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
3

四行四列的小网格

By xrspook @ 22:17:26 归类于: 扮IT

先放效果图

Think Python 2 第三章练习题三我的解决办法。只能用学过的语句(还没讲到循环),for啊,while啊都不许用,于是我只能很蛮很直接了。如果要绘制两行两列的小网格,我只需把do_twice里的a、b函数从现在的重复4次变成重复两次即可。我觉得自己的脚本比官方提供的四行四列的小网格绘制法更易懂肿么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def plus():
    print('+ ', end='')
def minus():
    print('- ' * 4, end='')
def bar():
    print('| ', end='')
def space():
    print('  ' * 4, end='')
def do_twice(a,b):
    a()
    b()
    a()
    b()
    a()
    b()
    a()
    b()
def do_four():
    col()
    col()
    col()
    col()
def col():
    do_twice(bar,space)
    bar()
    print('')    
def row():
    do_twice(plus,minus)
    plus()
    print('') 
def print_grid():
    do_twice(row,do_four)
    row()
print_grid()
2020-04
1

微软的世界

By xrspook @ 10:29:30 归类于: 烂日记

前天晚上不知道为什么,回宿舍以后我就非常想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装一个VSCode和一个Python。为什么有这么迫切的需求?我也搞不懂。但是我就想自己的设备上都配置这些东西,因为我说不准自己什么时候发起疯需要使用,就像我在所有自己的电脑上都装上了Office 365一样。

从昨天开始,Office 365得要改名了,因为Office 365再也不叫这个名字了,以后叫做Microsoft 365。为什么会以老大哥冠名,我不知道,虽然换了个名字,但现在的售价还是一样的。而对我来说,好久都不需要考虑价格环节。因为我的个人版估计还有两年半的使用时间。我是Microsoft 365个人版的用户,但问题是我的三台电脑只有其中一台是用Win10的,其余两台都是Win7,这就意味着那两台台式机除了一些最基本的安全更新以外,没办法使用365的新功能。我不知道微软这是怎么想的,电脑没有坏,难道你叫我那丢掉吗?就一般的操作而言,那些电脑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过是老一点,CPU慢一点,硬盘不是固态,内存小一点而已。这些老电脑如果装上Win10,那是几乎可以说必死无疑的节奏,但是不装上Win10又用不了我应该能实现的东西。他们为了卖软件,真的什么都想出来了。最让我觉得无语的是,过一段时间,Win10就会爆出一些让人傻眼的bug,之前这些东西貌似没在XP或者Win7里出现,但是Win10却会屡屡发生。当然这种事我也可以理解,比如说使用有x结尾的office文件时经常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老版本的office文件不会有这种问题,无论是老版本保存的最经典版本,又或者是二进制版本,都不会有那种问题。有x的office文件我个人觉得简直可以称为悲剧中的战斗机,但偏偏这是现在office软件默认的文件格式。大家使用的时候遇到麻烦就像某次更新了Win10以后又出现什么惊人的bug一样,虽然很无奈,但又无可奈何。对用户来说,有些问题甚至可以称之为弱智,但或许对工程师来说,是因为他们用了某些新技术发生了一些完全在他们意料之外的事。

回到前天晚上我在笔记本上装那两个我觉得很简单的东西,但其实过程这一点都不简单。安装VSCode还简单一点,安装Python实在太难为人了!不就是个跨平台的编程软件而已,居然被墙了,又或者说不是被墙了,但就是上去很困难。刷新无数次都打不开,后来我甚至觉得不如在国内某个软件网站下载算了,但是看到满屏的广告,以及乱七八糟说得很牛逼的介绍,我还是乖乖地继续默默刷官网的下载页面。最后还真的被我打开了,虽然下载速度让人很无语。两个软件都下载完,安装完毕,并设置好环境以后。我随手写了个只有一行print脚本,接着我发现在Win10里的VSCode下在软件里的终端运行时运行不了。仔细看一下,原来Win10系统下VSCode默认的终端是PowerShell而不是我平时看到的CMD。PowerShell是不是就是CMD呢?我不知道,但是通过Windows的搜索,输入CMD的确可以到达平时我见到的命令行,我觉得PowerShell和CMD是两种东西,因为PowerShell虽然也是黑屏,准确来说应该是蓝屏,那里的字体和背景都是有颜色的,但是在传统的CMD里只有黑色和白色。凭着这个,我自觉认为它们是两回事。后来也的确证明了我这个猜想。但无论我怎么努力,我都没办法在PowerShell的终端里运行py文件,所以我只能很弱智地把VSCode里面的默认终端重新设定回CMD。

