了。世界就是那么现实,人生就是如此残酷……

每个快乐的背后都有他的忧愁,做人就是要学会适应这一切,要对钱说不,真的好难好难,因为,我们只是些凡夫俗子……

2005-10
6

翻译小结——转折庆功日

By xrspook @ 22:27:00 归类于: 烂日记

新翻译:

EcoModa 第二十五集

来自:http://remembrance.blogbus.com/


今天,BlogBus又是没有先兆就“丁了”——系统维护。于是不得不脱机写作。不喜欢脱机写作,于是我的上网时间就要很多,其中绝大部分都用在“写blog”,其余的就是在搜索引擎那里耗日子。

今天我终于翻译完毕了EcoModa,神奇吧,我从开学的时候2005-08-27开始翻译,现在是2005-10-06,我终于完工了,一共是天。一共翻译了从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集,一共16篇。哈哈哈,不要介意我全部都列出来了,因为,哈哈哈,我要炫耀!!(虚荣心作怪,不要傻了)其实我想问一下,到底射手座,或者说受天蝎座和射手座共同作用的人是不是双重性格很强烈,否则,我怎么会这个样子。一个虚荣心作怪,一个正人君子,十分谦虚,要阻止。我老是这个样子。

其实在边上课,边在周末坚持做2个翻译真的不容易,虽然没有什么作业,但你也必须工作,面对看来看去都看不完的英文然后打啊打中文。简直有时觉得是不是自己专职做文秘了。似乎把做这事当成了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工作,自己不是激情很多,于是就要不时鼓励自己,特别是妈问我“到底有没有人看”的时候,就要发挥非一般的阿Q精神——自我安慰,我也不想那么傻,但我就是要做这个傻事的傻人。我不傻,谁傻?我不干,谁干?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没有钱,没有附和,没又回应,没有鼓励,没有人看……那么我的报酬是什么呢?没有报酬!你信吗?不单没有报酬,还要耗电费,耗精神,耗时间,耗体力,耗口水(最后这个不是我的,是我妈的,因为她老说我做些无用功)……但我得到了物质财富买不到的东西——快乐,还有兴趣,当然还有英译中的激情,应该说是外语译英语的激情和勇气。那种激情真的是我在此过程中“赚”回来的,别人说经验需要积累,我说激情需要“培养”。就像条件反射一样,看到就想翻译,就自动产生翻译的激情。然后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就连绵不断,滔滔不绝。就像上瘾一样,虽然有低谷,但很快就能冲破,继续一路追杀,看了这个就想下一个。当然这种“杀气”不能太重,要不就睡不着了。(因为翻译多在晚上,所以……)但“杀气”又要适当保持,直到你开始下一次的翻译。翻译到一半觉得很闷是最烦恼的事,一个人,个电脑,一个风扇,一盏灯,可能再加几只妨碍你的蚊子,这就是所有,没有人能帮你什么忙,最后是怎么咬牙继续,我也忘了是靠什么力量,大概是对自己说下面的一定很好看吧。

翻到兴奋的时候忍不住到处乱拍,这是最危险的。因为半夜三更,你发出巨响,实在危险。头号危险人物是我妈,她可能会过来打骂一顿,于是你什么好心情都没有了。所以兴奋的时候你只能另找发泄的方法,比如说捏自己,然后不断喝水,以防自己兴奋过头会大叫大笑,这是极端危险的行为。其他人会觉得你是疯的,然后开始嘲笑你的愚笨行为。但无论如何,高兴的就只能是当时做翻译的自己,没有人会和你一起喝彩,或者让你倾诉你的快乐。你就在那里自娱自乐。这就是一个Mi nombre es nadie[My name is nobody]的乐与苦。一个人笑,就只有一个人笑。而痛苦也只有一个人独自去面对,因为我只是一个小人物。

解释一下,Mi nombre es nadie是Jorge Enrique Abello(霍何·安立奎·阿贝罗)写文章的时候的一个署名,而经过http://jorgeenriqueabello.net/foro/viewtopic.php?t=274&start=15的阅读,我终于知道原来这个说法是来源于他的一个文学偶像 Jorge Luis Borges(霍何·路易士·伯格斯)[他和前面那个人没有半点关系,或者你可以说是作家和粉丝的关系]的文章的,他写的诗有一段是这样的:

Pido a mis dioses o a la suma del tiempo
que mis días merezcan el olvido,
que mi nombre sea Nadie como el de Ulises,
pero que algún verso perdure
en la noche propicia a la memoria
o en las mañanas de los hombres.

机器英文翻译:

I ask to my God or to the sum of the time
that my days deserve the oversight,
that my name be Nobody as that of Ulysses
but that some verse last
in the night favors to the memory
Or in the tomorrows of the men. 

