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
4

海珠工业情结

By xrspook @ 18:26:48 归类于: 烂日记

二十年前我开始住在海珠区的工业大道附近,爸妈都是工人,十年的生活让我结下了海珠工业情节。在我小孩子的脑袋瓜里,我生活的社会大概就只分为工人、农民以及个体户,同学们的父母也不过是这3种人中的一种。大概是我的视野太狭窄,但小眼睛所见之处的确就只是如此。十年前的广州,服务业远没有如今发达。说起我们小孩子的梦想,大概很少人会把做OL当作目标之一,我曾经想过要做警察、工程师、医生什么的,但从来没有想过要从事一整天都坐在电脑旁的第三产业工作。

长在工业大道的孩子,不少梦想是当个像父母那样厉害的技术工人。

如果说西关洋溢的是街坊的邻里情,那么海珠区工业大道沿线流露的则是工友情。住在一个宿舍大楼里的都是同一工厂的人,做的工作不同,但大家却有种莫名的默契。也不知道是父母联系了子女,还是子女加强了父母的联系。孩子们都在工厂的附属幼儿园学习,于是工人的孩子们互相熟悉了,一个工厂里互不相关的工人们也熟悉起来了,也不知道是我们小孩因为他们大人的熟悉而熟悉还是因为我们小孩是同学所以家长也成了朋友。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现象我怎么也想不太明白。工人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到中学都在一起,家长们每到家长会也会像聚会般高兴。

活在工厂社区的人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情谊。是工厂建立了互不相关的工人的关系?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情使得工厂社区更富有人情味呢?

每天上下班时期,叔叔阿姨们穿着整齐的工作服或骑自行车或走路向各自的工厂或家涌去。单车的铃声,人与人之间的快乐招呼声,热闹非凡。从前家里的窗口可以看到南边路,南边路只有2车道宽,暑假的时候每到上班时候必被下面的“汹涌声”吵醒不可。叔叔阿姨们不必担心早餐午餐晚餐或者上深夜班时的加餐吃什么,因为工厂都有饭堂,饭堂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问题。而工厂的饭堂也解决了我们家庭的早餐问题,工厂饭堂多做一点卖给非本厂的人,那里的确有个人开的小食店,但相比解决大部分工人吃饭问题的工厂而言,那只是小CASE。不住在离工厂很进的人很难理解工厂饭堂的好处。那里的东西便宜、好吃、安全!很怀恋当年橡胶厂1元一条的红豆雪条,有半根都是红豆,口水流啊!

外人看工厂区大概就只能想像到那里尘土飞扬、高高的烟囱造成的严重污染环境,但我却十分留恋工厂饭堂的可口饭菜、雪条和月饼。

小时候经常去妈的工厂,门卫和工友们都会因为妈带了我个小不点很是乐。而我则每每会被那里的巨大机器而景物所震撼。妈在省石油公司属下的一个工程公司当车工,要到妈的车间就要经过2个硕大的油桶,那可是有很先进的防火设备监控的,高点处还有武警战士的把守,因为那儿地方准确来说是个油库!工厂的路上不时会放着些大钢板,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大概是用来做油罐车的油罐吧,的确,路边也不时放着焊好的、涂好沥青的或者上好油的油罐。妈工作的车间有股我很习惯且很喜欢的机油味,工人们一个人就能控制好大的一个车床,制造出目标产品。还有什么铣床、刨床、砂轮什么的,反正都是些制造巨大噪音,切割金属的机械。小小的我曾经真的打算继承妈的一套手艺,继续和那些机械大块头打交道。车工的工作毋庸置疑是很辛苦,但人的一辈子就是用来受苦的嘛。

在孩子的眼中,工厂的一切都是神奇的、先进的,于是我们的梦想就从这里开始。

大学同学中几乎没有人愿意进工厂,因为在很多人眼中,工厂就是落后、辛苦的代表,而且重点是收入不高!我很是心痛,但却不知道如何说服他们,虽然自己觉得未必如此,但他们所认为的也有一定道理。大概这是因为他们所见的工人做的都是从事一些技术含量很低的加工工作吧,但还有很多工人具有的经验和技术比你的科研成果还牛。有一点我是肯定的,工人也很快乐,工人很光荣。昨晚的“新闻日日睇”陈SIR用下面4个成语描述工人“大公无私、严明纪律、淳朴智慧、刻苦耐劳”。这一点明,我终于明白了我总是觉得工人给我亲切感原因,他们的确有很多优良品质。

向所有工人朋友们致敬!你们是伟大的!!!

附去年拍的3照片:

进妈工厂的路依然郁郁葱葱

尽头就是老妈从前的工厂,是油库所以只能远远拍照

十一橡胶厂门口偷拍,怕被抓啊

2007-10
3

“魔鬼”终于到了

By xrspook @ 17:21:15 归类于: 烂日记

2007-09-12从孔夫子那里在两个不同的书店订了一本《加西亚·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爱情和其他魔鬼》。订加西亚的书就好像炒古董一样,我只是爱看,但也不得不和那些炒的人争起来。这让我想起了《风之影》里面的遗忘书之角,某些人完全对书本身没有乐趣,他们就像玩股票那样把书买进卖出赚取差额,好无奈啊!书的用途本不是如此,有形有意之物被剥夺了其用途,同时占上了无限的铜臭,好像世界上所有东西最终都只为“钱”服务,悲哀!

