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
6

因为抠门,所以纠结

By xrspook @ 17:45:04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去研究怎么停用小米平板1上面的系统应用。昨天晚上,我用了半个晚上的时间研究并完成了小米平板1的刷机,然后我又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今天早上开机,果然如我所料,一整晚的待机,电量只消耗了1%。今天我又花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去研究买个新的平板保护壳。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前两天当我把小米平板1从保护壳拆下来的时候,我才发现那个机子真的被我保护得很好,简直可以说是完美无缺。前两天,我把小米平板1的保护壳拆下来了,也把膜给撕了。

还记得把那张标透膜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因为跟手机比起来,平板要贴膜的区域很大。当时我是在实验室弄的,虽然关着窗,但是灰尘还是很大。我用透明胶折腾了半天,最后才好不容易地把膜给贴上去了,但是还是有个地方有个小气泡,虽然不是太明显。除了贴膜区域大以外,我还觉得跟小米1s青春的标透膜比起来,小米平板的薄一些。排气的操作非常郁闷。之所以这么折腾,大概因为当时我手上根本没有酒精或异丙醇之类的东西,所以灰尘上去以后我一点办法都没有,除了不断地用透明胶粘掉,我没有其它招。从前想都没想过手机平板之类的可以不贴膜,实际上平板这类东西,有个保护套,根本不用膜。

之所以想到要买个新的保护套,是因为旧的那个背后的塑料已经有点粘手了,这是老化造成的。我不会拿小米平板去晒太阳,为什么也会老化?用了接近6年的东西,怎么可能不老化?!不是所有塑料都会发生这种事。从前我的手机外壳也发生过老化。那台MOTO手机背壳是金属的,但外面涂了一层黑色的胶,那层胶老化了,结果就是上面非常粘手,还洗不掉的那种。最终,我误打误撞用去茶垢的东西轻松地把那些恶心的去掉了。几乎可以这么说,当那些顽固粘手的东西遇到我去茶垢的晶体稀释的水以后,基本上就被分解掉了。聚集起来的那些不能立即分解掉,但搓一搓也就没了。

很懒惰了我想直接买一个新的外壳,但旧的那个是正版的小米,89块钱。现在的小米平板外壳基本都是第4代的。第1代的外壳只有少量。很便宜的几乎没有,被我看上眼的都30块钱以上。于是我又在那里纠结了半天,到底要买哪个。纠结来,纠结去,最终我还是选择把旧的那个外壳用各种方法清理一下。首先我用手边就有的75%酒精擦了一遍,无效。接着,我用了去水垢的柠檬酸稍微搞了一下,好像也没什么效果。然后,我上了洁厕液,效果不明显。之后,我用了小苏打,同样没效果。兜了一圈以后,最后我还是用回去水垢的柠檬酸晶体,那个东西里面除了食用柠檬酸以外还有一些高级脂肪酸,我觉得那个东西估计能起到乳化的作用。之前我只是随便沾水擦一下,但最后那下,我加大了柠檬酸的用量,而且把保护壳泡到水里,泡了好些时间。能不能达到我想要的效果暂时还不知道,因为那个东西要完全晾干了才能判断。我觉得应该有点效,因为那个黑色的保护壳塑料部分已经被我洗得有点掉色了。

最后,折腾了一圈下来,可能那些新的小米平板保护壳我一个都不用买了。

2019-09
26

玩家心得

By xrspook @ 11:19:56 归类于: 烂日记

我觉得要玩DIY,有几个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剪刀、折纸刀、透明胶、电工胶布,小钳子,一字和十字的螺丝刀。如果要玩得快活一点,还得配备电烙铁和热熔胶枪。如果要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最好再来一个万能表。电烙铁意味着标配的还有锡丝,而热熔胶枪当然不能只有枪而没有胶条。我个人觉得,在手的制作过程中,经常需要打孔操作,所以除了以上以外,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以是锥,也可以是不锈钢的自攻螺丝,又或者是其它坚硬可以转动的东西,比如补鞋或者线装书本用到的那个像鱼钩一样的东西。

之所以要凑齐上面的,因为这样你才可以在分解和组合过程中得心应手。用电烙铁不一定就意味着你一定在玩电动的东西,电烙铁是一根会发热的东西。某些电烙铁的头是尖的,这个好东西。如果你要在某个塑料上打孔的话,电烙铁绝对是一个神器。用其它工具打孔,你得费九牛二虎之力,但是,预热完毕的电烙铁,只要在需要的位置轻轻一碰,洞就出来了,而且想搞多大搞多大。当然如果为了要美观的话,还得用折纸刀修理一下那些溶掉的边角。要熟练用电烙铁焊接显然不经过一定量的训练无法做到,但是用电烙铁在塑料上打孔,那绝对是小孩也能做到的。我觉得电烙铁和热熔胶枪是一对好基友。对我来说,在整治塑料方面,电烙铁是用来破坏的,热熔胶枪是用来补救的。在没有热熔胶枪之前。我只能用透明胶纸粘合塑料,但显然这非常不稳固,而且在一些只有一条缝结合的场合,很难做到。