请原谅我乱七八糟的翻译,随便凑合看看吧:

请求上帝给我点时间
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虽然我只是个像奥德修斯那样的小人物
但那些最后的诗篇
定会在漫长的黑夜中为人传诵
为后人指引前路。

nadie(nobody)这个词给我的印象真的好深,开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xrspook只以为它是“没有人”的意思,但那个句子“Mi nombre es nadie”总不会是“我的名字就是没有人”吧?!乱七八糟,于是就开始查字典,结果发现这样一个例句:“He is just a nobody. 他只是个无足轻重的人。”原来nobody有“小人物,无名小卒”的意思。我恍然大悟,原来是“我只是个小人物”的意思,显然这是个谦虚的说法。 而“somebodies and nobodies大人物和小人物”的意思。我从来都不说自己是somebody,因为我什么也不是。有人很不喜欢别人用nobody来称呼她/他,ding就是这样一个人,因为她对nobody这个词有不好的回忆,在她眼中,nobody比别人嘛她stupid还要伤害。所以,我不敢告诉她我喜欢用nobody自称,也常常用nobody来警戒自己,要脚踏实地,因为我不是somebody。在她眼中,nobody是个极端极端贬义的词,但我却认为不是。当然,我不会用nobody称呼他人,这样太伤别人的心了,这个词,我只能放在心中,自用。如果一天,有人称呼我是nobody,也许我也会大发雷霆,不过我觉得我乐意接受的几率更大一点,要概率统计来算算到底结果如何:)

nobody就nobody,没有什么大不了的,nobody也能一天成为somebody,就如上面的诗那样,世界上能有几个somebody,其实说真的,我也不想成为那么奇特,N人之下,N的M次方人之上的somebody。

2005-10
5

西方建筑风格在广州

By xrspook @ 23:31:38 归类于: 想当年的作业

我说过我的建筑论文要在这发表的,尽管可能会有人以后抄袭,但我管不了,也不是什么大作,随便就好了,如果看到这又想抄袭的话,我无法阻止。如果抄袭的人真的认为这样能够省事,能方便自己的话,随便。是你们害了你们自己,我已经在这提示了!

作业是要自己做的,是要靠自己用心去做的,抄是抄不来的!!!我的忠告就那么多。

下面就是论文的正文(不包括其中插入的图片,所以语句可能有些牛头不对马嘴,请勿见怪)

图片在这里至于那个对哪个,自己找吧: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sunfruitsfish&_dir=%2F12822962

西方建筑风格在广州

(SCAU 2004食品科学与工程3班 xrspook

提要:通过对广州一些老建筑和新建筑的观察与评论,认识西方的建筑风格对广州建筑的影响。广州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其近代建筑受西方建筑的影响不可忽视,就是这种西方建筑再加上广州本来就拥有的岭南建筑构成了广州现在的模样,并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广州建筑的主流。
关键词:西关大屋 东山小洋房 珠江新城

1. 耀华大街

西关,就是现在的荔湾区和越秀区,是广州近代小商人的集中居住地。关于解放前广州人分等级聚居的概括,过有句俗语:“有钱有势住东山,有钱没势住西关,没钱没势住河南”。西关,作为当时广州的中等阶层,他们的建筑之中流露的是一点点的“洋”味但最主要的还是岭南建筑的主要特征,因为毕竟他们虽然和外国人接触,但并不多,主要是做生意,接触到的只是很肤浅的外国文化。所以在他们的建筑中可以体现西方建筑的特征,不过不太明显。

不过与此同时,他们的建筑也是把岭南建筑和西方建筑融合得最好的。你可以说他们不洋不中,但却体现了二者的特色。西关建筑是广州近代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关建筑又可以分为经典的西关大屋和骑楼。在西关大屋里体现的西方建筑风格较少,而在骑楼上体现的西方风格则很明显。这里主要介绍的就是西关大屋。

耀华大街位于广州的越秀区,就在长寿路接近保华路不远的地方。近年来,政府对那里的房子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葺,所以外表保存得比较完好。

1.1 耀华大街入口处

左图就是从耀华大街一头照过去的街景了。从这里应可以看到,“洋”建筑的风格已经进入了西关的普通人家。看看第一个房子的阳台,显然的西方风格,用了罗马的交叉式栏杆。而它的二楼窗子则依然是用西关大屋传统的彩色玻璃,再看看窗框,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方框子,这就展示了老西关建筑的朴素。然后它一楼的窗子就似乎和它二楼形成了对比,在普通的方框的基础上还加上了一个装饰,而这个装饰正是西方建筑所常用的。有点另我不解的是它的门口,居然立了2条经典的希腊陶立克柱子。而相比之下,这个屋子的正门是深陷了下去,在建筑上运用希腊柱子来装饰是很正常的,但在这个建筑里加上了这2条柱子就显得有点突然了。最后看看它的白色花岗岩石板墙裙,这是西关大屋的经典配置,因为广州多雨潮湿,这样做就可以防潮和美观了。总体来说,耀华大街的第一个“入门”建筑就充分体现了西关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的某些特征了,不过还很稚嫩,有些地方还不相容,总的来说就是有点突然或者有点怪,但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下面西关建筑的融合程度就显然有了进步。

1.2 耀华大街中部

这个建筑位于耀华大街接近中部的地方,。显然,相对于刚开始的那个建筑,它的融合程度提高了。为什么这个建筑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中西合璧呢?因为石材的运用和经典的西关大屋“三件头”——矮脚吊扇门、趟栊、硬木大门,这些纯木的材料和西方建筑常用的石材配合在一起,我能不觉得不是中西合璧吗?!而且,这个合璧十分完美。

首先,它已经把阳台和建筑完美地结合起来,但看看它用的栏杆是石做的,和西方通常用金属材料做的阳台有了很大的区别。最特别的是它不是像一般的西关建筑,它不是建在一般的平地上的,而是有了3级的台阶,而且也没有了青砖做的石板墙裙。因为是比街道高了,同样做到了防潮,显然,这是参照了西方建筑。在一楼的门和窗的上面居然出现了小窗,这在传统的西关大屋建筑是不存在的。