《加西亚·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半月前就到了,直到邮局往我的邮箱里投递催促挂号单我才去拿,可以说是拿得很休闲,但《爱情和其他魔鬼》就不一样了,一直没有收到挂号信单。2本书同一天下订,虽然寄出时间相差一天,又即使一个在江西贵溪一个在山东济南也不可能差半月都没到吧。于是在去拿第一本书的时候要求了邮局为我查询一下第二本书到底怎样了。查询那天是2007-09-29,那天回到家简直碰上了真正的魔鬼,29号全天30号上午加里的手机信号一直没有,真把我急死了,邮局的即便查到了怎么打打电话过来啊!30日晚又给山东济南的卖价留了叫他帮忙查一下的信息,第二天他回复说路途远叫我再等一下。国内挂号邮件的基本送达天数是8天,我足足等了超过半月了啊!急也没用,等,继续等吧……

直到今天4:20PM,邮局的打电话过来说查到了,信件写错了地址,给了我个号,要我今天尽快去拿,因为可能明天邮件就会因查无此人打回发送地了。把一切都豁出去,抓起衣服就穿,拿其身份证往裤兜里一塞,也没心情去穿袜子,直接穿了布鞋就跑了。就是这个很普通的随意导致我走到半路就发现鞋子不对劲了,到了邮局把书拿回来坐在那里的椅子上一看才发现脚跟已经被磨下了一层皮,无奈只得把鞋跟踩着走回去。其实路走得不多,去的时候行进速度是很快的,回来的时候一边拆信一边走肯定慢一点,但加起来才不过半小时。这本魔鬼真把我折腾得很啊!从精神到肉体,果真是魔鬼,邪门!至于那个挂号邮件为什么没送到我家原来是发信人把我337号的门牌写成了33号,晕~~~~

《爱情和其他魔鬼》是山东文艺出版社的,而那东西就在山东济南,1999年出版,印数3000,我的这本是10成新的,大概是当年没有卖出积压货吧。不过书的里面和外面都保存得很好。有个事实必须得说明,其实这本是正规出版社的盗版书,因为加西亚压根儿就没有把版权卖给中国的任何一个出版商,但这本书的译者的作品我都看过,还是不错的。起码我看的那些都没什么错字。

两本邮寄过来的书都保存完好,没有磨边或者缺角什么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寄书人都包得很结实,信封和书完全没有可以移位的可能,而且边角都贴了厚厚的粗条透明胶,在信封外完全摸不到书的棱角了又怎么可能碰撞伤呢。

今晚可能放下高数看一下魔鬼了,嘻嘻,爽啊:)

2007-10
2

想读书啊!

By xrspook @ 20:08:11 归类于: 烂日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成为了我很普通的习惯,但我读得很挑剔,绝对算不上是广泛阅读的人。因为我的习惯是专读某个作者或某个系列、流派的书。被我相中的作者我会尽量一气呵成,把他的作品都刨个遍,而有关他的书,比如说他的传记或者是评论之类的也是我的搜集对象。所以呢,虽然读的书不多,但我绝对是某个作者的超级粉丝,肯定不只半桶水那么少,起码也每人有大半桶,呵,挺搞怪的阅读习惯。

阅读对我来说就如一个二维函数,y=f(x)而这个自变量x呢有通常不得不有间断,当然啦,间断是因为内外力的作用,比如说现在,持续了好久的枕边书不得不停了,取而代之是该死的《高等数学》,对我来说《高等数学》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算的,所以我从来不把翻《高等数学》当作一种习惯,一个很愉快的经历,每次看那东西都让我烦恼,然后在枕头边10分钟内把我催眠。能在我枕边催我不断努力地翻看下去的只有文学的书。

年轻人都有叛逆思维,正如yukind所说,我们不喜欢看样板戏,不喜欢听父辈们钟爱的《歌唱祖国》之类的歌不是因为那些东西不好,我们只是不想和老东西们喜欢同样的东西。比如说我自己吧,我喜欢听外语歌,而且是非主流的英语,西班牙语是我的最爱,我享受叛逆身边的所有人,无论我承认与否,叛逆经常在我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爱阅读的就是非主流的外国小说,尽管有时畅销小说也是我猎物。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如果一本书读下来有人给你分享感想那当然是件好事,但即便没有立即的分享,通过积累而来的东西也会让人得益良多。最讨厌就是那些光读评论不读原著,然后又在乱发评论的人,他们连最基本发表议论的资格都没有,人云亦云是我最看不起的。别人说怎样就怎样,你到底看过没?没的话你就没自己发表谬论!

