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
16

广州人讲广州的故事

By xrspook @ 22:16:54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我跟我妈去看了电影《点点星光》。其实去看之前,我是有点忐忑的,虽然我不知道是星期几就买了电影票,但我实在不知道单位什么时候会出一条规定,除了家里跟单位哪里都不许去,但新命令一直没有,所以我也就不理会那东西了。

让我觉得有点惊讶的是,虽然今天那个电影院的那个放映厅里有很多小孩,而且还是低龄的,比如小学低年级甚至是幼儿园的,在电影一开始的时候,我曾经担心过这片子没法看了,因为孩子们会像一锅粥一样一直乱哄哄,但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整部片子下来最制造噪音的是大人,尤其是那些中老年人。之所以是中老年人,通常是因为那些小孩不是父母带过来看的,而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类的带过来。为什么要带小孩过来看?我不知道,我觉得是不是因为学校有什么要求呢?但是后来我好像又感觉到不是这么回事,尤其当我查询过猫眼专业版关于这部电影的数据以后。最关注这部电影的是30-34岁的年轻人,这些人通常已经成为了年轻的父母,而他们的孩子大概就是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的那种状态。就男女比例来说,女性要高于男性,大概是6:4,所以这大概一定程度上,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有那么一种情怀,他们觉得应该把这部电影当作某教育片让孩子来打卡。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比如说是小学高年级的,有可能就会是学校推荐你看这部电影,然后实际上老师要求你在看完这部电影以后交个观后感上去,但实际上来看电影的是低年级,所以这个情况应该是没有的。即便是有,也只能是孩子看完电影回去家长笔录下来。

今天去看电影的时候,观影的人基本都是粤语,这大概是因为我选择的是蓓蕾剧院,那个在广州市少年宫你的电影院。如果我选的是我家附近某的电影院,必定不会有那么多说粤语的观众。今天这种情况在其它电影院观影的时候是极少发生的。现在即便是本土广州人带大的孩子,很多情况下,他们都不再愿意说粤语,开口就是普通话。现在年轻的父母通常都很守规矩,看电影的时候不说话。他们也不会允许孩子在电影那里打闹。今天干扰大家看片段是老一辈的人,比如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辈人。他们深知自己的子女叫自己陪下一代孙子辈过来看电影,是为了教育,所以就一边看电影一边上课,但他们的教育很单一,说来说去就那么几点,第一是强调这部电影在广州本地取景地,在广州的从化郊区,第二个是这是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第三就是他们那么穷,也这么认真训练、练习跳绳,也认真学习,你们比他们好那么多,你们怎么可以不努力学习。这三个观点可能在同一个老人口里不断地循环播放。循环播放的人通常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循环播放。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部电影如果拍成纪录片的话,会更好一些。因为有一些方言类的东西如果用旁白或纯粹的字幕会表达会更好。一些内心的东西,用旁白能表达得比较清楚。这部电影要表达的是专业的体育,专业的跳绳,一般的演员根本演不了,所以只能当事人真人演出,要所有跳绳世界冠军都能出色地表演剧本,这实在是太难为他们了。大人尚且要找专业的演员去完成某些角色,核心演员的孩子却不能换人,所以有些时候你会感觉他们表演不自如,台词背得怪怪的。虽然我看的是国语版本,但是里面却出现了不少粤语,而且是带了口音的粤语。不只是粤语,还带入了一些比较羞涩的方言,比如嗷呜。如果这是一部纪录片,旁白里完全可以解释嗷呜,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在电影里,要在瞬间表达出来,就非用注释不可,但在电影里用注释又不太寻常,所以这挺矛盾的。但总体来说,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是很真是纯粹。虽然有些细节的表达好像还没到位,一些本应说清楚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就断了。儿童电影不好拍,儿童运动电影就更不好拍,所以能把握层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我完全明白编剧兼导演为什么要表达这些东西,因为这正是他一直都关注、一直都想让大家知道的事情,在当导演之前他当过好多年的G4记者。把故事搬上大银幕是一个最好的宣传方式,但如果要跟真正的商业大片比起来,的确有很大差距。