然后,在门顶和屋顶做了石雕饰(见右图),这不但显示了屋主的富有也为装饰房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仔细看看,原来是中国传统的“倒蝙蝠”意思就是“福到”。而除了中心装饰的花纹以为,其它的则是用了外国的装饰,正所谓是中西合璧,这个合璧没有半点造作,结合得十分完美。我觉得最富有美感的算上那些装饰窗子和门框的花纹了,虽然说不上到底是些什么花纹但就是美。还有那个二楼门窗上的小窗口,真的优点像英国国旗,不知是不是有意的。

这些建筑在广州的街头小巷可以经常见到,比如说在离耀华大街不远的庆云新12号,又会出现差不多的中西结合的建筑:

这里的建筑没有经过政府的特意修正,虽然有点乱的感觉,但岁月依然挡不住它的风采。这个建筑比刚才那个更加高,有3层。门框的装饰很有伊斯兰的感觉。再看看那个窗框,这次就不只是花纹了,而是雕花。我说不准到底是些什么花的图案,但和窗子却构成了不错的效果。显然这个窗子又要比上一个建筑花俏了一些。华丽的雕花使它即使是处于平平凡凡的小巷中也依然被我发现,美的东西无论是什么都不可掩盖。

1.3 耀华大街的“耀眼”之作

说到耀华大街最吸引人眼球的建筑就不得不提耀华大街30号的那个大宅。
首先看到这个作品我有点目瞪口呆,要知道,这只是一条西关的小街,里面居然有如此漂亮的建筑。为什么说它漂亮其实是对比的结果,如果和东山的小洋房对比它也许不算什么,但要知道它身边的只是一些普通的西关建筑,因此,它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我的第一感觉是豪宅,绝对的豪宅。最特别的是它的主要色调居然是青色,如果它的主要色调是灰色或者橘红色,它不会有那么震撼的效果,但它却是青色!这种建筑在东山比较常见,但在西关,完全是令人耳目一新,心灵为之震撼。但虽然样子像是东山的小洋房,但却在细节上流露出西关的感觉。

看看那个大门,多么的有气势,大门旁边两条柱子,这次的效果就不是别扭了,而是给人一种威严的效果。最可惜的就是在修葺的过程中,可能屋主为了安全而把大门改成了现在的大铁门。虽然那有点可惜但却并不能把感觉完全抹杀了。因为两旁的窗子和上面的窗子都是用铁做的,做的花纹也很好看,而且也能防盗,的确一举两得。不过最特别的要算是这里的窗框了,虽然有“铁栏杆”不过窗框却是木头的,铁的颜色也上了木头的颜色,又是一种特色。这里也是有3层的楼梯,不过这次在楼梯那里又多了一个石做的矮栏杆,显然完全是装饰的功能。这样做的确很好,因为在我的心目中,这样装饰的通常是大户人家。加上两旁的小榕树,和整个房子的青色配合,又出了很好的效果。用木配合铁的刚硬冷,用植物配合坚硬的没有感情的石头,这一柔一刚的配合恰到好处。

再看看它的二楼阳台,这样石做的阳台给人一种古色飘香的感觉。配合彩色玻璃的木窗子,虽然刚才门口表现出来的是严肃的西方感觉,但在这里又散发出一种西关的柔美,想像就在这个深严的大家庭里的西关小姐,就只能走出小阳台或者甚至只能透过这些木彩色玻璃窗子看这个世界。古色古香的感觉充斥着我的脑袋。

最令我觉得惊讶的是那立在大门两侧的柱子,足足有两层楼那么高,但却半点没有抢到大屋的风头。最吸引我的是这些柱子的形式。真的说不准到底是什么柱式,单看柱头,有点像古罗马的组合式,因为好像是科斯林式的上部换成爱奥尼式的旋涡。但最奇怪的是为什么那个柱头下面有些像是飘带的装饰,那些飘带的装饰好像是中国庙宇里面的那些飘带,两条柱子分别在飘带上写着不同的字,其中上面那条就写着“大利华批荡”,不太明白它的意思,难道那个师傅要为他店子卖广告?大概这个建筑的作者也不太明白科斯林式柱子幕后的故事吧,要不就不会这样地把那种柱头和“飘带”结合在一起了。虽然有点怪,但却有种出其不意的效果。有时我们根本不需要明白为什么,好看就行了,美学有时是没有理由的。这两根柱子也是我做这个论文的时候,看过的所有建筑之中最“东西结合”的柱子,是最令我不解的柱子。

可以看到,顺着我挑选的西关建筑的顺序,西关建筑经历了和西方建筑不太融合,到比较融合,最后融为一体的几个阶段。从开始“盲目拿来”到最后的真正融会贯通。这就是西方建筑在西关的发展历程。西关人从在形式上“借用”到领会部分的精神,最后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

2. 东山小洋房

作为广州近代有钱有势人聚居的东山,其建筑自然又有不凡。它不同于西关,只是在形式上学了西方建筑的一些很特别的东西,东山的洋房是真正的洋房,处处透出“洋”的气味。在那条条单车道的路上行走,看着座座有些退色的小洋房,自己甚至在想像自己处身在外国或者回到了当年只有住有钱人的东山。有钱不是万能,但当年他们的确可以请外国设计师为他们设计洋房,他们的确可以请他们的外国朋友为他们的房子做策划,又或许,他们留学外国或久住外国的侨胞们可以自己为自己的房子设计。因此,东山的小洋房处处透出西方建筑的气味。

2.1 不知名的小园

之所以叫做不知名的小园,因为这个院子真的相对于东山的其它名园如四大名园:春园、简园、明园和葵园,它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园子,但这不知名的小园子里却处处散发出吸引人的建筑美。