黄金周本是个可以一气呵成读很多书的好时机,但如今我却不得不把清醒时很多时间留给作为任务必须完成的《高等数学》,哎~~~~

2007-10
1

国庆惊喜

By xrspook @ 18:42:31 归类于: 烂日记

家里的手机信号烂是有名的,在家里除阳台外的所有地方你休想打个正常的电话、发出个普通的短信。前两天,信号简直是差到吓人,从前把手机放在客厅的桌子上还有那么1-2格信号,2007-09-29的晚上连半格都没有,连“中国移动通信”的字样也没有,即便把手机伸到阳台以外的半空中也是如此,简直是令人绝望啊,就一个晚上不到12个小时,把大半手机的电都耗尽了,最经典的就是从手机通报没电开始,只用了1个小时,手机就自动关机。这是我之前从未遇到过的,通常从通报没电到自动关机需要半天到大半天,但2007-09-30的早上,这个进程只用1小时。

昨晚从外面回来,妈突然发现了重大转变!客厅手机信号满格!我平时半格信号的都没有的我的房间也可以满格。开始我怀疑是不是手机出了毛病,但试了拨号之后我确信,信号真的在1天之内好了很多很多。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飞跃,这难道是移动给我们的国庆惊喜?

今天傍晚,无意中发现对面楼顶出现了个方形的物体,在空袭警报器的旁边,难道那就是传闻中的手机信号发射塔?搬来这个家住已经有10年了,用手机的时间也超过了5年,但在这5年了我们都得默默地忍受烂到了极点的手机信号。是不是某个大人物终于忍不住要求移动来加装信号发射塔呢?前两天无法理解的巨差信号难道是为了调试?国庆之前,学校宿舍的信号也是烂得无法理解,那里也在调试这玩意儿吗?国庆前,人走了不少,信号反而更恶心,没道理,真希望华农的华山宿舍区也来几个发射塔。如果真的两地都在弄那东西我也太好运了,什么恶心的都试过,什么好运也都碰上,希望如此吧。每次发短信打电话都要走到宿舍走廊的确很不方便啊!

今天是祖国成立58岁的生日,妈比她大一岁。对一个国家来说58年也许有点缥缈,但对一个普通女人来说,58岁就意味着人生最光辉的日子差不多都过去了,有了家庭,有了子女,有了皱纹,有了白发,有了老花,有了老人的慢性疾病,度过了更年期,看人更准了,更睿智了,也差不多可以半票搭车了。

2007-09
30

金色18岁,金色的网络回忆

By xrspook @ 20:37:54 归类于: 烂日记

 


金色的网络回忆

 

多日不写中文,今天我决定不写英文了,英文写得太多就会质量下降,特别是只有输出没有输入的时候。

早上起床的时候觉得秋风又起了,一下子似乎感慨良多。2000年的中秋节,那个初三的中秋节就是在这个房间中,几个死党在这里狂打仙剑,但没有“爆机”。三年之后,2003年的秋天,那个金色的18岁,我则把梦留在了BLF,留在了JEA那里。虽然已经重装系统,但那些珍贵的邮件资料我依旧保留至今,当年我用的是Foxmail收163邮箱的邮件,幸好朋友的每个回信我都用.txt格式保存了,要不信息可真会呜呼哀哉,但自己发出去的信件就如泼水一般,永远找不到了。翻阅从前的邮件,一种甜蜜油然而生,笑容很自然地挂到了嘴角。18岁原来可以那么天真的。没有名利,没有戒心,只有真诚,在那个网络纯正的时代,我畅游互联网,那个真正的Internet,没有现在那么多的拦截,这里不许上,那里不许上,就如如果的历史一般,一去不复返了,哎~~~~ 岁月不饶人啊!

和我往来得最多邮件的要数dl215了,她是个很亲切的姐姐。她很耐心地指导我很多东西,比如说如何用Flashget批量下载,那个技能可是大有用途啊!!!不过现在虽然免费相册的泛滥,图片的地址不规则了,所以批量下载很多时候都用不上,但那个技能真的很有用。还有一些很专业的意见,我指的是那些关于探求我们共同嗜好方法的意见。那时的BLF粉丝可以说是以军团出现的,不是我之前或现在的单打独斗,那是个挖料更新信息的服务大家的粉丝组织,核心队员毋庸置疑是danzhu。记得2004年我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目是“沟通”,我真的觉得是千言万语无法够表达在那区区作文纸上啊!那些与网友的真诚沟通,那些在当时对我来说完全陌生的西班牙语网站的闯荡,沟通到底对我以为着什么?!也许我18那年所做的沟通是虚拟性质的,无法转化为可触摸的实物的,有点缥缈的,但我肯定那些经历会影响我一辈子。

当Yahoo和163推出无限邮箱后我马上申请和升级了,同学无法理解我到底用那么大的邮箱作什么,她们不明白我为什么不删除邮件。因为她们眼中和我感知的邮箱很不一样,邮箱对她们来说是个中转站,但对我来说,“无限的空间+稳定的服务”对我来说就代表永恒了,何时何地我都可以翻查到自己的过去邮件,无限邮箱就等于一个无限的备份电脑,个人电脑免不了重装换代,相比之下那些稳定的邮箱供应商稳定多了。同学大概没想过当年我有发疯似向邮箱上传视频,并把邮箱公开,最终被163冻结邮箱的经历。

在金色的18岁,我有金色的网络回忆,朋友们教会我网络是用来方便自己服务他人的。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