昨天我发现原来Win7系统也有PowerShell,但那是2.0版本,几乎就是个鸡肋,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Win7下VSCode的默认终端是CMD。我尝试在Win7里安装PS 5.1,一番挣扎后依然失败告终。5.1标配的是NET4.5,但现在我都用到4.8了,我怎么可能会滚回去,虽然安装那里的要求是4.5+,但这个“+”有时很暧昧。装不了WMF5.1就没办法让Win7拥有PS 5.1,我尽力了,但真心没办法。现在我也没有非装PS 5.1不可的需求。

微软的世界有时真的挺无理的。

2020-03
31

如果可以再选一次编程初恋

By xrspook @ 8:59:02 归类于: 烂日记

编程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显然对我的很多同学而言,那是一个别人给你的任务,要你去实现它。那就像是一次测验或者一次考试,把那东西拿下,他们就会有成就感,或者那根本谈不上成就感,完全是因为那跟成绩挂钩,那跟学分挂钩。任何东西和那扯上关系,他们都会觉的有满满的肾上腺素。他们不是为自己而变成。情况就像那些沉迷于游戏的人。当然我之所以这么说,大概因为我不玩游戏,我是一个游戏渣,所以我才会有这样的看法。当我的同学花很多时间听歌、看电影、看电视、看综艺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在我的blog上,有可能是回忆某天我干了些什么,有什么感悟,也有可能我正在改进blog的。有可能是版面装修,也有可能是某篇日志里某个图片的PS。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挺神奇的,为什么我每天都可以为自己的日志配张图呢?现在我已经不记得是不是每篇日志都这么干了,但的确很多日志我都用心地配了图。有些简单一点,直接是照了个相,然后处理一下,修改一下大小也就可以了,顶多是加个滤镜什么的,但更多的那些是集合了好些操作的。

相比于PS,我更喜欢写代码。但实际上,当时我接触的代码不过是CSS而已。网站的基本结构很简单,因为高深的东西已经被BlogBus封装起来了,所以我能操作的不过是最基础的HTML代码。以及可以随意让我修改的CSS。当时我可以修改CSS,但我不可以随意增加或者减少CSS的起效位点。有些东西他们没有把控制权放出来,所以某些部位我是没办法通过CSS控制的。当时,甚至可以这么说,我没有接触到真正的编程。因为什么判断循环都是不存在的,又或者格式输出也是不存在的。更加不用说什么变量参数之类的东西。

为什么我大二的时候会对C语言那么着迷呢?我真的不知道。如果还可以选的话,我会主动选择C语言吗?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居然有那么多编程语言。直到后来,我终于见识到了各种各样了强大的东西,比如说昨天我上的那节课,说Python居然不需要用大括号把语句框起来,只通过缩进就能判断,那是同一个层级的。这简直把我脑子里的编程语言给颠覆了!如果那是在其它语言,无论是C还是PHP,又或者是其他东西。根本不可能运行成功,但Python通过4个空格的缩进就实现了。于是我不得不问一句,为什么我们当年要学习C而不学Python呢?当我用过VSCode以后,我觉得debug的过程很爽快,写代码也很轻松,因为你写好一半,另外一半就蹦出来了。前面你对某个东西定义了,后面当你打出一点点,余下的东西你可以通下拉把它选出来。当你写出判断之类的东西,回车后自动缩进是自然而然的事。代码写出来以后,不同类型的东西有不同的颜色,一眼就看得出来。正在写或者保存以后,如果某个地方出现了红色波浪线,意味着那里通常出状况了,有可能是静态的语法判断把你冤枉了,但对我来说,通常那都是我的粗心大意。如果当年学习C语言的时候也有这么多帮助,大概我们就不会在语法和格式上面纠结半天。实际上,我们的脑子应该用在天马行空上,而不是死在那些花括号对碰上,不是吗?当年,我可是用txt记事本写C语言的。更多时候,我身边没有电脑,我是拿草稿纸写的。的确,这样白手起家锻炼了我,但我觉得,用VSCode写代码,才会让我真正感受到写码的快乐。