东山的院子通常大门深锁,因为多为单家独户,唯独这个院子,大门敞开。从围墙之外就能看到它的风采,但进入院子,更是令我大吃一惊。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以上的画面,震撼的气势,特别是那中心的门廊的“门”,强烈的伊斯兰风格,和上面西关的庆云新12号的门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这个门给我的震撼远远大于那个门。因为这个门的观察距离比那个门远,那个门从拍照的角度就能看到,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高,高大;而这个门因为观察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柱子半退去的橘红色,旁边房子砖头的橘红色,还有门上部的黄色方格,我感到十分亲切,也似乎有点穿越时空的感觉,想到了一些《一千零一夜》的童话故事。眼睛就紧紧盯在了右边的图片那里。会不会就在这里会发生那些似乎很遥远的童话故事呢。这里似乎就是隐藏在榕树深处的童话发源地。院子的正面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甚至开始了胡思乱想。

细看建筑,原来这个院子主要是由两个完全对称的3层红砖房子构成,而两个房子中间又有走廊相连。这个院子是完全的对称,而对称应该是古典主义建筑的经典做法。房子是建在一个类似花岗岩的墙裙之上,的确,防潮很重要,因为身处这个院子之中其中的榕树较多,几乎院子的全部都处于榕树的树阴之下,而且南方多雨,防潮对于南方建筑十分重要且不可少。

再看看房子的大门,用了4条柱子,除了没有凹凸的坑以外,单看柱头是爱奥尼柱式,但到底是古希腊的还是古罗马的还很难分辨,因为很难看清楚到底柱式螺旋柱头那里到底是直的还是有曲线的。不过无论如何,在这里加上4根柱子无疑会给整个建筑增加不少气势况且在这个建筑中,在这个情况下,这4根柱子除了装饰功能以外实用功能也很重要,因为看看二楼,好宽的阳台,如果没有这些柱子作为支撑,显然建筑就有危险了。这也是这篇文章到此为止,柱子是用于真正支撑的第一例。

除了柱子,其实这个建筑在运用栏杆上也是用了心思。一楼用的是古罗马的瓶式栏杆,,主要是用来装饰,因为瓶式栏杆通常较矮,放置的位置是门口两侧,但虽然是同样的瓶式栏杆,在中央走廊的瓶式栏杆又有所不同,是用另一个形式,在这个层面上已经能看出设计师在这个问题上花了心思。而二楼、三楼的栏杆则是采用了比较高的石制通花栏杆,主要是为了安全,而且二楼和三楼的栏杆又各有不同。二楼是采用菱形构成的图案,而三楼则采用像盆栽样子的通花图案。再仔细看看,又发现原来二楼的阳台比三楼的阳台要大,因为二楼有一楼的4根柱子支撑,而三楼则只有一些支撑的三角在起作用。这样的设计合符物理学原理。

建筑全部采用红砖,而且所有的窗都是红色的,不难想像,当年这个建筑落成入住的时候是如何之雄伟,整齐划一,高度的对称,是它最美的所在。
左图就是从春园后街拍这个院子建筑的背后,同样的雄伟。从后面看不到这个建筑是由2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房子构成,二者浑然一体,长长的一段大街就只有它的一堵大墙,可以说,它不雄伟,谁雄伟啊!

再看看窗子上面,还设计了小小的窗檐,可以做一定的挡雨效能,但我个人觉得,它的艺术效果应该比它真正的挡雨效果要实在。

在绿树中陪以红砖的屋子,的确挺让人沉醉的。外国的很多古代或者现代建筑,的确是很雄伟,但我总觉得差了点什么,我现在明白了,他们缺少的就是植物,缺少了绿色植物,缺少了生命的感觉。相比之下,中国建筑就很注重建筑与自然的配合,正如这个建筑,和围绕它的榕树融为一体,这才是适合人生活的地方。

2.2 春园

春园,作为东山4大名园之一的春园自然有它的魅力所在。也是位于新河浦路22、24、26号的春园曾经谋杀了多少摄影者的胶卷,令多少人为之惊叹,另多少人驻足目瞪口呆,可以说,它的地位真的很难被动摇。因为它的美就使它拥有了这一切的名誉。一下就是一个经典的照春园的角度,曾经看到一个拿着长镜头的哥哥在这个位置为春园留影,于是我也来了一个。从下图可以看出,春园位于新河浦路和恤孤路的交界处,面对小河,面前有硕大的大榕树,可以说是个地理的好位置。

由于春园实在太出名了,所以我能说的也没有太多,于是就只是点到则止。

春园在党史上地位赫然,从1923年,中共中央机关办公处一直设在这里。中共三大期间,春园成了党中央机关人员的活动地方,包括国际代表马林和出席代表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都住在春园24号二楼,并在此讨论修改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章问题,起草大会的宣言和各项决议草案。[1]
  
整个春园是由三幢并列的红墙小楼组成,分别为22、24、26号(从中间的图开始,分别是22、24、26号),每一幢房子均有三层。尤其以中间的24号最气派,门前有两个大柱上,还“站”了两只石狮子,铁门上刻着“春园”两字。

现在,春园22号是幼儿园,而24、26号多次被转手,现成私人住宅。从外观看来,三幢房子的外观依然相似,22号与26号能看出历史的洗礼,比较旧,相比之下,24号明显更具 “光彩”,外墙被粉饰一新,门口除了一对石狮子“看门口”外,牢固的铜色大铁门更是增加了房子的豪气。