从前,如果要我在一块塑料板上切出一个圆,然后在上面粘一些叶片使之合并为一个导风轮,我根本无能为力,因为透明胶做不到这个,即便很努力仔细,也无法实现目标效果,高速旋转之下,叶片会歪倒甚至脱落。之前对付塑料,除了用透明胶以外,我还会用502。但是502这个东西只要开口了,一段时间不用整根东西就会废掉。而且502的味道很刺激,最要命的是,如果502掉落在一些不恰当的地方,问题就大了。即便是落在一些恰当的地方,但是范围扩大,也会造成不美观。还记得小学的时候,一位男同学跟我说,他在粘模型的时候用502,为了固定某个粘合点,他用两根手指捏着。结果502过多,那东西把手指粘在一起了,所以他只能用折纸刀从中破开,结果当然是其中一根手指皮没了一块。想想都知道这有多恐怖。我没有试过把两根手指粘在一起,但我试过502掉在皮肤上,那是热辣的感觉,然后我还得用折纸刀一点点地把502刮掉。热熔胶没有这个烦恼,或许当溶胶掉在皮肤上的时候会有一点温热,但那甚至还说不上是烫,等那东西冷却以后,轻轻的一搓,胶体就会跟皮肤分离。当热熔胶掉在一些。不恰当的表面的时候,也可以用这招清理掉。就安全性而言。如果是给小孩玩,热熔胶比502好很多。热熔胶因为其加热才融化的特性,所以不会像那些需要密封才能保持液体状态,一旦密封不好就会干燥变成固体,然后废掉的粘合剂那么娇生惯养。

工具有了以后,要怎么玩就看玩家的脑洞有多大了,找垃圾能力有多强了。

2018-02
9

儿时积木回忆

By xrspook @ 8:28:06 归类于: 烂日记

还记得从前幼儿园的玩具里有一种积木,通过几个零件的拼凑可以整出凳子和桌子,那些零件包括一些干以及塑料块。我觉得那个玩具很好玩,但是在幼儿园我就只玩过那个东西一次,之前之后都再也没有。不知道为什么老师不让我们玩那个东西。模糊的记忆之中,好像听说,那个东西挺贵的,所以不会随便给我们玩。玩那个东西的时候,大概已经是中班或者大班,因为年纪太小的可能会把那个东西往嘴里放。幼儿园的小朋友根本不会看什么图纸,完全只是按照我们觉得那个形状拼凑出来,但也能把那些东西拼成能说出个大概的模样。可惜的是那些东西都不能动,虽然真实感很强,但是拼好以后就只能看。如果从前的智能手机有这么发达,大概拼完以后还能照个相,拼的过程还可以录个影。但显然我幼儿园的时候没有这些东西。昨天中午单位吃年饭,坐在我旁边的同事比我小几岁,他说他小时候的照片几乎都是黑白的,我很惊讶。因为除了我婴儿时期的某几张照片,我的其他照片都是彩色的,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回看幼儿园的照片,几乎都不是老师随便抓拍,而是她们故意让我们做某些造型。那些表情和动作居然随意之中那么美好,现在要我再做出来实在不可能了。往后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以及工作以后几乎所有照片都没有从前那个感觉。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神奇。有时幼儿园会整个下午什么都不干,摆好各种道具让我们拍照。比如说摆一桌的鸡蛋香蕉还有其它小点心,但是却不是让我们吃掉,而是只是让我们摆个要吃的造型。还记得某些男生都已经把香蕉剥皮放到口里了,显然要他再吐出来很难。已经被他含在口里的香蕉叫别人吃别人也肯定不愿意。香蕉不能这么干,但是没有剥壳的鸡蛋就不那么容易被毁掉。不知道幼儿园为什么要照那么多照片,但幸好从前她们照了那么多,才有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让我们成年以后重新回味当年的时光。

孩子的创造力总是超乎我们想象的,我们需要看图纸的东西他们根本不需要。当然出来的效果可能非常出乎我们意料,因为那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或者不是图纸上我们希望等那个模样,不过的确也有孩子的一些思路,虽然那不是官方的版本,但是还是很有趣。还记得我小时候,有三套积木。两套是塑料的,一套实木的。实木的是表哥留下来的。零件不全,有些零件只有一两个。一开始的时候还多一点,但到了后来,几乎没剩下几片了,我从来没见过那套积木完整时是什么模样。余下的两套积木是我自己的。还记得其中一套有个零件,是绿色长条的。我总喜欢把那个放到口里咬,因为我要装我在吸烟,或者在吃青菜之类。那个东西很早就被我咬变形了。妈妈每次看到我这么干都很生气。那个零件一共有两条。都被我咬得不成模样,也很难再跟其他的一起拼凑了,所以某次妈妈把那两个东西丢掉。那套积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四个轮子,和两根支撑轮子的横轴。我会用那套积木搭建车子房子之类的东西,然后利用那些道具假想各种各样的故事。如果从前那套积木买回来的时候爸妈有给我示范过积木说明书上的造型,可能现在我脑海里的那些东西就不只是我自己瞎掰出来的那些了。现在回想起来,我真心不知道积木上的某些形状到底是用来干嘛的。积木没几片,但是也可以让我玩得很开心。任何东西在孩子的手里,除了破坏以外其实还有很多让人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

我们没有办法教会孩子整个世界,因为我们也不知道世界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但在积木的世界里,孩子就是那里的造物主,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去折腾,你只需教给他们一些折腾的思路。

© 2004 - 2023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