34岁才开始和Python交朋友,我觉得这还不算太迟。

2020-03
30

第一次上外国网课

By xrspook @ 10:48:33 归类于: 烂日记

我星期五晚上开始看微软的一个Python入门视频。那个视频是由微软的两个专业工程师主讲的,一男一女,都是中年人,都是有家有孩子的那种。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两个都是跑马拉松的。为什么在他们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要把他们是马拉松爱好者也说上,我不知道,但我个人觉得,有运动习惯的人,脑子通常都会好使一点。当然我说的不是那种专业运动员。专业运动员把绝大多数时间都放在了训练上面,到专业用脑的时候,可能就会差那么一点了,因为他们在运动以外的训练相对少一点。

这是我第一次听外国人讲网课,用的是B站,那是中国人把视频从外面搬运回来的,至于是不是从油管搬,这个我没有考究过,但是可以下载视频,而且能把字幕也下载回来,不是油管,会是什么呢?一开始我觉得B站的中文翻译应该是靠谱的吧,后来我发现大概因为上传视频的人上传了外挂英文字幕,所以中文是靠机器翻译出来的。有些句子直白得让人无语。在电脑上看的时候,字幕比较大,所以我的眼睛会不时瞄到那个东西,但是,当我在时躺在床上。用小米平板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完全忽略了字幕的存在。因为相对于电脑显示屏,平板上字幕的字体小很多。与其关注着那些小字,不如把目光放在更恰当的地方。于是我就变成了直接看屏幕上的东西,听两个老师解说。我肯定不是每一个字我都听明白了,但是我能理解大概。当我看不懂屏幕上的某些词语的时候,通常是因为它们对我来说是一个生词,那个时候我会瞄一眼下面的机器中文翻译。我已经忘记了是哪个视频,反正字幕是乱套的,大概是外挂挂错了。

视频一共有44个,每个视频几分钟而已。我已经看了15个。前面14个都很顺畅,因为很多东西我都已经知道了,虽然不那么详细,但是完全可以理解。前面说的是一些入门安装之类的东西。一开始说的是字符串,然后说数字,第15个开始说日期。相对于前面两个变量来说,日期麻烦很多。也不知道是因为我之前没有怎么接触过日期这个变量,还说这的确比前面难一些。这个函数要求你必须按规矩来录入,否则就玩完。看日期这一节课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比较困,我是在迷迷糊糊看完的。所以看完了以后,我只能说我知道这是说时间的,但具体怎么操作我完全不知道,所以,我肯定是要重看的。在上一节课之前,我觉得自己,如果能一直看下去,3-4天我就可以把44节课全部看完,但是经历过日期这门课以后我明白到,如果我不够100%认真,后面的课程我都得看一遍以上,而且不只是要看两个老师讲解和实操,我也要自己动手做一下。所以什么时候才能完成这44节课就比较难说了。或者我不会把这44节课看完,我就会同时开始其它书籍,有可能是电子版的,也有可能是纸质的。现在我手边就只有电子版的,纸质的书我还没买。买纸质的书可以让我安心,但我也明白的,纸质书买回来以后,其实我是不怎么看的。