因为春园的高大的门实在太高了,根本进入不了,只能在一些被树遮掩得很厉害的角度去看这三幢建筑。虽然同是春园的一部分,但三幢建筑的命运却是如此的截然不同,看到 26号只油了一半的白柱子,看到24号整幢都是如此的“光鲜”我自己不是滋味。三幢本来一样的建筑,现在却有如此的不同处境,虽然还矗立在一起。虽然仍然由爱奥尼柱子所装饰和支撑,是由同样的有褐色粒状灰砂所装饰的红砖四方柱子所支撑,仍然是有它刚落成就拥有的交叉式铁栏杆,仍旧是古罗马式的券式门,门上同样是拥有他们独特的铁栏装饰,但他们却体现了他们自己不同的命运,见证了他们所经历的不同历史。

刚经过新河浦路的时候我就被这3幢建筑所吸引,但我并不知道他们就是鼎鼎大名的春园,他们春园的大名只是刻在一个大概A3那么大的一个白色花岗岩板上,而且字迹已经消退,广州,是时候保护这些文物了!

2.3 多面观东山小洋房

其实东山的小洋房并不是一两个院子或者名园就能体现。东山是人民的东山,很多小洋房零零碎碎的一面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建筑美学作品。

若不是一些显眼的中文字和中国经典的“面包车”,谁能说出这是哪里。我说这里是外国的一个街头也绝对可以。其实,这是东山著名商业街龟岗的入口。屋顶的小楼是吸引我眼球的地方,很强烈的英格兰风格,我甚至在想像那里是否有大笨钟了。还有就是有点“不正中”的瓶式栏杆。但我觉得最好的就是它整体配的颜色,红色和白色,让我不知不觉,仿佛进入了欧洲小镇。

中图来自东山的另一—名园。单看那个窗口,也许它的窗子和西关大屋的玻璃窗子差不多,但我觉得,其实差太远了。因为这里窗子旁边的墙是那些带有浓郁西方气息的红砖墙,而西关那里的墙通常被刷成白色或者是石墙。窗子可能相差不远,但配合窗子的墙就实在相差太远了。还有值得一提就是窗上小小的窗檐,和第一个东山建筑一样,是有个小小的窗檐。我的理解是也许外国特别是欧洲古典建筑特别喜欢这样做,因为那里通常下的雨不大,或者像伦敦那样老是雾的天气,于是窗檐小小就可以,就因为这样,导致东山这里的建筑都有小小的窗檐。但这在南中国,特别是广州这个多雨,而且夏天多大雨的地方似乎装饰的功能就大于使用功能了。

在东山寻觅建筑的同时也看到了如此另人痛心的场面:

东山区的小别墅,曾经住过不少地位显赫的达官贵族,因此该地区的建筑群别具一格。与西关大屋相比,是另一种气派、体面的风格。但在风雨的洗礼中,东山区的别墅群也成为历史的见证。它们有的得到新主人的精心呵护而风采依旧,但绝大多数却在时间中慢慢凋零,让人唏嘘不已……昔日的豪宅今日沦为鬼屋 [1]。真不想广州东山的一大风景从此就消失在世界上,身为广州人,心痛啊!为广州失去了如此好的建筑心痛,为广州丢掉了自己的历史心痛。

3. 珠江新城

珠江新城,广州的新贵。珠江新城可以说是广州未来的中心所在,继东山以后成为广州现在有财有势人士的首选居住地及办公地。但对于珠江新城的建筑而言,我自己认为,显然办公用的建筑的风格和样式也比一般居住房子好很多很多。不是说珠江新城住宅的建筑就不漂亮,但我觉得办公的“摩天大楼”更是抢尽了我的眼球。

3.1 PICC中国仁寿保险大厦

这个雄伟的建筑我认识它居然不是在它的脚下,而是在远处,很远很远的地方。虽然严格来说,这个建筑数不上是珠江新城的建筑,因为它在广州大道的西边,应该属于东山区,但作为广州新时代建筑的代表之作,况且又和珠江新城距离不远,我就把它放在珠江新城这一范畴来说了。

可能因为拍摄的地点离这个建筑还不够远所以做不到我第一眼被它吓呆的效果。因为我在这个建筑上表现的不是它一般的雄伟,因为对于高度来说,它不如中信,对于宽度来说,它不如广州的很多建筑,但它却有一种很特殊的效果,这种效果也是我在广州第一次看到。(或者不是广州第一个,不过可以算是我在广州看的第一例)。

它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门,一个很巨大的门!正如我第一次看到法国巴黎的德方斯巨门一样。不过当然,广州这个门显然和巴黎的德方斯巨门相差好远好远,首先是它们的“门口”的跨度,德方斯巨门更像一个巨门,而这个PICC大厦更像一个大厦。但这的确就是我的第一感觉。

对比之下,其实这个PICC大厦也有一点像法国著名的在香榭李舍大街上的凯旋门,起码气势上相差无几。这也许就是我第一次把它定位为“门”建筑的原因吧。而且看上去,因为PICC大厦是用黄色的玻璃的,而且外墙是米黄色,于是就和凯旋门阳光下的效果差不多。

而我为什么一开始把它和德方斯巨门相比呢?就是因为它的功能!因为PICC大厦显然是办公的大厦,而德方斯巨门其实也是一个政府的办公大厦,但当然,德方斯巨门也有它的旅游参观功能。我不把PICC大厦直接跟凯旋门相比就是因为他们的功能不同,虽然样子和气势在这个角度还是可以相比的,但我就是觉得有多少出入。我觉得这个PICC大厦的多少有一点灵感是来自于以上2个西方建筑。它们无论是形态和功能上的相似程度都是可圈可点啊!