如果以后还有这类电影,我依然会去支持。

2021-01
15

我们在自取灭亡

By xrspook @ 8:22:28 归类于: 烂日记

新冠疫情在冬季来临之后越发严峻,那些飙升的数字以及各地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爆发的确诊的确让人挺心惊肉跳,但我觉得好像我现在没有一年之前那么慌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年我会慌,为什么在家里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会脑子里只有那个东西,现在国内说不准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就会出现确诊,而国外的确诊数字纯粹只是一个破记录的玩意,还有就是各种各样的新冠病毒变异。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人类都没有攻克新冠病毒,怎么可能不变异呢?病毒相对于细菌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东西,也正是因为它简单。所以复制起来就会更快。速度更快出错的几率会更高。有些出错是往好的那方面发展的,而有些则是自取灭亡。好的那方面发展,显然会越来越好,人类你就加把劲地慌吧,这是自然的选择。很久很久以前,古人已经总结出了那一条“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人类一直都只是从疫苗的方面思考去围堵这个东西呢,难道就没有一个像青霉素那样,征服细菌感染的药物吗?当然我也明白,细菌跟病毒完全是两回事。一直以来,由病毒引起的感冒我们只能通过自身的抵抗力战胜那个东西。如果是细菌感染,我们有抗生素,但是如果是病毒感染,一直以来,我们几乎都是无解的,只能对症治疗。

我真觉得这个新冠病毒挺厉害,因为它比人类还要博爱,它跨越了所有地域所有人种,甚至可以说跨越了大部分生物。人会被感染是显而易见的,灵长类黑猩猩也会被感染,其它哺乳类,比如说老虎狮子,或者宠物类的猫猫狗狗也会被感染。一个什么样的病毒才可以做到如此的博爱呢?如果让我说的话,那个除了是上帝以外真没有其他了。如果说那个是上帝的话,它实际上已经给了人类很多时间。足足一年的时间,人类不是自诩自己的科技已经很不错了吗?但人类这一年做了什么呢?在抗击新冠疫情上,不知道做了什么,但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上却做了很多。比如什么种族歧视,民众和警察和政府闹矛盾,明明没有问题却要勾起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纷争,又或者是为了领导人的选举互相拆台故意制造爆点的,还有就是无中生有故意挑起战争的。这里我也就不提那些不知道为什么引起的山林大火,不知道为什么山林大火就是控制不住,然后不断地烧。而且还不只是一个地方在烧。到底是新冠疫情把人类搞得水深火热,还是我们自己做的孽。从大局来说,人类2020年的主要敌人是新冠病毒,但实际上呢,在很多人的眼里,新冠病毒只是每天新闻里必露脸,必被主持人提到的某个东西。甚至我会觉得,有人已经觉得新冠病毒的数字就像是每个新闻里最后必然会出现的天气预报一样,习以为常了。不过有时晴天,数字少一点,有时狂风暴雨,数字很恐怖,但这东西要不在这里糟糕一点,要不在那里糟糕一点,又或者是全体都很糟糕。

未来是什么?愿望是什么?如果情况还这般恶劣的话,我觉得活下去已经很不容易了。

2021-01
14

看看广州人的电影

By xrspook @ 9:32:16 归类于: 烂日记

之前我打算买《点点星光》的电影票,但是淘票票和猫眼都没有开售,离上映只有不到一个星期了,为什么票居然还没开卖呢?这实在让人很无语。《点点星光》是一部广州人拍的电影,拍的是广州某个郊区小学,讲的是一个用跳绳实现梦想的故事。很早以前我已经有所听闻。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一部纪录片电影,所以估计是不会公影的,会通过某种方式上映,但估计不会在全国的电影院里面播。前段时间,这部电影拿下了金鸡奖的最佳儿童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部电影可能就得到了上映的机会。