看了几十分钟的教学视频以后,我明白到Python是一门很自由的语言。要实现一个功能,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我这里说的倒不是因为什么架构不同之类,纯粹是把一件很简单的东西实现,比如说打印语句。这种个性化的自由是我在其它语言里从来没见过的。

2020-03
26

py2脚本改写为py3

By xrspook @ 13:06:29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我在电脑上部署了Python3.8,令我意外的是BlogBus转WordPress的脚本居然可以在这个东西上一次通过。我在家里试的时候,如果安装现行的最新版本的Python,会有语法错误,为什么在单位这台电脑上就没有这个烦恼呢?

晚上我再去研究的时候,发现原来单位这台电脑在2017年就已经装过Python2.7。中午运行那个脚本的时候,估计不知道为什么那个东西自动调用了老的版本,所以没有发生语法错误。Python2跟Python3的语法差异很多人都中过招。习惯用Python2的人写Python3脚本肯定会有很多毛病。几天前当我在电脑上运行不通的时候,我的做法是卸载了Python3,重新安装Python2,这个做法是对的,是最快捷的解决方式,但是昨天晚上,我却选择了一个故意撞墙的方式——我要修改10年前的代码,让它在Python3上面正常运行。理论上,如果我在电脑上部署好了Python的环境,我应该可以在多种模式下正常运行那个东西。但实际上,当我很笨拙地在命令行运行那个东西的时候,的确可以,但是如果我用批处理文件调用运行,即便我在用户跟全局都都设置好了环境,依然运行失败。为什么会这样?我不知道,但显然很多人都遭遇过这种失败,所以网上的解决办法有很多,为什么这个运行环境,不是设置好了就万事大吉呢?我不太清楚。

在电脑上运行过Python以后,我觉得这个东西实在太神奇了。如果是其他语言,脚本与运行之间还有一个编译的过程,C语言是这样的,JAVA把貌似也得这样,但Python直接写完代码就可以运行。当然,运行失败的时候,他们会告诉你哪里出了问题。哪里出了问题跟有提示教你怎么改才对完全是两码事。我还在跟网友吐槽为什么设置好了环境还是批处理失败的时候,他建议我在VSCode里写py,同时也装上Python的插件。VSCode的Python插件有很多,要装哪个我完全不知道。因为VSCode是微软的产品,搜索出来的第一个Python插件也是微软昨的,至于那个东西有什么用,我实在不知道,我迷迷糊糊就安装了。在VSCode里编辑py的时候,会有一个在终端运行的选项,那里就可以看到运行效果。当我打开py文件的时候,右下角不断弹出叫我安装另外一个插件。一开始的时候我没有装,但是后来我还是装了,当然我也可以设置它不再提醒。我在装那个插件之前,我就在第1个插件的终端运行过一次py,有错误代码,跟我在CMD命令行显示错误代码是一样的。但是当我安装了第2个插件以后,奇迹的事情发生了。运行同样的脚本,在同样的位置依然会报错,但是下面还多了一行告诉我这个错误是什么,同时也会建议我应该怎么改。格式上的问题插件会直接告诉我要怎么改,比如Pyhon3在print的时候,要比2多写一对括号。另外一些状况属于插件无法确切地告诉你这个错误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哪里出问题了,但问题被描述得比较明白了。在见识过这些东西之后,我真心觉得,英语不好的人千万不要学编程,又或者说学编程,而且编得好的人,英语烂不到哪里去,因为他们看到的满眼都是那些鬼。如果你遇到一个喜欢用拼音缩写去命名函数写脚本的人,就我个人而言,我会非常怀疑他的技术。

之前让我觉得可能要折腾一个晚上才能搞定的脚本改写,在VSCode以及那两个插件的帮助之下,大概15分钟就搞定了,真的让人非常有成就感!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天生是编程的料,但是一定程度上,我喜欢那些东西。我喜欢那些严格的逻辑,也喜欢那些在我印象之中或者意料之外的效果。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