PICC大厦可以说是现代建筑,除了注重样子以外,它的主要功能是办公,办公大厦才上它最重要的功能。但它却也称得上建筑上的一个奇观。它面朝东面,当早上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它就能做出凯旋门这张图片的效果。同样,它也预示这PICC的业绩也会蒸蒸日上,这个巨门向中国敞开,向世界敞开。

而与之相近的“门”的建筑在珠江新城还有1个,在别的地方也有一个不过没有建成(最后一个)。

前一个是位于珠江新城的广州地方税务局,第二个是苏州工业园的东方之门[2]。

3.2 广州金穗大厦(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

一个是网上找来的效果图,一个是实地拍摄的效果。到现在为止这个广州金穗大厦还没有完工,外墙大部分好了,但内部装修却远不能完工。毋庸置疑,这是一个经典的仿欧洲建筑的大厦。这也将是这个论文的重点所在。

正面看,从远处看,这个建筑是由2个完全对称的建筑所构成,而且2个建筑也很有特点,使人从远处一眼就能看出,跟天河路或者环市路上的玻璃幕墙摩天大楼的感觉很不一样。其次就是他虽然很高,但也因为它很“横”所以但从一幢楼看,它是竖着的长方形的,但同时如果把两个建筑合在一起看,它又是一个横着的长方形。无论从什么角度都是那么的方正,给人一种稳重不可摧毁的感觉。我开始也不知道原来两幢建筑是连在一起的,而且是通过像希腊神庙的东西。远处看两幢建筑是彼此分开,但原来又是关系密切。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建筑仿佛是被什么力量砍断了,分开了两段。

因为正面是个大工地和大草地无法接近,所以就从旁边,它的侧面靠近,但原来这样子又有另一种感觉。从这个侧面的角度,建筑也是几乎100%对称,就是前面比后面多了一点东西,我想这应该就是典型的古典主义建筑吧。从总体布局来看,有很明显的主从关系,还有就是整体和局部的比例。再看看它的顶部的圆顶,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像文艺复兴建筑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教堂的穹顶。它不象拜占廷建筑的穹顶,因为这里的穹顶是瓜皮状的而不是完美的圆顶,因此就顶部风格而言,我认为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风格。

建筑的一个中部部分运用了柱式,但此柱式非古希腊也非古罗马,如果是古典主义建筑应该是100%遵循这些古代建筑形式的,但实际上,这是一个现代建筑,它是一个仿欧式的建筑,它可以跟随,它也可以创新。而这种柱式我就不多见。而那些纯粹是装饰的栏杆则用瓶式栏杆,看来瓶式栏杆有99%都在做装饰。然后看看窗户,也很有特色,一层是有希腊经典的山花屋檐,但这个“山花”实际上并没有花,而另一个则是完全经典的古罗马的窗饰。2层窗户就体现了2种经典古代建筑的风格。

接着就是门廊是采用了古罗马的券拱形,但又不是100%,因为多少有一点券柱式,因为在券拱之间虽然没有柱子,但却有些和柱子一般大小的方框,同时又有一点帕拉弟奥母题式的感觉,同样,原因是当帕式需要柱子的地方又有方框出现。虽然现在大厦还没有完工,但我觉得那些方框的地方是不可能再立上柱子了,用方框代替柱子,这应该就是作者的独创性吧。然后看看墙体,有不少的花纹,比如中间图片的方形图案,又比如右面图中的经典古罗马旋涡图案。这种旋涡图案多用于建筑物的支撑的地方又称为“牛脚”但随着建筑的发展,牛脚通常会变成一种纯粹的装饰放在券拱中央的地方。而这个建筑则是把牛脚放在它原来的地方,而券拱的中央则是用方形的图案来修饰。

然后就到了古希腊建筑和古古罗马建筑的耀眼之处——柱子了!先看看它的内柱,运用了古罗马的组合柱式,即科斯林式的上部换成了爱奥尼柱式的旋涡。不过这里的柱子又有所不同,不是一贯的圆形的,而是方形的。本来科斯林和爱奥尼柱式就是代表了女性的柔美,但又用代表阳刚之气的方形配合女性的柱头,到底设计师的意思是什么呢?是让这些女性变成女强人?

而建筑外部门口的柱式则是用了没有齿槽的古罗马塔司干式,给人一种简洁的阳刚之美。在我的心目中,古罗马的装饰一向上比古希腊的花俏的,而唯一变得朴素的就是这进化了的陶立克柱式。没有了古希腊陶立克柱式的凹凸,也似乎看不出明显的上小下大的透视感,也许美感是减少了,不过真的可以免了很多功夫,给人一种纯净的不加修饰的朴素美。

自己十分喜欢这个建筑,觉得无论从什么地方看它都是十分美的,而且可以评论的东西也较多,因为相比于其它建筑,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古希腊建筑和古罗马建筑。

感觉从以上两个角度观看这个建筑特别之雄伟。原来这个连接两幢大楼的部分的大堂用的风格就是古罗马万神庙门口的装饰和感觉。刚开始还一直因为是古希腊风格,一直在纳闷为什么没有山花,那个经典的“三角形”怎么可以没有。