在电视台的公益短片里面,很早以前,就已经有关于这个小学的故事,至于这是什么时候拍成电影的,我已经记不清了。昨天中午,看到猫眼娱乐给我推送了一条这部电影已经开卖电影票的消息。之前好像我也有看到有卖票的,但是票价很贵,这跟往常的经验很不一样,因为预售期的电影票通常都是有优惠的,而且这只是一部不知名的2D影片,优惠应该更加大。在我的设想中,优惠电影票估计能做到16块钱左右,但实际上前段时间我看的却是接近30块钱,那就意味着没有给出任何的优惠。昨天再去看的时候,猫眼出票了,淘票票居然还没有,掌上生活是最便宜的蓓蕾剧院只要15.99元,平安大戏院则是16.99元。我纠结到底要买哪一个。因为两家电影院我都没去看过。最后,我决定了去看蓓蕾剧院的。平安大戏院那个大场很吸引我,但估计那是一个包场,因为中间部分全部都已经售出。只剩下一些边角的位置,而且售出的区域很规整。买电影票之前,我先打电话问一下我妈,我妈的问我是两张还是三张,所以她默认我会带上我爸去看电影?自从《神秘巨星》以后,我就没再带我爸去看电影了,因为每次问他,他总是说不去,所以当我打电话问我妈的时候,我根本没考虑过她居然这样问我。

打电话那么短的时间,掌上生活的票价就从15.99元变成了25.99元。付款的时候看到两张票要51块钱,我肯定不卖帐,所以我就退了出来。然后去招商银行APP看一下,结果那里的票价是19.99元,所以我就开动了。两张票加起来51和两张票加起来39这区别很大。或许在掌上生活我还可以用200多个信用卡积分换6元的优惠,但为什么要用积分换这些呢?我明明就可以在招行的APP里不费吹灰之力直接拿到12块钱的优惠。据说掌上生活的优惠是先到先得领完即止的,每天早上10点开始,我看的时候大概是中午12点多,但我不觉得那真的是在一个吃饭时候就没了优惠,我觉得,那是APP故意坑我的。因为这部电影没什么人买票不可能那么凑巧。不到20块钱看电影,我已经觉得很优惠了。为什么要去看这部电影呢?我想去看一下本土的制作。故事本身挺好,但肯定会有不少煽情的东西。这是广州电视台联合出品的一部电影,所以他们已经卖过不少这部电影的广告,也说过不少关于这部电影的幕后故事。如果这部电影不是广州人制作,不是讲在广州的故事,我还会去看吗?又或者,如果那样的话,我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部电影存在。

周六中午12点看电影,所以周六早上我不能像往常那样拖沓了。

2021-01
13

上火

By xrspook @ 20:29:23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下午遇到一件让我非常上火的事。同事拿来四张货权转移书,是去年年底的事,她现在才拿过来。所有账本我们都已经做好,无论是去年的结账,还是今年的新开,现在才拿过来,等于全部东西都得翻盘,还不止这样,上个月的报表也得改。她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会影响到我们,因为她觉得这些单位的结算这个月才开始没什么影响。显然遇到这种事,我绝对是被猪队友坑了,挖了一个好大的坑把我陷进去了,我还完全不知情。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货权的转换意味着什么,因为她只负责结算,只负责钱方面的东西。所以说我这个脾气应该向谁发呢?她的领导会不知道货权权转移会影响到别人吗?又或者说她的领导为什么会不知道?!他怎么可以不知道?!不知道别人要做账也就算了,货权都已经改变了,原始单据还是用原来的单位,这根本说不过去。因为那个货权转移书上是三方盖章的。也就是等同于。我们和第一个单位的关系转为和第二个单位了,所以在我们单位出货的那些东西里理论上全部都应该是以第二个单位为抬头的。那些转移书最长的已经接近一个月,最短的也已经签了半个月,在这一个月里,所有的原始单据依然还是老样子。我就问一句,不用了5年之后,1年之后,你还说得清谁是谁吗?为什么货权转移仍然是那个单据?系统真的无法做到,还是说你不想做。

我之所以被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觉得要在系统上弄很麻烦,所以没有动。这是最让我上火的地方,无论有多难弄,既然货权转移这种东西已经整了出来,我们单位的章已经盖上去,已经允许别人这么干再难再麻烦你也得弄,如果你嫌麻烦不想沾边这些麻烦事,就不要在货权转移书上盖上我们的章,他们转移是他们的事,结算我们依旧和第一个单位做,至于第一个单位的钱跟第二个单位怎么算与我们无关。可以确定的是,系统是一定可以做到的,只是他们懒得去做。