所以综上所述,看来这个广州金穗大厦的设计师还是偏向于古罗马建筑,他之所以也接触到古希腊建筑完全是因为古罗马建筑不得不发扬和承继了希腊建筑的部分。

我本人是最喜欢这个建筑了。因为它在旧的建筑风格上有了创新,比如把该放柱子的地方用个方框就代替了。同时也喜欢它的传统,这也许就表现了自己既开放又保守的一面吧。

3.3 珠江新城的部分其他建筑

4. 总结
总的来说,珠江新城的建筑就代表了现代广州,甚至是中国建筑的一个方向,它将带领广州其它地方的建筑迈向新世纪他们是新的代表,他们是奇的代表,他们是国际化的代表。但与此同时,我还是要说一句,国际化还是要拿来主义,不是造一个不同颜色或顶部稍有不同的“玻璃盒子”就代表了国际化。国际化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国际化也要有自己的特色,就如从前的耀华大街的西关建筑和东山的小洋房建筑。

坚持自己的风格同时发展接收新事物,广州未来的建筑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http://gocn.southcn.com/xqjj/gxfw/200403090002.htm
[2] http://www.nbjs.gov.cn/cgi-bin/lb5000/topic.cgi?forum=24&topic=106&show=25

全文PDF下载(含所有图片):西方建筑风格在广州.pdf

2005-10
5

回家了,为再次起航准备

By xrspook @ 20:28:03 归类于: 烂日记

新翻译:

EcoModa 第二十三集
EcoModa 第二十四集

来自:http://remembrance.blogbus.com/


经过两晚“在外”的日子,xrspook今晚终于回家了。今晚是属于xrspook和她的亲密战友——家的电脑的。今晚我们要共同奋战!!

发现了吗?今天我的新翻译有2个,已经到EcoModa 第二十四集了我只需要翻译多一个EcoModa 第二十五集就完工了!虽然EcoModa一共有26集,不过最后一集已经有人翻译过了,我就不用麻烦。我要做的只是读读她们的翻译,然后在不当的地方做出修正就行了。哈哈哈,这部剧我可以说是全程跟踪。做了大半部分的翻译工作。

在此期间,发现自己的翻译速度真的越来越快了,大概4个小时就能完成一集,就是差不多13KB左右的东西。不知道13KB左右的记事本就是等于多少字数,因为空行有,不过不是很多,有时写好长一段才来个空行。用一个汉字2个字节来算,13KB大概就6000字了,就算有空行,5000多也是逃不掉的了。不觉得自己的打字速度有多么的惊人,但一个小时1000还是好像可以的。但正如sunfruitsfish所说我的打字很快,但效率不高,因为我用的是智能输入法 v5.22,有时选生僻字要选很久,还有就是我打得快就不免大错,我出错的概率是很高的,特别是我心情不好或者根本没有心情的时候,一打就错。所以我的键盘相比于其他人的键盘要经受的考验要大很多。人人都说我打字大力,说我打字大声,但有什么办法,我不迅速地敲下去我就不会那么快,我只能用快来挽救我的出错率高。

快要到翻译的一个停靠站了,又是一个转折点,一个休息亭到了,我又到了个新台阶。我需要继续走下去,但到底选哪条路还是个问题。因为《安妮达,不要放弃》Anita, No Te Rajes)有138集(或者说139集,因为可能版本不同,不知道Telemundo当年播它的时候是不是连播2个小时),但西文剧情那边是138的。这个《安妮达,不要放弃》要详细一点的剧情就只能是西文。没有了友人们的一些关键语法指示和文化小贴士,一切都要靠自己去理解了。

《安妮达,不要放弃》的剧情肯定没有EcoModa的详细,一集大概要短一半左右,都是很概括的语言。人物的动作几乎是没有详细描述的。只是真是个summary而已,细节可以说没有,更不用说对话了。不过把翻译配合video来看一切就好明白了,甚至你能猜出他们在说什么,于是你就处于半懂不懂的境界。

虽然我是有EcoModa的几乎全部视频,但绝大部分就只有3cm*4cm的大小,你能想像到底质量如何。有时甚至有“雪花”,因为当年粉丝们是拿着摄像头对着电视,那个电视还要不是纯平的,就更不用说是液晶的,不是还有有雪花,有人影在电视屏幕出现,不时你还会听到蝉鸣或者一些你可以确认的“杂音”,可以说,状况真的好恶劣。所以这也是我一直以来(除了这次翻译)没有认真看它英文剧情的原因。虽然它的英文剧情是最详细的,最完整的。

 EcoModa,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翻译这个吗?因为这只是个公司的名字,我总不能把剧名叫做“埃科公司”吧,好怪。所以无论里面的人名被我翻译的多么难听,我都翻了,但这个剧名我就原封不动。这也好让大家去找它的资料。如果写中文了,大家又去搜中文,结果是些无关的东西出来,更是无聊。

如果我能翻译的,我会尽量把人名都翻译出来,我不想满文章的外文名字乱飞,我打字不方便,中国人称呼也不方便。你看过一本书里面外文的名字乱飞了吗?我虽然是客串的,但也不能胡来。的确,这里的blog描述是“我天地,我胡来”,但在这种情况下,我是绝对不会胡来的。胡来也要看场合。

xrspook回家了,但她快又要开始起航,要“乘风破浪,锐不可当”!!!(双引号那句其实是高中时期军训操正步时候说的一句口号,真的不错的,完整版本是“高一六班,扬起风帆,乘风破浪,锐不可当”)

2005-10
4

落日时分的日记

By xrspook @ 18:09:44 归类于: 烂日记

新翻译:

EcoModa 第二十一集

原文来自:http://remembrance.blogbus.com/


好久好久没有认真看过那个“咸蛋黄”,突然回忆起好多东西:初中是大伙儿一同看紫色的落日,高三时独自在公车中看孤独的明月,但大学,大学我看到了什么?再也不早期了,下午下课唯一的行动就是去吃饭,然后要么上课要么急急回去洗澡,没有太阳,没有月亮……

今天我也没有看到太阳,因为太阳已经被群楼遮住了,不过我看到了他的追随者——染红的云彩。就这样,我趴在阳台的栏杆那里,看看云彩,看看楼下游玩的小孩。“绅士”就在我脚边站着,他也喜欢看小孩在下面的游乐场玩耍,记得当年他还“年少”的时候,看小孩玩耍是他每天的例行公事。可怜的小狗只能从6楼的阳台栏杆看下面玩得高兴的人和其他动物,好可惜啊!

我不是个懂什么浪漫的人,所以看了不够5分钟我就走人了。看到阳台放着个跑步机,随手就想开来玩玩,我还没有调速开动,“绅士”就开始不绅士了,像阿曼多在BLF中经常做的那样——狂吠起来。谁知道他的意思是什么。突然被他大吠,谁会不害怕。接着我就马上把跑步机关了,但“绅士”依然“大声地骂人”,你或者可以说他在“吼人”吧。

于是我就去找正在洗碗的妈,妈问我发生什么事了。与此同时,“绅士”正在狂奔狂吠,满屋子乱跑。看到我一次就吠,然后我告诉妈我什么也没做,只是想把跑步机开了。(我没有说下去,本来我是想自己用来散散步的,当然也想过把“绅士”放上去跑步,不过,主要我都是想自己做运动而已)妈就笑着回答:“他以为你要逼他上去跑步……”哈哈哈,我还以为他生气我乱动他主人的东西,原来他也只为他自己着想。他只是不想跑步,于是就满屋子吠,满屋子地狂奔。他用那么生气吗?他这样的运动量和在跑步机跑步有什么不一样。

我不懂他的心思,同时,他也懂我的意思,大家都误会了:)我不是狗狗,他也不是真的绅士,我们互不理解也很正常,况且他今天的行为是有历史原因的,由于条件反射引起,所以对我这些偶尔出现的“过来人”来说,如果我懂那才奇怪呢。

好多天都没有提到网球的问题,其实20050-09-30我就收到了“小茹子”的第一封回信,今天收到第3封了。这3封信令我明白到我不会再选回网球了,因为新生和老生教的内容是一样的,再学也没有意义。不过,我却令“小茹子”知道了我是个怎样的人,还有我的一点“执着”。我觉得这次和老师沟通最大的获益者不是我,而是sunfruitsfish,因为小茹子在今天的回信中写道:

我知道sunfruitsfish是谁了,我也奇怪,怎么她会那么低分,不过我相信肯定会有问题的,只是现在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平时上课体挺喜欢她的,因为她练习很积极。喜欢那样好动的学生。

……

哈哈哈,看来我救了sunfruitsfish一命了,小茹子可能会为她“平反”。今天看到邮件就马上把“喜讯”告诉sunfruitsfish了。这次会不会轮到她放不下呢?我是帮了她,还是害了她:)而我自己,则放松了好多,我再也不用找那个“为什么”了,“为什么”的结果我已经找到了,终于可以睡个好觉,同时也不用想什么“原谅”不“原谅”或者“杀人”不“杀人”的东西了。终于有了个结局,一个我尚且满意的结局了,尽管我还想会继续有续集,不过既然导演说编剧没有剧本了,剧组也没有资金了,就到这吧。(我肯定是看电视看疯了,嘻嘻,应该是翻译电视剧翻疯了)

今天突然顿悟,觉得自己对某事那么敏感是因为自己翻译电视剧翻译太多了,那些剧情里外国的朋友老是加入了不少的个人评论,经常是猜测和说明电视中的暗示,所以我不多不少也被影响一点于是无论看人看事的角度都会有点钻牛角尖。所以人们就说我敏感,太执着,其实不然,我知识无意识地看到写他们看不到的东西而已。完全是处于下意识,没有任何特别的因素。其实看侦探小说的人也会那样,可惜那些侦探小说读者不在我的身边,要不我就不会成为“特别的一员”了。

国庆假期剩下3天,我的翻译也剩下3篇,于是按照常理,我是可以结束这个任务的!然后就开始sunfruitsfish已经催促我好久的《安妮达,不要放弃》 (西文原文是“Anita, No Te Rajes”其中“rajes”就是放弃的意思,或者你而你可以说我直接把它翻译为《安妮达,加油》也好像行得通,不过,这岂不是和现在CCTV-8的《加油,金顺》有多少关系?我不想那样,搞到好像有韩国和拉丁美洲2个版本似的,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喜欢看,她说她喜欢女主角。其实我也挺喜欢的,前半段剧情里的安妮达真的好阳光,一个没有大透的小女孩,不过后面有阴谋要报复的安妮达我就不怎么恭维了,还是喜欢她天真的样子,她太“成熟”我反而觉得浑身不自在。

其实,翻译这活儿是无穷无尽的,翻译完以后还有更多更多的等着你。那么你就要有no te rajes的心思去努力下去了。或者某一天,我真的会翻译Cien años de soledad《百年孤独》 ),或者根本就成为个翻译西文作品的人,那也难说,因为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觉得英语是个跳板,我的目的是西文。当然,没有扎实的英文底子和中文底蕴,我什么也不用翻译。我需要做的上厚积薄发。

天已经全黑了,落日时分的日记写到了快看到星星月亮,夜寒凉风到啦……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