他们犯错通常会有三种类型,第一个是根本不知道自己错了。对其它情况完全不了解。不知道自己的事会影响到别人。第二种情况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是觉得要改起来很麻烦,而且好像错了也不影响什么,所以直接忽略不去改。这种是最要命的,因为这是主观态度上的错误。如果每个小事都这般对待,日积月累肯定会有大问题,而且这种问题几乎是没什么逻辑可言的,因为人懒惰起来,任何毛病都会犯。通常被人抓住的时候,当事人早已不记得自己做过什么。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当时他觉得不值得劳师动众去改,又怎么会记录下来留下痕迹呢。第三种情况是粗心大意的疏忽,不知道自己错了,但是那种错又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说在抄写数字的时候把两个调过来了,又或者是表格里缺少单位之类。这种错误是无心之失,同样比较难发现,但如果核对得再仔细一点可以避免,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天生的粗心大意。那种事情是可以通过后天去弥补,比如多次核对,比如找人核对,再比如用不同的方法核对。我可以原谅第三种情况,但是光是前两种情况足以让我很抓狂。我昨天遇到的正是前两种情况的叠加。

上火的东西遇上今天的绩效考核,所以那篇东西读着读着我就脱稿发飙谈感受了。

2021-01
12

冷冷的,暖暖的

By xrspook @ 10:39:35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早上我是被冷醒的,昨天晚上1点多起来上了个厕所,因为昨晚接近10点的时候我还喝了300mL水,但之后却没什么消耗,之前也没什么支出。明明知道要上厕所,但外面冷冷的让人根本就不想出去,连上个厕所都是挣扎。早上5点多的时候我居然冷醒了,感觉无论是躯干还是脚都冷,昨晚睡觉之前我已经料想到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所以睡觉之前我带了件抓绒衣服到床上。冷的时候就马上在被窝里把衣服穿上,但说是说马上,实际上我感觉折腾了好长一段时间才终于把衣服穿上。漆黑之中一切都是靠用手摸索。明明只是很简单的穿衣服,袖子在哪里?套头的洞洞在哪里?躺着穿衣服跟立着穿衣服的感觉彻底不一样。不过是穿了一件衣服而已,当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我感觉莫名的累。衣服穿上以后躯干貌似终于不冷了,但下半身还是冷。平时晚上睡觉我都是只穿内裤,尤其是大冬天的时候,所以晚上为了可以不加被子也不被冻醒,所以今晚我得穿条厚点的裤子睡觉。

为什么我会被冻醒?上周,我宿舍的室温一直保持在17℃以上,那样的温度下,一张冬被外加一张折叠双层的冷气被刚刚好。过了个周末,回来后发现宿舍的温度只有14℃,到晚上更加是掉到了13℃,这样的温度还盖同样多的东西当然会觉得冷。温度是怎么降下去的我也不知道,因为离开的时候门窗都被我关得死死的,大概因为窗、墙之内的东西已经冻到心了去了,所以固体导冷。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我觉得被子以外的地方都好冷,睡觉的时候只把脸露在外面,我感觉脸能感受到阵阵凉风。之前的好多个早上我都是叠完被子再穿衣服,难怪那个时候我会觉得不知道为什么就感冒了。今天我是在被窝里穿衣服的,虽然这样的确很困难,穿个bra都要做个桥式,就更不用说穿个秋裤得分前后和穿到哪个裤腿里很折腾了。

上周买了双超级厚的地板袜,袜子的外面是普通的毛线袜子,里面是厚厚的毛,感觉就像踩在棉花堆里。袜子有半小腿那么高,如果秋裤不是宽松款的话可以把袜子套在外面。袜子摸上很厚,穿上去也很厚,一开始穿的时候不觉得暖,但渐渐地我就觉得自己的脚比膝盖还要暖,看来踝关节的保暖非常重要。晚上洗完澡,穿着厚厚的秋裤和厚厚的袜子坐在那里等头发干,我居然觉得袜子比秋裤还要暖。这双神一般的袜子真的颠覆了我对袜子保暖的认知。与其说这是一双袜子,不如说这是一双比较贴脚的雪地靴,袜子底部有防滑颗粒,所以这双袜子设计出来就不是为了穿了袜子再穿鞋子那么使用的。这是一双鞋子和袜子的合体。因为效果惊人,所以昨天收到货以后我赶紧又下单买了一双,单位一双家里一双。

如果冷冷的冬天有暖暖的被窝,一切都是美好的,但如果冷冷的冬天无论如何都造不出暖暖的环境,这样的冬天就是个地狱。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